追风筝的人电影观后感 追风筝的人电影豆瓣影评
追风筝的人电影观后感
这是一部关于人性弱点被窥视及赎罪的电影。影片向我们娓娓道来一对朋友之间的曲折友谊,哈桑抬起弹弓的双臂及倔强不服输的眼神,他的这种勇气来自于从小被灌输的勇敢、忠诚,“为你,千千万万遍”,这种思想根深蒂固,对阿米尔的忠诚,让人感动的想哭。当哈桑为心目中的英雄去追逐风筝的时候,当哈桑以生命来保护风筝的时候,阿米尔却躲在墙角胆怯地看着着一切发生的时候,无不让观众感觉到人性的懦弱、自私。影片中画龙点睛的美丽“风筝”牵动着观众心弦,并代表了阿米尔与哈桑友谊甚至兄弟亲情的象征,以及后来因追风筝所引起的背叛。放风筝本身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但追风筝的背后却有那么多不美好的一面,正如人性一样,在美的背后,丑正探出半张脸庞。人性的复杂,透过一只摇摇欲坠的风筝,表现得淋漓尽致。
电影中,催泪的画面是哈桑说“为你,千千万万遍”,而在故事的最后,阿米尔对哈桑的儿子也说了同样的话,似乎是通过这句话和哈桑儿子流露出脸上的笑容表现了一个救赎的完成。但深层意义上,阿米尔的救赎对象不仅仅是哈桑,也包括他的父亲、家庭和他自己,更不能忘记的是他的故士。救赎的完成,也是让一个流浪的异乡人,通过童年的那个“风筝”,将他和他的家乡,和自己的故土取得了谅解,重建了精神联系和文化血脉。
追风筝的人电影豆瓣影评
电影把父亲塑造成一个正直勇敢富有爱心的人,花钱造孤儿院,敢于在武装的侵略者面前保护自己的同胞。然而也借他的口,攻击劝人们戒酒的毛拉,是群自己都不懂经典里说了什么,而只会拨动念珠的人。作者这种把勇敢富有爱心和虔诚信仰者巧妙对立起来的设计,不禁让我想知道,在书写这个感人的故事背后,作者究竟想告诉读者些什么呢。
众所周知,塔利班政权的执政并不成功。一群年轻的宗教学生,确实太小看执政的复杂性。他们简单的把自己所遵守的宗教戒律推行到全体人民头上,以简单的甚至粗暴的方式处理世俗与信仰的关系。但他们并不像电影中描写的那样是群没人性的怪物。任何人都有自己家庭,好友和童年,作者在描写自己的童年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被他推到对立面上的“神学士”武装人员的童年。他们不过是一群认定通过严格执行宗教戒律可以恢复国家统一和尊严的年轻人,作者不必把所有的丑恶事物都堆砌到他们身上,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
电影中把小时候欺负阿米尔和哈桑的阿瑟夫写成了今天塔利班的小头目,并最终遭到了被射瞎一只眼睛的惩罚。我奇怪作者在救赎自己的时候,为什么不能救赎别人?当年,阿瑟夫不过是个不懂事的少年,他欺负阿米尔和哈桑,不过是孩子间常有的事情。为什么他就要最后变成一个娈童的变态神学士?
事实上,正是塔利班执政时期,净化了阿富汗的社会环境。塔利班按照伊斯兰法律公开处死娈童和鸡奸者,使这一在中亚地区自古以来盛行的丑恶现象大为遏止。塔利班禁止栽种毒品,使全世界毒品交易一时吃紧,只到被美国推翻,阿富汗再度成为世界上最大毒品原料基地。塔利班确实禁止人民放风筝,但那不是因为放风筝本身有什么错,而是一些人利用斗风筝来进行赌博,导致很多家庭家破人亡。作者为什么不交代这些背景?
哈扎拉人被认为是古代进入阿富汗的蒙古军队后裔,长相有明显的东亚或者说中国特征,但他们皈依伊斯兰已经几个世纪了。生活习俗已经和阿富汗的众多民族十分相近。苏联人撤出后阿富汗的混乱,很大程度是军阀间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而进行的战争。而不是作者所认为的民族间的矛盾。作者刻意突出哈扎拉人和占阿富汗大多数的普什图人间的矛盾,只是想帮西方推卸因他们的干涉而越来越复杂的阿富汗乱局的责任。
在塑造对立面的同时,作者也在刻意美化己方的错误。父亲和仆人阿里的妻子通奸,有了哈桑,让所谓自己最好的玩伴戴绿帽子,却不需要为此负责,仍然可以以正直无谓富有爱心的形象站立在故事里。阿米尔的妻子年少无知,和人私奔,未婚同居,却仍然可以成为一个完美的“知心爱人”。作者想告诉观众什么?始乱终弃者才是有人性的?才是有爱心的?那一个忠于自己家庭和妻子的人又该得到什么样的荣誉呢?
看完电影,才明白一种价值观的巧妙输出。作者借怀有民族歧视观点的将军岳父之口,把写小说和编故事等同起来,似乎是想为自己正名。但这个故事编织未免太“精彩”了——共产主义苏联的入侵结束作者美好的童年,奉行穆斯林固有信仰的神学士们造成了今天的苦难。只有在美国,有所有一切美好的——读懂阿米尔的温柔妻子,体面有尊严的生活,和在海滩放风筝的自由。作者暗中告诉了我们福山的观点,美国的制度,是人类最后的,也是最完美的制度。在友谊、亲情和人性救赎的脉脉温情下,西方文明已然在文明的顶峰上巍巍站立,俯视其他“野蛮文明”,好不壮观。
推荐阅读:
追风筝的人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
追风筝的人电影
追风筝的人简介
追风筝的人经典语录
追风筝的人书评
追风筝的人读书笔记
城南旧事读后感
朝花夕拾读后感
卖火柴的小女孩读后感
简爱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