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大学》之“止于至善”的三个例证
《诗》云:「瞻彼淇澳,绿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僩兮」者,恂栗也;「赫兮喧兮」者,威仪也;「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诗》云:「於戏前王不忘!」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
翻译:《诗经·淇澳》说:“远望那淇水弯曲处呀,且见绿竹葱葱。文采斐然的君子,切削又细磋,雕琢又细磨。庄重而又威严,光明而又盛大。文采斐然的君子呀,让人终不能忘记。” 切削又细磋,是指君子的学习,雕琢又细磨,是指君子的自我修养磨砺。庄重而又威严,是说君子慎终自持,光明而又盛大,是说君子君子德行广大至善,民众终不能忘。《诗经·烈文》说,“呜呼!前代圣王(民众)终不能忘!”君子尊重贤能,亲爱亲人,小人乐其从事,而又以此为利,因此(天下之人各得其所),民众终不能忘记呀!
“止于至善”的三个例证
上次我们讲到《大学》,“释止于至善”一章举出了对此一主题的三个例证,第一个是“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即不同的人根据自己不同的身份而承担相应的伦理责任。
其二,《大学》引用《诗读书笔记400字经·淇澳》的一首诗引出了一个人如何在事行中不断磨砺自己止于至善的具体方法,十分地形象。“如切如磋者,道學也”,君子的学习应当像治玉器、治骨器的切削一样,将自身的不善之处尽情砍削,毫不留情。“如琢如磨者,自修也”,在大的是非善恶立定后,君子的修养应当像雕琢、打磨玉器一样,力求在一言一行的细微之处力求做到尽善尽美。如此自修的君子,他的气质最终既庄严坚毅以自持,又能光明盛大有威仪,文采斐然令人终不能忘。(这里的文采并不是现在理解的文学才华,而是一个君子得体适宜的言行举止。如此气质,想必也是所有淑女们追求的对象。)于是君子通过道学、自修不断切磋、琢磨,从而让自己在言语动静间都能达到至善。
其三,帝王之“止于至善”始于自修,而终于让天下民众随其身份不同各得其所,所谓“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故而天下民众能永远怀念前代君王而终不能忘。
相关文章:中考作文指导
智能推荐
- 下一篇:读书笔记之《大学》之释“止于至
- 上一篇:《大学》读书笔记之什么是“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