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火英雄》观后感 是典型的灾难片
栏目:电影评论时间:2018-01-20
" 郭子健在类型片的探索上大概有在进步。从《野·良犬》到《打擂台》,从《西游降魔篇》再到如今这部《救火英雄》。你能看出这位导演一直在试图稳扎稳打,交一份不指望有惊喜但求底线是老实的作业。虽然《打擂台》什么的还是蛮烂的,《西游降魔篇》又基本沦为周星驰的牵线木偶,——大概就是因为这部电影周星驰基本是重新拍过一遍,身为导演的骄傲多少被打击到,他才会再一年之后又缴一部《救火英雄》出来,证明他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
《救火英雄》是典型的灾难片。讲述几位消防员救火的故事。同题材的电影有过很多案例。比如史泰龙在90年代拍的《十万火急》,杰昆·菲尼克斯和约翰·特拉沃尔塔主演的《烈火雄心》,以及08年的一部《消防员》。90年代杜琪峰还仿效出一部《十万火急》。这似乎证明了消防员这个题材有多炙手可热。事实上,消防员这一职业历来是诸如最受尊敬职业这种排行榜的榜首常客。和一般的警察不同,消防员所面对的危险总是可以想见的巨大,他们不是和人打交道,而是直接同正在发生的灾难现场交手。《救火英雄》里借人物之口点出消防员和一般保障国家和个人安全的政府公务员的不同之处,“我们的目的不是为了灭火,是为了救人。”天生的有画面感有政治正确有人性有紧张的灾难片题材。而且效果还可以靠电脑,不用超大场面的投资。毕竟,火灾这种事故,唯有在紧闭的空间内才比较紧张,开放式环境诸如林场缺乏控制力,亦无压迫感。火,离得越近,才越可怕。
其实,火灾作为灾难片标配之一,往往是以重大灾难的配角之一登场。只要有爆炸,即会有火光。而《救火英雄》,则是专门选择了火灾这一垂直角度,去讲述一个故事。这种题材的细分,乃是类型片市场不断成熟的一种自然而然会出现的细化现象。对于类型的衍化的观察,有一个领域提供了一条容易辨明的发展线,即是好莱坞的动画片市场。你可以从迪斯尼、梦工厂、皮克斯等公司每年的重磅大戏中纵向和横向对比,找出某种规律和偏好。
如同好莱坞的动画大厂之间往往上映同一题材的电影之间的取舍比拼,在诸多讲述火灾题材的朱玉之后,《救火英雄》一开始就明确了它的关键词,也是它的一个戏眼:烟。它一开始就给出一条会贯穿全片的核心提示,火灾中最令人害怕的东西是烟。它不仅会遮盖消防员的双眼,遮蔽他的心智,还伴随着实实在在的化学毒气,对生命的威胁是第一的。接着,电影影评影片给出了一个很低的基调,片中几位主人公在数年前的一场火灾中,就是否不顾救火原则而救人这点,做出了不同的事后选择,之后,几人的命运便发生了变化。故事就此展开。
这个开头,也是常规的套路。什么套路?就是英雄迟暮浴火重生的套路。我们看到的英雄是遭遇过重大挫折的英雄,我们并不是看一个战五渣如何磨练自己脱胎换骨,而是直接从英雄的一个假的巅峰期往下的低谷开始进入他的人生。这种故事,我们看的是“第二春”。竞技、体育类题材电影里,这几乎是占据半边的讲述方法。以拳击题材为例,典型如《铁拳男人》,过气的、有三个孩子一个老婆的、入不敷出的拳击手,如何在艰难世事下,重新回到拳击台上。这种套路还有一个变种,即《百万美元宝贝》,浴火重生并不由自己完成,而是寄托在另一个年轻人身上,即转嫁自我,过渡精神,虽然是用了两个人来完成叙事目的,实际还是一条路线。也有野心勃勃一口要吃下两个包子的,比如《激战》这种,到最后就会显得过载,观众不知道把情绪寄托在哪个人身上,年老的还是年轻的。
《救火英雄》的这个开头过后,很快就进入了它唯一的一个重大叙事,即全港重要的发电站负载而导致的爆炸大火。这个节奏不得不说是蛮快的,几乎没有什么和缓和过度的闲笔,包袱暴露的也过早,甚至可以说它压根就没想藏起来。就是让观众一眼就看到尽头的那个炸药包。这样,观众便把心思压在了如何解开这个包袱的身上。胡军(微博)和任达华(微博)的人物设置重复了,这俩人功能是一样的,都是立死亡旗的人物,完全可以去掉一个,大概是为了大陆票房才安排了胡军这么个不伦不类的人物。
电影的主要矛盾设立在了人物性格的冲突上。这也是一开头人物不同选择的原因和结果。谢霆锋属于照章办事,但一直怀疑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余文乐属于一心救人,愣头青,认死理,且一直坚定的相信自己。安志杰就是小人的设定,虽然电影里也洗白的比较成功,不是特别小人,他是余文乐的反面极端,同样笃信自己的价值观。这里头明显谢霆锋是主角,因为有怀疑,有矛盾,有害怕,有弱点,最重要的是,有转变。从一开头的害怕烟、害怕踏入火灾现场,到最后战胜所惧之物(心魔),以及自我牺牲,这是主角的情绪线。
电影虽然进入的很快,但中间的推进由于只为了一个叙事目的而推,不得不说缺乏副线,显得单调乏味了一些,且都是明线,没有意外巧合之感,中间的部分显得断裂。在一开始的小型火灾被成功扑灭,到各个情节为了引发最后的大火全力推动之间,由于主角的心思一直放在这个隐患上,观众也不得不一直围绕隐患打转,没有宕开一笔的平行剧情插入,中间便松了下来。
由于电影围绕火灾中的“烟”做文章,便聪明的避开了寻常的火灾场面,但这样也使得在建筑物里的救灾戏份长期处于较暗的视效状态,不够好看。唯一一处亮点是谢霆锋自我牺牲时,与想象中复活了的任达华分抽一支烟,慢镜头,光影之隙,灰烬洋洋洒洒,着实好看、潇洒。
其实整部电影,除了谢霆锋完成了自我心魔的接触、英雄的第二春之外,没有什么光明的寓意在里头,更多是悲愤和伤心,无奈和沮丧。这从结尾余文乐抱着自己的儿子走出,一旁的胡军伸手想要慰问或提供帮助,他冷冷地弹开了,拒绝了这份好意,坚定而冷酷的走开,便能透露一二。这时结尾可能是被迫加上的光明式的解读就实在是好笑,仿佛胡军一个大陆人夹杂在一干港人中间一样格格不入。
观后感 /yingping/2446.html
《救火英雄》是典型的灾难片。讲述几位消防员救火的故事。同题材的电影有过很多案例。比如史泰龙在90年代拍的《十万火急》,杰昆·菲尼克斯和约翰·特拉沃尔塔主演的《烈火雄心》,以及08年的一部《消防员》。90年代杜琪峰还仿效出一部《十万火急》。这似乎证明了消防员这个题材有多炙手可热。事实上,消防员这一职业历来是诸如最受尊敬职业这种排行榜的榜首常客。和一般的警察不同,消防员所面对的危险总是可以想见的巨大,他们不是和人打交道,而是直接同正在发生的灾难现场交手。《救火英雄》里借人物之口点出消防员和一般保障国家和个人安全的政府公务员的不同之处,“我们的目的不是为了灭火,是为了救人。”天生的有画面感有政治正确有人性有紧张的灾难片题材。而且效果还可以靠电脑,不用超大场面的投资。毕竟,火灾这种事故,唯有在紧闭的空间内才比较紧张,开放式环境诸如林场缺乏控制力,亦无压迫感。火,离得越近,才越可怕。
其实,火灾作为灾难片标配之一,往往是以重大灾难的配角之一登场。只要有爆炸,即会有火光。而《救火英雄》,则是专门选择了火灾这一垂直角度,去讲述一个故事。这种题材的细分,乃是类型片市场不断成熟的一种自然而然会出现的细化现象。对于类型的衍化的观察,有一个领域提供了一条容易辨明的发展线,即是好莱坞的动画片市场。你可以从迪斯尼、梦工厂、皮克斯等公司每年的重磅大戏中纵向和横向对比,找出某种规律和偏好。
如同好莱坞的动画大厂之间往往上映同一题材的电影之间的取舍比拼,在诸多讲述火灾题材的朱玉之后,《救火英雄》一开始就明确了它的关键词,也是它的一个戏眼:烟。它一开始就给出一条会贯穿全片的核心提示,火灾中最令人害怕的东西是烟。它不仅会遮盖消防员的双眼,遮蔽他的心智,还伴随着实实在在的化学毒气,对生命的威胁是第一的。接着,电影影评影片给出了一个很低的基调,片中几位主人公在数年前的一场火灾中,就是否不顾救火原则而救人这点,做出了不同的事后选择,之后,几人的命运便发生了变化。故事就此展开。
这个开头,也是常规的套路。什么套路?就是英雄迟暮浴火重生的套路。我们看到的英雄是遭遇过重大挫折的英雄,我们并不是看一个战五渣如何磨练自己脱胎换骨,而是直接从英雄的一个假的巅峰期往下的低谷开始进入他的人生。这种故事,我们看的是“第二春”。竞技、体育类题材电影里,这几乎是占据半边的讲述方法。以拳击题材为例,典型如《铁拳男人》,过气的、有三个孩子一个老婆的、入不敷出的拳击手,如何在艰难世事下,重新回到拳击台上。这种套路还有一个变种,即《百万美元宝贝》,浴火重生并不由自己完成,而是寄托在另一个年轻人身上,即转嫁自我,过渡精神,虽然是用了两个人来完成叙事目的,实际还是一条路线。也有野心勃勃一口要吃下两个包子的,比如《激战》这种,到最后就会显得过载,观众不知道把情绪寄托在哪个人身上,年老的还是年轻的。
《救火英雄》的这个开头过后,很快就进入了它唯一的一个重大叙事,即全港重要的发电站负载而导致的爆炸大火。这个节奏不得不说是蛮快的,几乎没有什么和缓和过度的闲笔,包袱暴露的也过早,甚至可以说它压根就没想藏起来。就是让观众一眼就看到尽头的那个炸药包。这样,观众便把心思压在了如何解开这个包袱的身上。胡军(微博)和任达华(微博)的人物设置重复了,这俩人功能是一样的,都是立死亡旗的人物,完全可以去掉一个,大概是为了大陆票房才安排了胡军这么个不伦不类的人物。
电影的主要矛盾设立在了人物性格的冲突上。这也是一开头人物不同选择的原因和结果。谢霆锋属于照章办事,但一直怀疑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余文乐属于一心救人,愣头青,认死理,且一直坚定的相信自己。安志杰就是小人的设定,虽然电影里也洗白的比较成功,不是特别小人,他是余文乐的反面极端,同样笃信自己的价值观。这里头明显谢霆锋是主角,因为有怀疑,有矛盾,有害怕,有弱点,最重要的是,有转变。从一开头的害怕烟、害怕踏入火灾现场,到最后战胜所惧之物(心魔),以及自我牺牲,这是主角的情绪线。
电影虽然进入的很快,但中间的推进由于只为了一个叙事目的而推,不得不说缺乏副线,显得单调乏味了一些,且都是明线,没有意外巧合之感,中间的部分显得断裂。在一开始的小型火灾被成功扑灭,到各个情节为了引发最后的大火全力推动之间,由于主角的心思一直放在这个隐患上,观众也不得不一直围绕隐患打转,没有宕开一笔的平行剧情插入,中间便松了下来。
由于电影围绕火灾中的“烟”做文章,便聪明的避开了寻常的火灾场面,但这样也使得在建筑物里的救灾戏份长期处于较暗的视效状态,不够好看。唯一一处亮点是谢霆锋自我牺牲时,与想象中复活了的任达华分抽一支烟,慢镜头,光影之隙,灰烬洋洋洒洒,着实好看、潇洒。
其实整部电影,除了谢霆锋完成了自我心魔的接触、英雄的第二春之外,没有什么光明的寓意在里头,更多是悲愤和伤心,无奈和沮丧。这从结尾余文乐抱着自己的儿子走出,一旁的胡军伸手想要慰问或提供帮助,他冷冷地弹开了,拒绝了这份好意,坚定而冷酷的走开,便能透露一二。这时结尾可能是被迫加上的光明式的解读就实在是好笑,仿佛胡军一个大陆人夹杂在一干港人中间一样格格不入。
观后感 /yingping/2446.html
智能推荐
- 下一篇:《亲爱的》影评观后感 温馨的感
- 上一篇:《阿甘正传》影评观后感2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