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理论》观后感2000字
栏目:电影评论时间:2018-01-20
"《万物理论》观后感
在从物理学院转入管理学院以前,我的梦想一直是成一名物理学家。这个梦想从初中就有了,它一步一步促使我参加竞赛、来到科大,最终走到今天。虽然如今已经离开了物理学领域,但是曾经那些为了物理而努力拼搏的日子仍然历历在目。也许正是因为我在物理学领域的学习经历,所以我对于科学家群体有着不同于社会上的这部影片的一般观影人的熟悉和理解。
斯蒂芬·威廉·霍金曾是我最熟悉的物理学家之一,或许仅次于牛顿和爱因斯坦。实际上,霍金的名声是如此之大,在我和其它领域的亲戚、朋友交谈的过程中,我发现霍金或许是如今尚在人世的最著名的物理学家了。可是与另外两人不同,霍金的成名并不全是因为他在学术领域做出的杰出贡献,更是因为他独特的人生经历。黑洞本身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物理现象,在这里引力扭曲了时间和空间,连光也逃脱不了。但是正如这部电影的主题没有过多的涉及学术理论,这篇观后感也会更多的关注这个故事的人生、爱情和人性层面的话题。
我今年21岁,人生阅历不能说丰富,所以人生、爱情和人性或许是我尚难以驾驭的话题。但是钱钟书先生曾说:“调情可变恋爱,模仿引到创造,附庸风雅会养成真正的鉴赏,世界上不少真货色都是从冒牌起的。”( 《谈教训》 )所以如同孩童学步,不论是在写作、影评或是人生感悟,我都会没有迟疑地迈出这跌跌撞撞的第一步。
首先是关于人生。我一直感觉到,我们每个人其实非常的相似,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拥有相同的期望与渴求。首先是吃饱穿暖,有一个安全的环境。其次是有让人满意的休闲和娱乐。还要有家庭、朋友,有爱、付出、索取和他人的尊重。只要满足这些,就能让大多数人过上幸福、满意的生活。但是人性中也有一些妨碍我们获得幸福的缺陷,比如嫉妒、野心和暴躁等等,这些在这里不再细谈。
妨碍我们获得幸福的,不只是内心的缺陷,在生活中更多的是外在条件的限制。比如不干净的食品、污染的空气、生活压力,还包括更严重的贫穷、战争和疾病等等。在霍金的故事中,他在自己正当风华正茂的年纪遭遇了最严酷的寒冬。他患上了肌萎缩侧索硬化(ALS),也叫运动神经元病(MND),当时医生告诉他,这种疾病不能治愈,而他只剩下两年的寿命。也正是因为这样一种巨大的不幸,他的人生经历独一无二。
在影片中,霍金从一个骑自行车和朋友竞速的少年,一步一步的失去了对自己身体的控制,最终他坐在轮椅上,唯一能动的是眼睛和一根手指。在最开始的时候,他只是发现走路变得越来越困难,直到一次走路时仰面重重跌倒,逐渐失去了走路的能力。同时,他的手指也开始不听使唤,作为一名学者他再也不能写字,后来连穿衣服的能力也失去了。最终,他不再能够说话,生活不能自理。
每个人都可能在人生中遇到种种不幸,有可能是先天的缺陷,有可能是外在的打击,也有可能是环境的压力。这一点是我们每个人都不能选择的,也是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有些可能影响细微,比如一次考试失利、骑自行车跌倒,有些可能带来长久乃至终生的影响,比如某种疾病或者亲人去世。
霍金的故事吸引人们的一点,就是他在面对生命中巨大不幸时展现出的坚强和乐观。如他在影片结尾时的演讲中所讲的:“不管生活看上去多糟,总有你能够做的事情,并且能够成功。有生命的地方,就有希望。”当电脑平淡、没有情绪的电声传入观众的耳中,看着这个时代最杰出的物理学家,歪着头坐在轮椅中,颤动着唯一能够移电影评论评分动的一根手指,告诉我们这些话的时候。人们如何能够不为他的坚强感动,那些同样在生命中遭遇不幸的人如何能够不为他的乐观所激励?
其次是关于爱情。这部电影是根据霍金的第一任妻子简·王尔德·霍金的回忆录改编而成,影片着墨最多的就是两人独特而又感人至深的爱情。霍金和简邂逅于剑桥的礼堂中,文科背景的简和理科出身的霍金好似不是生活在同一个世界中。霍金向学习中世纪诗歌的简搭讪讲的是“ The theory of everything”。霍金是一个物理学家,用他的话说他是“有智慧无神论者”,而简信奉英格兰教会。简第一次到霍金家里做客,霍金的父亲问简喜欢什么画家,简回答特纳,霍金的父亲说他的画就像被雨淋过一样。在剑桥的舞会,霍金从不跳舞,简渴望跳舞,但为了霍金也装作不爱跳舞。在这里,爱情中的异性相互吸引,它让两个完全不同的人走到一起并做出巨大承诺。这时候,爱情是一种粘合剂,也可能为之后的婚姻生活带来隐患。
当霍金的身体状况变糟,简义无反顾的选择与霍金结婚,这近乎殉情的行为是两人爱情的高潮。“简在访谈中曾说道,年轻时过于无忧无虑和乐观,她认为他们终将战胜疾病,从而像正常的家庭一样生活。她高估了医学,而低估了居家生活的艰辛,后者像顽固的系统误差一样折磨着这个年轻的女子。她的宇宙核心由丈夫完全占据,除了日常起居的照料,还有丈夫的个人事务,三个孩子,自己的学业和工作,繁琐的家庭琐事更是化作数据图上的坏点一点点剥蚀着她的笑容。这些压力无疑已经形成一个巨大的黑洞,支撑着她的完全在于爱和责任,这些力量如同霍金辐射,让黑洞看起来没那么黑暗绝望。”(引自影评《如理论般美丽的爱情,如实验般多舛的现实》,豆瓣网)
“古语道,久病床前无孝子。另有言,贫贱夫妻百事哀。霍金夫妇虽然算不得经济窘迫,但来自生活的巨大压力无疑将这个家庭从‘平常’这一平坦的时空拽离,而这些压力则大半由简一人承担。影片二人坦承分手的段落令人动容,这个女人下定决心与这个伟大的天才结合之时,是为了能让他生命中余下的两年平静而从容,过多的期待都算作奢望。而在霍金的顽强和简的悉心照顾下,这段路程奇迹般地延伸了二十多个年头,却终结于与疾病无关的理由。年轻时为爱许下的诺言,在现实中通过行动绽放升华,但结局峰回路转;理论的精妙之处,在实验中得到更为充分的体现,却慢慢偏离了最初的预言。”(出处同上)
最后是关于人性。一直觉得一部真正伟大的艺术作品,不管是文学、音乐还是电影都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深入的揭示人性。这部影片给人的震撼力也在于对真实人性的深入揭露。在这样一部讲述人生悲剧的故事的电影中,观众自始至终感受到的却是真实的、浓浓的温情。剑桥礼堂中科学与文学、代表着理性与感性的两极的近乎天定的邂逅和相爱,小酒馆中直接又笨拙的追求,舞会上的星光灿烂,康河边充满柔情的旋转,他们像一对普通恋人一样约会、接吻和热恋。
当疾病开始显现,霍金重重地摔倒在地。他决绝地推开简,一个人孤零零地坐在学生休息室里看电视。出去后在草坪上,他僵硬又颤抖地提着球杆打球,赌气般咬着牙把一个个球努力地推进小门里去,旁边的简咬着嘴唇发抖。结婚以后,霍金失去了越来越多的行为能力。通过博士论文答辩的那天,他和简在家里宴请朋友,本该是值得庆祝的开心的一天。他却发现自己的手已经不听使唤,以后再也无法做到喂自己吃饭了。朋友们说说笑笑,屋里的灯光温暖明亮,霍金强颜欢笑,礼貌地离开餐厅。他试着爬上楼,却卡在楼梯上不能动弹,孩子在顶楼透过隔离网看他,霍金哭了。泪水从脸上无声地划过,他的面部肌肉抽动,眼神里都是委屈、无奈和辛酸。
也许正是那些对于真实人性的深入展示,让每一位读者、观影人在接触这些作品的时候感受到内心深处的强烈共鸣,使得这些优秀的作品能够脍炙人口、深入人心。每一次感动和共鸣,都是内心的一次成长。每一次总结也是对写作能力和自身理解能力的训练。由于个人经历所限,我的对于爱情理解尚浅,所以在爱情部分引用了网络上找到的影评,但是仅仅是阅读这些影评,也对于自己有教育意义。
每一个人的一生都是一个独特的故事,有高潮有低谷,有光辉的时刻也会经历挫折。当一个人的故事被写入书籍,被搬上银幕,由众多的人们欣赏,这故事就有了更多的意义。我们在别人的一生中寻找我们自己,认识我们自己,并借此了解世界、了解自己,帮助我们更好的度过自己的一生。这就是读故事、看电影的意义。
观后感 /yingping/4911.html
在从物理学院转入管理学院以前,我的梦想一直是成一名物理学家。这个梦想从初中就有了,它一步一步促使我参加竞赛、来到科大,最终走到今天。虽然如今已经离开了物理学领域,但是曾经那些为了物理而努力拼搏的日子仍然历历在目。也许正是因为我在物理学领域的学习经历,所以我对于科学家群体有着不同于社会上的这部影片的一般观影人的熟悉和理解。
斯蒂芬·威廉·霍金曾是我最熟悉的物理学家之一,或许仅次于牛顿和爱因斯坦。实际上,霍金的名声是如此之大,在我和其它领域的亲戚、朋友交谈的过程中,我发现霍金或许是如今尚在人世的最著名的物理学家了。可是与另外两人不同,霍金的成名并不全是因为他在学术领域做出的杰出贡献,更是因为他独特的人生经历。黑洞本身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物理现象,在这里引力扭曲了时间和空间,连光也逃脱不了。但是正如这部电影的主题没有过多的涉及学术理论,这篇观后感也会更多的关注这个故事的人生、爱情和人性层面的话题。
我今年21岁,人生阅历不能说丰富,所以人生、爱情和人性或许是我尚难以驾驭的话题。但是钱钟书先生曾说:“调情可变恋爱,模仿引到创造,附庸风雅会养成真正的鉴赏,世界上不少真货色都是从冒牌起的。”( 《谈教训》 )所以如同孩童学步,不论是在写作、影评或是人生感悟,我都会没有迟疑地迈出这跌跌撞撞的第一步。
首先是关于人生。我一直感觉到,我们每个人其实非常的相似,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拥有相同的期望与渴求。首先是吃饱穿暖,有一个安全的环境。其次是有让人满意的休闲和娱乐。还要有家庭、朋友,有爱、付出、索取和他人的尊重。只要满足这些,就能让大多数人过上幸福、满意的生活。但是人性中也有一些妨碍我们获得幸福的缺陷,比如嫉妒、野心和暴躁等等,这些在这里不再细谈。
妨碍我们获得幸福的,不只是内心的缺陷,在生活中更多的是外在条件的限制。比如不干净的食品、污染的空气、生活压力,还包括更严重的贫穷、战争和疾病等等。在霍金的故事中,他在自己正当风华正茂的年纪遭遇了最严酷的寒冬。他患上了肌萎缩侧索硬化(ALS),也叫运动神经元病(MND),当时医生告诉他,这种疾病不能治愈,而他只剩下两年的寿命。也正是因为这样一种巨大的不幸,他的人生经历独一无二。
在影片中,霍金从一个骑自行车和朋友竞速的少年,一步一步的失去了对自己身体的控制,最终他坐在轮椅上,唯一能动的是眼睛和一根手指。在最开始的时候,他只是发现走路变得越来越困难,直到一次走路时仰面重重跌倒,逐渐失去了走路的能力。同时,他的手指也开始不听使唤,作为一名学者他再也不能写字,后来连穿衣服的能力也失去了。最终,他不再能够说话,生活不能自理。
每个人都可能在人生中遇到种种不幸,有可能是先天的缺陷,有可能是外在的打击,也有可能是环境的压力。这一点是我们每个人都不能选择的,也是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有些可能影响细微,比如一次考试失利、骑自行车跌倒,有些可能带来长久乃至终生的影响,比如某种疾病或者亲人去世。
霍金的故事吸引人们的一点,就是他在面对生命中巨大不幸时展现出的坚强和乐观。如他在影片结尾时的演讲中所讲的:“不管生活看上去多糟,总有你能够做的事情,并且能够成功。有生命的地方,就有希望。”当电脑平淡、没有情绪的电声传入观众的耳中,看着这个时代最杰出的物理学家,歪着头坐在轮椅中,颤动着唯一能够移电影评论评分动的一根手指,告诉我们这些话的时候。人们如何能够不为他的坚强感动,那些同样在生命中遭遇不幸的人如何能够不为他的乐观所激励?
其次是关于爱情。这部电影是根据霍金的第一任妻子简·王尔德·霍金的回忆录改编而成,影片着墨最多的就是两人独特而又感人至深的爱情。霍金和简邂逅于剑桥的礼堂中,文科背景的简和理科出身的霍金好似不是生活在同一个世界中。霍金向学习中世纪诗歌的简搭讪讲的是“ The theory of everything”。霍金是一个物理学家,用他的话说他是“有智慧无神论者”,而简信奉英格兰教会。简第一次到霍金家里做客,霍金的父亲问简喜欢什么画家,简回答特纳,霍金的父亲说他的画就像被雨淋过一样。在剑桥的舞会,霍金从不跳舞,简渴望跳舞,但为了霍金也装作不爱跳舞。在这里,爱情中的异性相互吸引,它让两个完全不同的人走到一起并做出巨大承诺。这时候,爱情是一种粘合剂,也可能为之后的婚姻生活带来隐患。
当霍金的身体状况变糟,简义无反顾的选择与霍金结婚,这近乎殉情的行为是两人爱情的高潮。“简在访谈中曾说道,年轻时过于无忧无虑和乐观,她认为他们终将战胜疾病,从而像正常的家庭一样生活。她高估了医学,而低估了居家生活的艰辛,后者像顽固的系统误差一样折磨着这个年轻的女子。她的宇宙核心由丈夫完全占据,除了日常起居的照料,还有丈夫的个人事务,三个孩子,自己的学业和工作,繁琐的家庭琐事更是化作数据图上的坏点一点点剥蚀着她的笑容。这些压力无疑已经形成一个巨大的黑洞,支撑着她的完全在于爱和责任,这些力量如同霍金辐射,让黑洞看起来没那么黑暗绝望。”(引自影评《如理论般美丽的爱情,如实验般多舛的现实》,豆瓣网)
“古语道,久病床前无孝子。另有言,贫贱夫妻百事哀。霍金夫妇虽然算不得经济窘迫,但来自生活的巨大压力无疑将这个家庭从‘平常’这一平坦的时空拽离,而这些压力则大半由简一人承担。影片二人坦承分手的段落令人动容,这个女人下定决心与这个伟大的天才结合之时,是为了能让他生命中余下的两年平静而从容,过多的期待都算作奢望。而在霍金的顽强和简的悉心照顾下,这段路程奇迹般地延伸了二十多个年头,却终结于与疾病无关的理由。年轻时为爱许下的诺言,在现实中通过行动绽放升华,但结局峰回路转;理论的精妙之处,在实验中得到更为充分的体现,却慢慢偏离了最初的预言。”(出处同上)
最后是关于人性。一直觉得一部真正伟大的艺术作品,不管是文学、音乐还是电影都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深入的揭示人性。这部影片给人的震撼力也在于对真实人性的深入揭露。在这样一部讲述人生悲剧的故事的电影中,观众自始至终感受到的却是真实的、浓浓的温情。剑桥礼堂中科学与文学、代表着理性与感性的两极的近乎天定的邂逅和相爱,小酒馆中直接又笨拙的追求,舞会上的星光灿烂,康河边充满柔情的旋转,他们像一对普通恋人一样约会、接吻和热恋。
当疾病开始显现,霍金重重地摔倒在地。他决绝地推开简,一个人孤零零地坐在学生休息室里看电视。出去后在草坪上,他僵硬又颤抖地提着球杆打球,赌气般咬着牙把一个个球努力地推进小门里去,旁边的简咬着嘴唇发抖。结婚以后,霍金失去了越来越多的行为能力。通过博士论文答辩的那天,他和简在家里宴请朋友,本该是值得庆祝的开心的一天。他却发现自己的手已经不听使唤,以后再也无法做到喂自己吃饭了。朋友们说说笑笑,屋里的灯光温暖明亮,霍金强颜欢笑,礼貌地离开餐厅。他试着爬上楼,却卡在楼梯上不能动弹,孩子在顶楼透过隔离网看他,霍金哭了。泪水从脸上无声地划过,他的面部肌肉抽动,眼神里都是委屈、无奈和辛酸。
也许正是那些对于真实人性的深入展示,让每一位读者、观影人在接触这些作品的时候感受到内心深处的强烈共鸣,使得这些优秀的作品能够脍炙人口、深入人心。每一次感动和共鸣,都是内心的一次成长。每一次总结也是对写作能力和自身理解能力的训练。由于个人经历所限,我的对于爱情理解尚浅,所以在爱情部分引用了网络上找到的影评,但是仅仅是阅读这些影评,也对于自己有教育意义。
每一个人的一生都是一个独特的故事,有高潮有低谷,有光辉的时刻也会经历挫折。当一个人的故事被写入书籍,被搬上银幕,由众多的人们欣赏,这故事就有了更多的意义。我们在别人的一生中寻找我们自己,认识我们自己,并借此了解世界、了解自己,帮助我们更好的度过自己的一生。这就是读故事、看电影的意义。
观后感 /yingping/4911.html
智能推荐
- 下一篇:《七号房的礼物》影评观后感
- 上一篇:电影《黄金时代》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