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梁海战》影评观后感
栏目:电影评论时间:2018-01-20
"《鸣梁海战》影评观后感
引言: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书·益稷》
进用贤良,退去贪懦,明良上下,企及国理。——诸葛亮《便宜十六策·考黜》
一、成功的战争片
依我所见,评判一部电影好坏的首要因素,是要看它是否符合主题。《鸣梁海战》作为一部战争题材的电影,我觉得就是符合主题的,成功的战争片。
影片制作上,火烧船坞时画面的渲染,船队出现时场面的宏大,两军交战时战事的激烈,对主人公每一个镜头的特写,高度还原的历史服饰,时紧时缓的背景音乐,都凸显出了韩国电影不俗的制作水平,从始至终带给观众以一种张弛有度的紧张感,让观影者仿若身临战火纷飞的片场,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与激烈。
人物塑造上,男主角崔岷植饰演的李舜臣大义凌然,刚正不阿,民族英雄这一形象被其诠释得可谓恰到好处;饰演反派来岛通总的柳承龙也将一个复仇者睚眦必报的情绪和称霸者的野心饰演得很到位;渲染感情主线的小角色郑氏夫人那幕声嘶力竭的呼喊也让人很入戏,让情感会达到一个临界点。将每一个角色都塑造得有棱角,有血有肉,着实不易。将敌人描绘地很强大从而反衬出自身的不屈与勇猛,这种尊重敌人便是尊重自己的方式也使得影片的人物更鲜活也更真实,能真实地还原战争时人们的心理状态。
情感把握上,大英雄式的宏观历史观,加上情真意切却可歌可颂的战争中凄美的爱情,影片营造出了一种感人至深的情感氛围。把每个人物都塑造地十分鲜明的同时,能很好地将观影者带入影片。韩国电影中擅长的煽情方式融入在一种能激发出民族自尊心的战争中,将影片在情感上升华,可以激发出作为观众主体的韩国民众的民族自尊心,成功地起到了一部战争片的积极影响。
所以,作为一部战争片来看待,《鸣梁海战》是成功的。
二、意识形态下的历史产物
作为一部历史题材的电影,《鸣梁海战》应该只能得一个及格分。
观影后浏览国内观影者的评论,有一派观众认为此片言过其实,过于夸张地塑造了李舜臣的英雄形象与鸣梁海战的历史地位。确实,影片最后,当李舜臣打败日军来岛通总的舰船部队后,影片以海上漩涡过大,对日军劣势过于明显,从而日军撤军这一理由结束战争,多少会让人觉得难以自圆其说。影片为了营造战争场面的宏大,较大地牺牲了历史的真实性,例如漩涡真正的威力与两军当时实际的战斗能力,都是和历史不完全相符的。
但是,一部电影的拍摄会有很多动机,若单纯从历史去衡量,是不公平的。而该片的侧重点恰恰是在于想激发出民族自尊心,因此我认为《鸣梁海战》这一影片的出现是意识形态下的必然产物。
韩日关系紧张,韩国人自尊心、好胜心极为强烈,早已是不争的事实。现实中,日本的经济实力是要超越韩国的,韩国民众在内心中有渴望超越日本与让日本正视历史的诉求。因此,需要有历史上的证据去证明韩国可以做到不比日本差,甚至是超越日本的观点。
近年来,因二战的历史遗留性问题,韩日关系一再紧张。因此,用电影这一和平手段,拍摄虽历史决定性地位不及露梁海战,但由韩国独立进行的,以以少胜多著称的鸣梁海战似乎就成电影评论评分排行榜了最好的选择,从而去灭掉日本嚣张的气焰。随后,便自然地出现了影片侧重于刻画民族英雄的场景,刻意渲染普通战士的妻子声嘶力竭也要保卫胜利的一系列场景。而影片也成功地达到了预期效果,在韩国成为当年票房冠军。
另一有趣现象是朴槿惠总统在访华时着力向中国市场推荐这一影片,这也印证了这部影片是意识形态下产物的观点。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市场的观影群体并不买账,因为像拍摄动机一样,影片着重描绘地是韩国人的民族气节,对于当时整体战役做出贡献的明朝士兵却只字未提,中国人的民族气节并未被激发出来。
三、时之魂,今之魄
谈到中国影迷不买账,因而要说普遍在中国电影市场存在的一种毒瘤:好的电影票房低,烂片却大行其道。
着实,《鸣梁海战》讲的不是中国人的民族气节,但同样,它讲述的也不是今日之事,也只是几百年前一场战争而已。相比于中国市场,和这场战争更没有什么关系的欧美市场表现却不错,较为看好这一影片。因此,我不知道在以历史或是各种原因挑刺的中国影迷,是否注意到了影片内的文化与精神内涵。
影片里的精神不难说清,一种大英雄式的气概,简而言之,勇气。那种勇气是几百年前国破家亡,国难当头时,能有英雄气概的李舜臣爆发出来的,虽说影片中有些言过其实,但也不称之为夸张。我称这种勇气叫“鸣梁之魂”,这种勇气在和平年代或许难以体会,但是在其背后,一种我称之为“明良之魄”的东西却是每一个人若用心观影,都不难体会到的。
所谓明良,就是贤明君主和忠良臣子。此片中,李舜臣就好似明君,有了君之勇,才激发出了他手下的那种忠良的本性,最终才能确保随十二艘战船却一艘不失,大获全胜。明良,指的便是上下同心,能为共同的目标去努力。上可善用贤良,下可颂上明德。齐心之下,是可以爆发出“庶事康哉”的大同景象的。
所谓民族气节,不是单纯地看了某部电影就突然出现的,它一定是根植于人们内心的,在某一特定时刻可以被激发的。若无明良之魄,远事不提,单论广电总局会让抗日神剧大行其道,用一种审丑的眼光去丑化自己的敌人从而突显自己的光芒,那种光芒岂不也是暗淡的吗?上不行,何以下治?
因此,望国人眼光有时不要过于狭小,看到一部好电影的深层内涵有时也是一种启迪。
希冀当日鸣梁之魂,亦能乘风破浪,化作明良之魄,感化到更多国人的心。
观后感 /yingping/5268.html
引言: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书·益稷》
进用贤良,退去贪懦,明良上下,企及国理。——诸葛亮《便宜十六策·考黜》
一、成功的战争片
依我所见,评判一部电影好坏的首要因素,是要看它是否符合主题。《鸣梁海战》作为一部战争题材的电影,我觉得就是符合主题的,成功的战争片。
影片制作上,火烧船坞时画面的渲染,船队出现时场面的宏大,两军交战时战事的激烈,对主人公每一个镜头的特写,高度还原的历史服饰,时紧时缓的背景音乐,都凸显出了韩国电影不俗的制作水平,从始至终带给观众以一种张弛有度的紧张感,让观影者仿若身临战火纷飞的片场,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与激烈。
人物塑造上,男主角崔岷植饰演的李舜臣大义凌然,刚正不阿,民族英雄这一形象被其诠释得可谓恰到好处;饰演反派来岛通总的柳承龙也将一个复仇者睚眦必报的情绪和称霸者的野心饰演得很到位;渲染感情主线的小角色郑氏夫人那幕声嘶力竭的呼喊也让人很入戏,让情感会达到一个临界点。将每一个角色都塑造得有棱角,有血有肉,着实不易。将敌人描绘地很强大从而反衬出自身的不屈与勇猛,这种尊重敌人便是尊重自己的方式也使得影片的人物更鲜活也更真实,能真实地还原战争时人们的心理状态。
情感把握上,大英雄式的宏观历史观,加上情真意切却可歌可颂的战争中凄美的爱情,影片营造出了一种感人至深的情感氛围。把每个人物都塑造地十分鲜明的同时,能很好地将观影者带入影片。韩国电影中擅长的煽情方式融入在一种能激发出民族自尊心的战争中,将影片在情感上升华,可以激发出作为观众主体的韩国民众的民族自尊心,成功地起到了一部战争片的积极影响。
所以,作为一部战争片来看待,《鸣梁海战》是成功的。
二、意识形态下的历史产物
作为一部历史题材的电影,《鸣梁海战》应该只能得一个及格分。
观影后浏览国内观影者的评论,有一派观众认为此片言过其实,过于夸张地塑造了李舜臣的英雄形象与鸣梁海战的历史地位。确实,影片最后,当李舜臣打败日军来岛通总的舰船部队后,影片以海上漩涡过大,对日军劣势过于明显,从而日军撤军这一理由结束战争,多少会让人觉得难以自圆其说。影片为了营造战争场面的宏大,较大地牺牲了历史的真实性,例如漩涡真正的威力与两军当时实际的战斗能力,都是和历史不完全相符的。
但是,一部电影的拍摄会有很多动机,若单纯从历史去衡量,是不公平的。而该片的侧重点恰恰是在于想激发出民族自尊心,因此我认为《鸣梁海战》这一影片的出现是意识形态下的必然产物。
韩日关系紧张,韩国人自尊心、好胜心极为强烈,早已是不争的事实。现实中,日本的经济实力是要超越韩国的,韩国民众在内心中有渴望超越日本与让日本正视历史的诉求。因此,需要有历史上的证据去证明韩国可以做到不比日本差,甚至是超越日本的观点。
近年来,因二战的历史遗留性问题,韩日关系一再紧张。因此,用电影这一和平手段,拍摄虽历史决定性地位不及露梁海战,但由韩国独立进行的,以以少胜多著称的鸣梁海战似乎就成电影评论评分排行榜了最好的选择,从而去灭掉日本嚣张的气焰。随后,便自然地出现了影片侧重于刻画民族英雄的场景,刻意渲染普通战士的妻子声嘶力竭也要保卫胜利的一系列场景。而影片也成功地达到了预期效果,在韩国成为当年票房冠军。
另一有趣现象是朴槿惠总统在访华时着力向中国市场推荐这一影片,这也印证了这部影片是意识形态下产物的观点。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市场的观影群体并不买账,因为像拍摄动机一样,影片着重描绘地是韩国人的民族气节,对于当时整体战役做出贡献的明朝士兵却只字未提,中国人的民族气节并未被激发出来。
三、时之魂,今之魄
谈到中国影迷不买账,因而要说普遍在中国电影市场存在的一种毒瘤:好的电影票房低,烂片却大行其道。
着实,《鸣梁海战》讲的不是中国人的民族气节,但同样,它讲述的也不是今日之事,也只是几百年前一场战争而已。相比于中国市场,和这场战争更没有什么关系的欧美市场表现却不错,较为看好这一影片。因此,我不知道在以历史或是各种原因挑刺的中国影迷,是否注意到了影片内的文化与精神内涵。
影片里的精神不难说清,一种大英雄式的气概,简而言之,勇气。那种勇气是几百年前国破家亡,国难当头时,能有英雄气概的李舜臣爆发出来的,虽说影片中有些言过其实,但也不称之为夸张。我称这种勇气叫“鸣梁之魂”,这种勇气在和平年代或许难以体会,但是在其背后,一种我称之为“明良之魄”的东西却是每一个人若用心观影,都不难体会到的。
所谓明良,就是贤明君主和忠良臣子。此片中,李舜臣就好似明君,有了君之勇,才激发出了他手下的那种忠良的本性,最终才能确保随十二艘战船却一艘不失,大获全胜。明良,指的便是上下同心,能为共同的目标去努力。上可善用贤良,下可颂上明德。齐心之下,是可以爆发出“庶事康哉”的大同景象的。
所谓民族气节,不是单纯地看了某部电影就突然出现的,它一定是根植于人们内心的,在某一特定时刻可以被激发的。若无明良之魄,远事不提,单论广电总局会让抗日神剧大行其道,用一种审丑的眼光去丑化自己的敌人从而突显自己的光芒,那种光芒岂不也是暗淡的吗?上不行,何以下治?
因此,望国人眼光有时不要过于狭小,看到一部好电影的深层内涵有时也是一种启迪。
希冀当日鸣梁之魂,亦能乘风破浪,化作明良之魄,感化到更多国人的心。
观后感 /yingping/5268.html
智能推荐
- 下一篇:《末日崩塌》和《分歧者2》观后
- 上一篇:《我的男友和狗》影评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