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慢与偏见影评观后感
栏目:电影评论时间:2018-01-20
"傲慢与偏见影评观后感
记得读高中的时候看过书虫的小说,是缩减版的。一来是不够详尽,二来是电影评论评分那时候根本没法领略爱情的深意,因此看完书后基本没能让我的心翻起多少波澜,而且留给记忆印象的也非常模糊的。这次无意在爱奇艺看到关于它的电影,好奇地打开了。这个版本是2005英国拍。不说我看后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且说看完电影我一如既往地去搜集关于它的评论。有点让我惊讶,网上的评论竟然吐槽多于赞美。这跟我对其的喜爱竟然相悖,令我大为不解,我不禁找来了原著。当然为了快,我读的是译本。为了更能读出其中的味道,我一口气看了N个翻译版本。然后再反复看了N遍影片。再回到网络的评论处,多人提到1995BBC拍的更好,更尊重原著。我顺着别人的指引也把它了找出来。BBC拍的是短连续剧,一共5集。我打开了第一集,只看了开头,就快进到了最后,说实话这拍得实在不符合我的口味。
花了那么多时间和以上的文字吧,就想说2005年拍的这个版本我觉得挺好,要是满分是10分,我至少给9分。在我看来,它的好值得罗列,当然,也有缺点,但是瑕不掩瑜。
首先,演员形象的高度匹配。毫无疑问,这是这个名著拍片子以来用的演员颜值最高的一部。这个故事本来就很简单,就是一个华丽浪漫的爱情故事,它吸引眼球除了其中的让人煽情的情节,当然还需要视觉的畅快。所以男主和女主是俊男美女是必须的。网友说BBC版的男主角很帅,风度翩翩,魅力四射,甚至因为那个角色使之成了万人迷,导致其现实中妻子不堪忍受他的狂蜂浪蝶汹涌扑来而跟他离婚。也许在某些人眼里,科林(BBC版的男主)真的很帅,我不想去争辩,但是年龄明显跟原著不相符,一看就一大叔,就算帅,也是一个大叔长得比较帅而已。人家达西只是二十出头而已,如假包换的年青才俊,真不应该拿大叔去忽悠观众。05版的马修不但帅,而且年青,群众的眼睛理应雪亮的。网友评论马修演的达西太呆板,不够气场,有几分忧郁。我觉得气场他也许不够,但傲慢的举止也足足有余了,并没有偏离主题。就我对小说的理解,其实也没有把达西表达得万丈光芒,小说多次提到其实性格比较内向,不善于言辞的,虽然跟他的显赫家世是不相称的,但人总有缺点,贴近现实不是更好吗。因此我觉得没有必要把他彰显得太厉害了。或者我们可以想,如果达西不是有内向这个性格方面的些小弱点,说不定也不会对口齿伶俐的伊丽莎白如此着迷,就我们自己而言,当自己没有那方面的特长的时候,就不禁会羡慕别人,这不是自然而然的吗。所以就算马修有点木讷,有点忧郁,也是我喜爱的,甚至给他的魅力加码了。
再说女主。BBC的女主就是一个中年妇女,让我更想吐的是,还是一个发福的中年妇女。 不是我歧视中年妇女,只是她应该去演其他角色,而不是原著里多次提到的年轻漂亮的班家二小姐。有些网友解读伊丽莎白是个姿色平平的女孩,我很是不解。我看了几个译本,都不止一次得提到,伊丽莎白的美貌仅次于姐姐简,而简有倾国倾城之美貌。描述中也不乏明眸皓齿,身材苗条,娇小轻盈的词汇。没有惊艳,起码也清新秀丽吧。说到身材,我对BBC的女主意见大得很,再怎么眼瞎也不至于找个水桶腰的人来演我可爱的伊丽莎白啊,简直捶心的感觉,更别说她的眼睛小得可怜,要知道眼睛是达西迷上女主的第一个引线,这么重要的因素,怎么可以儿戏呢!我实在不理解别人还会说BBC拍得好,尊重原著。05版的女主扮演者凯拉,她展现了伊丽莎白的体态轻盈和明亮双眸。有人评论她太爱笑。我又想替她辩护了。文中的伊丽莎白本来就是一个俏皮可爱,冰雪聪明的女孩, 她爱笑不是刚好演绎了这些吗?也许不同的人心里都有自己的伊丽莎白,如此而已。
其他选角。简虽然是配角,但是她在整个故事非常的重要。首先因为她的端庄美丽吸引了达西的好友彬格利,接着她跟彬格利的感情纠葛直接影响或者推动男主与女主的感情发展。小说里提到的简最大的特点是美貌,美到可以让男人一见钟情,刻骨铭心。外加上大方得体,胸怀广阔,是难得的人生佳侣。小说里的简才22岁,但是BBC版的演员却是一中年妇女,很悲催。不止是简,文中的班尼家的五朵金花,在BBC版的电视片里都变成了大妈,简直可以跟演她妈的那个演员称姐妹。05版的简很漂亮,也具有端庄大气的气质,略有不足的是年龄看起来稍大了。而其他姐妹都与原著相符,至少年龄看起来相符。特别想赞一下,吉娜把书中的莉迪亚的那种轻浮无知演绎得淋漓尽致。有网友说演彬格利的演员看起来傻傻的,有点可笑。也许是吧,我也觉得强差人意。但是话说小说里的彬格利我也不会给他太高的评价,要不是因为他风度翩翩的外表和可观的年收入,我甚至觉得他根本配不上简。他是一个头脑简单,毫无主见的人,别人轻易就能左右他的人生大事,更别说其他事了。 总体上讲,05的演员看起来还是挺舒服的,看到他们的演绎,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其次,情节的设计。电影只有两个小时多,不可能把小说里的每一个情节都展现出来,也不可能照着原样去设计。05版的电影把能影响故事发展的几个重要情节基本上都展现了。有些设计虽然改动,但是表现起来有更加好的效果。男主与女主第一次见面时在舞会,两人没有跳舞,有过两次简短的交谈。男主一句很重要的话照着原著说出来了:伊丽莎白的相貌差强人意,不足够打动达西的心去邀请她跳舞。这就打开了女主对男主偏见的序幕。达西很随性的一句话,很快他自己就否定了他自己的说法。在母亲为了向彬格利炫耀简的魅力时说到一个追求者曾给她写了很多诗,令班家姐妹顿时陷入尴尬之中,聪明的伊丽莎白急中生智说诗竟然有浇灭爱情的神奇力量,这回答不但俏皮风趣,而且让自己和姐姐走出困窘,把众人注意力转移到讨论诗和爱情上。达西不禁对这个并不惊艳的女孩另眼相看了。虽然书中说这些话不在这次舞会,但是这样设计效果也恰到好处。书中还说到在夏洛特家的很多情节,并交代达西是在那里开始发现伊丽莎白漂亮的双眼,竟然着迷地去偷听她跟别人聊天,甚至一改不随便邀请女孩跳舞的习惯对伊丽莎白破先例。这些情节确实有点繁琐,影片不要也罢。影片直接跳到了简在彬格利家生病。这确实是很重要的环节,达西的感情就是在这里加速度的。就在伊丽莎白风尘仆仆地走进彬家的大厅时,达西眼睛盯着脸色红润,眼睛明亮的美人儿从门口进来,失态地怔住了,良久才记起要起来行礼。这里剧中删减了很多跟彬格利小姐的对话,确实挺遗憾的,因为那侧漏了达西的动情。书中有写达西被她进来的神采吸引了,甚至敢在彬格利小姐面前公然赞美。在伊丽莎白住进彬府的几天里,书中说了几个微妙之处,其中包括达西对她的眼神变得暧昧,但又不得不去克制自己去躲避她。这些剧里都没有,仅有能让人心里荡漾一下的是增加了一个小情节,就是当伊丽莎白要走的时候,达西把她扶上了马车,第一次肌肤接触,镜头给那只颤抖的手一个特写,颇有意味。
接下来的场景是彬家的舞会。男主和女主终于一起跳起了舞。本来是感情升温的一个绝好机会,没想到因为伊丽莎白提到韦克翰把达西的心境破坏了,两人不欢而散。跟原著基本上相符。很快到了达西姨母家。当伊丽莎白正在向凯瑟琳夫人请安的时候,房门忽然打开了,一个帅呆了的面孔出现在镜头。伊丽莎白惊讶地问:达西先生你怎么在这?与此同时,科斯林表兄看到又来了一个可奉承的主,马上跑过去献媚。达西略朝科斯林毫不在意地看了他一眼,马上抬头跟伊丽莎白说话。仿佛在整个场他能看到的只有她。饭后弹琴。达西终于显露出他的含情脉脉来了。当伊丽莎白笑他说不和别人跳舞和交谈的事,他等表兄走开后,用低沉的声音对伊丽莎白说:“ I have no that talent.(我没有那本领)" 那话语就像附在耳边说,像倾诉:我也没办法,这是我的缺点;像求宽恕:我并不是有意不跟你说话,只是不懂得怎样说而已。不是说这个设计很好,但是跟马修的自带的那点忧郁是非常和谐的。后来达西去科斯林家找伊丽莎白聊天。那个孩子站在那囧了半天,嘴里就是蹦不出一句话,两手不停地不自在地玩弄着手套的样子真是把我萌哭了,传说中的气场确实被马修消耗得荡然无存了。转而到了全剧高潮:第一次求婚。小说的第一次求婚地点在科斯林的家中。但是电影设计在一个不知名的建筑物中,两人都淋成了落汤鸡,外面还潇潇烟雨。美感不足,但是点燃情绪的氛围有余。当达西用洪亮而有磁性的男声把积压已久的感情和顾虑重重全盘托出时,伊丽莎白瞪着大大的眼睛看着他,那表情也是真的如身在其中了。求婚被拒之后,达西第二天来科斯林家送信。这一段我看得有点困惑。困惑一:为什么要设计伊丽莎白在阴暗的房间里照镜子,那样有什么意味吗?困惑二:达西进别人家更甚是进一个姑娘的房间不用敲门就可以进的吗?那也太不礼貌了吧。
接下来要深入虎穴了。伊丽莎白跟舅父舅母去旅行,似乎无意又似乎有意地撞进了达西的老家彭伯利。先说看雕像的。书中说的是看画像,其实我个人更喜欢看画像,呵呵。说真的,那个雕像也不见得像马修扮演的达西,说不定画像会更帅。再说相遇。书里相遇是在树林里,更重要的是,相遇以后分开,达西回去反省了一番,鼓足勇气再来找伊丽莎白。那个情节应该是很巧妙的。可是影片竟然改了,改成伊丽莎白不小心偷窥了人家兄妹亲热。我觉得看起来怪怪的。彭伯利相遇后,两人的感情出现了转机。可就在落花有意流水有情的时候,伊丽莎白家里的定时炸弹终于爆炸了。书中伊丽莎白读了简的信知道莉迪亚跟韦克翰私奔的消息不知所措的时候,达西刚好一个人来到她身边。那时那刻,达西的关爱与怜爱,伊丽莎白的绝望,尴尬和痛苦等等,可以令观众产生很多想入非非和耐人寻味的思想。可是影片却把它改成舅父舅母也在场。导演真不解风情啊!
影片的结尾当然与小说一样,有情人终成眷属。当伊丽莎白遭到达西姨母半夜到访干预自己的婚事后彻夜不眠,天还没亮她就一个人跑到野地上散步,正在迷茫失意之时,达西衣衫不整地踏着雾水伴着旭日徐徐走过来。一番表白后,两人幸福相拥。而朝霞的光芒正好照在他们身上,那个镜头美哭了很多人。虽然很美,但是结局有点飘了。不知道导演是不是喝醉了。从班尼家到贵妇凯瑟琳家,要大半天的路程,从凯瑟琳到达西家也要大半天路程,而达西家再到这个小村庄也要大半天路程。彼时天还没亮,达西怎么就能不修边幅地出现在伊丽莎白的面前,我百思不得其解。不过人家说这是电影,为了艺术效果,那行吧,看在它够美的份上我就不追究了。
最后,戏中的背景。05年电影展现的英国乡村的美景,真让人心旷神怡。片子开头,在悠然自得的鸟语中,晨曦缓缓冲破薄雾,悦耳的钢琴声带着你的期待把你拉到一个模样俏丽正低头看书的少女跟前。穿过牛羊鸣叫的草地,白鹅扇翅的池塘,美丽的少女一步步走向热闹欢乐的家中,五个青春洋溢的面孔出现在你面前。美丽的乡村,住着如此美丽的班尼家五姐妹,美丽的故事即将展开,是那么自然的事情。
除了乡村美景,剧中出现的建筑物也绝对吸引眼球。剧中出现了几个辉煌的建筑物,有达西姨母的房子,据说是一所著名的古典建筑物,当然最引人瞩目的是达西的家——彭伯里庄园。据说原型是查茨沃斯庄园。查茨沃斯庄园是保留18世纪风貌堪称完美的庄园。在我们这些普通人的看来,除了能说出美轮美奂,富丽堂皇这样的词外,估计联想不到更多。查茨沃斯庄园的惊艳自然展现了彭伯利的震撼,让人不自觉地理解了伊丽莎白走在里面的心潮澎湃,浪潮中有惊叹,有遗憾,有懊恼,有羡慕,有自卑,有惊喜······
总体说来,我还是非常的喜欢,为了表达这种喜欢,我看了很多很多遍。你不得不说,看它确实赏心悦目,让你浮想联翩,意犹未尽。 也想说,继续期待有人能拍得更好,我还会是忠实的粉丝。
观后感 /yingping/6847.html
记得读高中的时候看过书虫的小说,是缩减版的。一来是不够详尽,二来是电影评论评分那时候根本没法领略爱情的深意,因此看完书后基本没能让我的心翻起多少波澜,而且留给记忆印象的也非常模糊的。这次无意在爱奇艺看到关于它的电影,好奇地打开了。这个版本是2005英国拍。不说我看后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且说看完电影我一如既往地去搜集关于它的评论。有点让我惊讶,网上的评论竟然吐槽多于赞美。这跟我对其的喜爱竟然相悖,令我大为不解,我不禁找来了原著。当然为了快,我读的是译本。为了更能读出其中的味道,我一口气看了N个翻译版本。然后再反复看了N遍影片。再回到网络的评论处,多人提到1995BBC拍的更好,更尊重原著。我顺着别人的指引也把它了找出来。BBC拍的是短连续剧,一共5集。我打开了第一集,只看了开头,就快进到了最后,说实话这拍得实在不符合我的口味。
花了那么多时间和以上的文字吧,就想说2005年拍的这个版本我觉得挺好,要是满分是10分,我至少给9分。在我看来,它的好值得罗列,当然,也有缺点,但是瑕不掩瑜。
首先,演员形象的高度匹配。毫无疑问,这是这个名著拍片子以来用的演员颜值最高的一部。这个故事本来就很简单,就是一个华丽浪漫的爱情故事,它吸引眼球除了其中的让人煽情的情节,当然还需要视觉的畅快。所以男主和女主是俊男美女是必须的。网友说BBC版的男主角很帅,风度翩翩,魅力四射,甚至因为那个角色使之成了万人迷,导致其现实中妻子不堪忍受他的狂蜂浪蝶汹涌扑来而跟他离婚。也许在某些人眼里,科林(BBC版的男主)真的很帅,我不想去争辩,但是年龄明显跟原著不相符,一看就一大叔,就算帅,也是一个大叔长得比较帅而已。人家达西只是二十出头而已,如假包换的年青才俊,真不应该拿大叔去忽悠观众。05版的马修不但帅,而且年青,群众的眼睛理应雪亮的。网友评论马修演的达西太呆板,不够气场,有几分忧郁。我觉得气场他也许不够,但傲慢的举止也足足有余了,并没有偏离主题。就我对小说的理解,其实也没有把达西表达得万丈光芒,小说多次提到其实性格比较内向,不善于言辞的,虽然跟他的显赫家世是不相称的,但人总有缺点,贴近现实不是更好吗。因此我觉得没有必要把他彰显得太厉害了。或者我们可以想,如果达西不是有内向这个性格方面的些小弱点,说不定也不会对口齿伶俐的伊丽莎白如此着迷,就我们自己而言,当自己没有那方面的特长的时候,就不禁会羡慕别人,这不是自然而然的吗。所以就算马修有点木讷,有点忧郁,也是我喜爱的,甚至给他的魅力加码了。
再说女主。BBC的女主就是一个中年妇女,让我更想吐的是,还是一个发福的中年妇女。 不是我歧视中年妇女,只是她应该去演其他角色,而不是原著里多次提到的年轻漂亮的班家二小姐。有些网友解读伊丽莎白是个姿色平平的女孩,我很是不解。我看了几个译本,都不止一次得提到,伊丽莎白的美貌仅次于姐姐简,而简有倾国倾城之美貌。描述中也不乏明眸皓齿,身材苗条,娇小轻盈的词汇。没有惊艳,起码也清新秀丽吧。说到身材,我对BBC的女主意见大得很,再怎么眼瞎也不至于找个水桶腰的人来演我可爱的伊丽莎白啊,简直捶心的感觉,更别说她的眼睛小得可怜,要知道眼睛是达西迷上女主的第一个引线,这么重要的因素,怎么可以儿戏呢!我实在不理解别人还会说BBC拍得好,尊重原著。05版的女主扮演者凯拉,她展现了伊丽莎白的体态轻盈和明亮双眸。有人评论她太爱笑。我又想替她辩护了。文中的伊丽莎白本来就是一个俏皮可爱,冰雪聪明的女孩, 她爱笑不是刚好演绎了这些吗?也许不同的人心里都有自己的伊丽莎白,如此而已。
其他选角。简虽然是配角,但是她在整个故事非常的重要。首先因为她的端庄美丽吸引了达西的好友彬格利,接着她跟彬格利的感情纠葛直接影响或者推动男主与女主的感情发展。小说里提到的简最大的特点是美貌,美到可以让男人一见钟情,刻骨铭心。外加上大方得体,胸怀广阔,是难得的人生佳侣。小说里的简才22岁,但是BBC版的演员却是一中年妇女,很悲催。不止是简,文中的班尼家的五朵金花,在BBC版的电视片里都变成了大妈,简直可以跟演她妈的那个演员称姐妹。05版的简很漂亮,也具有端庄大气的气质,略有不足的是年龄看起来稍大了。而其他姐妹都与原著相符,至少年龄看起来相符。特别想赞一下,吉娜把书中的莉迪亚的那种轻浮无知演绎得淋漓尽致。有网友说演彬格利的演员看起来傻傻的,有点可笑。也许是吧,我也觉得强差人意。但是话说小说里的彬格利我也不会给他太高的评价,要不是因为他风度翩翩的外表和可观的年收入,我甚至觉得他根本配不上简。他是一个头脑简单,毫无主见的人,别人轻易就能左右他的人生大事,更别说其他事了。 总体上讲,05的演员看起来还是挺舒服的,看到他们的演绎,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其次,情节的设计。电影只有两个小时多,不可能把小说里的每一个情节都展现出来,也不可能照着原样去设计。05版的电影把能影响故事发展的几个重要情节基本上都展现了。有些设计虽然改动,但是表现起来有更加好的效果。男主与女主第一次见面时在舞会,两人没有跳舞,有过两次简短的交谈。男主一句很重要的话照着原著说出来了:伊丽莎白的相貌差强人意,不足够打动达西的心去邀请她跳舞。这就打开了女主对男主偏见的序幕。达西很随性的一句话,很快他自己就否定了他自己的说法。在母亲为了向彬格利炫耀简的魅力时说到一个追求者曾给她写了很多诗,令班家姐妹顿时陷入尴尬之中,聪明的伊丽莎白急中生智说诗竟然有浇灭爱情的神奇力量,这回答不但俏皮风趣,而且让自己和姐姐走出困窘,把众人注意力转移到讨论诗和爱情上。达西不禁对这个并不惊艳的女孩另眼相看了。虽然书中说这些话不在这次舞会,但是这样设计效果也恰到好处。书中还说到在夏洛特家的很多情节,并交代达西是在那里开始发现伊丽莎白漂亮的双眼,竟然着迷地去偷听她跟别人聊天,甚至一改不随便邀请女孩跳舞的习惯对伊丽莎白破先例。这些情节确实有点繁琐,影片不要也罢。影片直接跳到了简在彬格利家生病。这确实是很重要的环节,达西的感情就是在这里加速度的。就在伊丽莎白风尘仆仆地走进彬家的大厅时,达西眼睛盯着脸色红润,眼睛明亮的美人儿从门口进来,失态地怔住了,良久才记起要起来行礼。这里剧中删减了很多跟彬格利小姐的对话,确实挺遗憾的,因为那侧漏了达西的动情。书中有写达西被她进来的神采吸引了,甚至敢在彬格利小姐面前公然赞美。在伊丽莎白住进彬府的几天里,书中说了几个微妙之处,其中包括达西对她的眼神变得暧昧,但又不得不去克制自己去躲避她。这些剧里都没有,仅有能让人心里荡漾一下的是增加了一个小情节,就是当伊丽莎白要走的时候,达西把她扶上了马车,第一次肌肤接触,镜头给那只颤抖的手一个特写,颇有意味。
接下来的场景是彬家的舞会。男主和女主终于一起跳起了舞。本来是感情升温的一个绝好机会,没想到因为伊丽莎白提到韦克翰把达西的心境破坏了,两人不欢而散。跟原著基本上相符。很快到了达西姨母家。当伊丽莎白正在向凯瑟琳夫人请安的时候,房门忽然打开了,一个帅呆了的面孔出现在镜头。伊丽莎白惊讶地问:达西先生你怎么在这?与此同时,科斯林表兄看到又来了一个可奉承的主,马上跑过去献媚。达西略朝科斯林毫不在意地看了他一眼,马上抬头跟伊丽莎白说话。仿佛在整个场他能看到的只有她。饭后弹琴。达西终于显露出他的含情脉脉来了。当伊丽莎白笑他说不和别人跳舞和交谈的事,他等表兄走开后,用低沉的声音对伊丽莎白说:“ I have no that talent.(我没有那本领)" 那话语就像附在耳边说,像倾诉:我也没办法,这是我的缺点;像求宽恕:我并不是有意不跟你说话,只是不懂得怎样说而已。不是说这个设计很好,但是跟马修的自带的那点忧郁是非常和谐的。后来达西去科斯林家找伊丽莎白聊天。那个孩子站在那囧了半天,嘴里就是蹦不出一句话,两手不停地不自在地玩弄着手套的样子真是把我萌哭了,传说中的气场确实被马修消耗得荡然无存了。转而到了全剧高潮:第一次求婚。小说的第一次求婚地点在科斯林的家中。但是电影设计在一个不知名的建筑物中,两人都淋成了落汤鸡,外面还潇潇烟雨。美感不足,但是点燃情绪的氛围有余。当达西用洪亮而有磁性的男声把积压已久的感情和顾虑重重全盘托出时,伊丽莎白瞪着大大的眼睛看着他,那表情也是真的如身在其中了。求婚被拒之后,达西第二天来科斯林家送信。这一段我看得有点困惑。困惑一:为什么要设计伊丽莎白在阴暗的房间里照镜子,那样有什么意味吗?困惑二:达西进别人家更甚是进一个姑娘的房间不用敲门就可以进的吗?那也太不礼貌了吧。
接下来要深入虎穴了。伊丽莎白跟舅父舅母去旅行,似乎无意又似乎有意地撞进了达西的老家彭伯利。先说看雕像的。书中说的是看画像,其实我个人更喜欢看画像,呵呵。说真的,那个雕像也不见得像马修扮演的达西,说不定画像会更帅。再说相遇。书里相遇是在树林里,更重要的是,相遇以后分开,达西回去反省了一番,鼓足勇气再来找伊丽莎白。那个情节应该是很巧妙的。可是影片竟然改了,改成伊丽莎白不小心偷窥了人家兄妹亲热。我觉得看起来怪怪的。彭伯利相遇后,两人的感情出现了转机。可就在落花有意流水有情的时候,伊丽莎白家里的定时炸弹终于爆炸了。书中伊丽莎白读了简的信知道莉迪亚跟韦克翰私奔的消息不知所措的时候,达西刚好一个人来到她身边。那时那刻,达西的关爱与怜爱,伊丽莎白的绝望,尴尬和痛苦等等,可以令观众产生很多想入非非和耐人寻味的思想。可是影片却把它改成舅父舅母也在场。导演真不解风情啊!
影片的结尾当然与小说一样,有情人终成眷属。当伊丽莎白遭到达西姨母半夜到访干预自己的婚事后彻夜不眠,天还没亮她就一个人跑到野地上散步,正在迷茫失意之时,达西衣衫不整地踏着雾水伴着旭日徐徐走过来。一番表白后,两人幸福相拥。而朝霞的光芒正好照在他们身上,那个镜头美哭了很多人。虽然很美,但是结局有点飘了。不知道导演是不是喝醉了。从班尼家到贵妇凯瑟琳家,要大半天的路程,从凯瑟琳到达西家也要大半天路程,而达西家再到这个小村庄也要大半天路程。彼时天还没亮,达西怎么就能不修边幅地出现在伊丽莎白的面前,我百思不得其解。不过人家说这是电影,为了艺术效果,那行吧,看在它够美的份上我就不追究了。
最后,戏中的背景。05年电影展现的英国乡村的美景,真让人心旷神怡。片子开头,在悠然自得的鸟语中,晨曦缓缓冲破薄雾,悦耳的钢琴声带着你的期待把你拉到一个模样俏丽正低头看书的少女跟前。穿过牛羊鸣叫的草地,白鹅扇翅的池塘,美丽的少女一步步走向热闹欢乐的家中,五个青春洋溢的面孔出现在你面前。美丽的乡村,住着如此美丽的班尼家五姐妹,美丽的故事即将展开,是那么自然的事情。
除了乡村美景,剧中出现的建筑物也绝对吸引眼球。剧中出现了几个辉煌的建筑物,有达西姨母的房子,据说是一所著名的古典建筑物,当然最引人瞩目的是达西的家——彭伯里庄园。据说原型是查茨沃斯庄园。查茨沃斯庄园是保留18世纪风貌堪称完美的庄园。在我们这些普通人的看来,除了能说出美轮美奂,富丽堂皇这样的词外,估计联想不到更多。查茨沃斯庄园的惊艳自然展现了彭伯利的震撼,让人不自觉地理解了伊丽莎白走在里面的心潮澎湃,浪潮中有惊叹,有遗憾,有懊恼,有羡慕,有自卑,有惊喜······
总体说来,我还是非常的喜欢,为了表达这种喜欢,我看了很多很多遍。你不得不说,看它确实赏心悦目,让你浮想联翩,意犹未尽。 也想说,继续期待有人能拍得更好,我还会是忠实的粉丝。
观后感 /yingping/6847.html
智能推荐
- 下一篇:《大话西游》系列电影影评观后感
- 上一篇:《老炮儿》影评:骗眼泪的老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