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姐》影评观后感
栏目:电影评论时间:2018-01-20
"《桃姐》影评观后感
《桃姐》这部电影讲述了桃姐这位老人为少爷罗杰的家族工作了整整六十年,伺候过老少五代人,如今年逾古稀突患中风,少爷罗杰突感迷茫,又忙于工作四处奔波无暇顾及,只好把她送去老人院,之后便展现了平凡感人的主仆情…
或许,这部电影的定位是主仆情,的确,桃姐和少爷罗杰之间的情感很感人,很震撼人心,由最初的漠然到后来的无微不至,我们能感受到少爷罗杰的内心转变,那种关切的眼神,流淌出来电影评论评分的是很少见,很令人动容的主仆情。
主仆间产生深厚的情感,对我们来说,这有些不可思议,的确,现实生活中有着太多主仆之间的冲突:保姆对老人态度险恶;雇主对保姆呼来唤去、毫无尊重;保姆私卖雇主的东西……种种险恶令人发指,所有的雇佣关系、所有的人性都泯灭在了利益面前,貌似深重的责任感被金钱呼来唤去,希望与之有关的人们能够学学桃姐、学学罗杰,因为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不是虚构,不是改编,活生生的主仆情!
并且,这部电影也向我们揭露了当今社会丑陋的,或许为人所知的现象——养老院。虽说养老院是老人们乐享天年的地方,但是,在这部影片中,我们看不到,我们看到的只是破旧的设施,平淡的服务态度,以及从那位女工作人员口中得知的养老院背后的种种猫腻,一条条的利益食物链,将老人们本该拥有的幸福晚年捆在了老人身手之外,看似一触即得,实则遥不可及,我们看到的,我们听到的,只是表象,这部电影带给了我们真实,还原了我们现实,让我们不禁为如今所谓的朝阳产业所担忧,所顾虑!影片中一位住在养老院中的老人也带给了我们启示,儿女们为了养老费而不和,将孤苦的老人搁置在中间,实在令人心寒……我在想,我们的父母也会有老的那一天,我们自己也有老的那一天,我们都应该明白该怎么做……
关于《桃姐》的简单观后感
先声明:有剧透,没看过而打算看此片子的同学可以先忽略此文;鄙人学识浅薄,没什么文化,观感难免有误,有异议好吐槽者也请忽略此文;虽俗文一篇,但有欲转发此文示众的,那么请忽略此文。
看过《桃姐》,有些感触,在看影评前,自己先试着作一个简单的观后感,表示看过此片,给自己一个交代。
前几日同事谈论起《桃姐》,我问好看么,他说好看,说片子用很平淡很生活化的手法表现,没有故意的去做作渲染什么,但很好看冲击力很强。我再问泪点多么,多我就不看了,催泪的片子我一般不忍心看,他说也不多,可以看。
于是约了朋友,晚上就去看了,但这里我要多嘴说一句,这片子如果是几个朋友一块看,想找点乐子或者放松身心的话,我是不太推荐的,片子不用质疑是好片子,就是氛围会营造地比较沉,看完感触多。
电影本身:
影片如同事所说,采用的是平坦恬淡的生活叙事风格,没有特技,没有过多的配乐,甚至大部分时间里,演员在对白时的声调都是很低稳的,有时干脆就不说话。在我个人认为,这反而是对整部影片进行的最大的一个渲染,把观众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角色身上,慢慢的引导观众进入故事之中,激发观众的共鸣。
第一,影片主要通过罗杰和桃姐的主仆关系,表达一种恩情浓于血的意境。桃姐60年照顾罗杰家4代人,无论在情感上还是生活习性上,桃姐的善良和忠诚,于罗杰一家的情义,紧紧相连以致不可分离。
1.桃姐的猫。桃姐为什么养猫,除了喜爱之外,http://www.31myhome.com/我认为她是用养猫来寄托自己的寂寞和对真正亲人的渴望。
2.桃姐没有结婚,罗杰问起这个的时候,他们以打趣形式带过,并没有给出真正原因,但其实不难猜到,桃姐如果嫁人,那么谁来照顾罗杰一家?这个根据桃姐挑选自己继承人一事上就可以得出推论。
3.罗杰对桃姐态度的转变。包括桃姐主动入住养老院、其中回家收拾物品看旧物和照片等等事件,也是桃姐的情义。
4.卤牛舌。这种事情一般只会发生在妈妈的身上,也是引起共鸣的一个事情,基本直接就告诉了观众:桃姐对待罗杰,其实就是母亲对待儿子一般。直到罗杰和朋友们吃到牛舌后给桃姐通电话,这是一个很大的泪点。
5.桃姐在公园看到新人结婚。很明显,这一幕中桃姐的目光,很直接的就传达出母亲盼望年过三十的儿子成家的愿望。
第二,许导借影片体现一种现今社会的现状,但影片并没有对此去作评判,只是呈现。在影片中不停穿插的各种人物、小事件和故事的对比,举几个例子:
1.在养老院里最先和桃姐说话的那个婆婆,她的重男轻女,她的儿子和女儿,强烈的对比,也稍有一些对婆婆的讽刺意味。片子中的这条支线,也是对“子欲孝而亲不待”这个思想进行衬托,这个支线在片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2.首映礼结束时的“龙婆”与探望敬老院时小明星。
3.餐厅吃鱼时,桃姐说的“咸了点”。而有意思的是罗杰与锅盖头服务员的对话,因为刘德华曾拍过一则公益广告,其中对白正有:“今时今日甘噶服务态度未够噶”。
4.养老院里的各种人物。吃饭漏嘴的老伯,贵气古板的院长,老来偷欢的坚叔,和各种痴痴呆呆的老人们...
5.秋生哥饰演的角色,看上去与影片风格是那么的格格不入。
6.影片最大的一个对比:养老院和里面的看护。为什么亲父母要送养老院,而非亲的看护员则可以对他们这么好。
第三,桃姐。
1.有原则。虽没有什么所谓的“高身份”,但桃姐极爱干净;
2.心善。罗杰母亲看望桃姐,送燕窝送围巾,桃姐的受宠若惊;
3.心如明镜。其实桃姐知道坚叔借钱的真实目的;
4.知足。罗杰简单的探望,桃姐的高兴;
5.桃姐的去世,身边没有亲人,但桃姐一生留下的,也许是别人一生都得不到的。
感受:
材米油盐酱醋茶,组成了生活。
桃姐是母亲、亲戚、佣人、邻居、朋友,桃姐可以是任何人。当我们在世上拼搏奋斗,在追逐着各种名利的同时,是否能够停一停,静下心来看到属于自己的那个桃姐?罗杰做到了,所以桃姐的离去,并没有留下遗憾。而当我们离去的时候,会否同样的不留遗憾?当我们不停索取的同时,是否能够问问自己,究竟给予过和奉献过什么?
就像英文片名“a simple life”一样,其实人生不必一定轰轰烈烈才叫精彩,生活,平淡、简单、真实,桃姐用她的一生来印证了这句话。在最简单平淡的生活里,真诚的去对待每一人、一物、一事,才能感受到最真实的幸福和爱。自心向善,待人以诚,还有那颗包容之心,这是桃姐受人尊敬的品质,以此品质作为准则过日子,不必强求得与失,已然就是活在幸福之中。
看着影片中的各种人来人往、悲欢离合、死亡和新生,不停的轮回,这是最根本的自然规律,如何在其中留下有价值的东西?也许不是物质金钱,也许不是名誉地位,也许不是什么丰功伟绩...... 而是当成败生死之时,内心是否能够透明纯净。
就如影片结尾处,罗杰再次拖着行李走近住宅时,仰望自家,桃姐就在那里,没有悲伤,没有遗憾,没有离开。
那么,你的桃姐谁?
观后感 /yingping/7243.html
《桃姐》这部电影讲述了桃姐这位老人为少爷罗杰的家族工作了整整六十年,伺候过老少五代人,如今年逾古稀突患中风,少爷罗杰突感迷茫,又忙于工作四处奔波无暇顾及,只好把她送去老人院,之后便展现了平凡感人的主仆情…
或许,这部电影的定位是主仆情,的确,桃姐和少爷罗杰之间的情感很感人,很震撼人心,由最初的漠然到后来的无微不至,我们能感受到少爷罗杰的内心转变,那种关切的眼神,流淌出来电影评论评分的是很少见,很令人动容的主仆情。
主仆间产生深厚的情感,对我们来说,这有些不可思议,的确,现实生活中有着太多主仆之间的冲突:保姆对老人态度险恶;雇主对保姆呼来唤去、毫无尊重;保姆私卖雇主的东西……种种险恶令人发指,所有的雇佣关系、所有的人性都泯灭在了利益面前,貌似深重的责任感被金钱呼来唤去,希望与之有关的人们能够学学桃姐、学学罗杰,因为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不是虚构,不是改编,活生生的主仆情!
并且,这部电影也向我们揭露了当今社会丑陋的,或许为人所知的现象——养老院。虽说养老院是老人们乐享天年的地方,但是,在这部影片中,我们看不到,我们看到的只是破旧的设施,平淡的服务态度,以及从那位女工作人员口中得知的养老院背后的种种猫腻,一条条的利益食物链,将老人们本该拥有的幸福晚年捆在了老人身手之外,看似一触即得,实则遥不可及,我们看到的,我们听到的,只是表象,这部电影带给了我们真实,还原了我们现实,让我们不禁为如今所谓的朝阳产业所担忧,所顾虑!影片中一位住在养老院中的老人也带给了我们启示,儿女们为了养老费而不和,将孤苦的老人搁置在中间,实在令人心寒……我在想,我们的父母也会有老的那一天,我们自己也有老的那一天,我们都应该明白该怎么做……
关于《桃姐》的简单观后感
先声明:有剧透,没看过而打算看此片子的同学可以先忽略此文;鄙人学识浅薄,没什么文化,观感难免有误,有异议好吐槽者也请忽略此文;虽俗文一篇,但有欲转发此文示众的,那么请忽略此文。
看过《桃姐》,有些感触,在看影评前,自己先试着作一个简单的观后感,表示看过此片,给自己一个交代。
前几日同事谈论起《桃姐》,我问好看么,他说好看,说片子用很平淡很生活化的手法表现,没有故意的去做作渲染什么,但很好看冲击力很强。我再问泪点多么,多我就不看了,催泪的片子我一般不忍心看,他说也不多,可以看。
于是约了朋友,晚上就去看了,但这里我要多嘴说一句,这片子如果是几个朋友一块看,想找点乐子或者放松身心的话,我是不太推荐的,片子不用质疑是好片子,就是氛围会营造地比较沉,看完感触多。
电影本身:
影片如同事所说,采用的是平坦恬淡的生活叙事风格,没有特技,没有过多的配乐,甚至大部分时间里,演员在对白时的声调都是很低稳的,有时干脆就不说话。在我个人认为,这反而是对整部影片进行的最大的一个渲染,把观众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角色身上,慢慢的引导观众进入故事之中,激发观众的共鸣。
第一,影片主要通过罗杰和桃姐的主仆关系,表达一种恩情浓于血的意境。桃姐60年照顾罗杰家4代人,无论在情感上还是生活习性上,桃姐的善良和忠诚,于罗杰一家的情义,紧紧相连以致不可分离。
1.桃姐的猫。桃姐为什么养猫,除了喜爱之外,http://www.31myhome.com/我认为她是用养猫来寄托自己的寂寞和对真正亲人的渴望。
2.桃姐没有结婚,罗杰问起这个的时候,他们以打趣形式带过,并没有给出真正原因,但其实不难猜到,桃姐如果嫁人,那么谁来照顾罗杰一家?这个根据桃姐挑选自己继承人一事上就可以得出推论。
3.罗杰对桃姐态度的转变。包括桃姐主动入住养老院、其中回家收拾物品看旧物和照片等等事件,也是桃姐的情义。
4.卤牛舌。这种事情一般只会发生在妈妈的身上,也是引起共鸣的一个事情,基本直接就告诉了观众:桃姐对待罗杰,其实就是母亲对待儿子一般。直到罗杰和朋友们吃到牛舌后给桃姐通电话,这是一个很大的泪点。
5.桃姐在公园看到新人结婚。很明显,这一幕中桃姐的目光,很直接的就传达出母亲盼望年过三十的儿子成家的愿望。
第二,许导借影片体现一种现今社会的现状,但影片并没有对此去作评判,只是呈现。在影片中不停穿插的各种人物、小事件和故事的对比,举几个例子:
1.在养老院里最先和桃姐说话的那个婆婆,她的重男轻女,她的儿子和女儿,强烈的对比,也稍有一些对婆婆的讽刺意味。片子中的这条支线,也是对“子欲孝而亲不待”这个思想进行衬托,这个支线在片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2.首映礼结束时的“龙婆”与探望敬老院时小明星。
3.餐厅吃鱼时,桃姐说的“咸了点”。而有意思的是罗杰与锅盖头服务员的对话,因为刘德华曾拍过一则公益广告,其中对白正有:“今时今日甘噶服务态度未够噶”。
4.养老院里的各种人物。吃饭漏嘴的老伯,贵气古板的院长,老来偷欢的坚叔,和各种痴痴呆呆的老人们...
5.秋生哥饰演的角色,看上去与影片风格是那么的格格不入。
6.影片最大的一个对比:养老院和里面的看护。为什么亲父母要送养老院,而非亲的看护员则可以对他们这么好。
第三,桃姐。
1.有原则。虽没有什么所谓的“高身份”,但桃姐极爱干净;
2.心善。罗杰母亲看望桃姐,送燕窝送围巾,桃姐的受宠若惊;
3.心如明镜。其实桃姐知道坚叔借钱的真实目的;
4.知足。罗杰简单的探望,桃姐的高兴;
5.桃姐的去世,身边没有亲人,但桃姐一生留下的,也许是别人一生都得不到的。
感受:
材米油盐酱醋茶,组成了生活。
桃姐是母亲、亲戚、佣人、邻居、朋友,桃姐可以是任何人。当我们在世上拼搏奋斗,在追逐着各种名利的同时,是否能够停一停,静下心来看到属于自己的那个桃姐?罗杰做到了,所以桃姐的离去,并没有留下遗憾。而当我们离去的时候,会否同样的不留遗憾?当我们不停索取的同时,是否能够问问自己,究竟给予过和奉献过什么?
就像英文片名“a simple life”一样,其实人生不必一定轰轰烈烈才叫精彩,生活,平淡、简单、真实,桃姐用她的一生来印证了这句话。在最简单平淡的生活里,真诚的去对待每一人、一物、一事,才能感受到最真实的幸福和爱。自心向善,待人以诚,还有那颗包容之心,这是桃姐受人尊敬的品质,以此品质作为准则过日子,不必强求得与失,已然就是活在幸福之中。
看着影片中的各种人来人往、悲欢离合、死亡和新生,不停的轮回,这是最根本的自然规律,如何在其中留下有价值的东西?也许不是物质金钱,也许不是名誉地位,也许不是什么丰功伟绩...... 而是当成败生死之时,内心是否能够透明纯净。
就如影片结尾处,罗杰再次拖着行李走近住宅时,仰望自家,桃姐就在那里,没有悲伤,没有遗憾,没有离开。
那么,你的桃姐谁?
观后感 /yingping/7243.html
智能推荐
- 下一篇:《你是好孩子》影评观后感
- 上一篇:《异国情丝》影评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