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女人》影评观后感
栏目:电影评论时间:2018-01-20
"《二十世纪女人》影评观后感
导演: 迈克·米尔斯
编剧: 迈克·米尔斯
主演: 安妮特·贝宁 / 艾丽·范宁 / 格蕾塔·葛韦格 / 比利·克鲁德普 / 卢卡斯·杰德·祖曼 / 更多...
类型: 剧情 / 喜剧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语言: 英语
上映日期: 2016-10-08(纽约电影节) / 2016-12-28(美国)
片长: 119分钟
又名: 20世纪女人
二十世纪女人的剧情简介 · · · · · ·
故事背景设定在1979年,讲述安妮特·贝宁饰演的母亲在奋力抚养自己的青少年儿子,突然遇到从二十世纪来的两位女性,分别由格蕾塔·葛韦格和艾丽·范宁扮演。影片由A24发行,去年12月北美上映。
在《二十世纪女人》里,我们看到了三个不同年龄的女性。
我们看到了五十五岁的多萝西娅(安妮特•贝宁饰,曾经饰演过《美国丽人》中那个让人唾弃的妻子)——这位烟不离手的母亲,“抽的烟是Salems,因为更健康;穿的鞋子是Birkenstocks,因为她是现代人;她读《兔子共和国》(顺便说一句,根据这本书改编的同名动画电影是很神奇的存在),然后自学怎么用木雕出兔子。她从来不跟一个男的保持太长久的关系”。至少在十五岁的主角杰米(新人卢卡斯•杰德•祖曼饰)看来,她的母亲是这样的一位女性。
我们看到了十七岁的朱莉(艾丽•范宁饰,曾在争议作品《霓虹恶魔》中出演主角)——这位自诩成熟、观众们见到她的第一幕就在嘴里叼着烟的女孩,“喜欢说自己有着自我毁灭性;母亲是心理咨询师,因此被迫参加她的咨询会;她开始跟不同的男孩调情,她开始偷偷进入我家,在我家过夜”。当然,杰米很清楚知道她晚上偷偷进来,只是希望跟他聊天而已。就算同睡一张床,他们之间也从来没有发生过越界的行为。
我们还看到了二十四岁的艾比(格蕾塔•葛韦格饰,《弗兰西斯•哈》中的那位让人尴尬的失败女生)——这位染着一头帅气红发的女生,“在所有人都开心愉快的圣塔芭芭拉长大,却也因此让她十分抓狂;所以她去了纽约读艺术,喜欢上了摄影;但由于母亲当年在流产后服用过药物而导致她患上癌症;她无法在这件事后跟母亲好好相处,所以搬进了我们家”。但杰米却很喜欢跟这位充满着艺术气质的大姐姐玩耍,听她介绍朋克音乐,看她推荐的女权主义书籍,甚至跟着她去夜店玩,学习着如何让自己至少在表面上更加成熟。
而围绕着这三位女性以及杰米之间故事的《二十世纪女人》,剧情却很难用一两句话来概括。你可以说这是关于母亲如何让身边的女性去引导孩子长大的故事,你也可以说这是一个关于固执的人如何适应时代变化的故事,你更可以说这是一部关于所有这些角色成长的故事。
但对我来说,这却是一个中间似乎没有发生过任何事情、角色们到最后也没有发生任何变化的故事。
《二十世纪女人》
当然,我们知道剧情的发展是这样的:在大萧条年代出生、与年轻人们格格不入的高龄母亲多萝西娅发现自己与刚上高中的儿子杰米的代沟越来越大,因而希望杰米身边的两位女性——与他从小就一起玩的挚友朱莉以及住在楼上的艾比——能够帮助她教杰米如何长大成一位男人。应该说好莱坞每年制作的这种有着类似剧情的电影是数不胜数的,甚至有专门的题材类型来概括这种关注主角从青年到成年的故事的电影——coming of age(成长故事)。而虽然大多数这些成长故事的剧情都是那么的乏善可陈,每年却总还是会有那么一两部可以打动人心,比如今年的《成长边缘》。
但我却不希望把《二十世纪女人》划分到成长故事这个类型上。因为与其说这是小杰米的成长故事,倒不如说这是所有五位角色的成长故事(还有一位是同一屋檐下的威廉姆斯,一位嬉皮过后的中年男人)。而如果说成长故事的根本在于人物在剧情结束后能有所变化,让他们在日后的生活中更好地处理同样的情况,那《二十世纪女人》则更不应该被归类到成长故事里了。正如前文所说一样,对我来说,《二十世纪女人》是一个中间似乎没有发生过任何事情的故事,而各位主角在故事的最后,也并没有作出什么重要的改变。
也正因如此,我们或许应该称这是一部反成长故事片才对吧?
导演兼编剧麦克•米尔斯与试验女主角的安妮特•贝宁
能够大胆编写和拍出这部反成长故事片的,是第三次掌舵长片的美国编剧型导演麦克•米尔斯。这位细腻的创作者,在自传式的前作《初学者》中探寻完他与父亲的关系之后(父亲老年出柜是他人生中的真实情况,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一下这部好电影),在《二十世纪女人》中再次以自传式的作品去探寻他与母亲之间的关系。是的,虽然电影中的众多人物和剧情被“电影化”了(米尔斯的原话,他拒绝使用戏剧化这个词),但它们的根基却依然是根据米尔斯身边的亲身经历而来的。他的母亲,与多萝西娅一样出生于大萧条年代;他的姐姐,与艾比一样是朋克迷;而他的挚友,则与朱莉一样在年少时不断地告诉米尔斯她是怎么跟不同的男人发生关系的。也正因为这样,电影中的这些人物显得格外的真实;尽管身边的这些女性帮助他成长的这个故事被“电影化”了,作为观众的我们却总是觉得剧情是那么的顺理成章。
而大概也正因为这些剧情和人物都是基于现实生活的,米尔斯才敢于给我们呈现出一个中间似乎没有发生过任何事情,角色们似乎到最后没有任何重要改变的故事吧?对于一般的好莱坞故事而言,让观众们投入感情很重要的一点是角色们在充满阻难的剧情推动下作出不断的改变,最后完成蜕变。然而在《二十世纪女人》中,角色们却并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变化。多萝西娅与儿子杰米的关系并没有质的改变;朱莉依然过着她潇洒的生活,在不久的未来移居更自由宽敞的巴黎;而艾比则还是固执地坚持着自己的朋克态度,即便在医生的反对之下她还是毅然地怀上了两个孩子,最后也成功把他们带到世界上。对于这些角色来说,电影中所发生的事情似乎是那么的不值一提,对他们的影响是那么的微不足道。也正因为这样,我们才更能接受这些角色们的这种缺乏改变吧?毕竟现实生活中真的不是一两件平常的事情就能让我们作出改变的。
一众演员们出色的演出同样是这些角色令人信服的一个重要原因。四次提名奥斯卡影后的安妮特•贝宁再次给出了完美的演出(可惜未被奥斯卡提名),把多萝西娅那性格中刚强又慈爱的一面,以及她对时代改变的无法接受表现得淋漓尽致;年仅18岁的艾丽•范宁再次展现了她那技压同龄演员的演技,把一个努力希望让自己显得成熟的女孩表现得惟妙惟肖;而格蕾塔•葛韦格,继《弗兰西斯•哈》之后再次给观众们带来随性舞动,让我们感受到她忧郁中向往自由的一面;不得不提的当然还有新人卢卡斯•杰德•祖曼稍显稚嫩却不失潜质的演出,即便与这些女性老戏骨对戏也并没有太落下风。
电影关注的只是这些平凡人生命中的一瞬间罢了
或许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二十世纪女人》这种看似无关紧要的剧情设置,或许有的人会称这是一部文艺做作的电影。但对我来说,这种关注角色的构造,关注角色之间交流的电影,这种不刻意去给角色们营造困难去克服,不刻意追求角色们成长的电影,总是能非常得我心。因为这些电影总有着基于现实甚至基于编剧自身经历的剧本,也正因为这些剧本的存在,我们总能在某些意外的时刻感受到我们与角色之间的微妙联系,不需要太多剧情去推动我们的同情。对于《二十世纪女人》来说,它所关注的不是什么宏大的事件,而仅仅是这些角色漫长一生中仅有的一刻而已。电影中的镜头语言也同样是是那么的不做作却精妙,缺少夸张镜头动作的同时却给予了大量极慢节奏的推进与拉回,仿佛不断地提醒观众们旁观者的身份。而这些镜头给我们展现的,仅仅是这些角色们在1979年为什么而争吵,听的是什么音乐,在乎的是什么罢了。
而除了这些,我们还能怎样去理解复杂的人类呢?我们永远不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事情,正如电影中的人物一般。“我以为这仅仅是与她展开一段新关系的伊始,一段她将真正告诉我她心里所想的新关系的伊始。但可能后来我们再也没有这么亲近过了。”杰米在电影的结尾这么感叹道。
这大概才是《二十世纪女人》想要传递的信息中最重要的一点吧。
觉得导演就是适合拍这种有点小清新但绝不浮夸的片子。以一个男孩儿的成长经历来表现890年代的女权运动和社会变迁,这种很强烈符号感,朋克,拍立得,卡特和里根总统。很喜欢有几幕以快进的方式拍摄的人物跟场景的运动,给人一种时间的错觉,加上彩虹的错光,更有一种嬉皮年代的感觉。Annette阿姨在这里给人一种沉稳,平易近人的母亲角色,但同时又有着自己的独特的困惑和内在冲突,是这几个角色最牛又是最难的,为了让她的儿子能成为“男人”,阿姨让他周围的女性朋友帮他,但同时又间接的使他接触到了女性启蒙,Greta姐跟Elle范宁分别代表了当时两种不同的女权 approach 但都是自我的探寻,并没有对他人强加想法很 judgmental的意思。 从此片以后我觉得应该没人再会把Elle称为小范宁了,Elle在这里的演技应该说是相当的惊艳! 本片用了一个在圣芭芭拉一群普通人的生活展现了世纪交替下美国社会的变化,有种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味道。
《二十世纪女人》是Mike Mills第4部电影(如果不算此前他所拍摄的短片的话),也是自2010年《初学者》后他6年来第一部作品。按他的说法,本片和《初学者》类似,某种程度上是他个人的传记:如果说《初学者》映射着导演父亲的影子,那么《二十世纪女人》中的Dorothea无疑映射着导演母亲的形象
我纯粹只是因为贝宁的缘故而从15年底就关注着这部电影。和许多只看过预告片、甚至只看过剧情梗概的人类似,我一开始以为这仅仅是又一部“亲情—青春成长”主题的半传记电影。但在观看后,我认为这样的标签如果不是错的,至少也没有抓住这部电影的重点
尽管这部电影描述的只是70年代末南加州某个小社区、某段时期中居民生活的微观细节、点点滴滴,但在细微之中,却透露出本片的“真正主角”(同时也写作本片的标题之上):二十世纪
主体间性
这部电影的故事有一个叙述主体吗?我电影评论评分认为没有。无论是看似“主角”的母亲Dorothea,还是儿子Jamie,亦或是围绕着Jamie生命中另外两个重要女性:Julie和Abbie,甚至是嬉皮士老司机William,都获得了相当多的个人独白。这五个主要人物都获得了空间(尽管未必充足)去描绘他们各自的成长背景、生命历程、个性
如果这仅仅是一部关于“少年成长”的电影,那么本片不但不应该叫《二十世纪女人》(而应该叫《70年代末的朋克少年》),而且对于Jamie以外的其他角色,就不应该赋予如此多的叙述与内在心理描绘。我们可以拿《少年时代》作为对比:《少年时代》无疑是标准的青春成长电影,因为它完全站在了小Mason的视角去看待这个世界;甚至可以说,《少年时代》的其他角色,只是小Mason的“认知背景”——无论是母亲Liv还是父亲老Mason,他们的剧情,基本都存在于小Mason也同时在场的情况。电影中所展现的,是小Mason眼中的世界;电影中几乎一切冲突,都是小Mason所目睹的冲突
然而《二十世纪女人》中,母亲Dorothea、儿子Jamie、青梅竹马的Julie、朋克女文青Abbie乃至William,他们都有各自的故事,每个人的故事要么间接地经由Jamie“听说”而来、或者直接由这些角色各自独白阐述。这些故事所串联、构造的,不是Jamie(或者Dorothea)眼中的世界,而是他们各自眼中的世界。这种视角具有某种“私密性”,同时,导演也通过电影中多次出现的某种构图类型,反复地暗示了这种私密性(随后再讲)
但这部电影却又具有着内在的整体性。它不是五个单独、分离人物各自内心独白的片段集合;把他们整合起来的,当然有这些角色之间直接的人际互动交流、他们形成的社会网络-场域。但我以为,把他们真正串联起来的,是那个时代
摄影与构图
本片的摄影其实是非常简朴的。稍微花俏点的,最多是在后期给某些镜头添加了滤镜(在本片中,大约有四处出现了汽车在公路行驶时拖拽着五彩斑斓模糊影像的特效)
这大概相当于加了动态模糊(motion blur)的滤镜+渐
这大概相当于加了动态模糊(motion blur)的滤镜+渐
此外,片中多次出现降格镜头(快放镜头)(而且有时还会混合着dolly或tracking shot,产生了延时摄影的效果)。比如Jamie昏厥时Julie跑来抢救。值得注意的是,几乎所有降格镜头,都出现在有人物进行旁白的剧情里。这是什么意思呢?
后面提到的卡特电视演说中,导演插入的《生活失调》片段就使用了降格-快放镜头。意思很明白:现代社会处于高速运转中,快速的生产、快速的消费、快速的生活节奏。所以在本片中大量使用降格镜头,第一层意思,我想就是在微观-个人层面,也表达出这种快速变迁、物是人非的体验。二十世纪,如霍布斯鲍姆那本书的题目所言,是个“极端的年代”:极端的冲突、极端的对自由的追寻、极端的战争与死亡、极端的高效率、极端的社会变迁。
而当这种异于我们人类自然体验的降格镜头出现在我们眼前时,却同时伴随着电影角色符合“正常”人类体验的、缓慢语速的旁白时,一种强烈的冲突感觉(不正常的视觉体验+正常的声音体验)就会出现了——冲突感刺激着观众加强注意力(所谓的“对比-相似原理”,principle of contrast & affinity)。所以这也是我觉得在本片中使用降格镜头的第二层意思。
本片最“引人注目”的摄影技巧,却也是最为简单的推拉镜头(dolly in/out)。相当一部分的推拉镜头都发生在室内,或者即使是室外,也有视觉元素形成内部框架(frame)[例:35分钟45秒后,Julie在商场里售卖化妆品]。内部框架的目的是很明显的:强迫观众把视觉注意力放在框架内的。而缓慢的推拉镜伴随着框架内人物的动态活动,同样营造了强烈的对比(再次使用“对比-相似原理”)。随便找几个例子:
①Julie参加妈妈主持的心理治疗班。推进(36分40秒)
类似场景多次出现。注意到镜头总是从心理治疗室的门口处推拉。在这个例子中,一位患者情绪失控,猛烈地敲打木桩;而其他人却只是静静地坐在一旁。镜头缓慢推进,渐渐看清了那位患者的痛苦与其他人(包括心理医生)的无能为力
②Abbie和Jamie伴着磁带的音乐疯狂起舞(48分16秒)
这个镜头里摄影机反复地推拉。对比是很强烈的,两人欢快的运动+缓慢的推拉镜。但在这个镜头里,没有视觉元素将两人“框”起来,那如何制造内部框架?注意后景处两人之间的那个门框,这门框将镜头二等分,两边各为一个内部框架
前面我提到导演在片中构建起的各个人物故事具有私密性。在这个镜头的构图中得到了体现:Abbie和Jamie两人躲在屋子里听朋克音乐,这是属于两个人共同爱好的一个“秘密”、两人共同却排他的记忆
③Dorothea和William在卧室里跳舞。拉出(79分07秒)
两人听着”art-fag”的音乐跳舞,显得很欢快。拉出让观者注意力从局部(卧室的某个角落)转移到包括门口在内的整个卧室。同样,在这个镜头中的“私密性”体现在:作为私人空间的卧室、欢快地跳舞以及Dorothea和William之间那暧昧的关系
④Dorothea一个人在餐桌前抽闷烟。拉出(13分24秒)
镜头包含的事物从餐桌这一局部点扩展到了整个厨房。作为单亲母亲的Dorothea为了维持家庭生存所面临的艰辛(厨房=“日常生活”)只能她一个人孤独承受
⑤Jamie与Dorothea在公路上吵架,Jamie愤而离开。拉出(22分19秒)
纯粹从摄影的角度,这个镜头感觉有些奇怪。因为这是个不太明显的平面空间(flat space),纵深线索被较多地消除。在平面空间中,一般是不会使用推拉镜的
时代与认知
社会学里有个概念叫“同期群”(cohort),在一个分析中,把处于同一个时间段的人群当作样本集,对他们的特征进行分析。举个例子,我几年前曾经看过一篇NBER的论文,分析的是,在不同年代出生的美国人,对于投资的风险偏好是否有所不同;那篇论文的作者发现,大萧条时代成长的美国人,对于投资风格更加保守
在这部电影里面,大致上可以分出三个同期群(尽管每个样本集里实际只有一个“样本”):
A、战前出生的一代(1924年出生的Dorothea;William的出生年份无法“考证”,但估计稍晚于此)
B、战后婴儿潮中期一代(1955年出生的Abbie)
C、战后婴儿潮晚期一代(1962年出生的Julie和1964年出生的Jamie)
1、按照美国人的人口年龄群组划分,像Dorothea这样的美国人,被称为“沉默的一代”(silent generation)。他们成长于大萧条时代,他们的青年时代是在二战中度过的;当他们长大成熟、走向社会之时,也恰好是所谓“婴儿潮”一代出现之时,当然也是杜鲁门-艾森豪威尔那个经济相对繁荣富足的时代;然而当他们步入中年之时,却又面临着美国“盛极而衰”(好吧,这个词有些夸张,不过假想你是约翰逊-尼克松时代的美国人,是不是会有这番感觉?)。他们这一代经历了太多酸甜苦辣,他们也是矛盾的一代人:既保守又开放,既快乐又悲伤,既重视个人又重视集体
Dorothea便是这一代人的缩影:她既保守(不允许Abbie对她儿子谈性知识)又开放(主动了解儿子喜欢什么样的音乐、第一代职场女性),既快乐(经常热情地邀请刚刚认识的人到她家吃饭聊天、讲话幽默)又悲伤(独自一人抽烟、沉思),既重视个人(敢于为儿子逃课辩护)又重视集体(如Jamie所说,大萧条时代的人是“大家养大家的孩子”——所以这种集体意识多少也使得Dorothea请Abbie、Julie“协助”她“养育”Jamie)
Dorothea第一次来到70年代末青少年们常去的夜店、第一次听到吵闹的朋克音乐、看到台上那疯狂摇头的鼓手(以及类似的观众),她突然心生感慨。她不仅仅是在感慨儿子所处时代的流行文化与自己是多么的相异(她曾说“每天我都越发不了解他”),更是站在一个过来人的角度观察——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哪怕是如今正当道的流行文化,旋即也被更新的流行文化所替代;曾经占主流的自由派信念,也旋即被里根及其新保守主义所一波流带走。她当然有资格这样评论:因为她(几乎)亲眼目睹了整个二十世纪
2、Abbie和Julie两人都是婴儿潮一代,但大约7年的时间差,又导致了两人些许不同的性格。婴儿潮一代人成长于战后,当他们还是青少年时,经历了JFK遇刺、约翰逊-尼克松时代、越战、性解放、嬉皮士……连我一个“外国人”(相对于美国)都数不清的变化
Abbie和Julie的不同在于:前者代表着多少还有社会变革理想的一代人。这点上Abbie类似于Dorothea(尽管方式和目的大不相同)。Dorothea的理想先是成为空军女飞行员、然后是成为第一代职场女性,这是标准的“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相结合”;然而作为在纽约浸泡过各种学术理论的朋克女文青,Abbie的个人理想显然与社会现实矛盾,因而她也四处漂泊,直到遇到Jamie/Dorothea一家。
Abbie“改变世界”的理论是女性主义,而方法就是改变身边的男人,特别是Jamie。带Jamie去夜店、教他泡妞、跟他听各种乐队的唱片,以及最重要的:给Jamie各种女性主义读物。如果说Dorothea那一代人实现了女性在物质地位上的形式平等(“我也能做”),那么Abbie一代女性所想要实现的则是男女在社会地位、乃至精神层面上的平等(“我也能有”)。在Abbie的影响下,Jamie至少能做到理解女性、从女性的角度做不同的思考
3、Julie(以及Jamie)所属的年龄群属于婴儿潮一代,但我觉得他们的特征更像所谓的“X世代”(Generation X)——X世代是怎么样的?Winona Ryder年轻时拍的《四个毕业生》就是极好的写照。
Julie似乎是彻底失去理想的一代的代表。Dorothea曾用“boredom”这个词来形容Jamie这一代人,但Julie比Jamie更配得上这个词。不仅因为Julie滥交,还在于她滥交背后那种迷茫心态(50%失望“理论”)。Julie与Abbie一样都对女性的性问题产生关注,但Abbie关注的是改变女性在性问题上的从属地位,Julie关注的则是作为一个女性她自身所从性上得到的体验——为什么要性爱?如果是Dorothea那代人,回答也许是“因为爱”;如果是Abbie那代人,回答也许是“因为女性的阴道需要解放”,而Julie的回答却显得有些令人困惑:那男孩看你的眼神、细微的声音、他们那青春的胴体……为了要知道他们(男性)是什么样的,所以要体验性爱
Jamie与Julie跑到外面开房,似乎终于要干一炮了。但已经脱了个精光的Julie最后时刻却对Jamie说“不”:因为我们太亲密,所以不能有性爱。Jamie表示“我要的不仅仅是性,我要的是你”——这个表态似乎超越了肉体欲望。然而Julie说:你和其他男的一样,只不过比较“现代”。这个“现代”,似乎更像是对Abbie无意识的“嘲讽”;毕竟,Abbie用女性主义的理论“武装”了Jamie,Jamie理应是个更能体贴、理解女性的好男人。可是,Julie(也许包括这一代的女性)并不需要你们男人的“理解”(“It'd be a lot better if you just wanted sex”)
4、片中有一段众人观看卡特总统电视演说的情节。卡特在演说中抨击着消费主义、抨击着“错误的自由观念”,将会把社会引向怀疑主义、国家引向分裂。Mike Mills在演说中插入了Godfrey Reeggio的纪录片《生活失调》的片段,为卡特的演说主题做了一番“视觉演示”。卡特1年后就下台了,这段电视演说的剧情表面上只是讽刺作为总统的卡特对危机无能为力。然而作为卡特同龄人(也是1924年出生)的Dorothea,却觉得这个演说很“美”
她大概理解卡特想说的东西,或者说,她也有着与卡特类似的困惑,对这飞速变迁的二十世纪人类社会的困惑
电影似乎带着某种未尽的遗憾而结尾,每个人都通过独白而揭示了各自未来的酸甜苦辣。“未来的”Jamie最后说:他会试着向自己的儿子解释他奶奶是怎样的人,但他根本做不到
毕竟他所认识的只是那个作为母亲的Dorothea,而不是一个完整的、经历了二十世纪变迁的女人
1. 本片(《20世纪女人》)的外景拍摄场地与电影《夹缝求生》(2006年)的外景拍摄场地是同一个,两部电影的主演皆是安妮特·贝宁。
2. 根据麦克·米尔斯(本片导演)所说的,这部电影是半自传性质的。片中几位重要角色的塑造是基于麦克·米尔斯的童年经历。尤其是安妮特·贝宁饰演的角色,部分是基于麦克的妈妈来塑造的,当然也强调了贝宁对这个角色的自我诠释。
3. 安妮特·贝宁和艾丽·范宁在这部戏里联袂主演,她们俩在2012年上映的电影《金格尔和罗莎》也曾共同出演。
4. 这部电影是艾丽·范宁与三代女性一起主演的的第二部电影。第一部与三代女性合作的电影是2015年上映的《关于雷》。
5.这是格蕾塔·葛韦格和比利·克鲁德普在2016年出演的第二部电影,第一部电影是在2016年上映的《第一夫人》。
I translate from imdb.
无奈自己总是写不出很结构化的影评,每次只能只言片语,只增笑耳。
片中那段在motel众人齐舞的片段,相当违和。五个矛盾重重的人,一个罹患癌症的激进的女权主义者,一个觉醒的单亲家庭少女,一个不知爱为何物的老党员,一个只爱爵士的单身母亲,还有一个懵懂叛逆的孩子。每个人都有那个时代清楚的烙印,他们很难被改变,有些人可能永远不会被改变。他们即使共处一室,朝夕相处甚至血浓于水,都改变不了观念上的裂痕。
古代人啥都慢,思想观念的更新迭代也慢,每次的生产力革命势必加速社会观念的跃进。无怪乎中世纪持续一千年,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理性运动愈演愈烈,到了战争与和平迭代、电子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20世纪,社会观念的更新更是以十年,甚至一年来划分。无论是战争对人的影响,还是左派右派(总统演讲)的摇摆,共产主义的实验,女权主义产生,性观念的进步,都深刻影响着五个主人公的思维和行为模式,也是他们互相不理解甚至冲突的根本原因。
导演身兼编剧,镜头语言特别有艺术范儿。汽车运动的彩色幻影、镜头拉近又放远、老照片的切换、画面语言不同步等,都很像在现代艺术馆看到的实验短片中能看到的画面。一些诸如总统演讲、电视广告、彩色海报、朋克运动甚至滑板,都有着浓浓的七八十年代的印记。五个人的生命轨迹基本覆盖了二十世纪,和现在的科技发展比起来还是太慢了,很难想象如果要拍《二十一世纪女人》应当如何呈现。
电影的根本矛盾还是母子代际的沟通问题,并加入了一个邻家女孩和两个租客。故事饱满而不乏味,前半段稍慢,而且都有个人视角的互相介绍,也不觉无聊。故事展开后富有年代感的对话也逗乐了不少中年美国人,相当有共鸣。
女主的演技相当强悍,就拿抽烟来说,用来镇定、解闷、沉思、犯愁的烟吸得都不一样。为孩子的焦急、愤怒、委屈、不甘、难过都深深打动了人。这位母亲也会为了孩子突破自己的三观,去听朋克,努力接受新一代的思想,即使尝试失败一如百分之百的母亲,我们仍然觉得她伟大。她和孩子之间的悲剧是时代性的,不是性格性的。
男孩为何会成为女权主义者?不仅是因为时代进程,抑或是书本影响,更是因为在他生命中的三个女人相当有影响力。母亲是一个不会认错的、经历过战争和离婚的独立女性,租客是位自强不息、曾在NYU读艺术的女权主义者、还有一位不断觉醒前途无量的初恋。正是因为生活中有真实的、令人崇敬的女性,才使他更能理解女性,理解女性主义。他朗读给妈妈听《咱身体咱做主》,并不是奚落嘲讽,而是真实地希望母亲也能够投入到女性主义运动中来,尊重身体尊重高潮尊重女性作为个体的生活体验。
如果说要有什么槽点的话,大概是导演在最后强行给每个人都安排了结局,让人有些不知所措吧。在1979年节点中的五个人,爱恨情仇最为真实,最后给每个人的结局还不如交给观众想,这样草率的想当然,只增笑耳。
观后感 /yingping/8323.html
导演: 迈克·米尔斯
编剧: 迈克·米尔斯
主演: 安妮特·贝宁 / 艾丽·范宁 / 格蕾塔·葛韦格 / 比利·克鲁德普 / 卢卡斯·杰德·祖曼 / 更多...
类型: 剧情 / 喜剧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语言: 英语
上映日期: 2016-10-08(纽约电影节) / 2016-12-28(美国)
片长: 119分钟
又名: 20世纪女人
二十世纪女人的剧情简介 · · · · · ·
故事背景设定在1979年,讲述安妮特·贝宁饰演的母亲在奋力抚养自己的青少年儿子,突然遇到从二十世纪来的两位女性,分别由格蕾塔·葛韦格和艾丽·范宁扮演。影片由A24发行,去年12月北美上映。
在《二十世纪女人》里,我们看到了三个不同年龄的女性。
我们看到了五十五岁的多萝西娅(安妮特•贝宁饰,曾经饰演过《美国丽人》中那个让人唾弃的妻子)——这位烟不离手的母亲,“抽的烟是Salems,因为更健康;穿的鞋子是Birkenstocks,因为她是现代人;她读《兔子共和国》(顺便说一句,根据这本书改编的同名动画电影是很神奇的存在),然后自学怎么用木雕出兔子。她从来不跟一个男的保持太长久的关系”。至少在十五岁的主角杰米(新人卢卡斯•杰德•祖曼饰)看来,她的母亲是这样的一位女性。
我们看到了十七岁的朱莉(艾丽•范宁饰,曾在争议作品《霓虹恶魔》中出演主角)——这位自诩成熟、观众们见到她的第一幕就在嘴里叼着烟的女孩,“喜欢说自己有着自我毁灭性;母亲是心理咨询师,因此被迫参加她的咨询会;她开始跟不同的男孩调情,她开始偷偷进入我家,在我家过夜”。当然,杰米很清楚知道她晚上偷偷进来,只是希望跟他聊天而已。就算同睡一张床,他们之间也从来没有发生过越界的行为。
我们还看到了二十四岁的艾比(格蕾塔•葛韦格饰,《弗兰西斯•哈》中的那位让人尴尬的失败女生)——这位染着一头帅气红发的女生,“在所有人都开心愉快的圣塔芭芭拉长大,却也因此让她十分抓狂;所以她去了纽约读艺术,喜欢上了摄影;但由于母亲当年在流产后服用过药物而导致她患上癌症;她无法在这件事后跟母亲好好相处,所以搬进了我们家”。但杰米却很喜欢跟这位充满着艺术气质的大姐姐玩耍,听她介绍朋克音乐,看她推荐的女权主义书籍,甚至跟着她去夜店玩,学习着如何让自己至少在表面上更加成熟。
而围绕着这三位女性以及杰米之间故事的《二十世纪女人》,剧情却很难用一两句话来概括。你可以说这是关于母亲如何让身边的女性去引导孩子长大的故事,你也可以说这是一个关于固执的人如何适应时代变化的故事,你更可以说这是一部关于所有这些角色成长的故事。
但对我来说,这却是一个中间似乎没有发生过任何事情、角色们到最后也没有发生任何变化的故事。
《二十世纪女人》
当然,我们知道剧情的发展是这样的:在大萧条年代出生、与年轻人们格格不入的高龄母亲多萝西娅发现自己与刚上高中的儿子杰米的代沟越来越大,因而希望杰米身边的两位女性——与他从小就一起玩的挚友朱莉以及住在楼上的艾比——能够帮助她教杰米如何长大成一位男人。应该说好莱坞每年制作的这种有着类似剧情的电影是数不胜数的,甚至有专门的题材类型来概括这种关注主角从青年到成年的故事的电影——coming of age(成长故事)。而虽然大多数这些成长故事的剧情都是那么的乏善可陈,每年却总还是会有那么一两部可以打动人心,比如今年的《成长边缘》。
但我却不希望把《二十世纪女人》划分到成长故事这个类型上。因为与其说这是小杰米的成长故事,倒不如说这是所有五位角色的成长故事(还有一位是同一屋檐下的威廉姆斯,一位嬉皮过后的中年男人)。而如果说成长故事的根本在于人物在剧情结束后能有所变化,让他们在日后的生活中更好地处理同样的情况,那《二十世纪女人》则更不应该被归类到成长故事里了。正如前文所说一样,对我来说,《二十世纪女人》是一个中间似乎没有发生过任何事情的故事,而各位主角在故事的最后,也并没有作出什么重要的改变。
也正因如此,我们或许应该称这是一部反成长故事片才对吧?
导演兼编剧麦克•米尔斯与试验女主角的安妮特•贝宁
能够大胆编写和拍出这部反成长故事片的,是第三次掌舵长片的美国编剧型导演麦克•米尔斯。这位细腻的创作者,在自传式的前作《初学者》中探寻完他与父亲的关系之后(父亲老年出柜是他人生中的真实情况,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一下这部好电影),在《二十世纪女人》中再次以自传式的作品去探寻他与母亲之间的关系。是的,虽然电影中的众多人物和剧情被“电影化”了(米尔斯的原话,他拒绝使用戏剧化这个词),但它们的根基却依然是根据米尔斯身边的亲身经历而来的。他的母亲,与多萝西娅一样出生于大萧条年代;他的姐姐,与艾比一样是朋克迷;而他的挚友,则与朱莉一样在年少时不断地告诉米尔斯她是怎么跟不同的男人发生关系的。也正因为这样,电影中的这些人物显得格外的真实;尽管身边的这些女性帮助他成长的这个故事被“电影化”了,作为观众的我们却总是觉得剧情是那么的顺理成章。
而大概也正因为这些剧情和人物都是基于现实生活的,米尔斯才敢于给我们呈现出一个中间似乎没有发生过任何事情,角色们似乎到最后没有任何重要改变的故事吧?对于一般的好莱坞故事而言,让观众们投入感情很重要的一点是角色们在充满阻难的剧情推动下作出不断的改变,最后完成蜕变。然而在《二十世纪女人》中,角色们却并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变化。多萝西娅与儿子杰米的关系并没有质的改变;朱莉依然过着她潇洒的生活,在不久的未来移居更自由宽敞的巴黎;而艾比则还是固执地坚持着自己的朋克态度,即便在医生的反对之下她还是毅然地怀上了两个孩子,最后也成功把他们带到世界上。对于这些角色来说,电影中所发生的事情似乎是那么的不值一提,对他们的影响是那么的微不足道。也正因为这样,我们才更能接受这些角色们的这种缺乏改变吧?毕竟现实生活中真的不是一两件平常的事情就能让我们作出改变的。
一众演员们出色的演出同样是这些角色令人信服的一个重要原因。四次提名奥斯卡影后的安妮特•贝宁再次给出了完美的演出(可惜未被奥斯卡提名),把多萝西娅那性格中刚强又慈爱的一面,以及她对时代改变的无法接受表现得淋漓尽致;年仅18岁的艾丽•范宁再次展现了她那技压同龄演员的演技,把一个努力希望让自己显得成熟的女孩表现得惟妙惟肖;而格蕾塔•葛韦格,继《弗兰西斯•哈》之后再次给观众们带来随性舞动,让我们感受到她忧郁中向往自由的一面;不得不提的当然还有新人卢卡斯•杰德•祖曼稍显稚嫩却不失潜质的演出,即便与这些女性老戏骨对戏也并没有太落下风。
电影关注的只是这些平凡人生命中的一瞬间罢了
或许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二十世纪女人》这种看似无关紧要的剧情设置,或许有的人会称这是一部文艺做作的电影。但对我来说,这种关注角色的构造,关注角色之间交流的电影,这种不刻意去给角色们营造困难去克服,不刻意追求角色们成长的电影,总是能非常得我心。因为这些电影总有着基于现实甚至基于编剧自身经历的剧本,也正因为这些剧本的存在,我们总能在某些意外的时刻感受到我们与角色之间的微妙联系,不需要太多剧情去推动我们的同情。对于《二十世纪女人》来说,它所关注的不是什么宏大的事件,而仅仅是这些角色漫长一生中仅有的一刻而已。电影中的镜头语言也同样是是那么的不做作却精妙,缺少夸张镜头动作的同时却给予了大量极慢节奏的推进与拉回,仿佛不断地提醒观众们旁观者的身份。而这些镜头给我们展现的,仅仅是这些角色们在1979年为什么而争吵,听的是什么音乐,在乎的是什么罢了。
而除了这些,我们还能怎样去理解复杂的人类呢?我们永远不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事情,正如电影中的人物一般。“我以为这仅仅是与她展开一段新关系的伊始,一段她将真正告诉我她心里所想的新关系的伊始。但可能后来我们再也没有这么亲近过了。”杰米在电影的结尾这么感叹道。
这大概才是《二十世纪女人》想要传递的信息中最重要的一点吧。
觉得导演就是适合拍这种有点小清新但绝不浮夸的片子。以一个男孩儿的成长经历来表现890年代的女权运动和社会变迁,这种很强烈符号感,朋克,拍立得,卡特和里根总统。很喜欢有几幕以快进的方式拍摄的人物跟场景的运动,给人一种时间的错觉,加上彩虹的错光,更有一种嬉皮年代的感觉。Annette阿姨在这里给人一种沉稳,平易近人的母亲角色,但同时又有着自己的独特的困惑和内在冲突,是这几个角色最牛又是最难的,为了让她的儿子能成为“男人”,阿姨让他周围的女性朋友帮他,但同时又间接的使他接触到了女性启蒙,Greta姐跟Elle范宁分别代表了当时两种不同的女权 approach 但都是自我的探寻,并没有对他人强加想法很 judgmental的意思。 从此片以后我觉得应该没人再会把Elle称为小范宁了,Elle在这里的演技应该说是相当的惊艳! 本片用了一个在圣芭芭拉一群普通人的生活展现了世纪交替下美国社会的变化,有种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味道。
《二十世纪女人》是Mike Mills第4部电影(如果不算此前他所拍摄的短片的话),也是自2010年《初学者》后他6年来第一部作品。按他的说法,本片和《初学者》类似,某种程度上是他个人的传记:如果说《初学者》映射着导演父亲的影子,那么《二十世纪女人》中的Dorothea无疑映射着导演母亲的形象
我纯粹只是因为贝宁的缘故而从15年底就关注着这部电影。和许多只看过预告片、甚至只看过剧情梗概的人类似,我一开始以为这仅仅是又一部“亲情—青春成长”主题的半传记电影。但在观看后,我认为这样的标签如果不是错的,至少也没有抓住这部电影的重点
尽管这部电影描述的只是70年代末南加州某个小社区、某段时期中居民生活的微观细节、点点滴滴,但在细微之中,却透露出本片的“真正主角”(同时也写作本片的标题之上):二十世纪
主体间性
这部电影的故事有一个叙述主体吗?我电影评论评分认为没有。无论是看似“主角”的母亲Dorothea,还是儿子Jamie,亦或是围绕着Jamie生命中另外两个重要女性:Julie和Abbie,甚至是嬉皮士老司机William,都获得了相当多的个人独白。这五个主要人物都获得了空间(尽管未必充足)去描绘他们各自的成长背景、生命历程、个性
如果这仅仅是一部关于“少年成长”的电影,那么本片不但不应该叫《二十世纪女人》(而应该叫《70年代末的朋克少年》),而且对于Jamie以外的其他角色,就不应该赋予如此多的叙述与内在心理描绘。我们可以拿《少年时代》作为对比:《少年时代》无疑是标准的青春成长电影,因为它完全站在了小Mason的视角去看待这个世界;甚至可以说,《少年时代》的其他角色,只是小Mason的“认知背景”——无论是母亲Liv还是父亲老Mason,他们的剧情,基本都存在于小Mason也同时在场的情况。电影中所展现的,是小Mason眼中的世界;电影中几乎一切冲突,都是小Mason所目睹的冲突
然而《二十世纪女人》中,母亲Dorothea、儿子Jamie、青梅竹马的Julie、朋克女文青Abbie乃至William,他们都有各自的故事,每个人的故事要么间接地经由Jamie“听说”而来、或者直接由这些角色各自独白阐述。这些故事所串联、构造的,不是Jamie(或者Dorothea)眼中的世界,而是他们各自眼中的世界。这种视角具有某种“私密性”,同时,导演也通过电影中多次出现的某种构图类型,反复地暗示了这种私密性(随后再讲)
但这部电影却又具有着内在的整体性。它不是五个单独、分离人物各自内心独白的片段集合;把他们整合起来的,当然有这些角色之间直接的人际互动交流、他们形成的社会网络-场域。但我以为,把他们真正串联起来的,是那个时代
摄影与构图
本片的摄影其实是非常简朴的。稍微花俏点的,最多是在后期给某些镜头添加了滤镜(在本片中,大约有四处出现了汽车在公路行驶时拖拽着五彩斑斓模糊影像的特效)
这大概相当于加了动态模糊(motion blur)的滤镜+渐
这大概相当于加了动态模糊(motion blur)的滤镜+渐
此外,片中多次出现降格镜头(快放镜头)(而且有时还会混合着dolly或tracking shot,产生了延时摄影的效果)。比如Jamie昏厥时Julie跑来抢救。值得注意的是,几乎所有降格镜头,都出现在有人物进行旁白的剧情里。这是什么意思呢?
后面提到的卡特电视演说中,导演插入的《生活失调》片段就使用了降格-快放镜头。意思很明白:现代社会处于高速运转中,快速的生产、快速的消费、快速的生活节奏。所以在本片中大量使用降格镜头,第一层意思,我想就是在微观-个人层面,也表达出这种快速变迁、物是人非的体验。二十世纪,如霍布斯鲍姆那本书的题目所言,是个“极端的年代”:极端的冲突、极端的对自由的追寻、极端的战争与死亡、极端的高效率、极端的社会变迁。
而当这种异于我们人类自然体验的降格镜头出现在我们眼前时,却同时伴随着电影角色符合“正常”人类体验的、缓慢语速的旁白时,一种强烈的冲突感觉(不正常的视觉体验+正常的声音体验)就会出现了——冲突感刺激着观众加强注意力(所谓的“对比-相似原理”,principle of contrast & affinity)。所以这也是我觉得在本片中使用降格镜头的第二层意思。
本片最“引人注目”的摄影技巧,却也是最为简单的推拉镜头(dolly in/out)。相当一部分的推拉镜头都发生在室内,或者即使是室外,也有视觉元素形成内部框架(frame)[例:35分钟45秒后,Julie在商场里售卖化妆品]。内部框架的目的是很明显的:强迫观众把视觉注意力放在框架内的。而缓慢的推拉镜伴随着框架内人物的动态活动,同样营造了强烈的对比(再次使用“对比-相似原理”)。随便找几个例子:
①Julie参加妈妈主持的心理治疗班。推进(36分40秒)
类似场景多次出现。注意到镜头总是从心理治疗室的门口处推拉。在这个例子中,一位患者情绪失控,猛烈地敲打木桩;而其他人却只是静静地坐在一旁。镜头缓慢推进,渐渐看清了那位患者的痛苦与其他人(包括心理医生)的无能为力
②Abbie和Jamie伴着磁带的音乐疯狂起舞(48分16秒)
这个镜头里摄影机反复地推拉。对比是很强烈的,两人欢快的运动+缓慢的推拉镜。但在这个镜头里,没有视觉元素将两人“框”起来,那如何制造内部框架?注意后景处两人之间的那个门框,这门框将镜头二等分,两边各为一个内部框架
前面我提到导演在片中构建起的各个人物故事具有私密性。在这个镜头的构图中得到了体现:Abbie和Jamie两人躲在屋子里听朋克音乐,这是属于两个人共同爱好的一个“秘密”、两人共同却排他的记忆
③Dorothea和William在卧室里跳舞。拉出(79分07秒)
两人听着”art-fag”的音乐跳舞,显得很欢快。拉出让观者注意力从局部(卧室的某个角落)转移到包括门口在内的整个卧室。同样,在这个镜头中的“私密性”体现在:作为私人空间的卧室、欢快地跳舞以及Dorothea和William之间那暧昧的关系
④Dorothea一个人在餐桌前抽闷烟。拉出(13分24秒)
镜头包含的事物从餐桌这一局部点扩展到了整个厨房。作为单亲母亲的Dorothea为了维持家庭生存所面临的艰辛(厨房=“日常生活”)只能她一个人孤独承受
⑤Jamie与Dorothea在公路上吵架,Jamie愤而离开。拉出(22分19秒)
纯粹从摄影的角度,这个镜头感觉有些奇怪。因为这是个不太明显的平面空间(flat space),纵深线索被较多地消除。在平面空间中,一般是不会使用推拉镜的
时代与认知
社会学里有个概念叫“同期群”(cohort),在一个分析中,把处于同一个时间段的人群当作样本集,对他们的特征进行分析。举个例子,我几年前曾经看过一篇NBER的论文,分析的是,在不同年代出生的美国人,对于投资的风险偏好是否有所不同;那篇论文的作者发现,大萧条时代成长的美国人,对于投资风格更加保守
在这部电影里面,大致上可以分出三个同期群(尽管每个样本集里实际只有一个“样本”):
A、战前出生的一代(1924年出生的Dorothea;William的出生年份无法“考证”,但估计稍晚于此)
B、战后婴儿潮中期一代(1955年出生的Abbie)
C、战后婴儿潮晚期一代(1962年出生的Julie和1964年出生的Jamie)
1、按照美国人的人口年龄群组划分,像Dorothea这样的美国人,被称为“沉默的一代”(silent generation)。他们成长于大萧条时代,他们的青年时代是在二战中度过的;当他们长大成熟、走向社会之时,也恰好是所谓“婴儿潮”一代出现之时,当然也是杜鲁门-艾森豪威尔那个经济相对繁荣富足的时代;然而当他们步入中年之时,却又面临着美国“盛极而衰”(好吧,这个词有些夸张,不过假想你是约翰逊-尼克松时代的美国人,是不是会有这番感觉?)。他们这一代经历了太多酸甜苦辣,他们也是矛盾的一代人:既保守又开放,既快乐又悲伤,既重视个人又重视集体
Dorothea便是这一代人的缩影:她既保守(不允许Abbie对她儿子谈性知识)又开放(主动了解儿子喜欢什么样的音乐、第一代职场女性),既快乐(经常热情地邀请刚刚认识的人到她家吃饭聊天、讲话幽默)又悲伤(独自一人抽烟、沉思),既重视个人(敢于为儿子逃课辩护)又重视集体(如Jamie所说,大萧条时代的人是“大家养大家的孩子”——所以这种集体意识多少也使得Dorothea请Abbie、Julie“协助”她“养育”Jamie)
Dorothea第一次来到70年代末青少年们常去的夜店、第一次听到吵闹的朋克音乐、看到台上那疯狂摇头的鼓手(以及类似的观众),她突然心生感慨。她不仅仅是在感慨儿子所处时代的流行文化与自己是多么的相异(她曾说“每天我都越发不了解他”),更是站在一个过来人的角度观察——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哪怕是如今正当道的流行文化,旋即也被更新的流行文化所替代;曾经占主流的自由派信念,也旋即被里根及其新保守主义所一波流带走。她当然有资格这样评论:因为她(几乎)亲眼目睹了整个二十世纪
2、Abbie和Julie两人都是婴儿潮一代,但大约7年的时间差,又导致了两人些许不同的性格。婴儿潮一代人成长于战后,当他们还是青少年时,经历了JFK遇刺、约翰逊-尼克松时代、越战、性解放、嬉皮士……连我一个“外国人”(相对于美国)都数不清的变化
Abbie和Julie的不同在于:前者代表着多少还有社会变革理想的一代人。这点上Abbie类似于Dorothea(尽管方式和目的大不相同)。Dorothea的理想先是成为空军女飞行员、然后是成为第一代职场女性,这是标准的“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相结合”;然而作为在纽约浸泡过各种学术理论的朋克女文青,Abbie的个人理想显然与社会现实矛盾,因而她也四处漂泊,直到遇到Jamie/Dorothea一家。
Abbie“改变世界”的理论是女性主义,而方法就是改变身边的男人,特别是Jamie。带Jamie去夜店、教他泡妞、跟他听各种乐队的唱片,以及最重要的:给Jamie各种女性主义读物。如果说Dorothea那一代人实现了女性在物质地位上的形式平等(“我也能做”),那么Abbie一代女性所想要实现的则是男女在社会地位、乃至精神层面上的平等(“我也能有”)。在Abbie的影响下,Jamie至少能做到理解女性、从女性的角度做不同的思考
3、Julie(以及Jamie)所属的年龄群属于婴儿潮一代,但我觉得他们的特征更像所谓的“X世代”(Generation X)——X世代是怎么样的?Winona Ryder年轻时拍的《四个毕业生》就是极好的写照。
Julie似乎是彻底失去理想的一代的代表。Dorothea曾用“boredom”这个词来形容Jamie这一代人,但Julie比Jamie更配得上这个词。不仅因为Julie滥交,还在于她滥交背后那种迷茫心态(50%失望“理论”)。Julie与Abbie一样都对女性的性问题产生关注,但Abbie关注的是改变女性在性问题上的从属地位,Julie关注的则是作为一个女性她自身所从性上得到的体验——为什么要性爱?如果是Dorothea那代人,回答也许是“因为爱”;如果是Abbie那代人,回答也许是“因为女性的阴道需要解放”,而Julie的回答却显得有些令人困惑:那男孩看你的眼神、细微的声音、他们那青春的胴体……为了要知道他们(男性)是什么样的,所以要体验性爱
Jamie与Julie跑到外面开房,似乎终于要干一炮了。但已经脱了个精光的Julie最后时刻却对Jamie说“不”:因为我们太亲密,所以不能有性爱。Jamie表示“我要的不仅仅是性,我要的是你”——这个表态似乎超越了肉体欲望。然而Julie说:你和其他男的一样,只不过比较“现代”。这个“现代”,似乎更像是对Abbie无意识的“嘲讽”;毕竟,Abbie用女性主义的理论“武装”了Jamie,Jamie理应是个更能体贴、理解女性的好男人。可是,Julie(也许包括这一代的女性)并不需要你们男人的“理解”(“It'd be a lot better if you just wanted sex”)
4、片中有一段众人观看卡特总统电视演说的情节。卡特在演说中抨击着消费主义、抨击着“错误的自由观念”,将会把社会引向怀疑主义、国家引向分裂。Mike Mills在演说中插入了Godfrey Reeggio的纪录片《生活失调》的片段,为卡特的演说主题做了一番“视觉演示”。卡特1年后就下台了,这段电视演说的剧情表面上只是讽刺作为总统的卡特对危机无能为力。然而作为卡特同龄人(也是1924年出生)的Dorothea,却觉得这个演说很“美”
她大概理解卡特想说的东西,或者说,她也有着与卡特类似的困惑,对这飞速变迁的二十世纪人类社会的困惑
电影似乎带着某种未尽的遗憾而结尾,每个人都通过独白而揭示了各自未来的酸甜苦辣。“未来的”Jamie最后说:他会试着向自己的儿子解释他奶奶是怎样的人,但他根本做不到
毕竟他所认识的只是那个作为母亲的Dorothea,而不是一个完整的、经历了二十世纪变迁的女人
1. 本片(《20世纪女人》)的外景拍摄场地与电影《夹缝求生》(2006年)的外景拍摄场地是同一个,两部电影的主演皆是安妮特·贝宁。
2. 根据麦克·米尔斯(本片导演)所说的,这部电影是半自传性质的。片中几位重要角色的塑造是基于麦克·米尔斯的童年经历。尤其是安妮特·贝宁饰演的角色,部分是基于麦克的妈妈来塑造的,当然也强调了贝宁对这个角色的自我诠释。
3. 安妮特·贝宁和艾丽·范宁在这部戏里联袂主演,她们俩在2012年上映的电影《金格尔和罗莎》也曾共同出演。
4. 这部电影是艾丽·范宁与三代女性一起主演的的第二部电影。第一部与三代女性合作的电影是2015年上映的《关于雷》。
5.这是格蕾塔·葛韦格和比利·克鲁德普在2016年出演的第二部电影,第一部电影是在2016年上映的《第一夫人》。
I translate from imdb.
无奈自己总是写不出很结构化的影评,每次只能只言片语,只增笑耳。
片中那段在motel众人齐舞的片段,相当违和。五个矛盾重重的人,一个罹患癌症的激进的女权主义者,一个觉醒的单亲家庭少女,一个不知爱为何物的老党员,一个只爱爵士的单身母亲,还有一个懵懂叛逆的孩子。每个人都有那个时代清楚的烙印,他们很难被改变,有些人可能永远不会被改变。他们即使共处一室,朝夕相处甚至血浓于水,都改变不了观念上的裂痕。
古代人啥都慢,思想观念的更新迭代也慢,每次的生产力革命势必加速社会观念的跃进。无怪乎中世纪持续一千年,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理性运动愈演愈烈,到了战争与和平迭代、电子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20世纪,社会观念的更新更是以十年,甚至一年来划分。无论是战争对人的影响,还是左派右派(总统演讲)的摇摆,共产主义的实验,女权主义产生,性观念的进步,都深刻影响着五个主人公的思维和行为模式,也是他们互相不理解甚至冲突的根本原因。
导演身兼编剧,镜头语言特别有艺术范儿。汽车运动的彩色幻影、镜头拉近又放远、老照片的切换、画面语言不同步等,都很像在现代艺术馆看到的实验短片中能看到的画面。一些诸如总统演讲、电视广告、彩色海报、朋克运动甚至滑板,都有着浓浓的七八十年代的印记。五个人的生命轨迹基本覆盖了二十世纪,和现在的科技发展比起来还是太慢了,很难想象如果要拍《二十一世纪女人》应当如何呈现。
电影的根本矛盾还是母子代际的沟通问题,并加入了一个邻家女孩和两个租客。故事饱满而不乏味,前半段稍慢,而且都有个人视角的互相介绍,也不觉无聊。故事展开后富有年代感的对话也逗乐了不少中年美国人,相当有共鸣。
女主的演技相当强悍,就拿抽烟来说,用来镇定、解闷、沉思、犯愁的烟吸得都不一样。为孩子的焦急、愤怒、委屈、不甘、难过都深深打动了人。这位母亲也会为了孩子突破自己的三观,去听朋克,努力接受新一代的思想,即使尝试失败一如百分之百的母亲,我们仍然觉得她伟大。她和孩子之间的悲剧是时代性的,不是性格性的。
男孩为何会成为女权主义者?不仅是因为时代进程,抑或是书本影响,更是因为在他生命中的三个女人相当有影响力。母亲是一个不会认错的、经历过战争和离婚的独立女性,租客是位自强不息、曾在NYU读艺术的女权主义者、还有一位不断觉醒前途无量的初恋。正是因为生活中有真实的、令人崇敬的女性,才使他更能理解女性,理解女性主义。他朗读给妈妈听《咱身体咱做主》,并不是奚落嘲讽,而是真实地希望母亲也能够投入到女性主义运动中来,尊重身体尊重高潮尊重女性作为个体的生活体验。
如果说要有什么槽点的话,大概是导演在最后强行给每个人都安排了结局,让人有些不知所措吧。在1979年节点中的五个人,爱恨情仇最为真实,最后给每个人的结局还不如交给观众想,这样草率的想当然,只增笑耳。
观后感 /yingping/8323.html
智能推荐
- 下一篇:你的名字影评观后感
- 上一篇:《斯隆女士 Miss Sloane》影评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