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终点》影评观后感
栏目:电影评论时间:2018-01-20
"《旅行终点》影评观后感
这是一部「遇见作家」的电影,改编滚石杂志编辑和一位作家真人真事的访谈过程。杂志编辑David Lipsky撰写一本名为'Although of Course You End up Becoming Youself',书中提及当年五天的访谈,与作家David Foster Wallace谈到关于写作经验、热门与非主流、生活价值观,以及做自己的哲学…等等话题,他们的对话回忆萃取成'the End of the Road'的故事。
两位人物的年纪大约落在30-35岁,虽然侧重于文字工作者的生活、想法,而且一直在讲话,表现上聊得有点无聊,不太具有戏剧效果的电影,但是,两人聊天的内容,例如:忠于自己的信念,有时候坚定,有时候难免犹豫,不只是文字工作者而已,延伸至其他领域的人也会来到相似的彷徨路口。
'the End of the Tour'由Jason Segel和Jesse Eisenberg领衔主演,两位将原型人物揣摩得出色,也容易明白他们想要聊的东西,所以,它是一部隽永、对话平易近人而且会让人想一想的电影。
有一位认识多年的好朋友推荐我观赏《寂寞公路》,他推荐的动机单纯,但是让我感动,因为我是文字工作者,他觉得我看了这样题材的电影,应该会有许多收获、感触。另外,他提供我一个很有意思的切入点──遇见自己想要成为的人,像是走在前面的自己。
我看完之后明白那个切入点,但是其他的地方引起我更多的感触,所以好朋友和我的想法不同一点也不要紧,一部电影可以引起不同的观点,它的内涵已经不言而喻。
遇见未来的自己
如果我们是幸运的,在生活中确立追寻的目标,甚至已经出现某个指标性人物可以参照,好比说想要和某甲一样有肩膀,和某乙一样今天不进办公室就可以不进办公室,和某丙一样看起来都不会变老,无所谓怎么样是肤浅,怎么样才是像样,那只是某种期望,甚至估算自己有可能达成,我认为在心中出现如此目标人物,是幸运的。
既然目标人物出现,那么…如果有机会可以和他对话,我们想跟他聊什么?我认为不外乎一个大方向──你到底是怎么办到?
这份好奇普遍存在,电影里杂志编辑有工作,他自己也尝试写书,想过能否写一本声名大噪的代表作,他想过并且他也做了,只是没有获奖肯定;他访谈的对象是一个活生生的、新出炉的文学奖得主,而且…只比他大四、五岁。五天专访的机会,杂志编辑当然好多话想要请教,某种程度上像是遇见未来的自己。这一点让我联想到一段回忆…
那年我在魔兽世界
几年前我沉迷于一个大型网路游戏,有一个印象深刻的游戏任务,我控制的角色必须挑战某个我打不赢的怪物,但是不用担心,因为任务说明指出将会有一位强力的助拳人帮助我。当时我的角色等级60,到了任务现场怪物好凶,我的角色拼斗得非常吃力,就在快要失败的时候,果然出现了一位强力帮手,他的等级80,借着他的力量,很轻松的帮助我完成任务,而且他还说了一些高深莫测的、我看不懂的对白,我没有多想,因为我也无法多想,只知道任务完成了。
游戏持续了几周,我的角色升到等级80,接到另一个任务必须去帮助弱小,居然是回到相同的地点,看见一个等级60的角色,那不就是过去的自己嘛!任务轻松获胜,因为情节安排,我的角色开始自动说话:「有朝一日你也会变强…」,寻常的说一些勉励的对白,那位等级60的角色似乎听不懂,于是乎消失在远处。
经验诚可贵,勇敢价更高
如果我们有一个超现实的机会,就像游戏里的任务,遇见未来的自己,或是过去的自己,我们会想聊什么?又想知道什么?想像两方都是自己,自己怎么会吝惜于自己,一方敞开心胸的分享、提醒,另一方吸取经验,趋吉避凶,这都是可以想像的,但是,但是谁也主宰不了谁,知道了很多,终究还是得自己电影评论评分勇敢的走过去才到得了。
平衡这个我和那个我
电影里编辑与作家有很强烈的价值观碰撞,编辑认为最理想的方向是做出受欢迎而且有内涵的东西,他们谈到流行音乐、商业电影,编辑举了《终极警探》当作例子,兼顾市场与内涵,刺探作家的看法,甚至尝试说服作家;作家表面同意,心里面却不是这样看待。
对我来说,那像是有人告诉我们如果鞋子不透气,可以拿剪刀剪几个洞就透气了,我不会说对方想错了,但是我有不一样的想法。
作家认为忠于自己很重要,为此他提出稳固的描述,写书像是养育孩子,必须好好留意,因为作品受到欢迎而于有荣焉,他认为这样很OK,但是将光环套回自己身上,自己写了大作,或是自己洞悉大众的喜好,他则认为这是不对的。
电影最为吸引我的地方就在上述的碰撞,编辑的观念太过于彷徨,作家的想法太过于理想,虽然我是局外人,但我不是一副局外人的口气,说这个太怎样,那个太怎样。两位人物交换意见,在彼此心里面留下痕迹。
这两个不同想法的人,谁也不是谁的未来昔日,藉由还算礼貌的对话,平衡了彼此过偏的想法,忠于自我很重要,但也不需要那么不食人间烟火;想要受欢迎又有内涵是值得努力的方向,但也不需要为了受欢迎而做太多自己不愿意的事情。
他们没有因为对方而彻底改变自己,透过对方的想法,让自己再想一遍相信的价值观,我认为这是难能可贵的际遇,因为成年人面对观念碰撞的时候,不尽然说接纳就接纳,一段话能够让自己好好的想一想,已经足够证明那段话的份量,进一步说,如果我们可以培养自己,有能力带给别人一段话,或是倾听一段话,我想那都是福气,也是人生旅途中值得一生悬命的信念。
观后感 /yingping/9470.html
这是一部「遇见作家」的电影,改编滚石杂志编辑和一位作家真人真事的访谈过程。杂志编辑David Lipsky撰写一本名为'Although of Course You End up Becoming Youself',书中提及当年五天的访谈,与作家David Foster Wallace谈到关于写作经验、热门与非主流、生活价值观,以及做自己的哲学…等等话题,他们的对话回忆萃取成'the End of the Road'的故事。
两位人物的年纪大约落在30-35岁,虽然侧重于文字工作者的生活、想法,而且一直在讲话,表现上聊得有点无聊,不太具有戏剧效果的电影,但是,两人聊天的内容,例如:忠于自己的信念,有时候坚定,有时候难免犹豫,不只是文字工作者而已,延伸至其他领域的人也会来到相似的彷徨路口。
'the End of the Tour'由Jason Segel和Jesse Eisenberg领衔主演,两位将原型人物揣摩得出色,也容易明白他们想要聊的东西,所以,它是一部隽永、对话平易近人而且会让人想一想的电影。
有一位认识多年的好朋友推荐我观赏《寂寞公路》,他推荐的动机单纯,但是让我感动,因为我是文字工作者,他觉得我看了这样题材的电影,应该会有许多收获、感触。另外,他提供我一个很有意思的切入点──遇见自己想要成为的人,像是走在前面的自己。
我看完之后明白那个切入点,但是其他的地方引起我更多的感触,所以好朋友和我的想法不同一点也不要紧,一部电影可以引起不同的观点,它的内涵已经不言而喻。
遇见未来的自己
如果我们是幸运的,在生活中确立追寻的目标,甚至已经出现某个指标性人物可以参照,好比说想要和某甲一样有肩膀,和某乙一样今天不进办公室就可以不进办公室,和某丙一样看起来都不会变老,无所谓怎么样是肤浅,怎么样才是像样,那只是某种期望,甚至估算自己有可能达成,我认为在心中出现如此目标人物,是幸运的。
既然目标人物出现,那么…如果有机会可以和他对话,我们想跟他聊什么?我认为不外乎一个大方向──你到底是怎么办到?
这份好奇普遍存在,电影里杂志编辑有工作,他自己也尝试写书,想过能否写一本声名大噪的代表作,他想过并且他也做了,只是没有获奖肯定;他访谈的对象是一个活生生的、新出炉的文学奖得主,而且…只比他大四、五岁。五天专访的机会,杂志编辑当然好多话想要请教,某种程度上像是遇见未来的自己。这一点让我联想到一段回忆…
那年我在魔兽世界
几年前我沉迷于一个大型网路游戏,有一个印象深刻的游戏任务,我控制的角色必须挑战某个我打不赢的怪物,但是不用担心,因为任务说明指出将会有一位强力的助拳人帮助我。当时我的角色等级60,到了任务现场怪物好凶,我的角色拼斗得非常吃力,就在快要失败的时候,果然出现了一位强力帮手,他的等级80,借着他的力量,很轻松的帮助我完成任务,而且他还说了一些高深莫测的、我看不懂的对白,我没有多想,因为我也无法多想,只知道任务完成了。
游戏持续了几周,我的角色升到等级80,接到另一个任务必须去帮助弱小,居然是回到相同的地点,看见一个等级60的角色,那不就是过去的自己嘛!任务轻松获胜,因为情节安排,我的角色开始自动说话:「有朝一日你也会变强…」,寻常的说一些勉励的对白,那位等级60的角色似乎听不懂,于是乎消失在远处。
经验诚可贵,勇敢价更高
如果我们有一个超现实的机会,就像游戏里的任务,遇见未来的自己,或是过去的自己,我们会想聊什么?又想知道什么?想像两方都是自己,自己怎么会吝惜于自己,一方敞开心胸的分享、提醒,另一方吸取经验,趋吉避凶,这都是可以想像的,但是,但是谁也主宰不了谁,知道了很多,终究还是得自己电影评论评分勇敢的走过去才到得了。
平衡这个我和那个我
电影里编辑与作家有很强烈的价值观碰撞,编辑认为最理想的方向是做出受欢迎而且有内涵的东西,他们谈到流行音乐、商业电影,编辑举了《终极警探》当作例子,兼顾市场与内涵,刺探作家的看法,甚至尝试说服作家;作家表面同意,心里面却不是这样看待。
对我来说,那像是有人告诉我们如果鞋子不透气,可以拿剪刀剪几个洞就透气了,我不会说对方想错了,但是我有不一样的想法。
作家认为忠于自己很重要,为此他提出稳固的描述,写书像是养育孩子,必须好好留意,因为作品受到欢迎而于有荣焉,他认为这样很OK,但是将光环套回自己身上,自己写了大作,或是自己洞悉大众的喜好,他则认为这是不对的。
电影最为吸引我的地方就在上述的碰撞,编辑的观念太过于彷徨,作家的想法太过于理想,虽然我是局外人,但我不是一副局外人的口气,说这个太怎样,那个太怎样。两位人物交换意见,在彼此心里面留下痕迹。
这两个不同想法的人,谁也不是谁的未来昔日,藉由还算礼貌的对话,平衡了彼此过偏的想法,忠于自我很重要,但也不需要那么不食人间烟火;想要受欢迎又有内涵是值得努力的方向,但也不需要为了受欢迎而做太多自己不愿意的事情。
他们没有因为对方而彻底改变自己,透过对方的想法,让自己再想一遍相信的价值观,我认为这是难能可贵的际遇,因为成年人面对观念碰撞的时候,不尽然说接纳就接纳,一段话能够让自己好好的想一想,已经足够证明那段话的份量,进一步说,如果我们可以培养自己,有能力带给别人一段话,或是倾听一段话,我想那都是福气,也是人生旅途中值得一生悬命的信念。
观后感 /yingping/9470.html
智能推荐
- 下一篇:敦刻尔克影评观后感
- 上一篇:《敦刻尔克》观后感2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