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焦裕禄》观后感:带你走近焦裕禄
栏目:观后感范文时间:2018-01-20
"电视剧《焦裕禄》突破了传统好人好事的叙述手法,以全新的视角为观众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民公仆形象。剧中的焦裕禄是在矛盾冲突中展现人物的个性,真实的再现了焦裕禄完整的一生。
作为人民的公仆,焦裕禄把自己的职责使命发挥的淋漓尽致,剧中通过他苦难奋斗的青少年时代,土改和剿匪经历,在工业战线的工作,以及最后在兰考的奉献等经历为观众真实再现了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一生。他让我们看到一个真正的党员所具有的优秀品质。
电视剧《焦裕禄》是由好称“百老汇华裔第一华人——王洛勇”倾情演义的,全面的展现了焦裕禄同志艰苦奋斗的一生,深刻的挖掘了他的精神。让观众看到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民公仆形象!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跟随观众的感悟来领略这位优秀共产党人的风采吧!
——题记
1、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电视剧《焦裕禄》观后感
最近中央电视台热映的电视剧《焦裕禄》深深地吸引了我,焦书记那高大的形象不断萦绕在我的脑海中……1962年,40岁的共产党员焦裕禄调任兰考县县委书记。在哪个年代,他常年穿的是打着补丁的衣服,一件旧大衣成了他冬天里御寒的唯一之物。他严于律己,克己奉公,他坚持生活在群众之中,和群众同甘共苦,哪里最艰苦,哪里就有他的身影。在下乡救灾治涝的艰苦奔波中,总是自备干粮,手拿雨伞,和群众一起战洪水,探流沙,查风口。他一心为公,一心为民,唯独没有想到自己。
焦裕禄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对党和人民事业高度的忠诚,带领兰考县干部群众自强不息,艰苦奋斗,治理“三害”;他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想的仍是群众的生活;他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电视剧《焦裕禄》深深震撼着观看者的心灵,一个共产党人的崇高风范令人肃然起敬。
有人说焦裕禄没有政绩工程,我认为,焦裕禄同志不但有“政绩工程”,而且还十分的伟大。就是他在广大人民群众心目中树立起了一座高大的精神丰碑。关心人民群众疾苦,与人民群众患难与共;公而忘私,抱病工作,以党和人民群众的利益为重,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不怕困难,不怕牺牲,不搞特殊,严于律已等。这些“政绩工程”与现阶段所谓的“政绩工程”虽然有很大的差别,但从价值意义上来讲,从扞卫和树立党和政府的形象上来说,要高大的多,实用的多。几十年来,党和人民群众始终怀念焦裕禄同志,学习焦裕禄同志,继承和发扬了焦裕禄同志的精神,对促进和发展我国的经济建设,尤其是在对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上发挥了积极的重大的作用。焦裕禄同志的精神永远放光芒,永远活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
2、永久的感动——电视剧《焦裕禄》观后感
还记的当年观看电影版《焦裕禄》的时候,被影片中李雪健所饰演的焦裕禄感动的热泪盈眶。使我感受到了一个有血有肉,生动鲜活的共产党员的形象。二十多年过去了,在我以为大家都遗忘了焦裕禄的时候,电视剧《焦裕禄》横空出世了,虽然时代不同,但带给我的那份感动却依旧。他忍受着肝病的痛苦,日夜坚持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他带领群众抗风沙、战盐碱、造福兰考人民的事迹仍然有着极大的感染力,他的精神逾远而弥存。
同电影相比,电视剧的容量更大,细节也更丰富。王洛勇饰演的焦裕禄有着自己的特色,使得焦裕禄的形象更人性化,更加真实可信。也符合现代社会观众的审美需求。
电视剧中得很多情节也切中了当下的热点问题,而焦裕禄的做法可以为现在的官员们提供一面镜子。焦裕禄因为其大儿子打着他的旗号去戏院不花钱买票看戏,而对其子大为生气,对其严厉批评。并带着儿子去补了一张票,并当面向戏院工作人员道歉,同时重声任何人不得搞特殊,搞腐败。
区区的一张戏票,从中折射出焦裕禄伟大,同时又反衬了现在那些以权谋私的腐败分子的丑陋!现在很少能再有焦裕禄那样被百姓称赞的好干部,反而官二代、官三代、成为了热点话题。真的公布官员财产的话,哪些官员能经得起考验呢?如果不与时俱进,加强党的建设,老百姓看到的都是官二代官三代进入机关单位,成为公务员等等。那么老百姓的党的支持还会像战争年代那样吗?我们党只有不断加强自身的建设,加强廉政建设,才能保持清廉形象,赢得老百姓的支持,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伟大的精神——电视剧《焦裕禄》观后感
最近中央一套热播的电视剧《焦裕禄》让曾经响彻中华大地的名字焦裕禄从人们的记忆深处浮现出来,深深被震撼。电视剧《焦裕禄》根据殷云岭、陈新创作的《焦裕禄传》改编该剧记述了焦裕禄一生成长影评范文与奋斗的人生轨迹。焦裕禄直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始终保持人民公仆的本色,想的仍然是人民群众的幸福安康,充分体现了共产党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崇高风范。焦裕禄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塑造了一个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县委书记的光辉形象,铸就了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
在以后的工作实践中,我们党员群众都要时刻牢记宗旨、心系群众,“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古人说,“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我们要始终坚持群众路线,认真落实以人为本,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党员干部无论职位高低、能力大小,都要像焦裕禄同志那样,把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而奋斗作为人生的最高目标,把为人民服务作为人生的最大追求,把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最终目的。
学习焦裕禄生活简朴、勤俭办事的作风,坚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我们决不能自满,决不能懈怠,决不能停滞,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要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这也是焦裕禄精神的精髓。
通过这部电视剧让我对焦裕禄这一时代骄子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我想不仅对于我,对于我们所有党员群众都是很有教育意义的。身为一名党员的我,感到光荣和自豪,同时也感到身上的责任是重大的,前进的道路上要学习的还很多。焦裕禄离开我们45年了,但他的崇高精神却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永远是亿万人民心中一座永不磨灭的丰碑,永远是鼓舞我们艰苦奋斗、执政为民的强大思想动力,永远是激励我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宝贵精神财富,永远不会过时。我们不仅要深入学习、大力弘扬焦裕禄精神,而且要把焦裕禄精神发扬光大。如今在国际局势新形势下,机遇和挑战并存,我们全民族在焦裕禄精神的激励和鼓舞下,经过前赴后继的不懈奋斗,祖国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3、一座高大的精神丰碑——电视剧《焦裕禄》观后感
近来,《焦裕禄》于央视一套开播后,深深地吸引了我,焦书记那高大的形象不断萦绕在我的脑海中……1962年,40岁的共产党员焦裕禄调任兰考县县委书记。在那个年代,他常年穿的是打着补丁的衣服,一件旧大衣成了他冬天里御寒的唯一之物。他严于律己,克己奉公,他坚持生活在群众之中,和群众同甘共苦,哪里最艰苦,哪里就有他的身影。在下乡救灾治涝的艰苦奔波中,总是自备干粮,手拿雨伞和群众一起战洪水,探流沙,查风口。他一心为公,一心为民,唯独没有想到自己。
焦裕禄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对党和人民事业高度的忠诚,带领兰考县干部群众自强不息,艰苦奋斗,治理“三害”;他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想的仍是群众的生活;他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电视剧《焦裕禄》深深震撼着观看者的心灵,一个共产党人的崇高风范令人肃然起敬。
焦裕禄同志在广大人民群众心目中树立起了一座高大的精神丰碑,他关心人民群众疾苦,与人民群众患难与共;公而忘私,抱病工作,以党和人民群众的利益为重,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不怕困难,不怕牺牲,不搞特殊,严于律已等。他的这些“政绩工程”与现阶段所谓的“政绩工程”虽然有很大的差别,但从价值意义上来讲,从扞卫和树立党和政府的形象上来说,要高大的多,实用的多。几十年来,党和人民群众始终怀念焦裕禄同志,学习焦裕禄同志,继承和发扬了焦裕禄同志的精神,对促进和发展我国的经济建设,尤其是在对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上发挥了积极的重大的作用。焦裕禄同志的精神永远放光芒,永远活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焦裕禄精神始终是我学习的榜样,他鞠躬尽瘁为人民,两脚踏遍黄沙地,“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自己。”的好品格深深印入我的脑海中,学习和弘扬焦裕禄精神,就是要明确人生追求的崇高境界,把握忠诚爱民的本质,领会科学创造的精髓,抓住实干奉献的关键,逐步内化为坚强的党性,外践于良好的作风,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争创一流业绩。
4、俯首甘为孺子牛——电视剧《焦裕禄》观后感
最近电视里热播了电视剧《焦裕禄》,尽管这已我以前看过电影版的《焦裕禄》,但剧中焦裕禄那高大的形象始终萦绕在我的脑海中。
焦裕禄同志逝世距今已有40年,40年来,我们国家风雨变迁、沧海桑田,发生了翻天复地的变化,人们对生活的观念也变化很大,但我们却依然记着焦裕禄这样一位共产党人的名字,他的故事,已经深深地烙进了人们的心中,他俯首甘为孺子牛,鞠躬尽瘁为人民,无私奉献、情操高尚、人格伟大;他带领群众抗风沙、战盐碱、堵风口,栽下了泡桐几百里,造福兰考人民;他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所以他人虽死而神不朽,精神逾远而弥存。他的事迹感动了整整几代人!
62年,年仅42岁的共产党员焦裕禄,在冬天的寒风中调任河南省兰考县县委书记,走进兰考这片贫瘠的土地,迎接他的不是簇拥着的鲜花,不是经久不息的掌声,而是衣衫褴褛满面尘垢的孩子、是饥寒交迫逃荒要饭的灾民,是大雪、是风沙、是饥荒、是荒芜的土地,身为县委书记,身上没有官气、阔气,一件旧大衣是他御寒的唯一之物,他吃的是窝窝头,小咸菜,他的儿女和老百姓一样挨饿受穷。
为了兰考人民能摆脱穷困,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焦裕禄心甘情愿地牺牲自己和幸福的家庭。
在下乡救灾治涝的数月艰苦奔波中,总是自备干粮,手拿雨伞,和群众一起战洪水,探流沙,查风口。在兰考一年多的时间里,他忍受着肝病的痛苦,日夜坚持工作,在狂风、大雨、沙窝、激流里奔波,走了兰考大地,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
焦裕禄同志坚持生活在群众之中,和群众同甘共苦,哪里最艰苦,哪里就有他的身影。在那简陋而又潮湿的办公室里,他和同志一起规划着兰考县的宏伟蓝图;在北风呼啸,飞沙漫天的田间地头,他和群众一起挥锹劳动;在寒冬雪夜,他踏雪百里把救济粮食亲手送到孤寡老人的手中。
在那破旧的写字台前,他忍受着肝癌的巨痛,起草着治理风沙盐碱的方案。
他一心为公,一心为民,从没有考虑过个人的成败,从没有考虑过自己的得失,更没有为求什么政绩而去弄虚作假。
在他身上体现出了一个共产党员的风采和不怕艰难困苦,不畏流血牺牲的,锐意进取,廉洁奉公的高贵品质!
焦裕禄同志的事迹给与我新的感受,新的启迪和新的振奋,使我再一次认真思索着人生的真谛,人当怎样活着?我们要做一个怎样的人?
作为一个基层领导干部,我生活的环境远比焦裕禄同志优越,但今天我感谢他为我指明了生活的航向,树立了前进的路标,让我明白了人生的意义和自己所追求的目标。
为此,我将义无反顾的以焦裕禄同志为学习的榜样,勤奋学习,勤奋工作,以实际行动为项城城乡建设发展而尽心尽力,为共产主义的实现而添砖加瓦!虽然以前我曾经迷茫,有过私心,但我的本质是做好人,想帮助别人,想丹心报国,都想为中华民族的进步和腾飞努力奋斗。我将沿着这条路坚定地走下去,不畏困难,艰苦奋斗、求真务实、实事求是,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件事。以强烈的时代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发扬焦裕禄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向困难低头,不断开拓进取,在任何环境下,都要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用的人。
5、人民永远的记忆——电视剧《焦裕禄》观后感
看电视剧《焦裕禄》有感近日,中央一套播出电视剧《焦裕禄》。观看每集我的情绪都被剧情所调动,时而热血澎湃,时而热泪盈眶,受到了强烈的心灵震撼和深刻的思想洗礼。
焦裕禄的事迹感人至深,首先就在于他那种对人民的赤胆忠心上。剧中的“二把手”跟焦裕禄有一段精彩的对话,那人说工作要先让上级领导满意,焦裕禄却认为工作要先让人民群众满意。抱有这两种思想的不同结果是,焦裕禄忙于发放救济让老百姓度过难关,那位“二把手”却忙于筹办展览让上级领导高兴。这两种迥然不同的政绩观,事实上反映出如何看待对上负责和对下负责二者的关系问题。看看焦裕禄的为民态度,对于我们在工作中如何正确把握好这二者关系,是很有启迪的。
焦裕禄的事迹感人至深,其次就在于他那种身先士卒的工作精神上。在现在的人看来,焦裕禄所做的那些访贫问苦、问计群众、勘探风沙、查看灾情等事情,完全都可以让自己的副手甚至于秘书代劳。但是,焦裕禄却总是轻车简从深入一线,那种“车”充其量就是破自行车,那种“从”无非是一两个顶多三五个必须随行的人员。他那种“吃别人嚼过的馍没有味道”的思想,值得那些坐在主席台上高喊务实而却养尊处优的人认真思考:为啥那么多人敢以假数字、假典型来糊弄领导?除了下边的问题,是不是也与领导不能掌握一线的实际情况有很大关系?
我想焦裕禄的事迹感人至深,第三就在于他那种吃苦在前的奉献精神。对过去县领导心安理得享受着的特殊待遇,焦裕禄硬是带头给取消了。这虽说是集体表决定下的,但没有他的登高一呼,哪会有表决时候的应者如云。在得失之间,焦裕禄在全家老小尚未温饱的情况下,克己奉公,这种境界何其高尚!当女儿在向母亲埋怨自己的衣服破旧的时候,当孩子们欢天喜地要吃鱼的时候,当儿子一气之下扔掉手中的窝窝头的时候,我想焦裕禄的心肯定在滴血,因为哪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子女?哪个父母不想让自己的孩子们过上好日子?在这些私情面前,焦裕禄想到的却是如何维护党的形象。这是一种痛苦的抉择,也是一种崇高的抉择!
我想焦裕禄的事迹感人至深,最后就在于他那种敢于承担责任的负责精神。当上级来调查处理问题,别人又乐于替他承担责任的时候,焦裕禄以坦白的襟怀和无畏的胆识,斩钉截铁地承认是自己做出了决定。这种大无畏的精神,展现出的是他对党的拳拳忠心,展现出的是他坦荡的胸襟和淡泊的姿态。
焦裕禄心里想着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因为他知道党的形象,需要在为人民服务中去维护。在他的事迹里,没有震耳欲聋的高谈阔论,没有故作高深的反复思考,他认准的只有一条:一切为了人民。人民群众当时那么拥戴他,人民群众现如今那么怀念他,就是因为“给人民作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
焦裕禄作为一名党员,他身体力行的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优秀品质。为人民办好事,办实事!集中体现了共产党人的核心价值。这种与民族命运共同担当,与国家命运共同担当的精神,为任何时候所需要!
6、民族的脊梁——电视剧《焦裕禄》观后感
五十年前,一篇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让当时的全国人民记住了“焦裕禄”这个名字。
五十年间,笔者目睹了众多的传记、诗歌、电影等媒体用各种式样传颂着焦裕禄。
如今,电视剧《焦裕禄》呈现了焦裕禄光辉、真诚、慈善又平实的一生,为民族脊梁树起了一根崭新的标杆。
千千万万人民公仆的榜样电视剧《焦裕禄》最大的成功,是形象地塑造了民族脊梁式的英雄形象,弘扬了一代公仆的浩然正气,体现了时代精神和共产党人的良知的完美结合。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波澜壮阔,涌现出了无数的先贤先哲和英雄人物。他们是民族的脊梁,为民众拥戴引领民族前进。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人为民族的独立、发展和走向伟大的复兴这一中国梦而前赴后继,英雄辈出,焦裕禄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
电视剧以一个个生动感人的故事,阐述了焦裕禄精神,在今天我们可以概括为慈善奉献精神。焦裕禄始终牢记“民为贵”,以民为本,把人民视作母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声声“娘啊”让民众心暖。他提倡实干兴邦,空谈误国,为改变兰考贫穷落后而殚精竭虑,身体力行,以致病重了还念念不忘多做工作。他实事求是,崇尚实干,无论是平反冤假错案,还是决定植林的承包方案,他都注重民情民意,而不拘泥于所谓的“红头文件”,这种实事求是的精神彰显了慈善的本质内涵。他注重调查研究,亲临风沙口摸底,那句“别人嚼过的馍馍没味道”,金石良言,出自肺腑,体现了慈善创新无止境的辩证唯物论思想。人是要有点精神的,一部好剧就是要传递精神的力量、榜样的力量。慈善应该为凡人善举树立丰碑,同样,慈善应该为千千万万个人民公仆讴歌,因为焦裕禄精神凝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全部内容。
人民呼唤今天的“焦裕禄”。
7、人民的公仆——电视剧《焦裕禄》观后感
焦裕禄,一个中国人民熟悉而亲切的名字,他是人民公仆的榜样,也是中国人的道德楷模,更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丰碑。虽然他离开我们四十多年了,我们却从未停止对他的呼唤。中央电视台播出电视连续剧《焦裕禄》的每个夜晚,我都会准时守在电视机前,从新走进他、倾听他、感知他,和他一起感受一个全新时代的脉动与心跳。
1963年元月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焦裕禄临时召开县委会。他没有宣布议程,而是把大家带到火车站,去目睹成批成群灾民逃荒的令人痛心的场面……有着同样逃难经历的焦裕禄下了决心,就是拼上身家性命,也要把兰考的“三害”治住。他毅然把消极的“劝阻办公室”改建为积极的“除三害办公室”,先后抽调了120多名干部、老农和技术人员,组成一支“三害”调查队,在全县展开了大规模的追洪水、查风口、探流沙的调查工作。
许多同志考虑到焦裕禄的病,劝他不要参加野外调查了,他说:“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为此,他多次住过老饲养员肖位芬的牛屋,向他讨教治沙的“真经”;他同新分到林业局的两位大学生交朋友,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鼓励他们做泡桐研究。每当风沙最大的时候,也是他带头下去查风口、探流沙的时候;雨最大的时候,也是他带头冒雨涉水、观察洪水流势和变化的时候。他就是在这种流动的“办公桌”上认识了兰考,找到了治理“三害”的具体方法。
“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这句话细察其意,就是强调领导者要多动脑筋,重视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材料。只有这样,方能取得指导工作的发言权,拟出切合实际的工作方针,说出令人折服的道理。焦裕禄的这句话,强调的不仅是领导干部的工作方法,更重要的是提倡一种求真务实精神。焦裕禄对同志对人民满腔热情。他常说,干部不领,百姓掉井;共产党员应该在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出现在群众的面前;在群众最需要帮助时候,去关心群众、帮助群众。他的心里装着全县的干部群众,唯独没有他自己。1964年5月14日,焦裕禄被肝癌夺去了生命,年仅42岁。他临终前对组织上唯一的要求,就是“把我运回兰考,埋在沙堆上,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
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我们面临许许多多的新挑战新考验。只有像焦裕禄那样,继续保持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身先士卒的作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脚踏实地,心无旁骛,坚定信念,奋力进取,才能把我们的各项工作做得更好些。
8、党的希望——电视剧《焦裕禄》观后感
最近晚上黄金时间,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播放电视连续剧《焦裕禄》,我看了几集,感慨万端。现实生活中像焦裕禄这样的好干部,尤其是好的县委书记恐怕不多见了,就像恐龙一样快成化石了。
在如今的市场经济大潮中,到处充满了铜臭味,物欲横流,肆意刻薄,人情冷落,个个眼中只见钱钞,给人的感觉像是到了世界末日。
焦裕禄作为河南省兰考县县委书记,到乡村走村窜户,访贫问苦,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靠的是一辆破旧的脚踏自行车。兰考人民和兰考的未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很难想象,现在的干部出门庇股底下一栋楼,动不动就警车开道;天天山珍海味;讲待遇,讲排场;有几个是在真正地为人民服务的?!不少有决定权的领导干部,为了所谓的政绩,强奸民意,在实际工作中弄虚作假,比如招商引资过程中搞假外资,假投资,将落后、淘汰的企业当宝贝似的引进到本地,造成有限资源的浪费,环境污染事件不断,搞得民怨沸腾,就是没一个“领导”来承担责任的!
焦裕禄访贫问苦期间吃住在农户的牛棚里,用牛草作被褥,不怕脏和累,这是怎样的一种精神?现在能有这样的干部吗?你说呢?现在的领导干部出行有高级轿车、飞机,出国的次数比老百姓进城的趟数都要多得多,住的是几千元甚至上万元一晚的五星级或超五星级宾馆,喝的是一瓶成千上万元的洋洒,吃一顿饭要成千上万元甚至几万、几十万元不等,这些支出全是广大纳税人的血汗钱,可就没一个心疼的,而焦裕禄连老百姓送的一块西瓜都不肯吃,这又是一个怎样的精神!
焦裕禄为了兰考的沙灾,与广大干部、群众一起,栽树固沙,解决老百姓的吃饭问题。现在的干部为了面子工程,为了个人的仕途升迁,好大喜功,劳民伤财,一会儿搞什么经贸洽谈会(高价邀请名人、名星来助演、助阵),一会儿搞什么投资说明会,成效如何?只有天知道!难道说不是这样的吗?花了不计其数的财政资金,没有带来多少效果,就好象钞票扔进了大海,引不起任何浪花一样!你说不气人吗?而焦裕禄把有限的财政资金用于抗灾救灾,就是不允许用来修缮县政府的招待所。哪像现在的政府机关,办公大楼比天安门城楼还雄伟,比美国的白宫还富丽堂皇,就好像中国富得流油、遍地是黄金似的。其实中国还很穷,贫困人口还有几千万(官方公布的数字),还有不少因病、因残或其它原因即将致贫的人群。难道他们就不需要国家的救助吗?
焦裕禄因为其大儿子打着他的旗号去戏院不花钱买票看戏,被焦裕禄严厉批评,并带其子去补了一张票,并当面向戏院工作人员道歉,同时重声任何人不得搞特殊,搞腐败。区区的三毛钱的一张戏票,从中折射出焦裕禄的人格魅力是多么伟大!这是一种什么人格、什么精神?现在这样的干部还有吗?多少干部想把国有资产掏空,把资产转移到国外,家属送到国外,做起“裸官”了;有多少官二代、官三代、富二代、富三代进了国家机关的?还有多少人靠裙带关系进入国家机关的?谁能向全社会公布一个准确的数据?哪怕是一两个也行!敢吗?
这就是现实!
胡锦涛总书记说得好:“一个党如果失去了人民的支持,就失去了执政的基础!”
作为一名不老也不新的中共党员,我感到很痛心、也很纠结,更感到忧心忡忡。希望我们的党内多多涌现焦裕禄这样的好干部,我们的党就有希望,我们的国家就有希望。难道不是吗?
9、三种感动——电视剧《焦裕禄》观后感
电视剧《焦裕禄》每一个镜头都扣动民众的心弦,赢得广泛的共鸣,剧中的许多史实都源于焦裕禄的生平,诸如拆了一个“劝阻办”、设了“除三害”、“反开后门”两个办公室;耐心教育拖拉机手,在煤站除贪反腐;骑车下乡;调研住牛棚……这些密切联系群众的情节,展现了当年一个县委书记的真实风貌,触及了老百姓的所爱所恨,道出了老百姓的所想所说所盼。
党中央2012年12月作出的“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早在半个世纪前就在焦裕禄身上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即将在全党开展的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正是再现焦裕禄精神的有力措施,是人民群众召唤今天的“焦裕禄”的期盼。生活中缺失的,民众期望的,都在荧屏上活生生地出现了,走到了群众的心中,这怎么不让观众为之叫好呢?无怪许多百姓观后发表感言:每个共产党员,每个领导干部都应该看看《焦裕禄》,学学焦裕禄。从慈善角度看《焦裕禄》,焦裕禄不仅具有典型的传统慈善——爱民、思民、为民,同时也具有现代慈善的主要特征——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中国慈善梦的成功实践电视剧《焦裕禄》的成功之处在于全剧充满了“三感”。第一是正确感动,第二是道德感动,第三是人性感动。这三种感动传递出的正能量,自始至终都贯穿在30集电视剧所有的细节里,天理、党性、良知这些为许多人渐渐忘却的道理在剧中重新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巨响。焦裕禄处处以民为本,事事以民为重,时时忧民疾苦,令当今那些以权谋私、贪得无厌者无地自容;焦裕禄当年所言“干部不领,水牛掉井,你让群众咋办?”让那些不思进取,庸碌无为者深感汗颜;焦裕禄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作风,使那些结党营私、蝇营狗苟者显露出猥琐和渺小;焦裕禄真诚真孝,重情重义的情操,也会引发人们内心灵光得以再现。
《焦裕禄》全剧没有“高、大、全”的痕迹,“不是人民的父母,而是人民的儿子”,“没有二十万也要治三害”,“不发表也是鞭策”,这些平常话语,既显示焦裕禄的一心为民之心,也显示出“平淡见真”的功力。全剧几乎无一例外围绕着百姓的爱憎、疾苦、挣扎、奋斗、期盼展开。焦裕禄的思路、办法、举措也几乎无一例外均来自深入调研、问政于民、问计于民的过程之中。这一点恰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的最集中体现。
实现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慈善梦是中国梦架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焦裕禄精神就是今天的中国慈善梦,为国分忧、为民担当,奉献高于一切。焦裕禄在艰难的环境中奉献了热血和生命,这就是最大的慈善。慈善应当为民族脊梁讴歌,电视剧《焦裕禄》就是实干兴邦复兴中国梦的一次成功还原和真情再现。
10、纤尘不染倡树清风——电视剧《焦裕禄》观后感
胡殿文提起兰考,人们自然会想到焦裕禄;提起焦裕禄,人们又不约而同地想起焦裕禄。兰考,因焦裕禄而闻名。最近,电视剧《焦裕禄》在央视热播,在人们心中掀起了波澜。焦裕禄的名字永远和兰考人战胜自然灾害、实现脱贫致富、过上好日子联系在一起。
焦裕禄不仅干事而且干净,因而,他在干部中有感染力,在群众中有号召力。无论在工作中或在日常生活中,他能够秉公用权、谨慎用权,清廉自守,视人民为再生父母,视事业重如山、视名利淡如水,成为一尘不染、清正廉洁的表率,在他的感召下,贫困的兰考县却有一片清风正气在回荡。
该剧总制片人程力栋表示:“节制私欲、天下为公,是电视剧《焦裕禄》力图向世人传达的焦裕禄精神的核心内容,只有防微杜渐,从小事严格律己,才能将天下为公落到实处。”时隔多年的今天,焦裕禄的女儿焦守云在电视剧中重温焦国庆看白戏的情节,不禁感慨万千。她表示,即使时隔多年,依然会有人对焦国庆提起此事,这让他终身牢记这件小事,再也没有犯过类似的错误。在兰考,焦裕禄严守党纪党规,从不利用手中权力为自己和子女、亲属谋取任何好处。他亲自起草了《干部十不准》,规定任何干部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搞特殊化。
在送鱼一场戏中,焦裕禄的秘书李林将胡大爷送去的鱼送还,胡大爷再次给焦裕禄送鱼。焦裕禄回家看到孩子们围着一盆鱼,徐俊雅准备煮鱼给孩子们补补身体。但焦裕禄却告诉孩子们占便宜的事儿一点儿都不能做,他带着孩子们一起去放鱼。要知道,城关后大坑改鱼塘时,焦裕禄全家都参加了劳动,鱼苗也是焦裕禄协调过来的,但焦裕禄就是不占那小便宜。有一天,焦裕禄办完事回家得知徐俊雅从县委伙房提水,便批评徐俊雅是剥削行为,教育她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最后,焦裕禄自己去挑水做饭。身为县委书记,用公家的半桶水即便是在当时也算不得什么。而焦裕禄却深知“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道理。廉政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和力量。他感染了身边的干部,使兰考县的干部群众结成了鱼水关系,营造出风清气正的环境。电视剧这样处理“鱼与水”的关系,具有象征意义。在剧中,成县长、李明、刘秀英都是那个时代人们敬仰的好干部。
焦裕禄不搞特权,甚至到了苛刻的地步。晚上,焦裕禄回到家中,看到徐俊雅在和守凤商量填哪个招工表,但焦裕禄却告诉女儿,别人都来送招工表是因为她的父亲是县委书记。焦裕禄把送了招工表的单位负责人叫到他办公室,婉言谢绝了他们。县邮电局招工时,守凤考上了邮电局的话务员。而焦裕禄却坚持让女儿去食品厂做临时工,好好补补生产劳动这一课。焦守凤听从了父亲的话,去了食品厂上班。她给西街门市部送酱油,一路上人们议论纷纷。
公生明,廉生威。焦裕禄以勤政为民、廉洁奉公的实际行动树立了崇高的形象。演员李雪健在廉政公益广告中说:“20年前,我演过焦裕禄,20年后,我又演杨善洲,在他们身上有一种精神的力量,这种力量感染了我,也感动了很多很多人——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心里始终装着百姓,为百姓真正干实事,百姓永远铭记,这就是榜样的力量,这就是人民永远怀念的好干部——清廉一生平安,实干造福百姓。”这段公益广告明确告诉人们,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电视剧难免有演绎的成分,但不管怎样演绎,我相信,那时的工作条件肯定比剧情还要艰苦,现在许多人已被物质同化,价值观已发生了改变,不少人丧失的正是那种意志品质,那种精神的力量。当前,领导干部受到的各种诱惑更多、更大。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拉拢腐蚀干部,手段越来越多,越来越隐蔽,若不警惕,就可能被拉下水。此情此景,要求干部要绷紧拒腐防变这根弦,慎微慎独,自觉拒腐蚀、永不沾。
观后感 /juping/2954.html
作为人民的公仆,焦裕禄把自己的职责使命发挥的淋漓尽致,剧中通过他苦难奋斗的青少年时代,土改和剿匪经历,在工业战线的工作,以及最后在兰考的奉献等经历为观众真实再现了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一生。他让我们看到一个真正的党员所具有的优秀品质。
电视剧《焦裕禄》是由好称“百老汇华裔第一华人——王洛勇”倾情演义的,全面的展现了焦裕禄同志艰苦奋斗的一生,深刻的挖掘了他的精神。让观众看到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民公仆形象!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跟随观众的感悟来领略这位优秀共产党人的风采吧!
——题记
1、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电视剧《焦裕禄》观后感
最近中央电视台热映的电视剧《焦裕禄》深深地吸引了我,焦书记那高大的形象不断萦绕在我的脑海中……1962年,40岁的共产党员焦裕禄调任兰考县县委书记。在哪个年代,他常年穿的是打着补丁的衣服,一件旧大衣成了他冬天里御寒的唯一之物。他严于律己,克己奉公,他坚持生活在群众之中,和群众同甘共苦,哪里最艰苦,哪里就有他的身影。在下乡救灾治涝的艰苦奔波中,总是自备干粮,手拿雨伞,和群众一起战洪水,探流沙,查风口。他一心为公,一心为民,唯独没有想到自己。
焦裕禄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对党和人民事业高度的忠诚,带领兰考县干部群众自强不息,艰苦奋斗,治理“三害”;他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想的仍是群众的生活;他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电视剧《焦裕禄》深深震撼着观看者的心灵,一个共产党人的崇高风范令人肃然起敬。
有人说焦裕禄没有政绩工程,我认为,焦裕禄同志不但有“政绩工程”,而且还十分的伟大。就是他在广大人民群众心目中树立起了一座高大的精神丰碑。关心人民群众疾苦,与人民群众患难与共;公而忘私,抱病工作,以党和人民群众的利益为重,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不怕困难,不怕牺牲,不搞特殊,严于律已等。这些“政绩工程”与现阶段所谓的“政绩工程”虽然有很大的差别,但从价值意义上来讲,从扞卫和树立党和政府的形象上来说,要高大的多,实用的多。几十年来,党和人民群众始终怀念焦裕禄同志,学习焦裕禄同志,继承和发扬了焦裕禄同志的精神,对促进和发展我国的经济建设,尤其是在对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上发挥了积极的重大的作用。焦裕禄同志的精神永远放光芒,永远活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
2、永久的感动——电视剧《焦裕禄》观后感
还记的当年观看电影版《焦裕禄》的时候,被影片中李雪健所饰演的焦裕禄感动的热泪盈眶。使我感受到了一个有血有肉,生动鲜活的共产党员的形象。二十多年过去了,在我以为大家都遗忘了焦裕禄的时候,电视剧《焦裕禄》横空出世了,虽然时代不同,但带给我的那份感动却依旧。他忍受着肝病的痛苦,日夜坚持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他带领群众抗风沙、战盐碱、造福兰考人民的事迹仍然有着极大的感染力,他的精神逾远而弥存。
同电影相比,电视剧的容量更大,细节也更丰富。王洛勇饰演的焦裕禄有着自己的特色,使得焦裕禄的形象更人性化,更加真实可信。也符合现代社会观众的审美需求。
电视剧中得很多情节也切中了当下的热点问题,而焦裕禄的做法可以为现在的官员们提供一面镜子。焦裕禄因为其大儿子打着他的旗号去戏院不花钱买票看戏,而对其子大为生气,对其严厉批评。并带着儿子去补了一张票,并当面向戏院工作人员道歉,同时重声任何人不得搞特殊,搞腐败。
区区的一张戏票,从中折射出焦裕禄伟大,同时又反衬了现在那些以权谋私的腐败分子的丑陋!现在很少能再有焦裕禄那样被百姓称赞的好干部,反而官二代、官三代、成为了热点话题。真的公布官员财产的话,哪些官员能经得起考验呢?如果不与时俱进,加强党的建设,老百姓看到的都是官二代官三代进入机关单位,成为公务员等等。那么老百姓的党的支持还会像战争年代那样吗?我们党只有不断加强自身的建设,加强廉政建设,才能保持清廉形象,赢得老百姓的支持,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伟大的精神——电视剧《焦裕禄》观后感
最近中央一套热播的电视剧《焦裕禄》让曾经响彻中华大地的名字焦裕禄从人们的记忆深处浮现出来,深深被震撼。电视剧《焦裕禄》根据殷云岭、陈新创作的《焦裕禄传》改编该剧记述了焦裕禄一生成长影评范文与奋斗的人生轨迹。焦裕禄直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始终保持人民公仆的本色,想的仍然是人民群众的幸福安康,充分体现了共产党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崇高风范。焦裕禄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塑造了一个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县委书记的光辉形象,铸就了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
在以后的工作实践中,我们党员群众都要时刻牢记宗旨、心系群众,“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古人说,“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我们要始终坚持群众路线,认真落实以人为本,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党员干部无论职位高低、能力大小,都要像焦裕禄同志那样,把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而奋斗作为人生的最高目标,把为人民服务作为人生的最大追求,把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最终目的。
学习焦裕禄生活简朴、勤俭办事的作风,坚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我们决不能自满,决不能懈怠,决不能停滞,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要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这也是焦裕禄精神的精髓。
通过这部电视剧让我对焦裕禄这一时代骄子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我想不仅对于我,对于我们所有党员群众都是很有教育意义的。身为一名党员的我,感到光荣和自豪,同时也感到身上的责任是重大的,前进的道路上要学习的还很多。焦裕禄离开我们45年了,但他的崇高精神却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永远是亿万人民心中一座永不磨灭的丰碑,永远是鼓舞我们艰苦奋斗、执政为民的强大思想动力,永远是激励我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宝贵精神财富,永远不会过时。我们不仅要深入学习、大力弘扬焦裕禄精神,而且要把焦裕禄精神发扬光大。如今在国际局势新形势下,机遇和挑战并存,我们全民族在焦裕禄精神的激励和鼓舞下,经过前赴后继的不懈奋斗,祖国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3、一座高大的精神丰碑——电视剧《焦裕禄》观后感
近来,《焦裕禄》于央视一套开播后,深深地吸引了我,焦书记那高大的形象不断萦绕在我的脑海中……1962年,40岁的共产党员焦裕禄调任兰考县县委书记。在那个年代,他常年穿的是打着补丁的衣服,一件旧大衣成了他冬天里御寒的唯一之物。他严于律己,克己奉公,他坚持生活在群众之中,和群众同甘共苦,哪里最艰苦,哪里就有他的身影。在下乡救灾治涝的艰苦奔波中,总是自备干粮,手拿雨伞和群众一起战洪水,探流沙,查风口。他一心为公,一心为民,唯独没有想到自己。
焦裕禄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对党和人民事业高度的忠诚,带领兰考县干部群众自强不息,艰苦奋斗,治理“三害”;他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想的仍是群众的生活;他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电视剧《焦裕禄》深深震撼着观看者的心灵,一个共产党人的崇高风范令人肃然起敬。
焦裕禄同志在广大人民群众心目中树立起了一座高大的精神丰碑,他关心人民群众疾苦,与人民群众患难与共;公而忘私,抱病工作,以党和人民群众的利益为重,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不怕困难,不怕牺牲,不搞特殊,严于律已等。他的这些“政绩工程”与现阶段所谓的“政绩工程”虽然有很大的差别,但从价值意义上来讲,从扞卫和树立党和政府的形象上来说,要高大的多,实用的多。几十年来,党和人民群众始终怀念焦裕禄同志,学习焦裕禄同志,继承和发扬了焦裕禄同志的精神,对促进和发展我国的经济建设,尤其是在对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上发挥了积极的重大的作用。焦裕禄同志的精神永远放光芒,永远活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焦裕禄精神始终是我学习的榜样,他鞠躬尽瘁为人民,两脚踏遍黄沙地,“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自己。”的好品格深深印入我的脑海中,学习和弘扬焦裕禄精神,就是要明确人生追求的崇高境界,把握忠诚爱民的本质,领会科学创造的精髓,抓住实干奉献的关键,逐步内化为坚强的党性,外践于良好的作风,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争创一流业绩。
4、俯首甘为孺子牛——电视剧《焦裕禄》观后感
最近电视里热播了电视剧《焦裕禄》,尽管这已我以前看过电影版的《焦裕禄》,但剧中焦裕禄那高大的形象始终萦绕在我的脑海中。
焦裕禄同志逝世距今已有40年,40年来,我们国家风雨变迁、沧海桑田,发生了翻天复地的变化,人们对生活的观念也变化很大,但我们却依然记着焦裕禄这样一位共产党人的名字,他的故事,已经深深地烙进了人们的心中,他俯首甘为孺子牛,鞠躬尽瘁为人民,无私奉献、情操高尚、人格伟大;他带领群众抗风沙、战盐碱、堵风口,栽下了泡桐几百里,造福兰考人民;他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所以他人虽死而神不朽,精神逾远而弥存。他的事迹感动了整整几代人!
62年,年仅42岁的共产党员焦裕禄,在冬天的寒风中调任河南省兰考县县委书记,走进兰考这片贫瘠的土地,迎接他的不是簇拥着的鲜花,不是经久不息的掌声,而是衣衫褴褛满面尘垢的孩子、是饥寒交迫逃荒要饭的灾民,是大雪、是风沙、是饥荒、是荒芜的土地,身为县委书记,身上没有官气、阔气,一件旧大衣是他御寒的唯一之物,他吃的是窝窝头,小咸菜,他的儿女和老百姓一样挨饿受穷。
为了兰考人民能摆脱穷困,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焦裕禄心甘情愿地牺牲自己和幸福的家庭。
在下乡救灾治涝的数月艰苦奔波中,总是自备干粮,手拿雨伞,和群众一起战洪水,探流沙,查风口。在兰考一年多的时间里,他忍受着肝病的痛苦,日夜坚持工作,在狂风、大雨、沙窝、激流里奔波,走了兰考大地,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
焦裕禄同志坚持生活在群众之中,和群众同甘共苦,哪里最艰苦,哪里就有他的身影。在那简陋而又潮湿的办公室里,他和同志一起规划着兰考县的宏伟蓝图;在北风呼啸,飞沙漫天的田间地头,他和群众一起挥锹劳动;在寒冬雪夜,他踏雪百里把救济粮食亲手送到孤寡老人的手中。
在那破旧的写字台前,他忍受着肝癌的巨痛,起草着治理风沙盐碱的方案。
他一心为公,一心为民,从没有考虑过个人的成败,从没有考虑过自己的得失,更没有为求什么政绩而去弄虚作假。
在他身上体现出了一个共产党员的风采和不怕艰难困苦,不畏流血牺牲的,锐意进取,廉洁奉公的高贵品质!
焦裕禄同志的事迹给与我新的感受,新的启迪和新的振奋,使我再一次认真思索着人生的真谛,人当怎样活着?我们要做一个怎样的人?
作为一个基层领导干部,我生活的环境远比焦裕禄同志优越,但今天我感谢他为我指明了生活的航向,树立了前进的路标,让我明白了人生的意义和自己所追求的目标。
为此,我将义无反顾的以焦裕禄同志为学习的榜样,勤奋学习,勤奋工作,以实际行动为项城城乡建设发展而尽心尽力,为共产主义的实现而添砖加瓦!虽然以前我曾经迷茫,有过私心,但我的本质是做好人,想帮助别人,想丹心报国,都想为中华民族的进步和腾飞努力奋斗。我将沿着这条路坚定地走下去,不畏困难,艰苦奋斗、求真务实、实事求是,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件事。以强烈的时代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发扬焦裕禄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向困难低头,不断开拓进取,在任何环境下,都要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用的人。
5、人民永远的记忆——电视剧《焦裕禄》观后感
看电视剧《焦裕禄》有感近日,中央一套播出电视剧《焦裕禄》。观看每集我的情绪都被剧情所调动,时而热血澎湃,时而热泪盈眶,受到了强烈的心灵震撼和深刻的思想洗礼。
焦裕禄的事迹感人至深,首先就在于他那种对人民的赤胆忠心上。剧中的“二把手”跟焦裕禄有一段精彩的对话,那人说工作要先让上级领导满意,焦裕禄却认为工作要先让人民群众满意。抱有这两种思想的不同结果是,焦裕禄忙于发放救济让老百姓度过难关,那位“二把手”却忙于筹办展览让上级领导高兴。这两种迥然不同的政绩观,事实上反映出如何看待对上负责和对下负责二者的关系问题。看看焦裕禄的为民态度,对于我们在工作中如何正确把握好这二者关系,是很有启迪的。
焦裕禄的事迹感人至深,其次就在于他那种身先士卒的工作精神上。在现在的人看来,焦裕禄所做的那些访贫问苦、问计群众、勘探风沙、查看灾情等事情,完全都可以让自己的副手甚至于秘书代劳。但是,焦裕禄却总是轻车简从深入一线,那种“车”充其量就是破自行车,那种“从”无非是一两个顶多三五个必须随行的人员。他那种“吃别人嚼过的馍没有味道”的思想,值得那些坐在主席台上高喊务实而却养尊处优的人认真思考:为啥那么多人敢以假数字、假典型来糊弄领导?除了下边的问题,是不是也与领导不能掌握一线的实际情况有很大关系?
我想焦裕禄的事迹感人至深,第三就在于他那种吃苦在前的奉献精神。对过去县领导心安理得享受着的特殊待遇,焦裕禄硬是带头给取消了。这虽说是集体表决定下的,但没有他的登高一呼,哪会有表决时候的应者如云。在得失之间,焦裕禄在全家老小尚未温饱的情况下,克己奉公,这种境界何其高尚!当女儿在向母亲埋怨自己的衣服破旧的时候,当孩子们欢天喜地要吃鱼的时候,当儿子一气之下扔掉手中的窝窝头的时候,我想焦裕禄的心肯定在滴血,因为哪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子女?哪个父母不想让自己的孩子们过上好日子?在这些私情面前,焦裕禄想到的却是如何维护党的形象。这是一种痛苦的抉择,也是一种崇高的抉择!
我想焦裕禄的事迹感人至深,最后就在于他那种敢于承担责任的负责精神。当上级来调查处理问题,别人又乐于替他承担责任的时候,焦裕禄以坦白的襟怀和无畏的胆识,斩钉截铁地承认是自己做出了决定。这种大无畏的精神,展现出的是他对党的拳拳忠心,展现出的是他坦荡的胸襟和淡泊的姿态。
焦裕禄心里想着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因为他知道党的形象,需要在为人民服务中去维护。在他的事迹里,没有震耳欲聋的高谈阔论,没有故作高深的反复思考,他认准的只有一条:一切为了人民。人民群众当时那么拥戴他,人民群众现如今那么怀念他,就是因为“给人民作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
焦裕禄作为一名党员,他身体力行的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优秀品质。为人民办好事,办实事!集中体现了共产党人的核心价值。这种与民族命运共同担当,与国家命运共同担当的精神,为任何时候所需要!
6、民族的脊梁——电视剧《焦裕禄》观后感
五十年前,一篇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让当时的全国人民记住了“焦裕禄”这个名字。
五十年间,笔者目睹了众多的传记、诗歌、电影等媒体用各种式样传颂着焦裕禄。
如今,电视剧《焦裕禄》呈现了焦裕禄光辉、真诚、慈善又平实的一生,为民族脊梁树起了一根崭新的标杆。
千千万万人民公仆的榜样电视剧《焦裕禄》最大的成功,是形象地塑造了民族脊梁式的英雄形象,弘扬了一代公仆的浩然正气,体现了时代精神和共产党人的良知的完美结合。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波澜壮阔,涌现出了无数的先贤先哲和英雄人物。他们是民族的脊梁,为民众拥戴引领民族前进。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人为民族的独立、发展和走向伟大的复兴这一中国梦而前赴后继,英雄辈出,焦裕禄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
电视剧以一个个生动感人的故事,阐述了焦裕禄精神,在今天我们可以概括为慈善奉献精神。焦裕禄始终牢记“民为贵”,以民为本,把人民视作母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声声“娘啊”让民众心暖。他提倡实干兴邦,空谈误国,为改变兰考贫穷落后而殚精竭虑,身体力行,以致病重了还念念不忘多做工作。他实事求是,崇尚实干,无论是平反冤假错案,还是决定植林的承包方案,他都注重民情民意,而不拘泥于所谓的“红头文件”,这种实事求是的精神彰显了慈善的本质内涵。他注重调查研究,亲临风沙口摸底,那句“别人嚼过的馍馍没味道”,金石良言,出自肺腑,体现了慈善创新无止境的辩证唯物论思想。人是要有点精神的,一部好剧就是要传递精神的力量、榜样的力量。慈善应该为凡人善举树立丰碑,同样,慈善应该为千千万万个人民公仆讴歌,因为焦裕禄精神凝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全部内容。
人民呼唤今天的“焦裕禄”。
7、人民的公仆——电视剧《焦裕禄》观后感
焦裕禄,一个中国人民熟悉而亲切的名字,他是人民公仆的榜样,也是中国人的道德楷模,更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丰碑。虽然他离开我们四十多年了,我们却从未停止对他的呼唤。中央电视台播出电视连续剧《焦裕禄》的每个夜晚,我都会准时守在电视机前,从新走进他、倾听他、感知他,和他一起感受一个全新时代的脉动与心跳。
1963年元月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焦裕禄临时召开县委会。他没有宣布议程,而是把大家带到火车站,去目睹成批成群灾民逃荒的令人痛心的场面……有着同样逃难经历的焦裕禄下了决心,就是拼上身家性命,也要把兰考的“三害”治住。他毅然把消极的“劝阻办公室”改建为积极的“除三害办公室”,先后抽调了120多名干部、老农和技术人员,组成一支“三害”调查队,在全县展开了大规模的追洪水、查风口、探流沙的调查工作。
许多同志考虑到焦裕禄的病,劝他不要参加野外调查了,他说:“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为此,他多次住过老饲养员肖位芬的牛屋,向他讨教治沙的“真经”;他同新分到林业局的两位大学生交朋友,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鼓励他们做泡桐研究。每当风沙最大的时候,也是他带头下去查风口、探流沙的时候;雨最大的时候,也是他带头冒雨涉水、观察洪水流势和变化的时候。他就是在这种流动的“办公桌”上认识了兰考,找到了治理“三害”的具体方法。
“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这句话细察其意,就是强调领导者要多动脑筋,重视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材料。只有这样,方能取得指导工作的发言权,拟出切合实际的工作方针,说出令人折服的道理。焦裕禄的这句话,强调的不仅是领导干部的工作方法,更重要的是提倡一种求真务实精神。焦裕禄对同志对人民满腔热情。他常说,干部不领,百姓掉井;共产党员应该在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出现在群众的面前;在群众最需要帮助时候,去关心群众、帮助群众。他的心里装着全县的干部群众,唯独没有他自己。1964年5月14日,焦裕禄被肝癌夺去了生命,年仅42岁。他临终前对组织上唯一的要求,就是“把我运回兰考,埋在沙堆上,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
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我们面临许许多多的新挑战新考验。只有像焦裕禄那样,继续保持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身先士卒的作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脚踏实地,心无旁骛,坚定信念,奋力进取,才能把我们的各项工作做得更好些。
8、党的希望——电视剧《焦裕禄》观后感
最近晚上黄金时间,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播放电视连续剧《焦裕禄》,我看了几集,感慨万端。现实生活中像焦裕禄这样的好干部,尤其是好的县委书记恐怕不多见了,就像恐龙一样快成化石了。
在如今的市场经济大潮中,到处充满了铜臭味,物欲横流,肆意刻薄,人情冷落,个个眼中只见钱钞,给人的感觉像是到了世界末日。
焦裕禄作为河南省兰考县县委书记,到乡村走村窜户,访贫问苦,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靠的是一辆破旧的脚踏自行车。兰考人民和兰考的未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很难想象,现在的干部出门庇股底下一栋楼,动不动就警车开道;天天山珍海味;讲待遇,讲排场;有几个是在真正地为人民服务的?!不少有决定权的领导干部,为了所谓的政绩,强奸民意,在实际工作中弄虚作假,比如招商引资过程中搞假外资,假投资,将落后、淘汰的企业当宝贝似的引进到本地,造成有限资源的浪费,环境污染事件不断,搞得民怨沸腾,就是没一个“领导”来承担责任的!
焦裕禄访贫问苦期间吃住在农户的牛棚里,用牛草作被褥,不怕脏和累,这是怎样的一种精神?现在能有这样的干部吗?你说呢?现在的领导干部出行有高级轿车、飞机,出国的次数比老百姓进城的趟数都要多得多,住的是几千元甚至上万元一晚的五星级或超五星级宾馆,喝的是一瓶成千上万元的洋洒,吃一顿饭要成千上万元甚至几万、几十万元不等,这些支出全是广大纳税人的血汗钱,可就没一个心疼的,而焦裕禄连老百姓送的一块西瓜都不肯吃,这又是一个怎样的精神!
焦裕禄为了兰考的沙灾,与广大干部、群众一起,栽树固沙,解决老百姓的吃饭问题。现在的干部为了面子工程,为了个人的仕途升迁,好大喜功,劳民伤财,一会儿搞什么经贸洽谈会(高价邀请名人、名星来助演、助阵),一会儿搞什么投资说明会,成效如何?只有天知道!难道说不是这样的吗?花了不计其数的财政资金,没有带来多少效果,就好象钞票扔进了大海,引不起任何浪花一样!你说不气人吗?而焦裕禄把有限的财政资金用于抗灾救灾,就是不允许用来修缮县政府的招待所。哪像现在的政府机关,办公大楼比天安门城楼还雄伟,比美国的白宫还富丽堂皇,就好像中国富得流油、遍地是黄金似的。其实中国还很穷,贫困人口还有几千万(官方公布的数字),还有不少因病、因残或其它原因即将致贫的人群。难道他们就不需要国家的救助吗?
焦裕禄因为其大儿子打着他的旗号去戏院不花钱买票看戏,被焦裕禄严厉批评,并带其子去补了一张票,并当面向戏院工作人员道歉,同时重声任何人不得搞特殊,搞腐败。区区的三毛钱的一张戏票,从中折射出焦裕禄的人格魅力是多么伟大!这是一种什么人格、什么精神?现在这样的干部还有吗?多少干部想把国有资产掏空,把资产转移到国外,家属送到国外,做起“裸官”了;有多少官二代、官三代、富二代、富三代进了国家机关的?还有多少人靠裙带关系进入国家机关的?谁能向全社会公布一个准确的数据?哪怕是一两个也行!敢吗?
这就是现实!
胡锦涛总书记说得好:“一个党如果失去了人民的支持,就失去了执政的基础!”
作为一名不老也不新的中共党员,我感到很痛心、也很纠结,更感到忧心忡忡。希望我们的党内多多涌现焦裕禄这样的好干部,我们的党就有希望,我们的国家就有希望。难道不是吗?
9、三种感动——电视剧《焦裕禄》观后感
电视剧《焦裕禄》每一个镜头都扣动民众的心弦,赢得广泛的共鸣,剧中的许多史实都源于焦裕禄的生平,诸如拆了一个“劝阻办”、设了“除三害”、“反开后门”两个办公室;耐心教育拖拉机手,在煤站除贪反腐;骑车下乡;调研住牛棚……这些密切联系群众的情节,展现了当年一个县委书记的真实风貌,触及了老百姓的所爱所恨,道出了老百姓的所想所说所盼。
党中央2012年12月作出的“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早在半个世纪前就在焦裕禄身上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即将在全党开展的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正是再现焦裕禄精神的有力措施,是人民群众召唤今天的“焦裕禄”的期盼。生活中缺失的,民众期望的,都在荧屏上活生生地出现了,走到了群众的心中,这怎么不让观众为之叫好呢?无怪许多百姓观后发表感言:每个共产党员,每个领导干部都应该看看《焦裕禄》,学学焦裕禄。从慈善角度看《焦裕禄》,焦裕禄不仅具有典型的传统慈善——爱民、思民、为民,同时也具有现代慈善的主要特征——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中国慈善梦的成功实践电视剧《焦裕禄》的成功之处在于全剧充满了“三感”。第一是正确感动,第二是道德感动,第三是人性感动。这三种感动传递出的正能量,自始至终都贯穿在30集电视剧所有的细节里,天理、党性、良知这些为许多人渐渐忘却的道理在剧中重新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巨响。焦裕禄处处以民为本,事事以民为重,时时忧民疾苦,令当今那些以权谋私、贪得无厌者无地自容;焦裕禄当年所言“干部不领,水牛掉井,你让群众咋办?”让那些不思进取,庸碌无为者深感汗颜;焦裕禄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作风,使那些结党营私、蝇营狗苟者显露出猥琐和渺小;焦裕禄真诚真孝,重情重义的情操,也会引发人们内心灵光得以再现。
《焦裕禄》全剧没有“高、大、全”的痕迹,“不是人民的父母,而是人民的儿子”,“没有二十万也要治三害”,“不发表也是鞭策”,这些平常话语,既显示焦裕禄的一心为民之心,也显示出“平淡见真”的功力。全剧几乎无一例外围绕着百姓的爱憎、疾苦、挣扎、奋斗、期盼展开。焦裕禄的思路、办法、举措也几乎无一例外均来自深入调研、问政于民、问计于民的过程之中。这一点恰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的最集中体现。
实现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慈善梦是中国梦架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焦裕禄精神就是今天的中国慈善梦,为国分忧、为民担当,奉献高于一切。焦裕禄在艰难的环境中奉献了热血和生命,这就是最大的慈善。慈善应当为民族脊梁讴歌,电视剧《焦裕禄》就是实干兴邦复兴中国梦的一次成功还原和真情再现。
10、纤尘不染倡树清风——电视剧《焦裕禄》观后感
胡殿文提起兰考,人们自然会想到焦裕禄;提起焦裕禄,人们又不约而同地想起焦裕禄。兰考,因焦裕禄而闻名。最近,电视剧《焦裕禄》在央视热播,在人们心中掀起了波澜。焦裕禄的名字永远和兰考人战胜自然灾害、实现脱贫致富、过上好日子联系在一起。
焦裕禄不仅干事而且干净,因而,他在干部中有感染力,在群众中有号召力。无论在工作中或在日常生活中,他能够秉公用权、谨慎用权,清廉自守,视人民为再生父母,视事业重如山、视名利淡如水,成为一尘不染、清正廉洁的表率,在他的感召下,贫困的兰考县却有一片清风正气在回荡。
该剧总制片人程力栋表示:“节制私欲、天下为公,是电视剧《焦裕禄》力图向世人传达的焦裕禄精神的核心内容,只有防微杜渐,从小事严格律己,才能将天下为公落到实处。”时隔多年的今天,焦裕禄的女儿焦守云在电视剧中重温焦国庆看白戏的情节,不禁感慨万千。她表示,即使时隔多年,依然会有人对焦国庆提起此事,这让他终身牢记这件小事,再也没有犯过类似的错误。在兰考,焦裕禄严守党纪党规,从不利用手中权力为自己和子女、亲属谋取任何好处。他亲自起草了《干部十不准》,规定任何干部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搞特殊化。
在送鱼一场戏中,焦裕禄的秘书李林将胡大爷送去的鱼送还,胡大爷再次给焦裕禄送鱼。焦裕禄回家看到孩子们围着一盆鱼,徐俊雅准备煮鱼给孩子们补补身体。但焦裕禄却告诉孩子们占便宜的事儿一点儿都不能做,他带着孩子们一起去放鱼。要知道,城关后大坑改鱼塘时,焦裕禄全家都参加了劳动,鱼苗也是焦裕禄协调过来的,但焦裕禄就是不占那小便宜。有一天,焦裕禄办完事回家得知徐俊雅从县委伙房提水,便批评徐俊雅是剥削行为,教育她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最后,焦裕禄自己去挑水做饭。身为县委书记,用公家的半桶水即便是在当时也算不得什么。而焦裕禄却深知“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道理。廉政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和力量。他感染了身边的干部,使兰考县的干部群众结成了鱼水关系,营造出风清气正的环境。电视剧这样处理“鱼与水”的关系,具有象征意义。在剧中,成县长、李明、刘秀英都是那个时代人们敬仰的好干部。
焦裕禄不搞特权,甚至到了苛刻的地步。晚上,焦裕禄回到家中,看到徐俊雅在和守凤商量填哪个招工表,但焦裕禄却告诉女儿,别人都来送招工表是因为她的父亲是县委书记。焦裕禄把送了招工表的单位负责人叫到他办公室,婉言谢绝了他们。县邮电局招工时,守凤考上了邮电局的话务员。而焦裕禄却坚持让女儿去食品厂做临时工,好好补补生产劳动这一课。焦守凤听从了父亲的话,去了食品厂上班。她给西街门市部送酱油,一路上人们议论纷纷。
公生明,廉生威。焦裕禄以勤政为民、廉洁奉公的实际行动树立了崇高的形象。演员李雪健在廉政公益广告中说:“20年前,我演过焦裕禄,20年后,我又演杨善洲,在他们身上有一种精神的力量,这种力量感染了我,也感动了很多很多人——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心里始终装着百姓,为百姓真正干实事,百姓永远铭记,这就是榜样的力量,这就是人民永远怀念的好干部——清廉一生平安,实干造福百姓。”这段公益广告明确告诉人们,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电视剧难免有演绎的成分,但不管怎样演绎,我相信,那时的工作条件肯定比剧情还要艰苦,现在许多人已被物质同化,价值观已发生了改变,不少人丧失的正是那种意志品质,那种精神的力量。当前,领导干部受到的各种诱惑更多、更大。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拉拢腐蚀干部,手段越来越多,越来越隐蔽,若不警惕,就可能被拉下水。此情此景,要求干部要绷紧拒腐防变这根弦,慎微慎独,自觉拒腐蚀、永不沾。
观后感 /juping/2954.html
智能推荐
- 下一篇:幼儿园公开课观后感范文
- 上一篇:励志电影《当幸福来敲门》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