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封印观后感800字
栏目:观后感800字时间:2018-01-20
" 篇一:第七封印观后感800字
今天上午,公司网线出了问题,干脆就安心的看前几天就下下来一直没安心看的电影。《第七封印》是前天下的,因为看到一篇介绍,说人临死之前应该看看这部电影。一时冲动也就下了。
《第七封印》,我觉得这部片子有种宗教色彩。我没有看的很懂,但是看的有点激动。呵呵。
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片中人的脸,对,就是脸。我承认,我是个有点注重脸面的人,第一眼看人的时候首先看的往往都是人的眼睛。《第七封印》就这样对了我的胃口。片中有很多的镜头都是人的眼睛。西方人的眼窝都是有点深陷的,看起来深邃无比。在影片的刻意强调下更显得如此。
安东尼的脸色总是苍白的,从第一次见到死神到最后都是如此。眼睛里总有很奇怪的东西在善良。他是绝望的,还有恐惧。一直都在恐惧着,所以他一直都很不安。即使是在那个黄昏,喝着牛奶吃着野草莓,他说他会记住的那个黄昏,他的眼睛里依然有惊惶。
他是不相信上帝的,至少不是很相信。影片中有一段他对死神说的话,说了很久。我觉得更像是他的自白。他怀疑上帝的存在,因为人们总是在祈祷,却总也看不到那些传说中的神迹,只是凭着一种模模糊糊的信仰罢了。死神就说了一句话,“你在恐惧。”安东尼的情绪突然就转变了,他说,“是的,我在恐惧。因为恐惧,所以必须抓住一点信仰。”可能信仰真的就是这样产生的吧。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恐惧,很多时候不可克服,如果有了信仰,至少还可以让自己去相信那一点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存在的东西。在西方,上帝就是这么个东西。可惜,在《第七封印》中,那个被钉在十字架上的上帝,我怎么看都觉得恐怖。那样狰狞的一个上帝,更像是中国神话中的怪物。至少也是坏蛋。
片中有一段音乐,没有看到人物的时候我觉得很好听,虽然听起来有点绝望,但是悠扬无比,震撼人心。然而,随之出现的是什么情景啊。那麽多哀哭着的人,鞭笞着前进。他们背负着耶稣,背负着十字架。牧师发表那么慷慨激昂的演说。他说,每个人都会死去,一个如花的姑娘,谁又知道明天是不是就是一具苍白的尸体呢?那样健壮的一个男人,没有人知道他还能污染这个本来就肮脏的世界多久。牧师的表情激动的有点可笑。在我看来。那是瘟疫流行的时代,每个人都惶惑不安。他们都跪倒在地,却不知道到底应该祈祷什么。或许应该赎罪?像那队伍里的人一样,鞭笞着前行。但是为什么我听到那么凄惨的哭声?男人的,女人的。
有一个被魔鬼附身的女孩子,绝望的叫了很久,她被捆绑在十字架上,禁止所有人上前。教士的表情看起来严肃无比。然而那女孩子被活活烧死的时候,却是那么精壮的8个小伙子押送着。他们甚至不敢碰触她的身体。安东尼看着火燃烧的时候眼睛里充满了泪水,他对着死神大喊,“你到底对那个女孩子做了什么?”死神的回答是,“你总是有那么多问题吗?”死神的表情很淡然,近乎凝固。
安东尼一直在和死神下棋,最后一次下棋的时候,他终于放弃努力。他把自己的国王送给了死神。死神告诉他,“下次我来的时候,你和你周围的人都会一起消失。”是的,他们一起消失了。因为他们本就已经绝望。临死之前,安东尼的妻子一直在读那段文字,用美丽的法语(我猜是。o(∩_∩)o…)读着,“当拉姆揭开第七封印的时候,天堂一片死寂,这样的死寂延续了半个小时之久,而此时,七位天使也即将吹响他们手中的号角……”
我喜欢死神的装扮,他的样子更像是一个教士。在西方拯救受难的子民,与上帝沟通的教士。他的任务却是拿走人的生命。他的冷漠,在他专心致志的锯掉杂耍老板攀住的求生之树的时候一览无余。他说的,没有特例,没有救赎,没有任何机会。他只是拿走人的生命。他说了,他是无知的,他没有秘密。
约瑟夫在片中是个温暖的角色,他相信上帝,很虔诚的相信。他从来不觉得自己的幻觉是幻觉,他相信那是真实的,所以他看见了圣母,看见圣母的微笑。看见了安东尼和他的伙伴们在死神的镰刀下绝望的绚丽的舞蹈。
影片的结束,约瑟夫和他美丽的妻子,可爱的孩子在一片美妙的鸟鸣声中牵着马离开,身后是一片清朗朗的碧海蓝天。温暖无比,清净无比。好像,瘟疫从来没有存在过。
我喜欢这部电影,很喜欢。看的很专心。并没有领悟许多,仅仅知道死亡不可避免,幸福可以永恒,如果有心。
篇二:第七封印观后感800字
最早看《第七封印》时完全看不懂,直到后来了解了一点哲学和当时的背景才有所明白。这是一部关于死亡和信仰的电影。
欧洲人的信仰危机可以说并不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才出现的,早在17 、18 世纪便已出现。首先是一些经验主义者如休谟对上帝的怀疑,然后是康德,继而是叔本华、尼采,接着是维特斯根坦、萨特。这一连串的哲学大师的哲学可以说都是围绕一个问题展开的,那就是上帝,或者说人的信仰。记得周国平曾经这么比喻:两千多年的西方的追求信仰的道路犹如一个人的独自跋山涉水追求一个目的地,然而两千多年一直没有达到这个目的地。直到有一天一个人拦住了他的道路,告诉他那个地方是存在的,但是永远也达不到,这个人是康德。紧接着,另一个人告诉他一个更大的噩耗:那个地点根本不存在。这就是发出“上帝死了”的悲叹的尼采。这时的信道者该怎么办,他仿佛一下子陷入了无助和恐惧之中,因无助而恐惧。
这种信仰的缺失随即而来的就是一波又一波关于人生虚无的哀叹。固然这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在《传道书》中便有这种虚无的观点:“凡事都是虚空。人的一切的劳碌,就是在日光之下的劳碌,有什么益处呢?”就是连智慧等看似有意义观后感800字左右的东西在生命的虚无面前都是无力的。然而,圣经揭示这个秘密的目的是为了证明信仰上帝的作用——抵抗虚无。唯有全知全能的上帝才可以抗拒这无所不在的虚无,因为他是人在虚空中能找到的唯一的支点。
但是,当上帝的存在得不到证明时(即便是在《传道书》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世上的不公平被反复强调,那也是对上帝的一种怀疑),那虚无便无法抑制的涌来了。骑士在向死神假扮的神父的忏悔中,对上帝提出了根本的质疑," 空虚像一面镜子,在里面映出空虚的自己,真是令人可怕、恐惧。难道人真的无法看到上帝本来的面目么?他为什么总是隐藏在那些不切实际的神迹之中?连自己都无法相信自己,我又怎么去相信其他的人,那些愿意信上帝却无法真正做到的人以及那些既不愿意相信也无法做到的人,他们的命运会怎么样呢?我要的不是假设,是智慧,我要上帝亲手来显示他自己……" 这是我整部电影第一次的震撼,直指我的内心。
康德说我们既不能证明上帝存在,也不能证明上帝不存在,但是为了道德的需要,我们要将上帝存在作为一个预设。但这是一种理性的状态,只能对于理智的存在者有意义,对于我们普通存在者却无法忍受。骑士是一个理性主义者,他是一个意识到这种深刻的虚无但又妄图摆脱的人。他追求的依然是一个圆满的证明,就如同两千年来的其他逐道者一样,妄图达到那个终点。但是这又怎么证明的了呢!于是最终他还是选择了如同大多数人一样的方式,不是智慧,不是证明,而是信仰,就如同克尔凯郭尔说的“信仰的飞跃”。重要的不是上帝的观念,而是信仰上帝的激情。“信仰正是个人内在的无限激情与客观上的不确定性之间的矛盾。如果我能够在客观上把握上帝,我就不回去信仰,但恰恰因为我不能够在客观上把我上帝,所以我必须信仰。”这可能就是基督教徒最后的归宿。
《第七封印》中另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死神是唯一的神。这大概也与我们的认知吻合。史铁生说: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我们的出现时偶然的,我们的死亡是必然的。因此可以说唯有死神才是我们真正的主宰。世上别的苦难,我们都可以竭力避免,唯独死亡我们躲不过,除了接受,别无选择。一旦意识到这点,我们怎能不去思考它呢!托尔斯泰说:“一个人学会了思考后,不管他的思想对象是什么,他所思考的都是死亡。”死亡不正是虚无的一个根源吗?死亡和虚无总是形影不离。叔本华认为意志包含欲求,欲求意味着痛苦,而意志本质上又是虚无的,只是一种挣扎,无力的挣扎。人从一开始就是慢性死亡。基于此他是欢迎作为意志之观像的肉体的解体,即死亡的。
然而人就是这样,妄图寻找生命的目的,寻找死亡的积极意义。当骑士第一次见到死神被问及“是否准备好”时,他回答:“我的身体是恐惧的,我的灵魂是平静的。”但其实我觉得,此时的骑士的灵魂也是恐惧的,因为他尚未想清楚生命的意义,因此他开始和死神博弈,为自己争取了时间。他能找到吗?
古往今来太多哲学家给出了答案。伊壁鸠鲁说:我生的时候尚未死,我死了后,我已不存在,所以我对死没有感觉。没有感觉的事对我是没有影响的。但是我们对于死亡的恐惧不正是因为死后的虚无吗?相对于一点感觉都没有,当下的我们能哭能痛是多么幸福!在《斐多》中柏拉图则强调死亡是灵魂的净化,是摆脱肉体的桎梏达到完满状态的途径,因此哲学家是欢迎死亡的。但那大概只是极少的人能够做到吧。斯多葛学派的观点是:死不可避免,所以还是顺应天命为好。聪明的人命运牵着走,愚蠢的人命运推着走。然而一件事情的不可避免并不能成为我们接受他的理由,我听见灵魂的呼唤“我不愿意死”。死亡的普遍性是接受死亡的另一个理由。想想多少伟人死去,死亡路上,你并不孤单。看来死亡是真正最公平的一件事了。只是与神的永生相比,死亡又是多少大的不公平啊。每个人的生是独一无二的,死又怎能结伴而行?塞涅卡说:我死之后正与生我之前一样。我们从未对我为出生的世界遗憾,又何必为我死之后的世界耿耿于怀呢?两者有什么区别?生我之前未有我,一旦有了我,这个世界便与我相关,我怎舍得轻易放弃!海德格尔的死亡观大概和叔本华是一脉相承的,他强调“先行到死中去”以寻找生命的意义,对死亡不是“恐惧”,而是一种“焦虑”。但虚无的前提注定这只是自我安慰。
看来,死亡本身是没有任何积极意义的。那么在虚无的大背景下,在死亡的归宿下,生是否有动力支持呢?我想任何所谓的动力都会变得无效。骑士的寻找只能是徒劳。有人说骑士最终找到了,是他故意引开死神救了马戏团一家,这是他生命的意义。我却认为这是他在寻找生命意义无果从容赴死前做的一成人之美的一件随意的事。
或许,马戏团一家就是上帝存在的证明。他们与骑士是两种不同的人,注定一个痛苦,一个快乐,一个走向死亡,一个迎来新生。骑士是伟大的,因为他意识到了多数人浑浑噩噩从未想过的东西并为此执着追求,这种精神大概是唯一超越时间、超越毁灭的东西吧。或许生命因这种执着的徒劳而有意义!
篇三:《第七封印》观后感800字
有“电影哲学家”之称的瑞典导演英格玛·伯格曼的电影我只看过这部他花35天完成的《第七封印》,除此之外,则是余华大加赞赏的《野草莓》和《处女泉》的内容概要。
在余华的某本传记上,我读到了关于伯格曼电影的描述。余华年轻时在北京看完《野草莓》后竟激动地徒步走了数十公里,于是,这个名字我记住了。随后,来自他的小说《在细雨中呼喊》,这本小说开头提出的人性命题借用了伯格曼的《细语与呼喊》,让我觉得更有意思。
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在一个BT电影合集里下载到了《第七封印》。是在晚上看这部作品的。在空无一人的房间里,我关上灯,拿出笔记本电脑,以恭敬的态度来观看这部名声远扬的哲学电影。
在这里,我只以初次观看的体会来表达我的感觉。由于事先并不知道其故事背景及典故,真正理解该作是在第二次观看以后。
开场是压抑的天空,鹰飞过,灰色沙滩,疲倦的骑士,两匹站在海里的马。旁白响起《圣经》中的段落。黑衣死神出现在骑士身边,严肃的问答,对生命与信仰的思索和质问在一局国际象棋中开始。
彼端,幸福的一家三口,嬉戏,玩笑,幻象。约夫,米亚,米雪。三个隐喻的名字。
骑士与随从行进,他们从十字军东征归来,十四世纪差点摧毁整个欧洲的黑死病肆虐,这是人类历史上最绝望的时期了。恐惧,悔罪,忏悔,祈祷,救赎,生,死。
徒中骑士布莱克与约夫一家相遇,约夫和米亚的天真与自由开朗的生活态度极大地动摇了布莱克的理想主义悲观情绪,他决心拯救这一家人。死神出现和布莱克继续对弈,布莱克无论如何击败不了死神,这正象征着死亡是不可避免的。而他以凡人的狡猾,移动了国王和车(字幕中是骑士)的位置。他甚至故意弄翻了棋盘以给予约夫一家逃亡的时间。
接下来他们抵达了一个正在上演马戏团演出的村子,这也是全片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的一幕。由于瘟疫带来的痛苦,人们认为自己是有罪的,他们背着十字架上的耶稣像,不停地鞭打自己和他人,以求上帝的宽恕。此处的音乐极为凝重,带有神圣的意味。赎罪的队伍浩浩荡荡经过村子,寻欢作乐的气氛一时烟消云散。在诅咒与忏悔中,队伍又出发了,新的成员又加入进去。
骑士在一个教堂里向假扮成神父的死神大声倾诉自己的理想的困惑,上帝在哪里?他为什么不出现,不伸出手来?他要的不是所谓的信仰,是真理!他的抵抗就是在与死神的对弈中作弊,然而这一切都被死神知晓了——死亡仍然是不可避免的。
随后出现的是中世纪的火刑,无辜的十四岁少女被诬陷为“与魔鬼通奸”,在忍受不了酷刑折磨后被迫承认。布莱克对其极为同情。而另一个全家遇难的少女因同病相连,她们面对面心心相印,直到少女被火烧死。
骑士和他的随从,约夫一家,全家遇难的少女,这一行人来到了骑士的故乡。一群人,包括骑士的妻子,在电闪雷鸣的雨夜读《圣经》来缓解内心的恐惧。这里显然是“第七封印”这一典故的对位表现。简单地说,第七封印是上帝的神谕,是对人类的惩罚,第七封印被揭开后,七位天使让世界充满了异象。最后,在狂风暴雨过去后,那个全家遇难的少女眼中充满了救赎的泪水,清澈而明净,她说了耶稣死前的遗言,It is finished。
翌日清晨,只有约夫一家从死神那里幸免于难,约夫再次看到了幻象,骑士等人跟随着死神跳起了死亡之舞,走向永恒黑暗的归宿。
看完全片,我头痛欲裂。导演太多的意图我无法理解或隐约感知,这促使我去查阅了相关资料,对影片有了比较完整的理解。导演将死亡拟人化为死神,而死神在《圣经》中是不存在的,在电影中死神是上帝的可怕的左手,是上帝的恻影。而受火刑的少女与全家遇难的少女的惺惺相惜,是宗教意味的体现。约夫一家的名字其实暗含着信仰:约夫─约瑟夫,米亚─马利亚,米雪─弥赛亚。影片中无论是理想主义者还是犬儒主义者,最终都无可避免地走向死亡,而导演让约夫一家存活了下来,也许是伯格曼自身体会到信仰缥缈之所在,让学会享受生活欢欣的凡人留下。凡人却有着神的名字,也许这正是上帝对生活的旨意吧。
我想,“电影大师”这个称呼对于伯格曼来说是再合适不过了。我本身是个不爱电影的人,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对无聊商业片的厌倦。而“枯燥”的哲学电影,却给了我与阅读等量齐观的震撼,由此我明白:任何的技艺它们的颠峰都是那么地相似,大型雕塑、交响乐、教堂壁画,每每都需要不亚于乃至超过小说的智慧。无论用什么方式来表达,生命与死亡都是永恒的主题——爱情,这一主题其实就包含了生命与死亡。伯格曼已经用电影展示了,这极大地纠正了我的偏见。
观后感 /ghg800z/2634.html
今天上午,公司网线出了问题,干脆就安心的看前几天就下下来一直没安心看的电影。《第七封印》是前天下的,因为看到一篇介绍,说人临死之前应该看看这部电影。一时冲动也就下了。
《第七封印》,我觉得这部片子有种宗教色彩。我没有看的很懂,但是看的有点激动。呵呵。
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片中人的脸,对,就是脸。我承认,我是个有点注重脸面的人,第一眼看人的时候首先看的往往都是人的眼睛。《第七封印》就这样对了我的胃口。片中有很多的镜头都是人的眼睛。西方人的眼窝都是有点深陷的,看起来深邃无比。在影片的刻意强调下更显得如此。
安东尼的脸色总是苍白的,从第一次见到死神到最后都是如此。眼睛里总有很奇怪的东西在善良。他是绝望的,还有恐惧。一直都在恐惧着,所以他一直都很不安。即使是在那个黄昏,喝着牛奶吃着野草莓,他说他会记住的那个黄昏,他的眼睛里依然有惊惶。
他是不相信上帝的,至少不是很相信。影片中有一段他对死神说的话,说了很久。我觉得更像是他的自白。他怀疑上帝的存在,因为人们总是在祈祷,却总也看不到那些传说中的神迹,只是凭着一种模模糊糊的信仰罢了。死神就说了一句话,“你在恐惧。”安东尼的情绪突然就转变了,他说,“是的,我在恐惧。因为恐惧,所以必须抓住一点信仰。”可能信仰真的就是这样产生的吧。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恐惧,很多时候不可克服,如果有了信仰,至少还可以让自己去相信那一点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存在的东西。在西方,上帝就是这么个东西。可惜,在《第七封印》中,那个被钉在十字架上的上帝,我怎么看都觉得恐怖。那样狰狞的一个上帝,更像是中国神话中的怪物。至少也是坏蛋。
片中有一段音乐,没有看到人物的时候我觉得很好听,虽然听起来有点绝望,但是悠扬无比,震撼人心。然而,随之出现的是什么情景啊。那麽多哀哭着的人,鞭笞着前进。他们背负着耶稣,背负着十字架。牧师发表那么慷慨激昂的演说。他说,每个人都会死去,一个如花的姑娘,谁又知道明天是不是就是一具苍白的尸体呢?那样健壮的一个男人,没有人知道他还能污染这个本来就肮脏的世界多久。牧师的表情激动的有点可笑。在我看来。那是瘟疫流行的时代,每个人都惶惑不安。他们都跪倒在地,却不知道到底应该祈祷什么。或许应该赎罪?像那队伍里的人一样,鞭笞着前行。但是为什么我听到那么凄惨的哭声?男人的,女人的。
有一个被魔鬼附身的女孩子,绝望的叫了很久,她被捆绑在十字架上,禁止所有人上前。教士的表情看起来严肃无比。然而那女孩子被活活烧死的时候,却是那么精壮的8个小伙子押送着。他们甚至不敢碰触她的身体。安东尼看着火燃烧的时候眼睛里充满了泪水,他对着死神大喊,“你到底对那个女孩子做了什么?”死神的回答是,“你总是有那么多问题吗?”死神的表情很淡然,近乎凝固。
安东尼一直在和死神下棋,最后一次下棋的时候,他终于放弃努力。他把自己的国王送给了死神。死神告诉他,“下次我来的时候,你和你周围的人都会一起消失。”是的,他们一起消失了。因为他们本就已经绝望。临死之前,安东尼的妻子一直在读那段文字,用美丽的法语(我猜是。o(∩_∩)o…)读着,“当拉姆揭开第七封印的时候,天堂一片死寂,这样的死寂延续了半个小时之久,而此时,七位天使也即将吹响他们手中的号角……”
我喜欢死神的装扮,他的样子更像是一个教士。在西方拯救受难的子民,与上帝沟通的教士。他的任务却是拿走人的生命。他的冷漠,在他专心致志的锯掉杂耍老板攀住的求生之树的时候一览无余。他说的,没有特例,没有救赎,没有任何机会。他只是拿走人的生命。他说了,他是无知的,他没有秘密。
约瑟夫在片中是个温暖的角色,他相信上帝,很虔诚的相信。他从来不觉得自己的幻觉是幻觉,他相信那是真实的,所以他看见了圣母,看见圣母的微笑。看见了安东尼和他的伙伴们在死神的镰刀下绝望的绚丽的舞蹈。
影片的结束,约瑟夫和他美丽的妻子,可爱的孩子在一片美妙的鸟鸣声中牵着马离开,身后是一片清朗朗的碧海蓝天。温暖无比,清净无比。好像,瘟疫从来没有存在过。
我喜欢这部电影,很喜欢。看的很专心。并没有领悟许多,仅仅知道死亡不可避免,幸福可以永恒,如果有心。
篇二:第七封印观后感800字
最早看《第七封印》时完全看不懂,直到后来了解了一点哲学和当时的背景才有所明白。这是一部关于死亡和信仰的电影。
欧洲人的信仰危机可以说并不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才出现的,早在17 、18 世纪便已出现。首先是一些经验主义者如休谟对上帝的怀疑,然后是康德,继而是叔本华、尼采,接着是维特斯根坦、萨特。这一连串的哲学大师的哲学可以说都是围绕一个问题展开的,那就是上帝,或者说人的信仰。记得周国平曾经这么比喻:两千多年的西方的追求信仰的道路犹如一个人的独自跋山涉水追求一个目的地,然而两千多年一直没有达到这个目的地。直到有一天一个人拦住了他的道路,告诉他那个地方是存在的,但是永远也达不到,这个人是康德。紧接着,另一个人告诉他一个更大的噩耗:那个地点根本不存在。这就是发出“上帝死了”的悲叹的尼采。这时的信道者该怎么办,他仿佛一下子陷入了无助和恐惧之中,因无助而恐惧。
这种信仰的缺失随即而来的就是一波又一波关于人生虚无的哀叹。固然这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在《传道书》中便有这种虚无的观点:“凡事都是虚空。人的一切的劳碌,就是在日光之下的劳碌,有什么益处呢?”就是连智慧等看似有意义观后感800字左右的东西在生命的虚无面前都是无力的。然而,圣经揭示这个秘密的目的是为了证明信仰上帝的作用——抵抗虚无。唯有全知全能的上帝才可以抗拒这无所不在的虚无,因为他是人在虚空中能找到的唯一的支点。
但是,当上帝的存在得不到证明时(即便是在《传道书》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世上的不公平被反复强调,那也是对上帝的一种怀疑),那虚无便无法抑制的涌来了。骑士在向死神假扮的神父的忏悔中,对上帝提出了根本的质疑," 空虚像一面镜子,在里面映出空虚的自己,真是令人可怕、恐惧。难道人真的无法看到上帝本来的面目么?他为什么总是隐藏在那些不切实际的神迹之中?连自己都无法相信自己,我又怎么去相信其他的人,那些愿意信上帝却无法真正做到的人以及那些既不愿意相信也无法做到的人,他们的命运会怎么样呢?我要的不是假设,是智慧,我要上帝亲手来显示他自己……" 这是我整部电影第一次的震撼,直指我的内心。
康德说我们既不能证明上帝存在,也不能证明上帝不存在,但是为了道德的需要,我们要将上帝存在作为一个预设。但这是一种理性的状态,只能对于理智的存在者有意义,对于我们普通存在者却无法忍受。骑士是一个理性主义者,他是一个意识到这种深刻的虚无但又妄图摆脱的人。他追求的依然是一个圆满的证明,就如同两千年来的其他逐道者一样,妄图达到那个终点。但是这又怎么证明的了呢!于是最终他还是选择了如同大多数人一样的方式,不是智慧,不是证明,而是信仰,就如同克尔凯郭尔说的“信仰的飞跃”。重要的不是上帝的观念,而是信仰上帝的激情。“信仰正是个人内在的无限激情与客观上的不确定性之间的矛盾。如果我能够在客观上把握上帝,我就不回去信仰,但恰恰因为我不能够在客观上把我上帝,所以我必须信仰。”这可能就是基督教徒最后的归宿。
《第七封印》中另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死神是唯一的神。这大概也与我们的认知吻合。史铁生说: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我们的出现时偶然的,我们的死亡是必然的。因此可以说唯有死神才是我们真正的主宰。世上别的苦难,我们都可以竭力避免,唯独死亡我们躲不过,除了接受,别无选择。一旦意识到这点,我们怎能不去思考它呢!托尔斯泰说:“一个人学会了思考后,不管他的思想对象是什么,他所思考的都是死亡。”死亡不正是虚无的一个根源吗?死亡和虚无总是形影不离。叔本华认为意志包含欲求,欲求意味着痛苦,而意志本质上又是虚无的,只是一种挣扎,无力的挣扎。人从一开始就是慢性死亡。基于此他是欢迎作为意志之观像的肉体的解体,即死亡的。
然而人就是这样,妄图寻找生命的目的,寻找死亡的积极意义。当骑士第一次见到死神被问及“是否准备好”时,他回答:“我的身体是恐惧的,我的灵魂是平静的。”但其实我觉得,此时的骑士的灵魂也是恐惧的,因为他尚未想清楚生命的意义,因此他开始和死神博弈,为自己争取了时间。他能找到吗?
古往今来太多哲学家给出了答案。伊壁鸠鲁说:我生的时候尚未死,我死了后,我已不存在,所以我对死没有感觉。没有感觉的事对我是没有影响的。但是我们对于死亡的恐惧不正是因为死后的虚无吗?相对于一点感觉都没有,当下的我们能哭能痛是多么幸福!在《斐多》中柏拉图则强调死亡是灵魂的净化,是摆脱肉体的桎梏达到完满状态的途径,因此哲学家是欢迎死亡的。但那大概只是极少的人能够做到吧。斯多葛学派的观点是:死不可避免,所以还是顺应天命为好。聪明的人命运牵着走,愚蠢的人命运推着走。然而一件事情的不可避免并不能成为我们接受他的理由,我听见灵魂的呼唤“我不愿意死”。死亡的普遍性是接受死亡的另一个理由。想想多少伟人死去,死亡路上,你并不孤单。看来死亡是真正最公平的一件事了。只是与神的永生相比,死亡又是多少大的不公平啊。每个人的生是独一无二的,死又怎能结伴而行?塞涅卡说:我死之后正与生我之前一样。我们从未对我为出生的世界遗憾,又何必为我死之后的世界耿耿于怀呢?两者有什么区别?生我之前未有我,一旦有了我,这个世界便与我相关,我怎舍得轻易放弃!海德格尔的死亡观大概和叔本华是一脉相承的,他强调“先行到死中去”以寻找生命的意义,对死亡不是“恐惧”,而是一种“焦虑”。但虚无的前提注定这只是自我安慰。
看来,死亡本身是没有任何积极意义的。那么在虚无的大背景下,在死亡的归宿下,生是否有动力支持呢?我想任何所谓的动力都会变得无效。骑士的寻找只能是徒劳。有人说骑士最终找到了,是他故意引开死神救了马戏团一家,这是他生命的意义。我却认为这是他在寻找生命意义无果从容赴死前做的一成人之美的一件随意的事。
或许,马戏团一家就是上帝存在的证明。他们与骑士是两种不同的人,注定一个痛苦,一个快乐,一个走向死亡,一个迎来新生。骑士是伟大的,因为他意识到了多数人浑浑噩噩从未想过的东西并为此执着追求,这种精神大概是唯一超越时间、超越毁灭的东西吧。或许生命因这种执着的徒劳而有意义!
篇三:《第七封印》观后感800字
有“电影哲学家”之称的瑞典导演英格玛·伯格曼的电影我只看过这部他花35天完成的《第七封印》,除此之外,则是余华大加赞赏的《野草莓》和《处女泉》的内容概要。
在余华的某本传记上,我读到了关于伯格曼电影的描述。余华年轻时在北京看完《野草莓》后竟激动地徒步走了数十公里,于是,这个名字我记住了。随后,来自他的小说《在细雨中呼喊》,这本小说开头提出的人性命题借用了伯格曼的《细语与呼喊》,让我觉得更有意思。
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在一个BT电影合集里下载到了《第七封印》。是在晚上看这部作品的。在空无一人的房间里,我关上灯,拿出笔记本电脑,以恭敬的态度来观看这部名声远扬的哲学电影。
在这里,我只以初次观看的体会来表达我的感觉。由于事先并不知道其故事背景及典故,真正理解该作是在第二次观看以后。
开场是压抑的天空,鹰飞过,灰色沙滩,疲倦的骑士,两匹站在海里的马。旁白响起《圣经》中的段落。黑衣死神出现在骑士身边,严肃的问答,对生命与信仰的思索和质问在一局国际象棋中开始。
彼端,幸福的一家三口,嬉戏,玩笑,幻象。约夫,米亚,米雪。三个隐喻的名字。
骑士与随从行进,他们从十字军东征归来,十四世纪差点摧毁整个欧洲的黑死病肆虐,这是人类历史上最绝望的时期了。恐惧,悔罪,忏悔,祈祷,救赎,生,死。
徒中骑士布莱克与约夫一家相遇,约夫和米亚的天真与自由开朗的生活态度极大地动摇了布莱克的理想主义悲观情绪,他决心拯救这一家人。死神出现和布莱克继续对弈,布莱克无论如何击败不了死神,这正象征着死亡是不可避免的。而他以凡人的狡猾,移动了国王和车(字幕中是骑士)的位置。他甚至故意弄翻了棋盘以给予约夫一家逃亡的时间。
接下来他们抵达了一个正在上演马戏团演出的村子,这也是全片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的一幕。由于瘟疫带来的痛苦,人们认为自己是有罪的,他们背着十字架上的耶稣像,不停地鞭打自己和他人,以求上帝的宽恕。此处的音乐极为凝重,带有神圣的意味。赎罪的队伍浩浩荡荡经过村子,寻欢作乐的气氛一时烟消云散。在诅咒与忏悔中,队伍又出发了,新的成员又加入进去。
骑士在一个教堂里向假扮成神父的死神大声倾诉自己的理想的困惑,上帝在哪里?他为什么不出现,不伸出手来?他要的不是所谓的信仰,是真理!他的抵抗就是在与死神的对弈中作弊,然而这一切都被死神知晓了——死亡仍然是不可避免的。
随后出现的是中世纪的火刑,无辜的十四岁少女被诬陷为“与魔鬼通奸”,在忍受不了酷刑折磨后被迫承认。布莱克对其极为同情。而另一个全家遇难的少女因同病相连,她们面对面心心相印,直到少女被火烧死。
骑士和他的随从,约夫一家,全家遇难的少女,这一行人来到了骑士的故乡。一群人,包括骑士的妻子,在电闪雷鸣的雨夜读《圣经》来缓解内心的恐惧。这里显然是“第七封印”这一典故的对位表现。简单地说,第七封印是上帝的神谕,是对人类的惩罚,第七封印被揭开后,七位天使让世界充满了异象。最后,在狂风暴雨过去后,那个全家遇难的少女眼中充满了救赎的泪水,清澈而明净,她说了耶稣死前的遗言,It is finished。
翌日清晨,只有约夫一家从死神那里幸免于难,约夫再次看到了幻象,骑士等人跟随着死神跳起了死亡之舞,走向永恒黑暗的归宿。
看完全片,我头痛欲裂。导演太多的意图我无法理解或隐约感知,这促使我去查阅了相关资料,对影片有了比较完整的理解。导演将死亡拟人化为死神,而死神在《圣经》中是不存在的,在电影中死神是上帝的可怕的左手,是上帝的恻影。而受火刑的少女与全家遇难的少女的惺惺相惜,是宗教意味的体现。约夫一家的名字其实暗含着信仰:约夫─约瑟夫,米亚─马利亚,米雪─弥赛亚。影片中无论是理想主义者还是犬儒主义者,最终都无可避免地走向死亡,而导演让约夫一家存活了下来,也许是伯格曼自身体会到信仰缥缈之所在,让学会享受生活欢欣的凡人留下。凡人却有着神的名字,也许这正是上帝对生活的旨意吧。
我想,“电影大师”这个称呼对于伯格曼来说是再合适不过了。我本身是个不爱电影的人,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对无聊商业片的厌倦。而“枯燥”的哲学电影,却给了我与阅读等量齐观的震撼,由此我明白:任何的技艺它们的颠峰都是那么地相似,大型雕塑、交响乐、教堂壁画,每每都需要不亚于乃至超过小说的智慧。无论用什么方式来表达,生命与死亡都是永恒的主题——爱情,这一主题其实就包含了生命与死亡。伯格曼已经用电影展示了,这极大地纠正了我的偏见。
观后感 /ghg800z/2634.html
智能推荐
- 下一篇:《南昌起义》观后感800字
- 上一篇:《盗马记》观后感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