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诗社》观后感1200字
栏目:观后感1000字时间:2018-01-20
"《死亡诗社》观后感
那天加厚老师在电话里跟我提到电影《死亡诗社》,因为他知道我酷爱惠特曼,而《死亡诗社》里主人公也酷爱惠特曼,并大量引用他的诗句。我记得很多年前看过这部电影,有同样的印象。但那时还是录像带时代,我租的录像带很不清晰,而且不完整,所以没有看得太明白。昨天我在电视里点播了这部电影,又认真看了一遍。
这是一部教育电影。教育电影是教育叙事的一种特殊类型,我看过好多部国外的教育电影,但国内的教育电影似乎没有印象。现在想起来很奇怪,为什么中国的电影人或教育工作者没想过也拍一两部教育电影呢?
从教育电影来看,国外的教育也遇到我们在国内同样的困惑,似乎也比我们先进不了多少。例如,我看过一部美国电影《录取通知书》,讲的是一个高中毕业生没有被大学录取,感觉抬不起头,为了不让家长失望,就伪造了一份大学录取通知书,甚至还虚构了一个该大学的网站。没想到有很多和他一样的高中生也需要一份这样的假录取通知书。于是,这帮假大学生索性弄假成真,在一个废弃的工场里开办了一所“大学”。在这所他们自己办的大学里,他们自定课程、自请老师、自我教育,把大学办得有声有色,最后居然战胜了临近一所名牌大学的挑战,成功赢得了办学资格。这部喜剧电影表现了人本主义的教育理想。
假期里我还看过一部电影,可惜名字记不太清了,好像是《XXX的奇异世界》之类,讲的是一个多动症儿童如何让学校和老师烦不胜烦,几乎要将他开除。甚至他的班主任老师也因为他的顽皮而受伤住院。后来,临时接替班主任的是一位思想开放的年轻人,他懂得如何发挥多动症儿童的长处,因材施教,让孩子转变了学习态度,也让老班主任转变了对孩子的看法。这部电影告诉观众,每一个孩子都是与众不同的个体,应该予以区别对待,强求一律的做法只会适得其反,个性化教育才是正确之道。
《死亡诗社》的结局则没有那么乐观了,也许才显得更真实一些。在一所常春藤名校的中学里,来自富裕家庭的孩子都背负着家长沉重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好好学习,未来能接过父辈的班,成为银行家、律师、医生这样的社会精英。美国的名校好像跟中国也没有太大的不同,只是学生们要学习的不只是书本知识,还包影评1000字括击剑、划船、社交等上流社会的礼仪与生活技能。但在违背孩子的兴趣和真实意愿这一点上没有太大的区别。恰好这时学校来了一位叫基廷的新老师,这位新老师是一个充满艺术家气息的教师,有着完全不一样的教育理念。他的课别具一格、极富创意,很多上课的桥段可作为创新思维训练的经典案例。他鼓励孩子们独立思考、遵从内心的呼唤,享受生命的激情与快乐。在课堂上他经常让学生们朗诵惠特曼等伟大诗人的诗作。在他的影响下,一批学生成立了古诗人诗社,夜里躲到山洞里朗诵诗歌,做各种年轻人想做的事情。
然而,这样的教育理念与主流社会的教育观截然对立,必然引发激烈的冲突。我原以为美国社会应该比中国要宽容一些,但电影展示的结局与在中国社会可能出现的情景完全一致。一位诗社成员因为喜爱戏剧,与希望自己成为一位医生的父亲发生激烈对抗,最后以自杀表达对父亲专制的反抗。结果,基廷老师被学校和家长作为导致该学生死亡的替罪羊而遭到学校的开除。孩子们的课堂又重新回到沉闷乏味的旧轨道上。电影的最后一个场景是,基廷老师到课室收拾自己的私人物品准备离开,遭到校长的羞辱,而学生们则一个个站上课桌(在基廷的课上,他曾经要求学生这样做过)对他表示无声的支持,让观众看到了一丝希望。
如果是以前,我会无条件的支持基廷老师的做法。即使在今天,我也还是认同他的观念的,只是在做法上不主张那么极端,而希望与现实之间寻求某种“妥协”,尤其不要让孩子独自面对来自家庭与社会的压力,而应先寻求社会的基本共识。学生的死,家长和学校的观念与压力固然是主要原因,但基廷老师也负有一定的间接责任。就像我反对应试教育,但也不会贸然号召中学生不要参加高考一样。我只会告诉他们,不要把高考成绩看得太重,应该看到分数之外更多的东西、更广阔的世界。
一部电影,能留给我们很多的思考,其背后的教育理念值得深入的挖掘,这部电影就成功了。建议每一个从事教育的人和学生们都看看这些电影,不论你是否赞同它的观念。
观后感 /ghg1000z/5674.html
那天加厚老师在电话里跟我提到电影《死亡诗社》,因为他知道我酷爱惠特曼,而《死亡诗社》里主人公也酷爱惠特曼,并大量引用他的诗句。我记得很多年前看过这部电影,有同样的印象。但那时还是录像带时代,我租的录像带很不清晰,而且不完整,所以没有看得太明白。昨天我在电视里点播了这部电影,又认真看了一遍。
这是一部教育电影。教育电影是教育叙事的一种特殊类型,我看过好多部国外的教育电影,但国内的教育电影似乎没有印象。现在想起来很奇怪,为什么中国的电影人或教育工作者没想过也拍一两部教育电影呢?
从教育电影来看,国外的教育也遇到我们在国内同样的困惑,似乎也比我们先进不了多少。例如,我看过一部美国电影《录取通知书》,讲的是一个高中毕业生没有被大学录取,感觉抬不起头,为了不让家长失望,就伪造了一份大学录取通知书,甚至还虚构了一个该大学的网站。没想到有很多和他一样的高中生也需要一份这样的假录取通知书。于是,这帮假大学生索性弄假成真,在一个废弃的工场里开办了一所“大学”。在这所他们自己办的大学里,他们自定课程、自请老师、自我教育,把大学办得有声有色,最后居然战胜了临近一所名牌大学的挑战,成功赢得了办学资格。这部喜剧电影表现了人本主义的教育理想。
假期里我还看过一部电影,可惜名字记不太清了,好像是《XXX的奇异世界》之类,讲的是一个多动症儿童如何让学校和老师烦不胜烦,几乎要将他开除。甚至他的班主任老师也因为他的顽皮而受伤住院。后来,临时接替班主任的是一位思想开放的年轻人,他懂得如何发挥多动症儿童的长处,因材施教,让孩子转变了学习态度,也让老班主任转变了对孩子的看法。这部电影告诉观众,每一个孩子都是与众不同的个体,应该予以区别对待,强求一律的做法只会适得其反,个性化教育才是正确之道。
《死亡诗社》的结局则没有那么乐观了,也许才显得更真实一些。在一所常春藤名校的中学里,来自富裕家庭的孩子都背负着家长沉重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好好学习,未来能接过父辈的班,成为银行家、律师、医生这样的社会精英。美国的名校好像跟中国也没有太大的不同,只是学生们要学习的不只是书本知识,还包影评1000字括击剑、划船、社交等上流社会的礼仪与生活技能。但在违背孩子的兴趣和真实意愿这一点上没有太大的区别。恰好这时学校来了一位叫基廷的新老师,这位新老师是一个充满艺术家气息的教师,有着完全不一样的教育理念。他的课别具一格、极富创意,很多上课的桥段可作为创新思维训练的经典案例。他鼓励孩子们独立思考、遵从内心的呼唤,享受生命的激情与快乐。在课堂上他经常让学生们朗诵惠特曼等伟大诗人的诗作。在他的影响下,一批学生成立了古诗人诗社,夜里躲到山洞里朗诵诗歌,做各种年轻人想做的事情。
然而,这样的教育理念与主流社会的教育观截然对立,必然引发激烈的冲突。我原以为美国社会应该比中国要宽容一些,但电影展示的结局与在中国社会可能出现的情景完全一致。一位诗社成员因为喜爱戏剧,与希望自己成为一位医生的父亲发生激烈对抗,最后以自杀表达对父亲专制的反抗。结果,基廷老师被学校和家长作为导致该学生死亡的替罪羊而遭到学校的开除。孩子们的课堂又重新回到沉闷乏味的旧轨道上。电影的最后一个场景是,基廷老师到课室收拾自己的私人物品准备离开,遭到校长的羞辱,而学生们则一个个站上课桌(在基廷的课上,他曾经要求学生这样做过)对他表示无声的支持,让观众看到了一丝希望。
如果是以前,我会无条件的支持基廷老师的做法。即使在今天,我也还是认同他的观念的,只是在做法上不主张那么极端,而希望与现实之间寻求某种“妥协”,尤其不要让孩子独自面对来自家庭与社会的压力,而应先寻求社会的基本共识。学生的死,家长和学校的观念与压力固然是主要原因,但基廷老师也负有一定的间接责任。就像我反对应试教育,但也不会贸然号召中学生不要参加高考一样。我只会告诉他们,不要把高考成绩看得太重,应该看到分数之外更多的东西、更广阔的世界。
一部电影,能留给我们很多的思考,其背后的教育理念值得深入的挖掘,这部电影就成功了。建议每一个从事教育的人和学生们都看看这些电影,不论你是否赞同它的观念。
观后感 /ghg1000z/5674.html
智能推荐
- 下一篇:《小时代4 灵魂尽头》观后感1000
- 上一篇:《咱们结婚吧》影评1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