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裂鼓手》观后感1500字
栏目:观后感1000字时间:2018-01-20
"《爆裂鼓手》观后感
想要做好一件事,你是该爱它,还是恨它?
我们从很小的时候就被灌注着这样的鸡汤:一个普普通通的小伙子对某种事物拥有着疯狂的热爱,却因为自身的天赋制约而被所有人所轻视,然而经历过人生的大起大落,这个小伙子一直都没有放弃这份热爱,最后凭借着勤奋和对这件事物的执着取得了成功。这个经久不衰的梗直到现在也依然很有市场。
然而现实往往比肥皂剧复杂得多。不是每一个想当火影的吊车尾体内都封印着一只妖狐;不是所有扬言要成为海贼王的男人名字中都有一个“D”;不是每一个想打篮球的人都长着一双能轻松抓住篮球的大手和拥有能用脸砸到篮板的弹跳;也不是每一个立志成为查理帕克的人都被一钵砸成了流芳百世的“大鸟”。一个人在追求自己的梦想时,真实的心理轨迹应该是这样的:
你喜欢上一件事。也许在你看着周杰伦在舞台上弹着钢琴低吟浅唱,你觉得搞音乐好酷哦;也许在你看着科比命中一次次跳投,詹姆斯一次次毁灭般的暴扣,你觉得打篮球好酷哦;也许在你看着黄晓明Angelababy穿着华丽的礼服挽着手走在星光熠熠的红毯上,你觉得当明星好酷哦。于是你也许喜欢上了唱歌,也许喜欢上了篮球,也许喜欢上了表演。
开始时的你是幸福的。你的声音不错,朋友们都夸你唱歌好听,你好像比同龄人更懂音乐了;你在球场上用潇洒的急停跳投让对面防守你的人对你竖起大拇指,你好像比同龄人更会打球了;你参加学校的社团活动,在几百人面前solo一段舞蹈,你好像比同龄人更能表演了。此时的你,热爱啊,觉得自己这一辈子简直就是为之而生啊,你的生命里缺不得阳光空气水,缺不得它了。
后来你系统学习了声乐,每天domi so mi do地不停地重复着枯燥的发声练习,日复一日;你进入体校,你的生活只剩下运球,投篮,对抗,跑战术,日复一日;你考入表演系,练台词练形体练表演,日复一日。此时你会觉得,这一切还是我当初热爱它的模样吗?我只想在麦克风前来一个从降B到升C的大转音,我只想在球场上胯下背后连续变向干拔射进一个三分,我只想在荧屏中让荧屏外的观众和我一起喜怒哀乐,有这么难吗?我做的一切对我追求的东西来说,有意义吗?
你忽然发现你高音唱不上去了,投篮失去手感了,演戏找不到状态了。于是你开始恨。你恨唱歌,为什么你天生没有一副张雨生的嗓子;你恨篮球,为什么你没有一双卡特的跟腱;你恨表演,摩根弗里曼为什么不是你的亲叔叔。然而你意识到,抱怨这一切都没有任何意义。自己选择的道路,跪着也要走完。可你还记得当初热爱着的那个自己吗?不。你恨它,你更多的是带着情绪去练习,你觉得,不就是他妈唱歌吗?不就是他妈打球吗?不就是他妈演戏吗?老子他妈的又不是残废,就不信做不好了!
于是你开始疯狂的练习,近乎自虐般的将所有的生命力全部灌注到这件事上。你不再愿意和它做朋友,而是将它当做你最痛恨的敌人,你想把它按在地上一顿爆揍,想让它对你俯首帖耳言听计从,你想征服它。
可是你发现事情渐渐已不受你的控制,你失去了耐心,平常心,你发现这条道路布满了荆棘与陷阱,越来越难走,最后,你放弃了。你折断了抽屉里的CD,踢飞了躺在一边的篮球,撕掉房间里明星的海报,你说:去他妈的,老子不做了。你的生活渐渐回到了正轨,你拥有了更多的时间陪家人,交朋友,谈恋爱,你似乎觉得这样也不错。可是每当你去看一次校园乐队的演出,每当你经过篮球场听到篮球拍在地上犹如心跳般的声音,每当你听到练功房里传来优1000字观后感作文美的声音打着八拍……你的心跳总会加快。你会回去吗?还是只笑一笑然后安静走开?
人们追求一种食物的过程大抵便是这样吧,由爱生痴,由痴生嗔,由嗔生恨,由恨生念。痴恨嗔念,如五味杂陈,都是人们心境的必经阶段,没有人能够一直凭着满腔热血便能走向成功的康庄大道,想要享受顶峰的无限风光,就要承受山腰上的艰难险阻,所以,成功并不是甜的,是酸甜苦辣,百感交集。能够接受这一切的,才是生活真正的强者。欲带王冠,必承其重。
此刻我还想说一些题外话。在电影的最后一段,师徒在无限的试图摧毁对方的博弈中,主角却无意中找到了他此前一直追求着的境界。此时的我宁愿将电影的结局理解为弗莱彻真的将安德鲁敲打成他想要的完美的样子,即使这不是他本来的目的;我也宁愿相信安德鲁在最后领悟到了鼓手的新的境界,我宁愿相信电影最后两人的相视而笑是发自内心的,而不是网上很多人所理解成的“阴谋论”。有人说弗莱彻纯粹是为了证明自己的教育观而摧残学生,他只是想证明自己如此的教育方式最终会创造出完美的雕刻作品。我承认他不是人们传统观念里的导师形象,然而现实生活中的老师其实就是这样。老师们就像雕刻师,将每一块胚品精心雕铸成自己心目中完美的样子。他们是无私的吗?我想不是的。他们的心理都有着一个完美的标准,塑造自己的学生其实是在创作自己的作品。只是大部分老师细心诱导,而弗莱彻选择了鞭挞。
我的老爸开了30多年的车,经常说自己没别的能耐,论开车,他不是针对谁……最近我也开始练车,老爸理所当然的当起了我的教练。教学的过程中,我可谓是收到了全方位的“身心折磨”。对于老爸的苛求,我总是想着反驳他,我想告诉他,不是你认为简单的事全世界70亿人都认为简单的,我甚至有时会觉得,你不就是会开车吗?你还有什么别的能耐?!然而现在想一想,我释然了。他只是想让我把车开得像他一样好,他希望我所有方面都超过他,包括开车。他只是希望他的唯一,成为我的其中之一而已。
观后感 /ghg1000z/7261.html
想要做好一件事,你是该爱它,还是恨它?
我们从很小的时候就被灌注着这样的鸡汤:一个普普通通的小伙子对某种事物拥有着疯狂的热爱,却因为自身的天赋制约而被所有人所轻视,然而经历过人生的大起大落,这个小伙子一直都没有放弃这份热爱,最后凭借着勤奋和对这件事物的执着取得了成功。这个经久不衰的梗直到现在也依然很有市场。
然而现实往往比肥皂剧复杂得多。不是每一个想当火影的吊车尾体内都封印着一只妖狐;不是所有扬言要成为海贼王的男人名字中都有一个“D”;不是每一个想打篮球的人都长着一双能轻松抓住篮球的大手和拥有能用脸砸到篮板的弹跳;也不是每一个立志成为查理帕克的人都被一钵砸成了流芳百世的“大鸟”。一个人在追求自己的梦想时,真实的心理轨迹应该是这样的:
你喜欢上一件事。也许在你看着周杰伦在舞台上弹着钢琴低吟浅唱,你觉得搞音乐好酷哦;也许在你看着科比命中一次次跳投,詹姆斯一次次毁灭般的暴扣,你觉得打篮球好酷哦;也许在你看着黄晓明Angelababy穿着华丽的礼服挽着手走在星光熠熠的红毯上,你觉得当明星好酷哦。于是你也许喜欢上了唱歌,也许喜欢上了篮球,也许喜欢上了表演。
开始时的你是幸福的。你的声音不错,朋友们都夸你唱歌好听,你好像比同龄人更懂音乐了;你在球场上用潇洒的急停跳投让对面防守你的人对你竖起大拇指,你好像比同龄人更会打球了;你参加学校的社团活动,在几百人面前solo一段舞蹈,你好像比同龄人更能表演了。此时的你,热爱啊,觉得自己这一辈子简直就是为之而生啊,你的生命里缺不得阳光空气水,缺不得它了。
后来你系统学习了声乐,每天domi so mi do地不停地重复着枯燥的发声练习,日复一日;你进入体校,你的生活只剩下运球,投篮,对抗,跑战术,日复一日;你考入表演系,练台词练形体练表演,日复一日。此时你会觉得,这一切还是我当初热爱它的模样吗?我只想在麦克风前来一个从降B到升C的大转音,我只想在球场上胯下背后连续变向干拔射进一个三分,我只想在荧屏中让荧屏外的观众和我一起喜怒哀乐,有这么难吗?我做的一切对我追求的东西来说,有意义吗?
你忽然发现你高音唱不上去了,投篮失去手感了,演戏找不到状态了。于是你开始恨。你恨唱歌,为什么你天生没有一副张雨生的嗓子;你恨篮球,为什么你没有一双卡特的跟腱;你恨表演,摩根弗里曼为什么不是你的亲叔叔。然而你意识到,抱怨这一切都没有任何意义。自己选择的道路,跪着也要走完。可你还记得当初热爱着的那个自己吗?不。你恨它,你更多的是带着情绪去练习,你觉得,不就是他妈唱歌吗?不就是他妈打球吗?不就是他妈演戏吗?老子他妈的又不是残废,就不信做不好了!
于是你开始疯狂的练习,近乎自虐般的将所有的生命力全部灌注到这件事上。你不再愿意和它做朋友,而是将它当做你最痛恨的敌人,你想把它按在地上一顿爆揍,想让它对你俯首帖耳言听计从,你想征服它。
可是你发现事情渐渐已不受你的控制,你失去了耐心,平常心,你发现这条道路布满了荆棘与陷阱,越来越难走,最后,你放弃了。你折断了抽屉里的CD,踢飞了躺在一边的篮球,撕掉房间里明星的海报,你说:去他妈的,老子不做了。你的生活渐渐回到了正轨,你拥有了更多的时间陪家人,交朋友,谈恋爱,你似乎觉得这样也不错。可是每当你去看一次校园乐队的演出,每当你经过篮球场听到篮球拍在地上犹如心跳般的声音,每当你听到练功房里传来优1000字观后感作文美的声音打着八拍……你的心跳总会加快。你会回去吗?还是只笑一笑然后安静走开?
人们追求一种食物的过程大抵便是这样吧,由爱生痴,由痴生嗔,由嗔生恨,由恨生念。痴恨嗔念,如五味杂陈,都是人们心境的必经阶段,没有人能够一直凭着满腔热血便能走向成功的康庄大道,想要享受顶峰的无限风光,就要承受山腰上的艰难险阻,所以,成功并不是甜的,是酸甜苦辣,百感交集。能够接受这一切的,才是生活真正的强者。欲带王冠,必承其重。
此刻我还想说一些题外话。在电影的最后一段,师徒在无限的试图摧毁对方的博弈中,主角却无意中找到了他此前一直追求着的境界。此时的我宁愿将电影的结局理解为弗莱彻真的将安德鲁敲打成他想要的完美的样子,即使这不是他本来的目的;我也宁愿相信安德鲁在最后领悟到了鼓手的新的境界,我宁愿相信电影最后两人的相视而笑是发自内心的,而不是网上很多人所理解成的“阴谋论”。有人说弗莱彻纯粹是为了证明自己的教育观而摧残学生,他只是想证明自己如此的教育方式最终会创造出完美的雕刻作品。我承认他不是人们传统观念里的导师形象,然而现实生活中的老师其实就是这样。老师们就像雕刻师,将每一块胚品精心雕铸成自己心目中完美的样子。他们是无私的吗?我想不是的。他们的心理都有着一个完美的标准,塑造自己的学生其实是在创作自己的作品。只是大部分老师细心诱导,而弗莱彻选择了鞭挞。
我的老爸开了30多年的车,经常说自己没别的能耐,论开车,他不是针对谁……最近我也开始练车,老爸理所当然的当起了我的教练。教学的过程中,我可谓是收到了全方位的“身心折磨”。对于老爸的苛求,我总是想着反驳他,我想告诉他,不是你认为简单的事全世界70亿人都认为简单的,我甚至有时会觉得,你不就是会开车吗?你还有什么别的能耐?!然而现在想一想,我释然了。他只是想让我把车开得像他一样好,他希望我所有方面都超过他,包括开车。他只是希望他的唯一,成为我的其中之一而已。
观后感 /ghg1000z/7261.html
智能推荐
- 下一篇:《新闻大求真》观后感1200字
- 上一篇:魔宫魅影观后感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