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鸟朝凤》观后感1500字
栏目:观后感1000字时间:2018-01-20
"《百鸟朝凤》观后感
看了电影《百鸟朝凤》观后感就是:沉重、压抑、无奈。
电影最后,游天鸣一个人站在焦三爷坟头吹奏《百鸟朝凤》的情节,我实在是没忍住,哭了。影片结束后,发现居然有四分之三的人没有立即起身离场,我仔细观察了一下来看这部电影的观众,年龄多是80后、90初的观众,女性观众占60%,男性观众占40%,一半以上的女性观众都还沉浸在电影情绪中没回过神,抹着眼泪,一半的男性面露沉重,看着抹着眼泪的女生。个人认为能生出这样的情绪来的大多都是有过类似亲身体验和感触的人。
我生长在四川农村,白事在中国农村是一件特别浓重的事,在我们老家也一样,哪家有丧事就会请到“道士”到家里做“度亡道场”。四川那种民间“道士”并不是真正的道士,(对于他们来说这只是一门手艺)是一种佛、道、巫(地方民间信仰崇拜)融合的产物。这些“道士”确切来说是术士,正真的僧、道(出家)他们是要遵守清规戒律的,并且长住寺庙、道观中…这些术士在民间多是家族、师徒相传、无任何清规戒律&观后感1000字左右hellip;佛道的金典多数人是一无所知。他们主要的工作内容就是念经超度,同时兼乐手,受到川剧的影响,伴奏乐器也都是川剧里常用的几种乐器:小鼓、堂鼓、大锣、大钹、小锣,唢呐。其中打鼓的是指挥,其他人演奏完全看他的手势。道场,是四川人对死者奠祭规格的量度。《百鸟朝凤》里讲的陕西一带丧事操办分为4台、八台和最高级别《百鸟朝凤》,和电影里一样,我们老家道场也分类,分类标准主要是看价钱,由价钱来制定相应的“套餐”。一般百姓,做一天道场算是尽了孝子的心;有钱人家老人归天,做三日、五日、七日的道场是常有的。
除了请道士到家来做道场,丧事中还有一个仪式感特别强的环节,就是“抬棺”,农村流行土葬,我们川渝一带丘陵土坡,道路难行,由八个壮汉将棺材架起来,必须通过喊号子来统一节奏,丧葬号子节奏缓慢、旋律悲伤,八个人前后呼应,声音却能响彻山谷。让所有送葬的人们无一不为之动容的。
还有一种号子,仅存在我的儿时记忆当中,十岁以后就再也没听到过了。离我家不远的山头上有个石场,平常在院子里玩耍都能听到石场里传出的号子声,按照我们川渝一带号子的分类,这个应该是石工号子。石工号子铿锵有力,节奏轻快,旋律简单,琅琅上口!
以上三种文化,如今在我们老家呈现三种不同的状态。
“道士”这个职业得到的很好的传承和发展,我的爷爷奶奶外婆都在大前年前年去年相继离世,我亲自参与了三次丧事。大前年爷爷的道场和去年外婆的道场上就有了很大的发展。加入了很多新鲜的项目,还引进了一些先进设备。我在他们空闲的时候做了一些了解,他们多是家族继承、师徒相传。首先是传承:第一:经文;他们要熟背丧葬里会用到的所有经文,我也大致翻看了一下,大约五经书,每本约150页左右,要求吐字清晰,语速要快。第二、乐器;小鼓、堂鼓、大锣、大钹、小锣,唢呐这几种常用的乐器必须熟练,二胡、笛、箫、笙等也必须会吹弹那几首丧葬上常用到的曲子。第三、毛笔字;帮丧家抄写经文,一手好字代表了他们“道士”的职业基本素养,我亲眼看到一位“道士”随身携带《王羲之兰亭序毛笔字帖》,空余的时候便拿出来逐字逐笔的研究着,十分刻苦,而他的学历仅仅只是完成了九年义务教育。第四:写祭文;“道士”根据丧家家属提供亡人的生辰八字,一生经历,写一篇感天动地的祭文,要求极高,我觉得我们如今的高考高分作文也未见得比他们写的出彩。由于他们这个行业是没有固定团队的,所以以上四点要求非常严格,你必须全部掌握甚至精通,过程和《百鸟朝凤》里一样,基础功的学习是严苛而枯燥乏味的,当你学成之后,你的师傅觉得你可以出师另立门户的时候,也会搞个仪式,师傅会请到当地所有的道士以及德高望重的老人来进行考核,众人来评定你是否够格出师。其次是发展,他们会到各地进行学习观摩,还有四川一带的丧葬从业者每年都会约定俗成的相聚青城山,进行行业探讨,互相学习进步。所以“道士”这个职业在我们老家发展的很好,个个收入不菲,这两年不断看到有年轻面孔出现在这个行业当中,总归让人看起来是有希望的。
“抬棺”不容乐观,抬棺材的人我们称之为“抬棺匠”,他们不像“道士”一样是职业的,“抬棺匠”一般都是乡邻来进行帮忙的。如今年轻人基本都外出打工了,农村只留下老人和小孩,已经没有了劳动力,大前年我爷爷下葬的时候,只请到六位会喊号子的“抬棺匠”,平均年龄应该有五六十岁了吧,抬棺必须是8个人以上,还差两个怎么办,四处找人,好不容易找到两个看起来比较壮实大爷,还不会喊号子,现教现学!去年外婆下葬的时候,由于外婆住在镇上,坟修在二十里外的村子里,道路遥远,8个“抬棺匠”肯定是抬不到的,所以就想着找两拨人换着来抬,这就需要16个“抬棺匠”,想法自然是好的,可是想想爷爷下葬凑齐8个人都那么难,何况16个人的队伍,因为这个事儿家里还闹出了些许的不愉快,甚至商量着要去另一个县城请一拨“抬棺匠”来帮忙。“抬棺匠”他是义务的,农村人向来都爱相互帮忙,为自己今后谋善谋德。但是这“抬棺匠”没有收益便没人继承。那抬棺的大梁都已被老人们拱了起来,那悲凉的“抬棺号子”更是无人传唱。
“石工号子”已经绝唱!我家附近的石场早已树木繁盛,没人在开采石头,即便需要开采石头,也无“石工号子”的用武之地!
“抬棺号子”和“石工号子”应该算是我最早接触的音乐方式。而如今我只能模糊的记得旋律,那个旋律在我听来是动人的,想要再次听到却是太难!在我学习音乐之后就不曾停止想要将他们记录保存下来,但是这却也不是一样容易的事情,心不甘情不愿却也无可奈何!
观后感 /ghg1000z/7766.html
看了电影《百鸟朝凤》观后感就是:沉重、压抑、无奈。
电影最后,游天鸣一个人站在焦三爷坟头吹奏《百鸟朝凤》的情节,我实在是没忍住,哭了。影片结束后,发现居然有四分之三的人没有立即起身离场,我仔细观察了一下来看这部电影的观众,年龄多是80后、90初的观众,女性观众占60%,男性观众占40%,一半以上的女性观众都还沉浸在电影情绪中没回过神,抹着眼泪,一半的男性面露沉重,看着抹着眼泪的女生。个人认为能生出这样的情绪来的大多都是有过类似亲身体验和感触的人。
我生长在四川农村,白事在中国农村是一件特别浓重的事,在我们老家也一样,哪家有丧事就会请到“道士”到家里做“度亡道场”。四川那种民间“道士”并不是真正的道士,(对于他们来说这只是一门手艺)是一种佛、道、巫(地方民间信仰崇拜)融合的产物。这些“道士”确切来说是术士,正真的僧、道(出家)他们是要遵守清规戒律的,并且长住寺庙、道观中…这些术士在民间多是家族、师徒相传、无任何清规戒律&观后感1000字左右hellip;佛道的金典多数人是一无所知。他们主要的工作内容就是念经超度,同时兼乐手,受到川剧的影响,伴奏乐器也都是川剧里常用的几种乐器:小鼓、堂鼓、大锣、大钹、小锣,唢呐。其中打鼓的是指挥,其他人演奏完全看他的手势。道场,是四川人对死者奠祭规格的量度。《百鸟朝凤》里讲的陕西一带丧事操办分为4台、八台和最高级别《百鸟朝凤》,和电影里一样,我们老家道场也分类,分类标准主要是看价钱,由价钱来制定相应的“套餐”。一般百姓,做一天道场算是尽了孝子的心;有钱人家老人归天,做三日、五日、七日的道场是常有的。
除了请道士到家来做道场,丧事中还有一个仪式感特别强的环节,就是“抬棺”,农村流行土葬,我们川渝一带丘陵土坡,道路难行,由八个壮汉将棺材架起来,必须通过喊号子来统一节奏,丧葬号子节奏缓慢、旋律悲伤,八个人前后呼应,声音却能响彻山谷。让所有送葬的人们无一不为之动容的。
还有一种号子,仅存在我的儿时记忆当中,十岁以后就再也没听到过了。离我家不远的山头上有个石场,平常在院子里玩耍都能听到石场里传出的号子声,按照我们川渝一带号子的分类,这个应该是石工号子。石工号子铿锵有力,节奏轻快,旋律简单,琅琅上口!
以上三种文化,如今在我们老家呈现三种不同的状态。
“道士”这个职业得到的很好的传承和发展,我的爷爷奶奶外婆都在大前年前年去年相继离世,我亲自参与了三次丧事。大前年爷爷的道场和去年外婆的道场上就有了很大的发展。加入了很多新鲜的项目,还引进了一些先进设备。我在他们空闲的时候做了一些了解,他们多是家族继承、师徒相传。首先是传承:第一:经文;他们要熟背丧葬里会用到的所有经文,我也大致翻看了一下,大约五经书,每本约150页左右,要求吐字清晰,语速要快。第二、乐器;小鼓、堂鼓、大锣、大钹、小锣,唢呐这几种常用的乐器必须熟练,二胡、笛、箫、笙等也必须会吹弹那几首丧葬上常用到的曲子。第三、毛笔字;帮丧家抄写经文,一手好字代表了他们“道士”的职业基本素养,我亲眼看到一位“道士”随身携带《王羲之兰亭序毛笔字帖》,空余的时候便拿出来逐字逐笔的研究着,十分刻苦,而他的学历仅仅只是完成了九年义务教育。第四:写祭文;“道士”根据丧家家属提供亡人的生辰八字,一生经历,写一篇感天动地的祭文,要求极高,我觉得我们如今的高考高分作文也未见得比他们写的出彩。由于他们这个行业是没有固定团队的,所以以上四点要求非常严格,你必须全部掌握甚至精通,过程和《百鸟朝凤》里一样,基础功的学习是严苛而枯燥乏味的,当你学成之后,你的师傅觉得你可以出师另立门户的时候,也会搞个仪式,师傅会请到当地所有的道士以及德高望重的老人来进行考核,众人来评定你是否够格出师。其次是发展,他们会到各地进行学习观摩,还有四川一带的丧葬从业者每年都会约定俗成的相聚青城山,进行行业探讨,互相学习进步。所以“道士”这个职业在我们老家发展的很好,个个收入不菲,这两年不断看到有年轻面孔出现在这个行业当中,总归让人看起来是有希望的。
“抬棺”不容乐观,抬棺材的人我们称之为“抬棺匠”,他们不像“道士”一样是职业的,“抬棺匠”一般都是乡邻来进行帮忙的。如今年轻人基本都外出打工了,农村只留下老人和小孩,已经没有了劳动力,大前年我爷爷下葬的时候,只请到六位会喊号子的“抬棺匠”,平均年龄应该有五六十岁了吧,抬棺必须是8个人以上,还差两个怎么办,四处找人,好不容易找到两个看起来比较壮实大爷,还不会喊号子,现教现学!去年外婆下葬的时候,由于外婆住在镇上,坟修在二十里外的村子里,道路遥远,8个“抬棺匠”肯定是抬不到的,所以就想着找两拨人换着来抬,这就需要16个“抬棺匠”,想法自然是好的,可是想想爷爷下葬凑齐8个人都那么难,何况16个人的队伍,因为这个事儿家里还闹出了些许的不愉快,甚至商量着要去另一个县城请一拨“抬棺匠”来帮忙。“抬棺匠”他是义务的,农村人向来都爱相互帮忙,为自己今后谋善谋德。但是这“抬棺匠”没有收益便没人继承。那抬棺的大梁都已被老人们拱了起来,那悲凉的“抬棺号子”更是无人传唱。
“石工号子”已经绝唱!我家附近的石场早已树木繁盛,没人在开采石头,即便需要开采石头,也无“石工号子”的用武之地!
“抬棺号子”和“石工号子”应该算是我最早接触的音乐方式。而如今我只能模糊的记得旋律,那个旋律在我听来是动人的,想要再次听到却是太难!在我学习音乐之后就不曾停止想要将他们记录保存下来,但是这却也不是一样容易的事情,心不甘情不愿却也无可奈何!
观后感 /ghg1000z/77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