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跤吧,爸爸》观后感1600字
栏目:观后感1000字时间:2018-01-20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
《摔跤吧,爸爸》最近很火。叔本华的话估计也会火起来:一定的忧愁、痛苦或烦恼,对每个人都是时时必需的。一艘船如果没有压舱物,便不会稳定,不能朝着目的地一直前进。
昨天和太太、孩子一起去看了这个电影。电影的情节不复杂:从小生长在乡村的摔跤手马哈维亚曾经得过印度全国冠军,但是由于生活所迫以及政府的不支持,被迫放弃了摔跤事业。但是他一直想为国争光,于是想生儿子来继承他的摔跤事业。可是天不如人愿,一连生了四个孩子都是女儿,马哈维亚遂打消了这个子偿父愿的念头。然而,在一次偶然的事件中,马哈维亚发现了两个女儿有摔跤天赋,于是决定培养两个女儿做摔跤运动员。女儿们起初是被迫的,非常不情愿,村里人也对此冷嘲热讽。但马哈维亚不为所动,用严格的方式进行训练:禁止女儿们吃他们爱吃的油炸食物、剪去了她们心爱的长发、每天从清晨到傍晚坚持训练。女儿们在一次参加同学婚礼的时候,通过同学的遭遇,明白了父亲对她们的苦心:成为摔跤手,可以避免像其它同村女孩那样,一生与锅碗瓢盆为伍,在十四岁的时候就要嫁给自己不认识的男人。从此,女儿们自觉自发的刻苦训练,虽然中间经历了一些波折,但大女儿最终在英联邦运动会上夺得了金牌。
看完电影,和一些同伴议论这部电影,有一些想法和感触。
有同伴觉得,这个电影中的父亲,是一个自己不去实现梦想,就逼着孩子去完成自己梦想的人。我觉得不能完全这样说。首先,马哈维亚自己确实努力的去做过,但是由于生活所迫,家庭和政府都不支持,最终没能走下去。他对于女儿的逼迫,确实有实现他自己梦想的成份,而且很重,但这也不见得是他全部的动机。在当时那种环境下,他的做法确实让女儿脱离了村里其它女儿的命运,而那种命运,也确实不是他的女儿们想要的——尽管起初女儿们并不知道这些。所以我有理由认为,他的动机是混合的。
事实上,他的梦想后来也变成了女儿的梦想,而他女儿也实现了梦想。在这个过程里,确实有逼迫的成份,而且不少。这就是他女儿的路。
对于我们来说,觉得无论如何,逼着孩子实现自己的理想,这不能算是对孩子的尊重。但是考虑到马哈维亚生活的背景,他的这个做法,可能本身已经是对女儿的极大尊重了:把她们当成男孩子一样来对待、认为她们可以成为运动员、可以过另外一种生活。至于说用逼迫的手段,我想,如果是儿子,他也会这么做,这是他所知道、所能做到的最好的对待子女们的方式了。他已经尽力了。更何况,这种做法还要遭到周围人的冷嘲热讽。在那种极度重男轻女的氛围里,能让女儿去实现自己的梦想,这本身就是对她们的极大尊重。
他是只关注金牌吗?也不能这么说。他是运动员,如果只关注金牌,他当然知道女子也有摔跤项目啊。为什么直到那么晚,才想起来让女儿练习摔跤?我想这不能脱离他的生活背景来看。他成长的那个环境里,根本就不尊重女性,所以他下意识里根本就没想过女儿可以去做这个。后来的觉醒,可以说是他冲破了环境对他自己的思想束缚,他改变了想法。
另外一个感触,是关于理想和奋斗,当下和长远。
有些做法,牺牲了一些当下的快乐,可是对长远来说可能是更好的——但是这个道理,小孩子未必能理解,有时候家长逼一下,孩子是不情愿、是有烦恼和压力,可是她回过头来看的时候,发现了这其实是一条非常好的路。
但这个分寸该如何把握?这是我们做父母的必须要面对的。
同伴说: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我始终觉得不是别人可以灌输给的,当然在现实的世界里,有时显得重合,比如傅雷发疯地逼傅聪,然后傅聪居然弹钢琴居然也弹出了前途,还一辈子一直弹,但我觉得这压根不是因为傅雷逼迫得好,这是傅聪和钢琴之间的缘分,许多没逼迫成功的更明显。
我觉得这说得很对。
问题是:很多事情,不试试就无法知道。可是试了,就无法挽回。到底和钢琴有没有缘分?这个事先谁也无法保证吧,只有试了才知道。可是试到什么程度、什么时候?这个没一定标准的。影片里那个父亲自己设定的,是一年。当然,说是幸运也罢,说是冥冥之中的安排也罢,女儿在一年里真的思想转变了。
在真实情况里,什么都有可能发生:有最终皆大欢喜的局面,也有把孩子逼疯了的事情。这和小孩子性格、周围环境也很有关系。那俩女儿,属于比较服从的,尽管不满,但是一观后感1000字开始也不敢怎样反抗,就照着做了——而这种顺从,事实上成就了她们。所以每个人的路都不一样,没有一定之规。顺从的性格,有时候也是好事,要看在什么情况下。我们不能把这个作为放之四海皆准的做法。这事儿难就难在:没有哪种方式,是能保证“成功”、保证不后悔、保证孩子将来会走上康庄大道并感激你的。很多成功的人,事后会说“我感谢我的父母,在我小时候严格要求我,这样才有了我的今天”。这话可能确实是实话、是发自肺腑、符合事实的。但问题是,你也这么做,就不一定是这个结果了。这是事后,他成功了,把过去的事情串起来了,这是他的路。却不一定是你的路。他走这条路能成,你走这条路可能会死。你通过逼孩子,最终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同时,孩子经过了最初的许多年的不理解之后,慢慢的认同了你的价值观和做法,最终也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自己想要的。————这当然是一个皆大欢喜的局面。问题是,这是个大概率事件呢,还是只是“幸存者偏误”?由于社会的环境、历史的原因、文化的倾向性等等诸多因素,很可能由于幸存者们拥有更大的话语权从而更容易被人们注意到,而那些相反的现实,却会被人们有意无意的忽略了。
必须要区分两件事:
1.小时候被父母逼着学这学那,当时很痛苦,痛恨父母。长大后看到了那些痛苦经历对自己的价值,认识了这点,放下了对童年痛苦的执念。
2.因为1的存在,从而认为自己也应该那样对待自己的孩子、那才是对他们真正的好,认为那些苦是必须的压仓物。
第一种是我赞成的,第二种是我反对的。别人的路看上去再好,也只是别人的路,只能做个参考和启示,但是适合不适合自己,却是没人可以保证的。所以电影里的父亲对于“一年为限”的设定,是个很好的平衡。
观后感 /ghg1000z/8768.html
《摔跤吧,爸爸》最近很火。叔本华的话估计也会火起来:一定的忧愁、痛苦或烦恼,对每个人都是时时必需的。一艘船如果没有压舱物,便不会稳定,不能朝着目的地一直前进。
昨天和太太、孩子一起去看了这个电影。电影的情节不复杂:从小生长在乡村的摔跤手马哈维亚曾经得过印度全国冠军,但是由于生活所迫以及政府的不支持,被迫放弃了摔跤事业。但是他一直想为国争光,于是想生儿子来继承他的摔跤事业。可是天不如人愿,一连生了四个孩子都是女儿,马哈维亚遂打消了这个子偿父愿的念头。然而,在一次偶然的事件中,马哈维亚发现了两个女儿有摔跤天赋,于是决定培养两个女儿做摔跤运动员。女儿们起初是被迫的,非常不情愿,村里人也对此冷嘲热讽。但马哈维亚不为所动,用严格的方式进行训练:禁止女儿们吃他们爱吃的油炸食物、剪去了她们心爱的长发、每天从清晨到傍晚坚持训练。女儿们在一次参加同学婚礼的时候,通过同学的遭遇,明白了父亲对她们的苦心:成为摔跤手,可以避免像其它同村女孩那样,一生与锅碗瓢盆为伍,在十四岁的时候就要嫁给自己不认识的男人。从此,女儿们自觉自发的刻苦训练,虽然中间经历了一些波折,但大女儿最终在英联邦运动会上夺得了金牌。
看完电影,和一些同伴议论这部电影,有一些想法和感触。
有同伴觉得,这个电影中的父亲,是一个自己不去实现梦想,就逼着孩子去完成自己梦想的人。我觉得不能完全这样说。首先,马哈维亚自己确实努力的去做过,但是由于生活所迫,家庭和政府都不支持,最终没能走下去。他对于女儿的逼迫,确实有实现他自己梦想的成份,而且很重,但这也不见得是他全部的动机。在当时那种环境下,他的做法确实让女儿脱离了村里其它女儿的命运,而那种命运,也确实不是他的女儿们想要的——尽管起初女儿们并不知道这些。所以我有理由认为,他的动机是混合的。
事实上,他的梦想后来也变成了女儿的梦想,而他女儿也实现了梦想。在这个过程里,确实有逼迫的成份,而且不少。这就是他女儿的路。
对于我们来说,觉得无论如何,逼着孩子实现自己的理想,这不能算是对孩子的尊重。但是考虑到马哈维亚生活的背景,他的这个做法,可能本身已经是对女儿的极大尊重了:把她们当成男孩子一样来对待、认为她们可以成为运动员、可以过另外一种生活。至于说用逼迫的手段,我想,如果是儿子,他也会这么做,这是他所知道、所能做到的最好的对待子女们的方式了。他已经尽力了。更何况,这种做法还要遭到周围人的冷嘲热讽。在那种极度重男轻女的氛围里,能让女儿去实现自己的梦想,这本身就是对她们的极大尊重。
他是只关注金牌吗?也不能这么说。他是运动员,如果只关注金牌,他当然知道女子也有摔跤项目啊。为什么直到那么晚,才想起来让女儿练习摔跤?我想这不能脱离他的生活背景来看。他成长的那个环境里,根本就不尊重女性,所以他下意识里根本就没想过女儿可以去做这个。后来的觉醒,可以说是他冲破了环境对他自己的思想束缚,他改变了想法。
另外一个感触,是关于理想和奋斗,当下和长远。
有些做法,牺牲了一些当下的快乐,可是对长远来说可能是更好的——但是这个道理,小孩子未必能理解,有时候家长逼一下,孩子是不情愿、是有烦恼和压力,可是她回过头来看的时候,发现了这其实是一条非常好的路。
但这个分寸该如何把握?这是我们做父母的必须要面对的。
同伴说: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我始终觉得不是别人可以灌输给的,当然在现实的世界里,有时显得重合,比如傅雷发疯地逼傅聪,然后傅聪居然弹钢琴居然也弹出了前途,还一辈子一直弹,但我觉得这压根不是因为傅雷逼迫得好,这是傅聪和钢琴之间的缘分,许多没逼迫成功的更明显。
我觉得这说得很对。
问题是:很多事情,不试试就无法知道。可是试了,就无法挽回。到底和钢琴有没有缘分?这个事先谁也无法保证吧,只有试了才知道。可是试到什么程度、什么时候?这个没一定标准的。影片里那个父亲自己设定的,是一年。当然,说是幸运也罢,说是冥冥之中的安排也罢,女儿在一年里真的思想转变了。
在真实情况里,什么都有可能发生:有最终皆大欢喜的局面,也有把孩子逼疯了的事情。这和小孩子性格、周围环境也很有关系。那俩女儿,属于比较服从的,尽管不满,但是一观后感1000字开始也不敢怎样反抗,就照着做了——而这种顺从,事实上成就了她们。所以每个人的路都不一样,没有一定之规。顺从的性格,有时候也是好事,要看在什么情况下。我们不能把这个作为放之四海皆准的做法。这事儿难就难在:没有哪种方式,是能保证“成功”、保证不后悔、保证孩子将来会走上康庄大道并感激你的。很多成功的人,事后会说“我感谢我的父母,在我小时候严格要求我,这样才有了我的今天”。这话可能确实是实话、是发自肺腑、符合事实的。但问题是,你也这么做,就不一定是这个结果了。这是事后,他成功了,把过去的事情串起来了,这是他的路。却不一定是你的路。他走这条路能成,你走这条路可能会死。你通过逼孩子,最终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同时,孩子经过了最初的许多年的不理解之后,慢慢的认同了你的价值观和做法,最终也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自己想要的。————这当然是一个皆大欢喜的局面。问题是,这是个大概率事件呢,还是只是“幸存者偏误”?由于社会的环境、历史的原因、文化的倾向性等等诸多因素,很可能由于幸存者们拥有更大的话语权从而更容易被人们注意到,而那些相反的现实,却会被人们有意无意的忽略了。
必须要区分两件事:
1.小时候被父母逼着学这学那,当时很痛苦,痛恨父母。长大后看到了那些痛苦经历对自己的价值,认识了这点,放下了对童年痛苦的执念。
2.因为1的存在,从而认为自己也应该那样对待自己的孩子、那才是对他们真正的好,认为那些苦是必须的压仓物。
第一种是我赞成的,第二种是我反对的。别人的路看上去再好,也只是别人的路,只能做个参考和启示,但是适合不适合自己,却是没人可以保证的。所以电影里的父亲对于“一年为限”的设定,是个很好的平衡。
观后感 /ghg1000z/8768.html
智能推荐
- 下一篇:《浮生一日》观后感1000字
- 上一篇:《一念无明》观后感1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