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惨世界观后感1000字
栏目:观后感1000字时间:2018-01-20
"《悲惨世界》观后感
《悲惨世界》的电影和小说的感觉很不一样。开头就用的是监犯们的歌Look Down,整部影片也是以歌唱的形式表达。影片中内容略有删改,有的地方跳转过快,前后情感转变较大,逻辑感不强。
就我目前看的内容而言,我印象较深的歌曲Look Down 出现了两次。第一次是片头,监犯们所唱,第二次是巴黎街头,百姓们所唱。其实在开头的时候我听到这首歌时,内心的触动并不太大。因为囚犯在我认知里就是低人一等的,过着没有尊严、自由的悲惨生活。他们唱出Look down,我很能理解,这也很符合他们的身份和处境。可是巴黎人民的look down却在我心上重重一击。当我听到Look down, look down and show some mercy if you can 时,我的内心是震撼的。人民的生活已到了何等地步,他们需要恳请别人低头看他们一眼。不是平等的看,是低头看。而且,别人还不一定会去看他们一眼。接下来的这句也是一个重击,Look down, look down upon your fellow men。巴黎人民这歌不是唱给外邦人听的,就是唱给同胞听的。同胞,同为祖国的孩子。中国有个词叫一母同胞,这是有血缘关系的,感情很深厚的。虽然这同胞不是同母所生,但大家是同一国家的人,生长在同一片土地上,仰望同一片天空。为何里面的部分弟兄姐妹需要仰望其他人,以如此卑微的地位来请求怜悯,甚至只是看一眼。
影片中冉阿让在芳汀死后与沙威的对抗引发了我的思考。冉阿让起誓按时归来,请求沙威给予他时间去救珂赛特。可是沙威认为冉阿让这样的人本性难移。在沙威眼中,囚犯或者曾经是囚犯的人都是罪大恶极之人,他提防他们,看守他们,在心里为他们烙上了永不磨去的记号,就像中国古代在犯人脸上刺字。沙威有一种令我难以理解的对法律的执着,对犯人的禁锢。
在这场对抗中,冉阿让强调,他只是偷了点面包,沙威回答,维护法律是他的责任;冉阿让继续反驳沙威不懂世态炎凉,沙威回答,冉阿让没有权利。这段对哈值得思考。若是仅从冉阿让的角度看,他迫于生计,不得不做违法的事。他只是一个在社会底层苦苦挣扎的小人物。我们出于同情心会认为冉阿让不应该被捕,或者说是不应该因此而受如此多的磨难。可从理性的角度,法律与责任的角度,违法行为定要被追究。如此看来,沙威的穷追不舍可以得到解释。我认为法律与道德问题在这里从本质上来讲是社会问题。因为当时局势动荡,社会混乱,人民生活没有保障,在这种情况下,小人物的行为只能用迫于生计来形容和解释。当社会不能给予人民一定的保障,道德问题也只能被空谈。民以食为天,人生存的最基本条件就是有东西吃。活着,才能去想怎么活。除非他有很高的思想觉悟,有精神层面的追求。但这对小人物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冉阿让说沙威不懂世态炎凉。
沙威真的不懂吗?我看未必。沙威自己说他出生在平民窟,见惯了冉阿让这样的人。沙威其实很了解这些罪犯,了解底层人民,他知道他们的生活,懂得他们的挣扎。他曾经也许对这些人有过同情和怜悯,但我觉得他很可能没有。他就是那样成长起来的,他从心底里是厌恶这样的生活,这些人,他是想摆脱他们的。他厌恶贫穷,更厌恶贫穷带来的罪与恶。所以他向往光明和正义,决心坚守正道。曾经的经历告诉他,这些混生活的人很难改去身上的恶,所以他们要被看管起来,他们是不能够得到信任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沙威是对的。冉阿让若不是经受了主教的感化,他的确是一个危险分子。经历的苦难多了,对于别人的挣扎就会看淡,也就是老人在听到那些充满磨难的人和事时总喜欢感叹这就是命。犯人们的不得已在沙威眼中只是他命不好,是个这样的出生,得不到任何权利。在沙威心中,法律是唯一的救赎,守法可以维护社会。由此看来,他心里还是抱有一丝希望,法律是他的救命稻草。正因如此,法律也成了压死他观后感1000字左右的最后一根稻草。
这里还能延伸出一个有意思的问题,该不该给予犯人或曾有案底的人信任。仅仅是看这部作品,我们很容易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去批判底层人民互相轧扎,社会信任度极低。可是反问自己,你会给一个犯人信任吗,你敢好无芥蒂地和他相处?至少我不能。大家总是根据一个人地过往给他下定论。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老祖宗几千年的教训,不知道的也没几个吧。我们不愿轻易地相信一个人会改变,尤其是一个罪人会改变。
影片中的种种问题归根结底就是人性的问题。世界的好与坏是人界定出来的,也是人造成的。悲惨的世界,是对人性的映射和拷问。
观后感 /ghg1000z/9685.html
《悲惨世界》的电影和小说的感觉很不一样。开头就用的是监犯们的歌Look Down,整部影片也是以歌唱的形式表达。影片中内容略有删改,有的地方跳转过快,前后情感转变较大,逻辑感不强。
就我目前看的内容而言,我印象较深的歌曲Look Down 出现了两次。第一次是片头,监犯们所唱,第二次是巴黎街头,百姓们所唱。其实在开头的时候我听到这首歌时,内心的触动并不太大。因为囚犯在我认知里就是低人一等的,过着没有尊严、自由的悲惨生活。他们唱出Look down,我很能理解,这也很符合他们的身份和处境。可是巴黎人民的look down却在我心上重重一击。当我听到Look down, look down and show some mercy if you can 时,我的内心是震撼的。人民的生活已到了何等地步,他们需要恳请别人低头看他们一眼。不是平等的看,是低头看。而且,别人还不一定会去看他们一眼。接下来的这句也是一个重击,Look down, look down upon your fellow men。巴黎人民这歌不是唱给外邦人听的,就是唱给同胞听的。同胞,同为祖国的孩子。中国有个词叫一母同胞,这是有血缘关系的,感情很深厚的。虽然这同胞不是同母所生,但大家是同一国家的人,生长在同一片土地上,仰望同一片天空。为何里面的部分弟兄姐妹需要仰望其他人,以如此卑微的地位来请求怜悯,甚至只是看一眼。
影片中冉阿让在芳汀死后与沙威的对抗引发了我的思考。冉阿让起誓按时归来,请求沙威给予他时间去救珂赛特。可是沙威认为冉阿让这样的人本性难移。在沙威眼中,囚犯或者曾经是囚犯的人都是罪大恶极之人,他提防他们,看守他们,在心里为他们烙上了永不磨去的记号,就像中国古代在犯人脸上刺字。沙威有一种令我难以理解的对法律的执着,对犯人的禁锢。
在这场对抗中,冉阿让强调,他只是偷了点面包,沙威回答,维护法律是他的责任;冉阿让继续反驳沙威不懂世态炎凉,沙威回答,冉阿让没有权利。这段对哈值得思考。若是仅从冉阿让的角度看,他迫于生计,不得不做违法的事。他只是一个在社会底层苦苦挣扎的小人物。我们出于同情心会认为冉阿让不应该被捕,或者说是不应该因此而受如此多的磨难。可从理性的角度,法律与责任的角度,违法行为定要被追究。如此看来,沙威的穷追不舍可以得到解释。我认为法律与道德问题在这里从本质上来讲是社会问题。因为当时局势动荡,社会混乱,人民生活没有保障,在这种情况下,小人物的行为只能用迫于生计来形容和解释。当社会不能给予人民一定的保障,道德问题也只能被空谈。民以食为天,人生存的最基本条件就是有东西吃。活着,才能去想怎么活。除非他有很高的思想觉悟,有精神层面的追求。但这对小人物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冉阿让说沙威不懂世态炎凉。
沙威真的不懂吗?我看未必。沙威自己说他出生在平民窟,见惯了冉阿让这样的人。沙威其实很了解这些罪犯,了解底层人民,他知道他们的生活,懂得他们的挣扎。他曾经也许对这些人有过同情和怜悯,但我觉得他很可能没有。他就是那样成长起来的,他从心底里是厌恶这样的生活,这些人,他是想摆脱他们的。他厌恶贫穷,更厌恶贫穷带来的罪与恶。所以他向往光明和正义,决心坚守正道。曾经的经历告诉他,这些混生活的人很难改去身上的恶,所以他们要被看管起来,他们是不能够得到信任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沙威是对的。冉阿让若不是经受了主教的感化,他的确是一个危险分子。经历的苦难多了,对于别人的挣扎就会看淡,也就是老人在听到那些充满磨难的人和事时总喜欢感叹这就是命。犯人们的不得已在沙威眼中只是他命不好,是个这样的出生,得不到任何权利。在沙威心中,法律是唯一的救赎,守法可以维护社会。由此看来,他心里还是抱有一丝希望,法律是他的救命稻草。正因如此,法律也成了压死他观后感1000字左右的最后一根稻草。
这里还能延伸出一个有意思的问题,该不该给予犯人或曾有案底的人信任。仅仅是看这部作品,我们很容易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去批判底层人民互相轧扎,社会信任度极低。可是反问自己,你会给一个犯人信任吗,你敢好无芥蒂地和他相处?至少我不能。大家总是根据一个人地过往给他下定论。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老祖宗几千年的教训,不知道的也没几个吧。我们不愿轻易地相信一个人会改变,尤其是一个罪人会改变。
影片中的种种问题归根结底就是人性的问题。世界的好与坏是人界定出来的,也是人造成的。悲惨的世界,是对人性的映射和拷问。
观后感 /ghg1000z/9685.html
智能推荐
- 下一篇:申肖克的救赎观后感1200字
- 上一篇:《复核调查》观后感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