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1200字
栏目:观后感1000字时间:2018-01-20
"成功的曙光属于每一个奋斗过的人。观后感小编为您编辑了《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1200字作文范文,祝大家学习进步。
开篇大气又不失细腻的镜头,恰到好处的配乐,徐徐悠长的男声旁白,瞬间就让人惊艳了。不得不说,《舌尖上的中国》这部纪录片实为一部高质量的用心之作,虽然片中有明显的模仿痕迹(诸如BBC纪录片之类),但瑕不掩瑜,每集50分钟的片子,叫人看得津津有味,回味无穷。
第一集讲述的是“自然的馈赠”。从云南香格里拉的松茸,浙江遂昌县的冬笋,广西柳州的大头甜笋,到云南的诺邓井盐和诺邓火腿,湖北的莲藕,吉林查干湖的捕鱼祭祀,海南远航的渔船……从获取食材的角度切入,展现了人与自然最本真的关系,以及食材背后流淌出的浓浓的人情味和生活气息。印象比较深的是湖北莲藕那一段,一叶扁舟穿行在淡紫色的晨雾中,船工执桨划开水面,那画面像极了一幅中国山水画。采藕工们就在淡紫色的清晨中开始了艰辛劳动的一天。我从来不知道原来采集莲藕是这样的不易,要挖开层层的淤泥,小心翼翼避免伤及莲藕,好一阵忙活才得到了一截完整的莲藕,还是黑的!和我们在餐桌上看到的洁白如玉的莲藕差太多了。吃着香煎藕合,莲藕炖排骨的我们,怎知这莲藕背后的故事?那句人人都会背的小学古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现今读来怕是会有更多感触了。
查干湖那段儿也拍的很有意思。身着鲜艳服饰的祭祀人群和巨大白色的结冰湖面形成强烈的视角反差,年过七十的鱼把头带上毛毡帽子,往寒风里一站,好一个东北汉子!人们在收获自然馈赠的同时却也谨记着千百年来口口相传的自然法则,用稀疏的鱼网过滤掉小鱼,并往湖里撒下来年的鱼苗。这是人类与自然的默契约定。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的人民,恪守自己的本分,取之有道,对大自然常怀一颗感恩敬畏之心。
第二集很多人反映说没有第一集精彩,毕竟讲述的是“主食的故事”,很多食物大家的餐桌上都已是司空见惯,不像第一集里包罗了那么多山珍海味。但我却觉得正因为讲的是与我们最密切相关的主食,看来颇觉得亲切温馨。作为一个江浙人,尤其是看到做年糕,做粽子,做青团的画面时,思乡之情油然而生。我想起小时候在外婆家,外婆和外公会摘下屋外桂花树上的桂花,用糖腌在玻璃罐子里,做桂花糕的时候放一些,满屋子的桂花香~外婆做的粽子和青团至今还是我记忆中无上的美味。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舌尖上的味道就是故乡的味道,无数人的故乡的味道就汇集成了中国的味道,这也是片名的意义吧,借美食带出国人的乡愁,以及中国食文化里所包含的东方智慧和普世价值。
片子也着意刻画了食物是由双手创造出来的这一概念,这在现今什么都是流水线机器操作的时代让人不由的心头一暖,我想很多人都喜欢那个陕西绥德县做黄馍馍的老伯。他和老伴不辞辛苦的辛勤劳作三天,用最原始自然的方法制作出外1000字观后感作文表毫不起眼的黄馍馍,这样的馍馍,不知道吃起来会不会特别香甜可口?老伯和他的老伴,年复一年的不辞劳苦的制作黄馍馍,赚钱当然是首要目的,但我相信,他们在揉面团,做馍馍的时候,心底一定是踏实而快乐的,他们作为中国8亿农民中的一份子,对脚下的这片土地有着与生俱来的割舍不断的感情。
卸下美食节目的身段和姿态,放平视角,展现最寻常百姓家的人间美味,探寻五湖四海的各类食材,捕捉人与自然之间的细微情感。见微知著,温暖人心。感谢主创团队一年来的辛苦拍摄和后期制作,为我们奉上了这样一盘味蕾与心灵双重享受的“饕餮大宴”。
观后感 /ghg1000z/2324.html
开篇大气又不失细腻的镜头,恰到好处的配乐,徐徐悠长的男声旁白,瞬间就让人惊艳了。不得不说,《舌尖上的中国》这部纪录片实为一部高质量的用心之作,虽然片中有明显的模仿痕迹(诸如BBC纪录片之类),但瑕不掩瑜,每集50分钟的片子,叫人看得津津有味,回味无穷。
第一集讲述的是“自然的馈赠”。从云南香格里拉的松茸,浙江遂昌县的冬笋,广西柳州的大头甜笋,到云南的诺邓井盐和诺邓火腿,湖北的莲藕,吉林查干湖的捕鱼祭祀,海南远航的渔船……从获取食材的角度切入,展现了人与自然最本真的关系,以及食材背后流淌出的浓浓的人情味和生活气息。印象比较深的是湖北莲藕那一段,一叶扁舟穿行在淡紫色的晨雾中,船工执桨划开水面,那画面像极了一幅中国山水画。采藕工们就在淡紫色的清晨中开始了艰辛劳动的一天。我从来不知道原来采集莲藕是这样的不易,要挖开层层的淤泥,小心翼翼避免伤及莲藕,好一阵忙活才得到了一截完整的莲藕,还是黑的!和我们在餐桌上看到的洁白如玉的莲藕差太多了。吃着香煎藕合,莲藕炖排骨的我们,怎知这莲藕背后的故事?那句人人都会背的小学古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现今读来怕是会有更多感触了。
查干湖那段儿也拍的很有意思。身着鲜艳服饰的祭祀人群和巨大白色的结冰湖面形成强烈的视角反差,年过七十的鱼把头带上毛毡帽子,往寒风里一站,好一个东北汉子!人们在收获自然馈赠的同时却也谨记着千百年来口口相传的自然法则,用稀疏的鱼网过滤掉小鱼,并往湖里撒下来年的鱼苗。这是人类与自然的默契约定。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的人民,恪守自己的本分,取之有道,对大自然常怀一颗感恩敬畏之心。
第二集很多人反映说没有第一集精彩,毕竟讲述的是“主食的故事”,很多食物大家的餐桌上都已是司空见惯,不像第一集里包罗了那么多山珍海味。但我却觉得正因为讲的是与我们最密切相关的主食,看来颇觉得亲切温馨。作为一个江浙人,尤其是看到做年糕,做粽子,做青团的画面时,思乡之情油然而生。我想起小时候在外婆家,外婆和外公会摘下屋外桂花树上的桂花,用糖腌在玻璃罐子里,做桂花糕的时候放一些,满屋子的桂花香~外婆做的粽子和青团至今还是我记忆中无上的美味。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舌尖上的味道就是故乡的味道,无数人的故乡的味道就汇集成了中国的味道,这也是片名的意义吧,借美食带出国人的乡愁,以及中国食文化里所包含的东方智慧和普世价值。
片子也着意刻画了食物是由双手创造出来的这一概念,这在现今什么都是流水线机器操作的时代让人不由的心头一暖,我想很多人都喜欢那个陕西绥德县做黄馍馍的老伯。他和老伴不辞辛苦的辛勤劳作三天,用最原始自然的方法制作出外1000字观后感作文表毫不起眼的黄馍馍,这样的馍馍,不知道吃起来会不会特别香甜可口?老伯和他的老伴,年复一年的不辞劳苦的制作黄馍馍,赚钱当然是首要目的,但我相信,他们在揉面团,做馍馍的时候,心底一定是踏实而快乐的,他们作为中国8亿农民中的一份子,对脚下的这片土地有着与生俱来的割舍不断的感情。
卸下美食节目的身段和姿态,放平视角,展现最寻常百姓家的人间美味,探寻五湖四海的各类食材,捕捉人与自然之间的细微情感。见微知著,温暖人心。感谢主创团队一年来的辛苦拍摄和后期制作,为我们奉上了这样一盘味蕾与心灵双重享受的“饕餮大宴”。
观后感 /ghg1000z/2324.html
智能推荐
- 下一篇:《中国合伙人》观后感1000字
- 上一篇:《建党伟业》观后感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