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大业观后感1000字范文三篇
栏目:观后感1000字时间:2018-01-20
" 建国大业观后感1000字(一)
今天看了几篇关于《建国大业》的blog评价。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种说法,何况短短几周就票房过亿呢。这些观后感对我有启发,但是,我也有一些不吐不快的话想说。
我没有专业的影评知识,也没有那么的愤世嫉俗,只是从自身的感受出发,写几句观后感而已。总体上讲,我给这部电影评分8-9分。我被部分情节感动了,尤其是西苑阅兵那段。那段情节让我看到了中国共产党与其他各党派结成革命统一战线的深情厚谊,让我感受到三大战役的艰辛和不易,新中国是用战士的血肉筑成的。这部电影让我更加爱国了。
有人会说一致对外容易,等到真的把敌人赶跑了,谁掌权就成了问题,就开始了窝里斗。我不否认这点。林彪打赢了辽沈战役,非常不易,战功显赫,所以就想当主席。人的本性就是如此。同样,历史也是不可改写的,中国共产党顺应民意,国民党腐败到了极点,特务猖獗,统治成了白色恐怖。所以中国共产党夺取了天下。有人竟用穷小子比喻当时的中国共产党,富家女比喻新中国,未婚夫比喻国民党,富家女的朋友来比喻各民主党派,婚前的美好许诺来比喻中国共产党的共产主义理想,我觉得这种想法非常庸俗,也根本不形象,还很小儿科。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武器的确简陋,但是遍观当时的中国,武器装备也就如此,被帝国主义奴役了那么久,又进行了八年抗战,哪有什么条件制造出精良的武器装备来?国民党的武器不也是从老美手里买来的吗?而且,我们用更强大的武器---顺应民意,战胜了武器精良的国民党反动派,难道不是孙子兵法的思想闪光吗?所以,仅因为中国共产党武器简陋就用穷小子比喻,实在肤浅!还有,共产主义是个远大理想,是值得我们为之奋斗的,虽然,我们的下下下……一代才有可能过上这种生活,但是,中国共产党的确是在为之不懈努力的。当我们的下下下……一代过上了这种生活,回想这段新中国的奋斗历史,那些说共产主义只是幻想的人不觉得自己目光太短浅了吗?假想一下,如果蒋介石真的一统天下,安稳的做着他的总统,那么现在我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的?恐怕不是所谓的穷人、房奴、富人、富豪这样的四阶级了吧!会产生出什么样的阶级,真是不敢想象的。那样的话,恐怕也不会有这么多愤世嫉俗的言论了,因为都被镇压了。如果有某些人这样尖刻的反党言论,可能都被特务解决得干干净净了!所以美国总统肯尼迪说的话很值得当下的中国人尤其是愤世嫉俗的80&90后们思考:“不要问国家能为你做什么,先问问自己能为国家做什么。”美国的上流社会,精英中的精英们普遍都具有这种爱国情绪。相比之下,堪称思想新、见识广的新一代中国人是怎么了?为什么对国内体制诟病重重,对西方资本主义拍马屁乐此不疲,为什么这么“崇洋媚外”呢?!当下很多年轻人在叫嚣“我不做精英,我要挣钱”。为什么这些大多具有高学历的新一代中国人,却像被什么蒙蔽了双眼,也蒙蔽了心灵辨别力似的?私下有一个解释,但不知是否科学。想想看,80&90后都是文革时期的年轻人的下一代,也许动荡的年代给80&90后的父母们的心灵造成了巨大的扭曲吧。这样推断,他们的下一代还会这样激进。文革的影响不知要波及多少代才可以消除。
文章写到这儿,感觉自己扯得太远了。如今中国共产党提出建设和谐社会,也是具有前瞻性的、顺应民意的做法。我一直拥护中国共产党,认为它是有前瞻性的党,但是我一直没有入党,也的确是对现今愈演愈烈的腐败很有恐惧感。发展经济,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确催生了大批不文明的暴发户,但同时也催生了大批思想新、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出国旅游的中国人在外国人的眼中素质不高,被民意评为倒数第三,说明我们的文化建设现在应该得到同样的重视,但不能说这种状况是发展经济的政策导致的。就像反腐一样,任何政策可能都是双刃剑。想起剧中老蒋说的:“反,亡党;不反,亡国”,确实很佩服老蒋那个时候就意识到了反腐的两面性问题,他不愧为深受中国理学影响的地道的中国人。
《建国大业》挺好的,除了内容可圈可点,明星阵容也十分强大,史无前例,别国难以效仿,以及诙谐的细节,都是它受人欢迎的元素。商品经济下当然要兼顾商业运作,只是观赏的人应该多去关注影片内在的历史和意义。希望以后多看一些能够激励国人的爱国心的电影,当然,电影要以一种平易近人的方式。我觉得,我们这一代应该再多读些历史,当然,我们不要那种教条式的爱国教育,我们的爱国教育不是太多了,而是太没有效果了,我们应该增强我们的爱国心,应该具有成熟的民族判断力。
建国大业观后感1000字(二)
昨天单位组织一起去看最近相当火的《建国大业》。这还是我第一次进电影院看电影,平常总是看一些网络版的,一是没有人陪我去影院看,二是没有人值得我陪去电影院看。
首先我要说一下,去影院看电影还是相当不错的,呵呵。
《建国大业》作为为祖国六十年献礼的影片还是相当不错的。我不是说明星的多少的问题,而是它的故事的整体布局,它节奏的整体把握和它整体气氛的烘托都是相当不错的。
从抗日战争胜利的重庆会谈到最后新中国的开国大典,中间四年多时间中的共产党,国民党和各个民主党派之间的种种变化,纠葛都一一的展现。有人在看完后说,电影显得有些仓促,各个时期过的有些太快了,我只能说在两个小时的时间里面展现出全景的建国过程,不管对谁来说都是相当困难的,韩三平的这种表现方式是可以接受的,至少我是接受了。
再说说具体的表演,张国立的蒋委员长无疑是“惊艳”的,在形体有差距的情况下能够用神情,用内心把人物刻画的入木三分,值得加分。宋庆龄,宋美龄两位宋氏姐妹演的都相当不错。国母淡定自若,荣辱不惊的形象深入我心,宋美龄为党国四处奔波,可谓呕心沥血。王学圻事业的大爆发真是谁都挡不住呀!另外各位大腕的客串都没有给自己丢脸。
再说唐国强自从开发出来演毛主席之后,我觉得就基本是那个样子了,《长征》首次见他确实感到惊叹,但是后来的所有影视剧包括《建国大业》,我感觉没有什么进步了,也许这就是极致了?也许毛主席真的就是这个样子了?也许是审美疲劳了?咱也不知道了。刘劲等特性演员的表演在剧本的要求下倒是小有上进。民主党派领导人的扮演者给人新奇,赞叹的印象,民盟,民革这些主要领导人个人性格魅力的展示无疑是这部影片的特点之一。甄子丹,赵薇,冯巩,章子怡,苗圃,郭德纲等人的客串都起到了自己的作用,可以说他们的角色,不用大腕也可以演,大腕的加入可以说是锦上添花。
最后,我觉得《建国大业》是一部值得一看的电影,也许是因为我第一次进影院的原因吧,对这部影片感觉挺好。呵呵
建国大业观后感1000字(三)
《建国大业》这一部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主旋律影片,云集一百七十多位明星,话题人物齐聚,四大天王中的两位捂婚天王刘德华,黎明,功夫之王成龙,李连杰,华表奖的双黄蛋得主陈凯歌,冯小刚,四小花旦里的章子怡,赵薇,实力派男星姜文,陈道明,陈宝国,葛优等演员纷纷出马,以置于使笔者无法一一列出,这些大腕在影片拍摄和上映的档期,每个人身上出一条新闻,对影片的宣传就不可小窥,更何况中影掌门人韩三平十多年后重新掌镜,众大腕零片酬出演,国产片拷贝又创新高等新闻本身就有着巨大噱头,让人们重新唤起了对主旋律影片的热情!
其实主旋律影片很早就对自身如何更多的吸引观众做过尝试,2005年,为了纪念中国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的影片《太行山上》,就起用了港台明星梁家辉,刘德凯分别饰演国-共的抗-日英雄,2007年的献礼影片《八月一日》同样选用了吕良伟,李子雄饰演了叶挺和汪精卫,两部影片在这一类型片上做的突破不大,但是起用明星的机制无疑使影片引起了更多的关注!
《建国大业》在起用明星上可以说是在以前影片的基础上前进了一大步,而且对这一类型片的宣传,说教的功能大为改观。国共两党人物喜怒哀乐都给予了描写,凸显了人性化。然而影片从皓如烟海的史料中选则材料,修改剧本,难免有些典故,事件交待不清,或是挂一漏万,下面是笔者看出的几点,一吐为快。
李宗仁不顾蒋介石的阻挠,硬是选上了副总统。片中有一场蒋,李二人共同登台,宣誓就职的戏一闪而过,未做交待。其实当时蒋对李很是愤恨,想让李宗仁出丑,于是派人通知李宗仁宣誓就职时穿军装。自己反到穿一身长袍马褂。当李宗仁发现时已经来不及了,结果就职典礼时李宗仁站在蒋介石旁边,象极了一个跟班。
片中结尾处斯-大林对中-共的代表慷慨陈词:只要中-共一宣布建国,就第一个与中国建交,显得很丈义。但是片中也提到过一幕,起初共-产党攻陷南京,苏联的驻华使节并没有留下,而是和蒋介石一同退往广州,事实上苏联对国共两党的政策一直是暧昧的。对中国是否划江而治也提出过意见。但是还是毛-主席有远见,有魄力,一句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的诗词就点明了事物的主要矛盾,中国人的事还得中国人自己作主!任何国家的政策都是以自己的利益为主,并没有无私的援助!
影评1000字 转眼间新中国已经迎来了自己六十岁的生日,国家日益富强,然而就象片中对国歌的讨论一段所说的,我们永远要居安思危,时刻保持警惕。用我们的血肉,我们的智慧组建成新的万里长城,永远前进,再前进,在世界上找到我们应有的位置!
观后感 /ghg1000z/3030.html
今天看了几篇关于《建国大业》的blog评价。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种说法,何况短短几周就票房过亿呢。这些观后感对我有启发,但是,我也有一些不吐不快的话想说。
我没有专业的影评知识,也没有那么的愤世嫉俗,只是从自身的感受出发,写几句观后感而已。总体上讲,我给这部电影评分8-9分。我被部分情节感动了,尤其是西苑阅兵那段。那段情节让我看到了中国共产党与其他各党派结成革命统一战线的深情厚谊,让我感受到三大战役的艰辛和不易,新中国是用战士的血肉筑成的。这部电影让我更加爱国了。
有人会说一致对外容易,等到真的把敌人赶跑了,谁掌权就成了问题,就开始了窝里斗。我不否认这点。林彪打赢了辽沈战役,非常不易,战功显赫,所以就想当主席。人的本性就是如此。同样,历史也是不可改写的,中国共产党顺应民意,国民党腐败到了极点,特务猖獗,统治成了白色恐怖。所以中国共产党夺取了天下。有人竟用穷小子比喻当时的中国共产党,富家女比喻新中国,未婚夫比喻国民党,富家女的朋友来比喻各民主党派,婚前的美好许诺来比喻中国共产党的共产主义理想,我觉得这种想法非常庸俗,也根本不形象,还很小儿科。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武器的确简陋,但是遍观当时的中国,武器装备也就如此,被帝国主义奴役了那么久,又进行了八年抗战,哪有什么条件制造出精良的武器装备来?国民党的武器不也是从老美手里买来的吗?而且,我们用更强大的武器---顺应民意,战胜了武器精良的国民党反动派,难道不是孙子兵法的思想闪光吗?所以,仅因为中国共产党武器简陋就用穷小子比喻,实在肤浅!还有,共产主义是个远大理想,是值得我们为之奋斗的,虽然,我们的下下下……一代才有可能过上这种生活,但是,中国共产党的确是在为之不懈努力的。当我们的下下下……一代过上了这种生活,回想这段新中国的奋斗历史,那些说共产主义只是幻想的人不觉得自己目光太短浅了吗?假想一下,如果蒋介石真的一统天下,安稳的做着他的总统,那么现在我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的?恐怕不是所谓的穷人、房奴、富人、富豪这样的四阶级了吧!会产生出什么样的阶级,真是不敢想象的。那样的话,恐怕也不会有这么多愤世嫉俗的言论了,因为都被镇压了。如果有某些人这样尖刻的反党言论,可能都被特务解决得干干净净了!所以美国总统肯尼迪说的话很值得当下的中国人尤其是愤世嫉俗的80&90后们思考:“不要问国家能为你做什么,先问问自己能为国家做什么。”美国的上流社会,精英中的精英们普遍都具有这种爱国情绪。相比之下,堪称思想新、见识广的新一代中国人是怎么了?为什么对国内体制诟病重重,对西方资本主义拍马屁乐此不疲,为什么这么“崇洋媚外”呢?!当下很多年轻人在叫嚣“我不做精英,我要挣钱”。为什么这些大多具有高学历的新一代中国人,却像被什么蒙蔽了双眼,也蒙蔽了心灵辨别力似的?私下有一个解释,但不知是否科学。想想看,80&90后都是文革时期的年轻人的下一代,也许动荡的年代给80&90后的父母们的心灵造成了巨大的扭曲吧。这样推断,他们的下一代还会这样激进。文革的影响不知要波及多少代才可以消除。
文章写到这儿,感觉自己扯得太远了。如今中国共产党提出建设和谐社会,也是具有前瞻性的、顺应民意的做法。我一直拥护中国共产党,认为它是有前瞻性的党,但是我一直没有入党,也的确是对现今愈演愈烈的腐败很有恐惧感。发展经济,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确催生了大批不文明的暴发户,但同时也催生了大批思想新、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出国旅游的中国人在外国人的眼中素质不高,被民意评为倒数第三,说明我们的文化建设现在应该得到同样的重视,但不能说这种状况是发展经济的政策导致的。就像反腐一样,任何政策可能都是双刃剑。想起剧中老蒋说的:“反,亡党;不反,亡国”,确实很佩服老蒋那个时候就意识到了反腐的两面性问题,他不愧为深受中国理学影响的地道的中国人。
《建国大业》挺好的,除了内容可圈可点,明星阵容也十分强大,史无前例,别国难以效仿,以及诙谐的细节,都是它受人欢迎的元素。商品经济下当然要兼顾商业运作,只是观赏的人应该多去关注影片内在的历史和意义。希望以后多看一些能够激励国人的爱国心的电影,当然,电影要以一种平易近人的方式。我觉得,我们这一代应该再多读些历史,当然,我们不要那种教条式的爱国教育,我们的爱国教育不是太多了,而是太没有效果了,我们应该增强我们的爱国心,应该具有成熟的民族判断力。
建国大业观后感1000字(二)
昨天单位组织一起去看最近相当火的《建国大业》。这还是我第一次进电影院看电影,平常总是看一些网络版的,一是没有人陪我去影院看,二是没有人值得我陪去电影院看。
首先我要说一下,去影院看电影还是相当不错的,呵呵。
《建国大业》作为为祖国六十年献礼的影片还是相当不错的。我不是说明星的多少的问题,而是它的故事的整体布局,它节奏的整体把握和它整体气氛的烘托都是相当不错的。
从抗日战争胜利的重庆会谈到最后新中国的开国大典,中间四年多时间中的共产党,国民党和各个民主党派之间的种种变化,纠葛都一一的展现。有人在看完后说,电影显得有些仓促,各个时期过的有些太快了,我只能说在两个小时的时间里面展现出全景的建国过程,不管对谁来说都是相当困难的,韩三平的这种表现方式是可以接受的,至少我是接受了。
再说说具体的表演,张国立的蒋委员长无疑是“惊艳”的,在形体有差距的情况下能够用神情,用内心把人物刻画的入木三分,值得加分。宋庆龄,宋美龄两位宋氏姐妹演的都相当不错。国母淡定自若,荣辱不惊的形象深入我心,宋美龄为党国四处奔波,可谓呕心沥血。王学圻事业的大爆发真是谁都挡不住呀!另外各位大腕的客串都没有给自己丢脸。
再说唐国强自从开发出来演毛主席之后,我觉得就基本是那个样子了,《长征》首次见他确实感到惊叹,但是后来的所有影视剧包括《建国大业》,我感觉没有什么进步了,也许这就是极致了?也许毛主席真的就是这个样子了?也许是审美疲劳了?咱也不知道了。刘劲等特性演员的表演在剧本的要求下倒是小有上进。民主党派领导人的扮演者给人新奇,赞叹的印象,民盟,民革这些主要领导人个人性格魅力的展示无疑是这部影片的特点之一。甄子丹,赵薇,冯巩,章子怡,苗圃,郭德纲等人的客串都起到了自己的作用,可以说他们的角色,不用大腕也可以演,大腕的加入可以说是锦上添花。
最后,我觉得《建国大业》是一部值得一看的电影,也许是因为我第一次进影院的原因吧,对这部影片感觉挺好。呵呵
建国大业观后感1000字(三)
《建国大业》这一部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主旋律影片,云集一百七十多位明星,话题人物齐聚,四大天王中的两位捂婚天王刘德华,黎明,功夫之王成龙,李连杰,华表奖的双黄蛋得主陈凯歌,冯小刚,四小花旦里的章子怡,赵薇,实力派男星姜文,陈道明,陈宝国,葛优等演员纷纷出马,以置于使笔者无法一一列出,这些大腕在影片拍摄和上映的档期,每个人身上出一条新闻,对影片的宣传就不可小窥,更何况中影掌门人韩三平十多年后重新掌镜,众大腕零片酬出演,国产片拷贝又创新高等新闻本身就有着巨大噱头,让人们重新唤起了对主旋律影片的热情!
其实主旋律影片很早就对自身如何更多的吸引观众做过尝试,2005年,为了纪念中国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的影片《太行山上》,就起用了港台明星梁家辉,刘德凯分别饰演国-共的抗-日英雄,2007年的献礼影片《八月一日》同样选用了吕良伟,李子雄饰演了叶挺和汪精卫,两部影片在这一类型片上做的突破不大,但是起用明星的机制无疑使影片引起了更多的关注!
《建国大业》在起用明星上可以说是在以前影片的基础上前进了一大步,而且对这一类型片的宣传,说教的功能大为改观。国共两党人物喜怒哀乐都给予了描写,凸显了人性化。然而影片从皓如烟海的史料中选则材料,修改剧本,难免有些典故,事件交待不清,或是挂一漏万,下面是笔者看出的几点,一吐为快。
李宗仁不顾蒋介石的阻挠,硬是选上了副总统。片中有一场蒋,李二人共同登台,宣誓就职的戏一闪而过,未做交待。其实当时蒋对李很是愤恨,想让李宗仁出丑,于是派人通知李宗仁宣誓就职时穿军装。自己反到穿一身长袍马褂。当李宗仁发现时已经来不及了,结果就职典礼时李宗仁站在蒋介石旁边,象极了一个跟班。
片中结尾处斯-大林对中-共的代表慷慨陈词:只要中-共一宣布建国,就第一个与中国建交,显得很丈义。但是片中也提到过一幕,起初共-产党攻陷南京,苏联的驻华使节并没有留下,而是和蒋介石一同退往广州,事实上苏联对国共两党的政策一直是暧昧的。对中国是否划江而治也提出过意见。但是还是毛-主席有远见,有魄力,一句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的诗词就点明了事物的主要矛盾,中国人的事还得中国人自己作主!任何国家的政策都是以自己的利益为主,并没有无私的援助!
影评1000字 转眼间新中国已经迎来了自己六十岁的生日,国家日益富强,然而就象片中对国歌的讨论一段所说的,我们永远要居安思危,时刻保持警惕。用我们的血肉,我们的智慧组建成新的万里长城,永远前进,再前进,在世界上找到我们应有的位置!
观后感 /ghg1000z/3030.html
智能推荐
- 下一篇:观《爱有来生》有感1000字
- 上一篇:《碟中谍4》观后感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