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工作者学习党的群众路线心得体会
十八大报告指出:“只有植根人民、造福人民,党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一切工作的根本路线,随着时代的不断变革,在继承其精髓的基础上又被赋予新的含义。在教学工作中,我们应遵循群众路线,创造性地理解和运用群众路线,注重依靠学生、引导学生,在师生互动中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继承群众路线是党的优良作风和政治优势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马克思曾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决定历史发展的是行动着的群众”。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继承者,毛泽东同志早就说过:“党群关系读书心得600字好比鱼水关系。如果党群关系搞不好,社会主义制度就不可能建成;社会主义制度建成了,也不可能巩固。”为此,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党群关系的理论中国化,概括并形成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党的群众路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同志也多次强调:“党离不开人民,人民也离不开党,这不是任何力量所能够改变的。”21世纪初,江泽民同志结合新时期党的建设实际也明确表示:“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一个重大问题是不断巩固和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此,我们提出了著名的“三个代表”的重要理论思想。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同志反复强调:“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党和人民的事业能不能顺利发展,关键在我们党能不能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证。就教育而言,学生既是我们教育的对象,更是我们的忠实群众。作为教师,一方面需要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路线继承与发展开来,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依靠学生,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的教学工作理念,另一方面需要扎根立足于学生,在学生这片肥沃的土壤中不断耕耘,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教学相长,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二、群众路线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新内涵新发展
教师的快乐,来自学生,因为教师能够真正体验到人生历程中最宝贵的真情,领悟到作为教师的成功真谛,即走进学生、完善生命。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以“教学相长”、“诲人不倦”为乐,终让他的“仁”的思想得以传承;孟子以“师不必贤于弟子子,弟子不必不如师”为原则,因材施教,终成大器;荀子推崇“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为理念,学以致用,锲而不舍。与中国传统文化类似,美国著名教育理论学家杜威说的更直接,他认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将教育对象和目标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通俗易懂。纵观这些古今中外教育家的理念,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共同点,即他们都注重引导启发学生,注重开启学生纯真的心灵,将学生的智慧火花不断点燃,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获得最大的成功与快乐,而这也正是他们走进学生所获得的硕果。
三、坚持群众路线要建立健全密切联系学生的长效机制
在教学工作中,要强化依靠学生、服务学生的思想意识,把全体学生的支持和参与作为做好教学工作的力量源泉,把服务学生的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到联系学生、倾听学生、服务学生,多在“深、实、全”上下功夫。
首先,联系学生要“深”。需求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学习就是要扩充知识、增强素质、提高能力。教学内容只有贴近实际、贴近前沿,才能不断激发学生热情、满足学生需求。因此,要把群众观点落到实处,就必须坚持把联系服务学生作为改进工作作风、培养服务意识的有效载体,深入学生中做调查,掌握第一手资料,主动了解学生关心什么、需要什么、想学什么,广泛征求学生的意见,全面掌握学情。通过全面客观地分析评估,号准“命脉”,牵住“牛鼻子”,准确把握影响教学工作全局最关键、最核心的内容,从服务学生的工作中增进与学生的感情,进一步增强教学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广大学生更加了解教学工作的目标和任务,更加主动地支持教学工作的开展。
其次是倾听学生心声要“实”。与学生交流要讲真话、听真话、摸实情,才能够获得平时听不到、看不到、想不到的实情,在真正的“基层”摸到真正的“民情”。要真正围绕教学过程遇到的现实问题、突出问题、具体问题,问得直白、亲切,让学生说得明白、逼真,在了解“小问题”中摸清“大情况”,从根本上做到在与学生交流中掌握情况、在与学生交流中发现问题、在与学生交流中推动工作、在与学生交流中检验成效。做到这一点,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主动同学生商量,真正“聚集”学生的集体智慧,坚持把学生满意度作为教学工作的落脚点和着力点,使每条措施、每项决断都能体现学生意愿。要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不断丰富教学组织形式,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教学的多样化平台锻炼提高学生能力。要不断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尝试,积极推行互动式教学、双向交流式教学、研讨式教学、案列教学、情景模拟教学,挖掘学生头脑中的智慧和资源,使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相互学习,实现教学相长,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最后是服务学生要“全”。教学工作要聚焦学生需求,抓住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缺乏现实性、针对性、指导性、灵活性等学生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列出解决问题台账,明确整改措施和整改时限,确保取得实效。进一步畅通联系服务学生的渠道,与学生真心交朋友,深入开展发动学生、组织学生、宣传学生、教育学生、服务学生工作,形成做好教学工作的合力。具体来说,就需要我们站在提高学生能力和素质的立场上想问题做决断,置身学生中去体验,同时,教师需要不断丰富实践教学形式,通过生动活泼、活灵活现的鲜活“教材”感悟现实社会,以适应学生个性化、差别化、多样化的需求。要通过改革教学形式、教学内容,有计划有步骤地强化教研智力投资,引进教研创新成果。对教学工作中出现的偏差和失误,要及时进行修正,处理好学生的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并考虑和兼顾不同学生、不同方面的利益,坚持维护最大多数学生的根本利益。
通过“问需”,与学生零距离接触,了解学生需求。通过“问实”,集思广益,发挥学生集体智慧找到组织教学的最佳方案。通过 “问责”,接受学生监督,查找教学组织环节存在的问题,追查相关人员责任。畅通联系渠道,与学生及时沟通信息、反馈学生诉求,确保学生参与教学组织工作的常态化、具体化、即时化。如果能够做到以上几点,学校密切联系学生的长效机制就逐步建立起来了。
智能推荐
- 下一篇:党员干部党的群众路线心得体会
- 上一篇: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