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理学》读书笔记之宋明理学陆王派与程朱派不同的观点
理学陆王派,又称“心学”学派,其代表是南宋的陆九渊和明代的王守仁。
心学往往是那些急于挽救社会危机或变革社会制度而自身力量又相对较弱的阶级、阶层和人群的思潮,它对于振奋精神,增强自信心,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但相对而言,它又缺乏扎实的基础和闻见的精神。
在理论上,陆王心学远没有程朱道学严谨缜密。陆王心学理论逻辑上的漏洞太多,难以自圆其说,往往不作论证,或用诡辩的方法代替论证,难以使人信服。不作推衍论证,是陆九渊的特点。王守仁试图论证,却又证不圆,只好以诡辩来应付。不过,在他们来说,目的比理论的论证更为重要,为了目的需要,理论上论证的好坏是无关紧要的。
一、心即理
(一)人的本心即天理
陆王派理学家认为,人心就是道心,就是天地之性,就是天理,它是天所赋予的善心和善性。
王守仁说:你的心,我的心,过去圣贤的心,未来圣贤的心,所有人的心,都是相同的,极好至善的,都是天理。
气禀与私欲之蔽,既不能叫人性,也不能叫人心,而是如明镜上的灰尘,一时蒙蔽了光明之性而已。
(二)心外无理
王守仁认为,人们所要认识的天理,主要是仁义礼智之理,从外物是求不到的,只能在心中寻求。
陆王派由仁义礼智之理只在心中,进一步推论说天下的万物都在心中。但这个推论是跳跃式的,实际上没有推衍的过程,只是把仁义礼智之理与万物之理混为一谈。
(三)心外无物
陆九渊认为,心即理,心具万理,而理又是天地万物的发育之源,所以天地万物都是从心中发育出来的,并且都存在于心中。“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王守仁先指出:人为之事是由心念所产生的,然后把认为之事与天地万物混为一谈,推衍出天地万物也由心念所产生的错误结论。他认为,如果没有心念,无法断定外物的存在,那么它也就沉寂隐没了。
二、致良知
(一)简易工夫
陆九渊提出了修养工夫应遵循简易的原则。
他提出,由于心即理,理不在心外,因此格物致知、穷理尽性的大段工夫,完全可以用明心见性的简易方法来代替,具体方法主要是存心、复心和养心,就是对本来自明的本心要保存,对被私欲障蔽的本心要恢复,对已经恢复的本心要涵养。
关于养心,他提出了收敛精神、宜气爽心、寡欲去欲等要点。
陆九渊认为,存心、复心与养心都是自己的事,虽然也需要老师引导,但主要是自我修养。强调自立自重,反对依傍书本。他说,“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
朱熹的修养方法重在穷理以诚意,被称为“道问学”,即通过问学以求道之意。
陆九渊的修养方法重在明心以见性,被称为“尊德性”,即尊重自身的德性之知,不假外求之意。
(二)良知
王守仁认为:人性是天地之性,是纯粹至善的。心即理,理不在心外。良知是心中固有的是非、善恶之知;良知是先天具有的,不需要通过见闻;良知是纯粹至善的人性的发见。良知就是天理。
王守仁认为,良知是天地万物所由发育的源泉、本体和本源。良知的造化功能广大无比,宇宙间的一切都是良知的发用流行。
“良知”在孟子那里是指不经后天学习即有的天生的是非判断能力和道德意念。《宋明理学》作者尹协理认为,孟子认为“良知”所谓“不学而能”、“不学而知”并不符合事实。同样王守仁将良知说成先天的,并无限夸大其地位和作用,是错误的。王守仁的目的在于激发人们的道德良心,启发人们的道德自觉,以挽救当时的社会危机。
(三)致良知
冯友兰的解释比较简明:人凭着良知,懂得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人所当做的是遵行良知的命令,这就是“致良知”。(《中国哲学简史》)
王守仁批评朱熹格外物之理的主张是错误的,是邪妄之知、异端之学。他的道德修养论也很简易:他认为格物就是格心中之物,格其意中之物,格其知之物也。故,格物,就是正心,正心中不正之处;就是要自我省察,即克治,或叫克己,清除私欲与积习的蔽障。
故,其道德修养的程序大大简化了,简化为正心与致良知两个阶段。正心不需格物、致知、诚意、正心那么繁杂的程序,只要自我省察克治就行了。致良知也不需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那么复杂的程序,只要按良知去行动就可以了。
(四)知行合一
关于知行关系,朱熹认为,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知行常相须,互相发。
对其理解的片面化,会出现的问题:过分强调知先行后,会给不愿意实行的人当作借口——知的还不够,不能去行。也会使那些头脑不清的人造成误解,认为知得还不深刻,不急于去行。当社会发生危机,迫切需要人们行动时,知先行后不能满足这种需要。
对其片面理解,也会造成将知行分离,被人钻空子,出现口是心非的说教——夸夸其谈,满口仁义道德,满肚子男盗女娼;若使政府官吏或学府教师出现这种情况,会使人们对其所将的理论产生怀读书笔记大全疑,甚至厌恶,造成社会上的信仰危机。李贽批判的“假道学”就是这样出现的。但这不是朱熹的错,是理学末流的流弊。
当出现这种情况时,人们需要创建一种新的理论,来揭露这种错误,应对这种情况,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就是适应这种需要而产生的新的理论。
其观点:(1)知就是行,行就是知。(2)对道德修养来说,知与行是一个工夫。(3)真知要靠行来检验,没有善的行动,就不是真知。
王守仁讲知行合一,着意在于实行。而朱熹也是非常重视实行的。王守仁讲知行合一,重点不是批评朱熹,而是针对时弊,为补偏救弊而发。
后人有批评程朱不重实行者,说程朱只在书本上做工夫而不付诸行动;有批评陆王只会空谈而流于禅;有批评程朱陆王者,说理学空谈心性而不能救国。这些批评并不符合事实。
程朱陆王都是十分重视实行的。只知啃书本、整天在注脚中讨分晓的,不是程朱,而是程朱派的末流,只知大言空谈、整天指手划脚的,不是陆王,而是陆王派的末流;空谈心性而误国误民的不是程朱陆王,而是理学的末流。这个问题上,我们一些学者过去有些误会,应当予以澄清。【渔夫按:先贤被后人妄加批评、非议,盖多矣!】
【渔夫按】:参考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也可以用以下的思路理解陆王心学:
人突然发现一个幼儿落井,本能反应便是去救。人对事物的第一个反应表明,人内心里,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这种非意识是人的本性的表现,王阳明称之为“良知”。
每个人都有良知,这良知便是人的本心。人所要做的便是服从良知的命令,毫不迟疑地去做。如果人不立即遵照良知的命令去做,而寻找不做的理由,便是在良知上加以增益或减损,这便失去了至善。人寻找借口不去遵行良知的命令,乃是出于私欲。
人所当做的是遵行良知的命令,这就是“致良知”。】相关文章:麦田里的守望者读后感
智能推荐
- 下一篇:《世间最美的情郎》读书笔记
- 上一篇:《金字塔原理》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