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个倒下的会不会是华为》读书笔记
人们总是崇尚伟大,但当他们真的看到伟大的真面目时,却却步了。——罗曼.罗兰
国庆节假期,女儿从深圳回来,带回来这本《下一个倒下的会不会是华为》。
华为是中国目前发展最好的私企之一,之前因为对华为的创始人任正非的兴趣,读过《任正非这个人》一书。
女儿带回来的这本厚厚的书籍,作为华为的家属,因为想更多认识了解企业,直接改变了过去的阅读习惯,做了手抄的阅读笔记;
阅读起来比过去缓慢多了,但是收获确实是自己的。
这本书讲华为的创业:
1991年,华为破釜沉舟决定集中全部资金和人力开发和生产华为品牌的新型用户程控交换机。
50多位研发人员工作和吃住在一幢租下来的工业大厦的三层。同一层楼分割为四个工段,库房厨房也在同一层。十几张床挨着墙边一溜排开,床不够,在泡沫板上加床垫代替。
所有员工,包括公司领导,通宵达旦地工作,累了就趴在桌上,或在地上找张泡沫板纸板席地而卧,睡一下,醒来接着干。有位工程师,累了连眼角膜都掉了,不得不住院手术,才保持了视力。
这年的12月底,设备测试成功,华为终于有了自己的产品。
当时华为的账面上已经没有什么资金了,再发不出货,公司就要破产。
这是一次背水一战的胜利,华为的创业者也从中深刻体悟到一个真理:要生存和发展,没有灵丹妙药,只能用在别人看来很土,很傻的办法,就是艰苦奋斗。
先看看二十年前,国内电子行业的现状:
德国西门子公司(1847年创立),
芬兰的诺基亚公司(1865年创立),
美国的AT&T(1877年创立),
日本电器股份有限公司(1899年创立),
日本的富士通株式会社(1935年创立),
瑞典的爱立信公司(1876年创立)
......
跨国公司林立,以傲慢的读书笔记大全姿态高价倾销产品,却占领了市场绝大部分。
正是血肉之躯的群体的奋斗,创造以及对苦难的忍耐力,凝聚力,才创就了华为的卓越。
所以,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才清醒认识:
组织的力量,众人的力量,才是无穷的。
观察到县级乡镇煤矿这些偏远地方没人做,华为远走偏远,得以生存,并且捞了第一桶金。
就像后来转战海外市场,国际公司在国内市场的林立与浴血,华为一直发展缓慢,开始出征海外:
我是来自中国的华为,这是我们的产品.....
恰恰是这样一个严酷的外部环境,逼迫任正非和华为不存在任何侥幸与幻想。
“胜则举杯相庆,败则拼死相救!”
不记代价撕口子。
华为发展早起的企业口号至今令人印象深刻,人们吃惊于这样一个私人企业的魅力,一直吸引那么多优秀的年青人一批又一批为之奋斗而无悔。
宗教引申为“救赎”,“普度”的概念,使人不仅明了了个体存在的意义,又同时有了精神的依托。即指出了河流的走向,又为你准备了渡河的舟船。
公司的企业文化是不是有点像宗教?你要激发每个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光给钱不行,还必须建立信仰,确立价值观,让别人心甘情愿地努力。
书中“观念,变革的最大敌人”一节有关鸟与马的阐述,也许能很好地解释华为的企业文化:
中国有养鸟的悠久历史,西方人则以驯马驭马作为一种时尚。
鸟多被圈在笼中,狭小,腾挪的空间极小,所依赖的唯主人的指令,所期待的唯食与水的赐予,所表达的唯有花言巧语,最后乃一玩物者也。
驯马则不然,马在有边界的辽阔原野中,视野雄阔,奔驰竟蹄的天地充满了想象力,所需调教的乃是其无边的野性;
而驯马者则既要规范马的习性,又不能压抑乃至泯灭马的战士激情,故而对马来说,即有方圆约定又有自由奔放。
与鸟相比,马的世界多么充实。
什么是组织最大的公平?用人赛马制。马是跑出来的,跑出来的马才服众,才会树起一个组织最鲜明的风向标。
一切从头开始,华为是靠业绩说话的,任何人过往的辉煌在这里都会被“清零”。
什么是华为的精神动力学?
是普遍持股制吗?是金钱吗?不可否认,在一个追逐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商业机构中,员工对财富自由度的追求是最基础的人性动力,华为27年的急剧扩张式发展,重要前提之一是形成了一套“以奋斗者为本”的财富激励和财富分配机制。
任正非更是教导员工:
学习美国人的开放精神,硅谷人的奋斗精神。
在华为大多经历过5-10个甚至更多的不同岗位,有人就曾在23年间换了15个以上的部门。
即锻炼了全反方位的能力,又淬炼了意志。
任正非认定了华为要全球化,在华为的变革中,是华为要与国际规则接轨实施变革坚定地执行者。
国际化的前提是管理的标准化。是建立一套与全球规则,西方规则全面接轨的制度与流程体系。
IBM代表的经典的美国式管理,注重实事的搜集与分析,崇尚规则与流程,强调组织的功能和力量,推崇从数字中萃取效率,通过数据推演趋势与变化......
“个人英雄”在一定阶段也会自恃功高,进而威胁到组织的集中意志。
IBM管理咨询的引进与切入,使华为不再依靠一个人或者几个人的影响,是华为消除个人权威的改革,使华为的管理从制度到流程体系,都打上了现代组织的烙印。
95年市场部集体辞职,彰显了变革之中,华为组织中的任何一个人只能为组织所用;
让我们看一下当年市场部代总裁毛生江关于这次辞职对于外界哗然的回应:
关心我的人,经常会问我,我对这些在不在乎?别说我不在乎。我在乎的是华为的兴旺和发展,在乎的是一代华为人付出的青春,热血和汗水;在乎的是我能够继续为华为做些什么;在乎的是自己从工作中不断磨练出来的自信心;在乎的是战友们期望和嘱托。其他,什么面子位置等,那些虚的东西,我是真的不在乎。
一个敢于导演市场部门集体辞职,并且能够成功的公司,其领导的魄力和团队的战斗力无疑是可怕的。
华为是那种“食五谷杂粮,壮自身肌肉”的广谱型文化物种。
前军人的任正非,也把军队文化的诸多元素,熔铸进了华为的文化中,纪律秩序,服从,进攻精神,永不服输,统一意志,团队意识......
究竟如何为华为的文化下定义呢?
以理想主义为旗帜,以实用主义为纲领,以拿来主义为原则。
任正非自己创办了公司,却不断地将股权稀释给团队,由绝对的控股者变成“工者有其股”,以最大的奉献精神和牺牲精神换取了华为20多年的众志成城。
做世界级的通讯企业,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长期坚持艰苦奋斗,这就是华为核心的价值观。
失败这一天一定会到来,大家要准备迎接,这是我从来不动摇的看法,是历史规律。——任正非
《下一个倒下的会不会是华为》从华为创业发展的艰难,管理现代化的变革,国际电子行业残酷的竞争,看到了在挫折中进步,忍辱负重的华为对于自己清醒的认识。
一个创造性的时代,也是一个伴随着毁灭的创造性时代,任何的创新与创造无不是以旧事物的毁灭为代价的。
赢者一定是死得最晚的那一个。
每一次危机把握的好,都可能是一次重大的机遇。
正是一直以来面临国际电子行业的激烈竞争以及没落迅速的现实,华为崛起强大,他们在危机与压力下,淬炼成国际最有竞争力的公司。
我国一批先富起来的人群中的不少人,或者他们的后代,已经蜕变成了“消费阶级”而不是真正的奋斗者。
一个时代的柳传志说华为创始人任正非:
当与任正非同时代做“皮包公司”的一批早期“个体户”们,在二十世纪90年代初,开着当时最豪华的日本进口车“皇冠”“蓝鸟”满世界炫富时,华为开始“从喜马拉雅山的北坡登山”。
烧不死的鸟是凤凰,祝福华为。
相关文章:老人与海读后感
智能推荐
- 下一篇:《两晋南北朝史》读书笔记
- 上一篇:《窗边的小豆豆》读书笔记_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