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留学史》与相关留学史资料读书笔记
一、概述
《近代中国留学史》是舒新城老师编著的中国近代第一部研究留学问题的专著。作者讲了从清同治九年到民国十五年(1870-1926年)近六十年来中国留学的种种问题,从最初的留学倡议,规章制度设置,到后来的中国去日、美、英、法、德等国家的留学人数、留学科目以及留学生回国后的职业发展,都被详细地一一阐述。最为珍贵的是,全书引阅了极多原始资料,将其最大化展现在读者面前。在阅读原始材料时,让我对当时的教育文化、社会制度等问题得以最真实的了解。
二、内容综述
1、留学背景
晚清时期的第一次留学风潮,本质上是由中国与西方各方面的巨大差距引起的。1840年的中英鸦片战争失败,清政府丧权辱国,被迫签订《南京条约》。在民族和社会的双重危机下,终于有国内的有志之士反省了闭关锁国的危害,提出“睁眼看世界”。所以有了“师夷长技以制夷”,中国人开始走向世界
2、留学运动
晚清时期到民国时期最主要的几次留学教育运动,大概分为以下几次:派遣留美幼童、派遣留欧学生、留日浪潮、庚款的清华学堂留美,赴法勤工俭学,以及留苏热潮。
①派遣留美幼童
这个具有留学启蒙意义的运动是由“中国留学生之父”——容闳主导倡议的。他带着“以西方之学术,灌输于中国,使中国日趋于文明富强之境”的强国之梦从耶鲁大学回国,奔走呼告,在1870年通过丁日昌向洋务运动领袖曾国藩提出了派遣学生赴美留学的计划。“政府宜先派颖秀青年,送之出洋留学,以为国家储蓄人才。”曾国藩当即表示同意,次年与李鸿章等联名上奏清廷并获准。1872年8月,第一批留美幼童30人在留学生监督刑部主事陈兰彬、江苏候补同知容闳的带领下赴美留学。此后三年,每年均按计划派出幼童留美,这四批幼童共120人成为中国近代第一代公派留学生。
然而,由于守旧势力的攻击和反对,绝大多数幼童没能按计划完成学业(仅2人大学毕业:詹天佑,欧阳庚)而被提前撤回。1881年,剩余94名原留美幼童分三批遣送回国,由容闳提出、洋务派促成的中美教育交流史上的这一项开拓性举措就此功败垂成。并且客观上讲,这样的留学形式也多遭诟病。但无论如何,这项举措却在中国近代留学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首次留学的启蒙运动,它开启了历史的先河,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此后的留学运动便在此基础上展开。
②派遣留欧学生
70年代后期,原任福建船政大臣的沈葆桢和北洋大臣李鸿章为了建设海军和马尾造船厂培养海军军官和技术人员的需要,所谓“造材异域”,通过向造船、驾驶等方面技术先进的英法等欧洲国家派遣留学生,求得其知识技术,进而达到“自强”的目的。1877年初,由李鸿章领衔、三任船政大臣酝酿数年反复议定的《选派船政生徒出洋肄业章程》上奏清廷,并获准颁布实施。这次的留学目的地主要是欧洲英法德等国家。第一批学生、随员、翻译与文案等人共35名与1877年出国,3年后学成归国;第二批10名于1881年出国,3年后学成归国;第三批33名1886年出国,3年或6年学成归国。
这次留学的学生在中国刚起步的近代化征程上如新兴工业邮电、海关、铁路、矿业等领域做出了较大的贡献。如严复、陈兆翱、郑清廉、魏瀚、萨镇冰、刘步蟾等人,并有部分留学生归国后在中日甲午战争中以身殉国,视死如归,将民族大义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这也使得国人对西方文化有所了解,社会风气渐渐开通,为后来的大批派遣留欧美学生奠定了基础。
③留日浪潮
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强烈瓜分与凌辱,使清政府更深刻地认识到了世界的形势。“甲午战后,中国始知国力远逊于日本,但日本在数十年前固无赫赫之名于世界,而竟一战胜我,则明治维新有以致之。”于是秉持这“以强敌为师”、以“求学如求医”的精神,试图仿效日本明治维新,寻求强国之道。留日学生从1896年的13名迅速增加到1904年的2400余人、1906年的12000多名,形成了规模空前的留日热潮。关于留日的原因,作者引述并自行分析了多种原因——“中日比邻,消息易于传播,文字障碍较小,故去日者甚多。”
这次留学热潮中,涌现了许多留学生如秋瑾、章太炎等一批中国民主革命运动的领导人和立宪运动的骨干分子,不得不说与西方政治思想熏陶有关。他们反清爱国,推翻腐朽封建统治,引领了一种民族精神的出现。
④庚款的清华学堂留美
庚子赔款是英美等帝国主义列强通过《辛丑条约》勒索所得的赔款。美国用所退部分资助留学生的目的,是想“影响、控制中国的下一代,从精神和商业影响上取回最大的收获”。1908年10月28日,两国政府草拟了派遣留美学生规程:“自拨还赔款之年起,初四年每年派遣学生约一百名赴美游学,自第五年起,每年至少续派五十名。”其挑选之学生,必须是“身体强壮,性情纯正,相貌完全,身家清白,恰当年龄”,中文程度须能作文及有文学和历史知识,英文程度能直接入美国大学和专门学校听讲,并规定他们之中,应有80%学农业、机械工程、矿业、物理、化学、铁路工程、银行等,其余20%学法律、政治、财经、师范等。1909年,清政府正式接受美国所退的“庚子赔款”作为派遣学生赴美的经费。从1909年到1911年,共有三批庚款留美学生,并在此后的十多年里,由清华派出的留美学生就达1000多人。
这是留学史上比较奇特的一幕,也是当今清华人的历史渊源。虽然最初有殖民主义的色彩,但由于美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清廷的积极配合,这次留学运动反而是趋于成熟和稳定,在科技、教育、思想等领域影响深远并持续至今的重要事件。这次留学热潮的最大特点是,以学习自然科学为主,涌现了一大批中国近现代驰名中外的学者和科学家,如侯德榜、竺可桢、茅以升、马寅初、周培源等,他们在各自的领域为国家作出了巨大贡献。
⑤赴法勤工俭学
民国成立后,中国遭受着帝国主义侵略、压迫,国内经济发展状况没有改善,国家正处于北洋军阀黑暗统治时期,“人们感到痛苦彷徨”。广大青年学子盼望直接学习西方的要求日益增长,特别是“五四运动”前后。当时法国是资产阶级自由、民主、平等思想的摇篮,同时,法国“欧战终了,法国人口锐减,国内工厂欲恢复原状,工人不敷分配,又为法人信赖,故稍有工作能力者均可在法谋生”的现状为此提供了条件,于是大批“输世界文明于国内”的人们,形成了“留法勤工俭学运动”。1915年6月,经吴稚晖、蔡元培等人发起,以“勤于工作,俭以求学,已进劳动者之知识”为宗旨的勤工俭学会成立,并在法国政府与部分企业支持下,回国招徕学生。1916年6月,巴黎成立华法教育会,并在北京、保定、上海三地设立各种留法预备学校。从1919年3月至1920年,先后有20批学生共计1600多名青年留法勤工俭学。
这次留学运动是全国性、民间自发组织的、以勤工俭学为手段的留学运动。留法人员中,文化程度有大专生、师范生、留日归国生和普通中学生等,读书笔记400字职业上有教职员、新闻记者、医生、律师等,小至十岁,大至四五十岁,群体相当复杂。虽然留法学生的生活环境极其艰苦,但是仍然坚持在斗争中成长,一些先进知识分子在此期间,对马克思主义深入研究,涌现了一大批信仰马克思主义的新型知识分子,如周恩来、蔡和森、邓小平,聂荣臻,赵世炎,蔡和森等人,为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培养了一批骨干,也造就了一大批各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这不仅是一种科学技术的“取经”,更是思想文化,理想追求,解决中国未来发展道路的根本性探索与尝试,具有难得的政治意义。
⑥留苏热潮(此为翻阅其他资料而得)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得许多先进知识分子加入了这个行列之中为探寻就过出路而努力,他们与同样怀抱救国救民之心的孙中山伸出了友谊之手。1924年国共第一次合作,赴苏学习便应运而生。由于需要大量的军事革命人才,而莫斯科在1921年成立的东方大学以及黄埔军校所培养的干部不能满足需要,因此1925年,孙中山逝世之时,莫斯科又成立了中山大学。之后国共双方便选拔了一些青年前往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革命理论,学习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国经验和社会理论。
留苏学生的目的性很强,具有强烈的政治、政党色彩。这些学生回国后命运颇不相同,国民党留苏学生不少成为反苏反共专家,如康泽、贺衷寒、叶青等,中共留苏学生多半成为中国共产党的骨干如邓小平、王稼祥等人,当然也有人默默无闻终其一生。这次留学运动,对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与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进作用,对于共产党理论学习和实践指导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总结感想
说实话,第一遍读完《近代中国留学史》的时候,我还是没有对整个清末民初的留学历史有一个非常清晰的概念。在舒先生半文言的述说与引阅中,我仅仅得到了一些基本事件,规章制度以及大体的历史背景而已,却并没有建立起一个时间轴、明晰的因果关系网。于是我又多次翻阅重读,并且在网上和其他书籍中查阅了其他资料,得到上述的内容概要。这样列举出来之后,就感觉时间脉络和历史背景清晰了很多,也能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专门研究留美史进而发掘留美女生的状况。
舒新城老师在最终结书的时候,他有一个专题叫做“结论——历史告诉我们的留学问题”。由于在前面多个专题中,作者大多以陈述史实为主,并无太多自己的观点。而在这里,作者画龙点睛,将全书做了总结,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对于读者来说也是为之一振,思维立即清晰。
首先他写到了留学生成绩——“实则留学生也和其他学校学生一样,有卖国者,也有救国者,对于学术文化有璀璨着,也有贡献者,不过就其总和之数是说,瑜不掩瑕,遂使一般人不重视其优点而责难其劣点。”后来作者便一一列之表明,“我们固不能说留学生对于中国无重大贡献也。”然后,写到了留学问题之因果——阐述了一些国人对留学生不满的几种原因。一为留学者http://www.dhgfw.com/大多不安辱身降志,不做分内之事,不安分的希冀愈多,堕落的机会亦愈多,国人对他们不满的情绪亦愈大。二为留学生至今尚有不识中文且不能中语者,还说明白国情,却承袭西洋遗风,留学生外国化。三为留学生植党揽事,各国留学生互相倾轧,排挤,为社会地位及生活上的种种问题,人浮于事,遭到国人不满。接着,写到了目前的留学问题,包括留学宗旨、派遣方法、学生资格等基本问题。最后,以“今后的途径”结束全书:“六十年来之留学史至此即将告结束,若问所得,只有一言相答即:‘中国六十年之留学政策均把受教育当做研求学术,留学界之一切因果均由此观念造成。’再问今后之途径如何?亦只有一言:‘以后的留学政策当以研求学术,改进本国文化为唯一目的。’”在这一问一答中,我仿佛是拨云见日,一切雾霾与迷离散去,一束阳光照射入深谷之感。
对于中国近代留学问题,我想世人皆有褒有贬。贬者,不离上述所说作者列的几种诟病。而我,主要想结合现在说一说留学的意义。
从清末开始到如今共和国几十年的历程,中国人从未停止远赴他国,艰辛求学的故事。或许是百年前的近代屈辱,或许是千年来的精神屹立,华夏子孙能够坚挺千年而不倒,傲观历史而长存,有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遵循历史的规律,正则持之,错则改之。清末的腐朽无能,目光短浅的闭关锁国,当被历史证明是荒谬而错误之时,中华大地上的儿女们便会奔走相告,一呼百应,将这腐朽的制度剔除,寻求真正救国求存之道。远赴他国留学,研习他国之科学文化,富强我国之国力——这,便是中国人。海纳百川,兼容并包,这种精神一直延续至今,无论我们是否是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谦卑,含蓄,韬光养晦,一直是中国人应当秉持的品质。
从最初的詹天佑,唐绍仪,到之后的秋瑾,竺可桢,胡适,周恩来,邓小平,再到两弹一星的邓稼先,钱学森,从步步维艰的中国第一代工程师,到在抵抗外来侵略战争中血染疆场,为国捐躯的傲骨儿女,从在中国政治舞台上留下深刻足迹的风云人物,到新中国成立后呕心沥血甚至将生命献给了祖国科技和国防力量的科学家,这些留学归国的学子,他们的足迹和汗水,辛劳与鲜血洒遍了祖国大地。
从清末到民国的留学史虽然只是中国历史中很小很小的一部分,但不得不说却是意义重大的,影响深远的。它不仅培养了中国近代一大批改变中国历史命运的留学生,更重要的是,它打破了中国千年来沿用的整套僵化封闭的教育制度,开始向西方学习先进的自然科学知识,培养了多方面人才,初步建立起了近代教育的框架,为后来中国的留学教育与大学教育奠定了基础。可以说,当今中国大学的各方面设置标准,办学理念等深受外国高等教育的影响。
相关文章:高三作文
智能推荐
- 下一篇:《古文观止》读书笔记札记
- 上一篇:《法学方法论》读书笔记之法定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