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大全
首页 > 读书笔记 > 读书笔记大全 > 高中语文小说文本阅读的教学研究 >
首页 100字 200字 300字 400字 500字 600字 800字 小学生 初中 高中 读书笔记 观后感 听后感 游后感 小学生作文

高中语文小说文本阅读的教学研究

栏目:读书笔记大全时间:2018-01-21

高中语文小说文本阅读的教学研究

梁青广东省廉江市第三中学

摘要:根据新课标的要求,高中语文小说文本阅读已经成为高考的重中之重,越来越能体现高中生的个人思维情感。小说作为四大文学体裁之一,是人物,环境和情节三要素紧密结合的展示,更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反映。而在这里,主要是针对本校学生学习小说文本阅读时,出现的一些教学问题进行反馈与研讨。本文立足于校本资源,在对相关小说阅读教学理论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借鉴探究式研究的成果,以期将教学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更好地指导小说文本阅读教学。

关键词:高中语文小说文本阅读教学

前言:

小说通过生动逼真的艺术形象、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拨动心弦的诗情画意、优美动人的语言文字、丰富多变的创作想象,引领学生在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培养鉴赏能力、创造能力的同时,全面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文化底蕴。小说比诗歌、戏剧、散文更能牵动着人们的心灵,尤其是情节的推动与发展,给人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这是其他文学体裁所不能代替的。而对于高中生来说,小说文本阅读的内容理解不难,而对于答题的技巧与思路则处于比较迷茫的状态,须教师进行相关的点拨。

一、选题的缘由

(一)当前高中语文教材(粤教版)分析

小说在粤教版教材中占的比重很大,必修三选录的有《祝福》《项链》《等待散场》《差别》《荷花淀》《春之声》,必修四选录的有《宝玉挨打》《阿Q正传(节选)》《变形记(节选)》《失街亭》《棋王(节选)》,选修有《短篇小说欣赏》(叶祖帅、杨挺)。由此看来,小说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且,小说文本阅读在全国卷的高考总分中占得比例相当之高。如2012-2016年全国(一)(二)卷考题中,小说在选考题中出现的频率也比较高,如:2016年全国卷(一)高考语文选考题题型就是小说,让学生鉴赏的是李锐《锄》。

(二)当前高中语文小说文本阅读教学的现状

粤教版教材中选录的小说都是名家名作,是提升学生文学素养的重要工具,对完善学生人格,深化对国家和民族的认识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经典作品是最能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尤其是经过反复推敲筛选得以录入中学教材的作品,值得多读熟读反复读。目前,高中小说教学现状和学生学习现状不尽人意。突出表现为:教师教学方式陈旧僵化;小说教学做不到“以人为本”,尤其是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在阅读时存在走马观花和趋于肤浅的现象。如:在学习鲁迅先生《祝福》一课时,教师习惯性地照本宣科,虽然花了很多功夫备课,但效果仍不显著,很难让学生通过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适应一个爱憎分明的人写下这些文字,把自己融进去,感悟小说中的精髓。可以说,高中阶段的小说教学形势不容乐观,一来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草草结束文本的学习与探究;二来,小说需要放在一个整体上来谈,要是脱离出来讲,很难体会其中的真意。

二、选题的意义

小说是艺术再现典型环境中典型人物的文学体裁,它的特点是艺术地再现社会生活,在情节发展中展开矛盾的冲突,塑造典型人物形象。作家以人物、环境、故事情节为基本要素,揭示社会生活的本质。因此,从美学意义上讲,小说对提高学生认识社会百态、认识人生百态的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比如《祝福》让我们认识到那个残酷的“吃人”的旧社会,祥林嫂是非死不可的,是被那个病态的社会摧残致死的,作者就是要通过祥林嫂这个审美形象的悲剧命运控诉封建宗法制度和封建礼教。再比如通过出场、肖像、动作、语言、心理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能力,这一点集中体现在《林黛玉进贾府》这一课,通过对黛玉的音容笑貌、言谈举止和心理的描写给我们刻画了聪明灵秀、美貌多情、体弱多病又处处小心谨慎的黛玉的形象,作者这种多角度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对学生写作是有直接的借鉴意义的。再如巧设悬念的能力,这一点集中体现在《项链》这一课,“项链究竟怎么了”这一悬念作者设置的可谓高超,它吸引着读者探究小说同时这一情节也彰显了人物形象,通过借项链、丢项链、还项链的线索自然地带领读者走进女主人公玛蒂尔德的生活及其内心世界,深刻领略到那个年代小人物无法决定自身命运的悲剧现实。欧•亨利式的结尾魅力正在于此,所以如果学生能在习作中用好悬念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调研分析

(一)高中语文小说文本阅读呈现的教学特点

1.小说文本阅读在高考中的地位高

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故事情节的叙述和具体的环境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它是拥有完整布局、发展及主题的文学作品。在文学中小说通常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和微型小说(小小说)。在当前的高考中,阅读题占得比重越来越大,以2016年的全国卷为例,总分150分,小说文本阅读占了19分。虽是作为选考题的部分放到考题中,但2017年高考大纲里已经明确将选考题改为必考题,也就是说明小说文本阅读在高考中变得越来越重要。小说属于文学类文本阅读,(以2016年高考的考试大纲为例)鉴赏阅读中外文学作品,通过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这四种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如:第一道考查的是双项选择题,占5分,题目要求选出对文章理解最恰当的两项,这道题难度等级为C,主要是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包括分析文本里塑造的人物形象特点;第二、三道问答题各6分,难度等级为D,主要考查的是文本中主要人物的性格或品质特点,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或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技术,从而对作品的价值审美取向做出判断;最后一道题是开放性的题目,属于探究题,占8分,难度等级为F,主要要求考生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2.调查发现高中生对小说文本阅读的兴趣极浓

在廉江市第三中学,本次调查的对象主要是高一、高二年级,发放调查问卷500份,收回有效问卷466份,由调查结果来分析,大部分学生都喜欢看小说,其中喜欢中外名著名篇小说的有31%,喜欢看言情小说的有24.2%,喜欢看武侠小说的有28.1%,喜欢看悬疑小说的有16.7%。

(1)对高中生言行和思想影响最大的一本小说,答案异彩纷呈,排得比较前的是:《平凡的世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穆斯林的葬礼》《追风筝的人》《简·爱》。

(2)对于读小说的目的:约28%的学生是为了提升个人的文化底蕴,27.9%的学生是为了培养语感,获得更高的语文分数,26%的学生是为了消遣时光,愉悦身心,还有18.1%的学生认为自己读小说是被他人逼迫要求的。

(3)而对于所阅读的文本中,小说占42%,诗集、散文、人物传记相对看得比较少,尤其是诗歌,大约是4%。

(4)在询问选择一本小说阅读的原因或目的时,约35%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心情或成长经历来选择,而选择别人介绍推荐的占40%,而选择碰到什么就读什么的占25%。

(5)问及阅读中是否主动捕捉书中的信息的有82%,将好词好句好段摘抄的有55%,而阅读中主动记录自己的阅读感受和心得体会的有24%,阅读中习惯用一些标注标出自己的疑惑或引发思考而主动探究的却只有3%。

(6)对于什么时间进行小说阅读的问题上,选择一有空就看和周末假期看的各占40%,而能坚持每天都看的少之又少,只有3%.

由以上抽选的几道问卷题可见,学生对小说还是很感兴趣的,但阅读方法比较单一,时间也比较紧迫,而在对于读什么小说的问题上,是缺少自己的看法,有种随大流的趋势。

3.教师在小说文本阅读教学中指导尚不到位

要是对每篇课文的讲解都尽可能面面俱到:先介绍作者,写作背景,其次对课文的字词句进行分析,然后划分段落并概括大意,最后概括文章的写作特点及中心思想。这样比较容易忽视对阅读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的培养。教师在课堂上为完成教学任务灌输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这样老师很累,学生学习效率也低,长久下去学生对语文也容易失去了兴趣,这样的教学效果显然是语文教学实施以创造能力培养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要求大相径庭。

对于教材中长篇幅的小说文本阅读,教学难度是相当高的。一来篇幅长,讲到后面学生可能就忘记了前面,对于分析整体内容很难把握;二来节选部分的篇目,对教师教学技能要求高。当然,无可厚非的是教师让学生自己阅读,首先自己就得保持这种阅读的习惯,要不然很容易抱守残缺、死守陈规。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反观这四年来自己的教学行为,又有多少节课是自己真心满意,学生又给好评的呢?有时会思考:这样教真的好吗?学生自己可不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学生有没有这样的能力?需要如何有效地结合时事新闻或身边的新鲜事引导?学生能不能考出理想的成绩?这次作文这样评讲会不会比上次更好了?想想这四十分钟很快就过去,自己有没有真正实现了高效课堂?这一切的一切都在考验着处于一线上的教育工作者们。

四、应对策略

(一)教师在高中语文小说文本阅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高中生小说文本阅读能力的培养有两个不可缺少的方面,一是扩大他们的知识库,二是发展他们的思维加工能力。从二十世纪初叶圣陶先生主张国文教学应“发展儿童的心灵”到著名学者钱理群教授提出语文应“给孩子一个精神的底子”,这样语文探究式阅读教学就营运而生了。课程目标是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小说文本阅读教学同样也要以课程标准为参考,我们来分析课程标准对小说提出的目标要求。小说教学目标是这么定位的:“在阅读鉴赏中,了解小说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综合起来分析,“鉴赏”是小说教学中的一个关键词,课程目标对小说教学第一层面的要求是鉴赏小说。所以,与其在语文课上讲授这些系统的文学新常识,不如在我们的语文课程内容里把它们真正汲取消纳,使其融化为一种血肉相连的意识与视野。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成册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作为一线的语文教育工作者,我们既要看到它们的联系与制约,又要看到它们的相对独立与分隔,从而更好地指导我们的教学。无疑,这对我们来说,这是一项很艰难的工程,毕竟说得容易,操作起来相当的困难。在信息化的今天,光靠有限的课内阅读很难满足学生的需要,也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正所谓,要给予学生一杯水,教师得先有一池之水,方可胸有成竹。教师队伍中集体备课时,可互相交流对方的教学方法,甚至可专门安排一节阅读课给高一高二基础年级学生去图书馆阅读相关的小说文本,只有把这种阅读习惯慢慢培养并持之以恒,才可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万事开头难”,有可能在开始阶段,学生会感觉比较吃力,教师也会觉得比较无助。不管怎样,读的小说多,吸取进去的知识多多少少还是有用的,关键还是坚持。而在广泛的涉猎中,要真正达到有效,学生又保持着浓郁的兴趣,而不是慢慢地觉得是为了完成一次读书任务,就得靠教师去适当地引导。比如说:组织学生听关于“如何有效地进行小说文本阅读”的专题讲座;国庆七天假期让全班学生回去看《穆斯林的葬礼》,写读后感,回校后课堂上与同学们一起分享交流心得体会;推荐合适的篇目给学生阅读,表扬读书笔记写得比较好的几位同学,并把他们的读书笔记展示给学生看,将如何把好句好段的摘抄方式结合自己的思维将它内化的方式介绍给学生等。教师可督促学生每周上交读书笔记,认真写好评语,有效加强学生阅读指导,意识到学生的个性化,差异性和创造性,将“封闭式的文本阅读”转变成“开放式的文本阅读”,创造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这样无形中提升了学生的阅读技能。

(二)以学生为主力军,结合学情

孔子曰:“因材施教”。一切教学活动都受学生实际情况的制约,因此我们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前必须对学生的实际有深入的了解,这样我们的教学才能落到实处。具体地,关于小说阅读教学,学生的实际情况是怎么样的呢?学情如何?这都需要每一位科任老师平时肯下苦功夫去一一了解。高中语文教材中入选的小说篇目繁多,古今中外无所不包,可谓五花八门,各放异彩。根据调查显示,我们的学生对于那些与传统小说风格迥异的现代小说“读不出味道”甚至“读不懂”,尤其是其中的意识流小说。我们知道,长期以来,进入语文课程的小说选文往往多是传统的写实作品,语文课上我们教师也习惯于把要传授的小说知识围绕着“情节”和“人物”来展开,形成了传统小说阅读教学“人物”“情节”分析的套路,面对现代主义小说这个“新面孔”时则往往不知道该教什么,于是简单地进行相关概念的解释后,照样概括文本内容,之后则必然地进行艺术特色的赏析。由于忽视学生的实际,长期以来,在“人物”“情节”套路式的教学下,导致我们的学生形成了以“故事”和“人物”为基本阅读图式来阅读小说文本的惯性。我们的学生在面对小说文本时,自然而然地去寻找故事情节,去寻找人物形象。因读书笔记大全此,在面对和传统写实主义小说迥异的现代小说时,他们往往茫然不知所措,无所适从。而我们的教师在进行所谓的现代小说阅读教学时往往忽略学生实际,盲目地采用灌输等方式进行现代小说教学,不仅引发不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更不能帮助他们构建新的小说阅读图式。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学生读不懂这种小说类型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阅读本身就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从而感受到其中的思想启迪和审美情趣。而小说文本阅读也不例外,同样需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尤其是理解这一环节,而只有多读多看,才可以增强这方面的能力。正所谓“读书万卷,下笔有神”,当然,还得结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状态,适当地选取一些合乎学生心理倾向的话题,引导其慢慢地感受小说的内涵,既是对生活的一种反映,也是对个人经历的一种升华。

(三)积极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彼此潜移默化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人教师”,孩子从呱呱坠地就受着父母的影响。家长的重视小说阅读程度,往往能更明显地体现出来,调查显示:平日里比较喜欢阅读的家长,其儿女的阅读水平相对高些,而那些把精力时间都花在赚钱上,对孩子要啥给啥,有一点空闲也大多拿来打麻将消遣的家长,没能以身作则,孩子在阅读这一方面的能力也相对薄弱些。那么,学校召开家长会或写家长告知书时,可以在温馨提示处说一说,有条件的话,家长们也需要给自己充充电,陪孩子看看书,甚至可以阅读同一本书,一起交流彼此的读后感。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拉近两辈人之间的距离,无形中也给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汉语在国际上越来越受欢迎,一股“汉语热”的潮流席卷全球。学好母语,已经迫在眉睫,而阅读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是学生们都比较感兴趣的小说阅读。当下,也有不少学生宁愿沉迷网络,从早到晚抱着个手机刷朋友圈,也不愿翻翻书,看看报,更不要说看什么小说之类的文本阅读了。对于这样的现状,教师要适当指导,树立榜样,及时在班里表扬阅读进展顺畅的学生,并以其为榜样,鼓励其他学生向其学习。也可以提供一些感恩、友谊、尊重等感性的材料,让每个学生都尝试着去理解,去感悟,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然后再慢慢地利用书本中一些精彩、紧张、感人的情节创设悬念,让学生因好奇而想刨根究底,唤起学生主动阅读的兴趣和热情。而教师在指导的同时,可以组织一节公开交流活动课,互相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说说彼此阅读的进度,还有阅读时遇到的问题。在这样互相学习,而又彼此竞争的环境下,学生们学到东西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彼此间的友情,还可以培养阅读的习惯。

结语:

进行小说阅读教学的研究,得立足课程、吃透教材,了解掌握学生实际,并在此基础上设计、进行小说阅读教学,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及时加以思考、解决。小说教学提倡学生个性化阅读、多元解读,而且也需要老师先于学生进行个性化、多元的解读。对于那些五花八门的小说阅读教学理论我们应当有选择地加以吸收,这样小说阅读教学才能真正满足学生的需要,让学生“喜欢”,小说阅读教学目标也才能真正地落到实处。诚然,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特点,毕竟每个人性格不同,所演绎的课堂自然也会有所不同。不管怎样,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小说教学的要求为根本性纲领,对这篇文本主要教授哪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哪方面的能力我们要通过合作、交流、探究等活动达成教学共识。学生多元解读要建立在一定的标准或共识的基础上,教师对小说的教学设想更要建立在一定的共识基础上。在达成教学目标共识的基础上加强教师间的合作,在合作中借鉴互补,实现教学想法和教学资源的共享,教师间的合作这是合力它的效果远胜过教师个人的单打独斗。也就是说教室间要互相合作,共同进步,这样才可以真正做到拓展与源泉相结合。

参考文献:

[1]田甜.高中小说教学模式化反思.[C]华中师范大学,2012.4

[2]刘伟.高中小说教学策略探讨.[D]辽宁师范大学,2008

[3]陈娟.高中小说教学的问题与对策.[D]语文天地,2014.9

[4]金婷婷.新课标下高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的分析.[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5

[5]杨厚培.谈谈中学语文的小说教学.[J]科教文汇,2011.5.20

[6]欧香兰.小说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6.7

[7]银洁.阅读教学中阅读心理的培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S1期

[8]屈文霞.高中语文小说教学“三维目标”实施策略探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相关文章:300字作文

智能推荐

相关读书笔记大全

推荐读书笔记大全

重点栏目推荐

读后感怎么写 读后感范文 读后感1000字 读后感2000字 小学读书笔记 四大名著 缩写作文 改写作文 读后感格式 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1500字 观后感怎么写 初中读书笔记 高中读书笔记 续写作文 仿写作文
读后感 读后感大全

© 2017 读后感大全.duhougan -名著读后感范文,读书心得体会笔记大全!

顶 ↑ 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