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大全
首页 > 读书笔记 > 读书笔记大全 > 浅谈无名氏《无名书》读书笔记_作为自由文化小说 >
首页 100字 200字 300字 400字 500字 600字 800字 小学生 初中 高中 读书笔记 观后感 听后感 游后感 小学生作文

浅谈无名氏《无名书》读书笔记_作为自由文化小说

栏目:读书笔记大全时间:2018-01-21

无名氏(1917年—2002年)是一个长期湮没于中国文坛的伟大世纪作家,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中叶,凭借两部凄艳委婉的中篇小说《北极风情画》和《塔里的女人》无名氏曾经一度成为风靡一时的畅销书作家。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蜚声文坛的作家,一九四九年后却突然消失,真的像他的名字一样逐渐淡出,以至于人们再次提起他的时候显得是那样的陌生,似乎从未出现过一样。尽管他的小说继续在民间传播。

《无名书》,我称之为中国史无前例的完型性宏大叙事。《无名书》是一部知识分子的精神历程史,全篇充斥着浮士德式的线性追求精神,主人公印蒂在整个人生中寻找生命的实现方式,经历了感性盲动(革命)——爱情浪漫(爱情)——欲望沉沦(罪孽)——精神反思——宗教情怀(宗教与宇宙)五个阶段的蜕变,在兽欲——唯美——虚无——庄严——自然的因果链中层层上升,最终在“创世纪”与“大菩提”中觅得终极意义,并开始“地球农场”的建设。全篇也在对大同乌托邦的热情讴歌与无尽描绘中接近了尾声。印蒂、瞿萦和海地,徜徉于太阳下的山间绿阴,那样光明、纯洁、幸福……

尼采曾经先知般的预言:“谁终将声震林间,必长久深自缄默;谁终将点燃闪电,必长久如云漂泊。”尘封于历史岩层多年的无名氏会不会奇迹般的回归,重回正统的文学视野并获得应有的地位呢?

一、作为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所处的地位恰恰正是既不在于题材的选择,也不在于精确的真理,而是一种感觉的方式”,波德莱尔曾经这样描述浪漫主义说。

“啊!好一片奇!好一片幻!好一片诡!好一片艳!这无量数的奇迹!这五彩缤纷的波诡!这摇漾多姿的斑斓!这是些什么?这是些什么?这是些什么呀?这样的魔魅!这样的棼杂!这样的奔驰!这是些什么?这是些什么?这是些什么呀?”

在无名书第一部《野兽.野兽.野兽》的楔子中无名氏开篇这样写道。这是怎样的“奇幻诡艳”!一如婴儿脱离子宫后的第一声呐喊,满含的是对这个世界的新奇的独特感觉。这是生命的诞生?人类的起源?宇宙的生成?由一声天问拉开序幕,剩下的将是沿着这条路,一步一步,走下去。

无名氏以其独特的语言方式——或者更确切的说——感觉方式,贯彻他一如既往的哲思。他试图以语言的乌托邦来为人类建构一种普世的存在方式,这深深地体现在主人公一次次的怀疑与思想突破中。“午夜有一种静寂的颜色,宁谧的香味”,这是对午夜以及午夜中心灵颤动的独特感悟;“死亡淹到胸口了,人们的嘴还浸在酒杯里。死亡爬到鼻端了,人们的眼睛还贪婪地望着酒杯。死亡连头发都浸透了,人们的血还流向酒杯”,夸张的铺陈、戏剧性的描写,刻画出面对灾难人们的麻木与无动于衷,这就是“我们的时代”,比庞贝古城的毁灭还可怕的我们的时代!难道这仅仅是一种感官的书写?显然不是,这是作者借书中人物对现实进行的审慎思考,是对当下世人生存状态的精妙刻画,寄托着对人类命运的忧虑与未来出路的使命性探求。

无名氏似乎天生就是一个不安分的诗人,一辈子都在对文字的实验与改造的强烈冲动中。在他二百六十万余字的皇皇巨著中,随处可见语言精心的雕琢与文字绚丽的游戏,而无一不包含着浪漫主义最深层的创造激情与反叛向度。

“这正是四月之夜!成熟了而又疯狂了的四月之夜!这个由精囊壶腹与伞形输软管构成的四月之夜,在遥远美洲,学生们正举行大罢课运动,反战争!反国家主义!……在欧洲,战争恐怖像瘟疫蔓延……在遍地一片漆黑中,今夜究竟是四月的夜,是玫瑰花与芍药花之夜——让我们先把酸骨头烤热了再说。”(《金色的蛇夜》)

维特根斯坦说,“想象一种语言意味着想象一种生活方式”,而无名氏恰恰在用着一种特殊语言试图创造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他似乎做到了。无名氏将他的视野尽可能的延伸,爬到屋顶去审视人物生活的存在之维,有时甚至不惜冒着生命危险“高空作业”。上面引自《金色的蛇夜》的一段描写印蒂等人疯狂嫖妓的场景甚至让人产生错觉,如果不是那几个赤裸裸的字眼谁会想到这竟是描摹性爱的色情场面呢?然而作者在沉浸于糜乱的低吟的同时大肆渲染世界各地的狂热事件,镜头交相重叠,意象层现错出,空间的扩大增加了内容含量的同时将那种盲目的原始冲动刻画的淋漓尽致。而在无名氏的文章中,这种视角的转移与视野的延伸比比皆是,形成一种独特的生命景深。

无名氏小说中有着充盈而饱满的生命意识,那是一种无法遏抑的生命潜流。柏格森在其“生命的绵延”中提出自己的生命哲学,他在反叛之前对动静关系的理解时认为,动比静更为根本,静只是知性思维对动的截波取流,如果没有运动这一“波流”,静便将不复存在。因此他主张在世间的运动中展示事物的发展流变。如果说中国现当代文学中有谁将写作当做生命来看待,屈指可数的也就只有沈从文与无名氏了吧。然而无名氏毕竟不是沈从文,沈从文过多的指向乡土与民俗,在古朴的乡风民俗与原始人性中抵制城市文明的“异乡”体验。而无名氏,更多的是将写作当作一次真正的生命体验,写作即生命,生命蕴含在写作中,钢笔的律动蜿蜒、文字的流淌转换便是生命的曲折回环。尼采说,“一切文学,予独爱以血书者”。真正好的文学是生命的泼洒,据说无名氏曾经一度失眠晚上三番五次燃灯起床修改自己的作品。

除了文字语言的纵横捭阖,主体感情的狂放无度,更重要的,无名氏的生命意识还集中体现在人生哲理的滔天之势。“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在小的空间里展示辽阔的世界,在个体的生命里熔铸辉煌的思想。可以这么说,无名氏文中的每一个字都像一个个小触手勾勒出一幅幅人生百态图,拉伸出一座座雄壮而奇特的宏伟思想宫殿。

“‘每一个白天或黑夜,有无数个渴在追逐我。我从未这样渴过。仿佛才从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跋涉归来,我对任何人任何对象都低吼着:给我一杯热茶吧!接着又低吼:要给,一秒钟内立刻给我,过一秒零百分之一,都来不及了!——我已不需要了。对任何事,任何欲望,几乎全是如此。……我像一只饿狗,静静躺在垃圾堆边,似乎安静极了,和平极了,其实这不是安静,而是因为饿极了,疲倦的不能再有一分一毫的不安静与不和平了。但假如有块骨头投过来,它就会疯狂地冲过去。……’”(《金色的蛇夜》)

这是主人公印蒂与父亲交谈时的一段内心独白。贝尔提出“有意味的形式”,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由于无名氏刻意的追求,在其匠心独运的修辞中我们是会轻易的意识到这当中确实蕴含着某种深刻的意味的。然而这意味是什么呢?却是没有那么好理解。

就我们截取的上面那段文字来说,这无疑是印蒂在总结之前的经历。时间慢慢地在沙漏中一点点溜走,第二天的太阳仍旧会东升西落,然而作为我们人类来说,却是在不知不觉中经受着残酷的新陈代谢。我们跋涉在意义的建构中,每经历过一段的事情,便会生出一件的回忆留给我们日后做详尽的反思——如果有时间有精力的话——我们的主人公无疑是既有时间又有精力的。面对父亲一针见血的发掘:“目前你所演出的地狱舞蹈,只是大追求里程中的一段必然奇景。”必然意味着什么?印蒂陷入沉沉的思索。于是在离家后,印蒂步入了那段“必然奇景”:“降到深渊的最深渊处”。

这段哲理引人深思,更引人深思的是作者表现哲理的独特形式:形象的譬喻,一个接着一个叠加到一起,前者未息,后者已至,给人强烈的色彩感与意象流。密集的叙事有着一种滚滚而来的生命力,似乎永不枯竭,光怪陆离,甚至支离破碎。在游走了一遭后又迅速的撤退,转瞬即逝,令人来不及停下来思索喘息片刻,新一轮语言轰炸又狂涌而至。

司马长风这样评论无名书:“《无名书》可以说是诗化的小说,他不用行动和对话来表达情节,而用大画卷似的形象化描写,来表达人物的思想感受。”如果说中国现当代作家中有谁将浪漫主义发展到极致,无名氏应该说是当之无愧的。他以冲决一切的摧枯拉朽之势,将浪漫主义发展到变异。

二、作为现代主义

在无名氏的“叙事圈套”中,浪漫主义与现代主义是杂糅交织在一起的,当然也少不了一点儿现实主义的影子,这里略去不提。其实在整个文学发展的历史脉络中,现代主义即是浪漫主义的变异。

无名氏的无名书构思奇特、视域广阔、体系完备、风格各异。可以说,无名书中的每一部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自成一个自给自足的“小农之家”。我们可以将每一部看成一部独立的小说,其中的每一个章节都可以拿出来作为一篇散文化的叙事性短篇小说、微小说来读——而彼此手牵手便会组成一个圆融的整体,寻找家园是它永恒的主题——这看起来便有了一种存在主义的意味。事实上确实如此。

“存在先于本质”是存在主义哲学最主要的一个命题,它赋予人生以行动的意义生成性。我们首先是存在着的一个个存在者,我们的意义不是事先规定的,而是存在之后的事情。这样我们便从学理上获得了追寻意义的合法性与可能性。而无名书正是立足于这一基点而展开的一次精神旅程、返乡之旅。印蒂在小说一开始就宣布:“我整个灵魂只有一个要求:必须去找,找,找!”哪怕这种冲动是盲目的,但这的确是“生命中最可贵的东西,甚至比生命还要重要的东西”。

无名氏自己谈到写作时说,“我所准备写的一本大书,其整个姿态,就是舞蹈与建筑的化身。它具舞蹈的流动性与凝定性;在某种程度,又有建筑的坚硬性、浮雕性、沉着性。在舞蹈的开展中,生命乃显示河流,平静与骚动的波浪:光影、明暗、错综、凸凹。”这既可以看作是无名书的技巧宣言,又从一个侧面揭示出其内容上的直线探索与复杂路径,他意图在生命这一时间长河中掀起“平静与骚动的波浪”,这一意象贯穿无名氏创作始终。“在时间大海上,历史搭着浮桥,人站在桥上看朦胧海景,……”

本雅明在其著作《机械复制时代中的艺术品》中指出,使艺术成为艺术的关键是作品的“气息”。作者审美体验的完满充盈和独特个性内化于作品中,形成一种“独一无二”的“不可复制、不可模仿”的氤氲气息,它流动回旋,使作品犹如一个“主体”向读者说话。试看下面一段文字:

“我又一度感到:死,是这样美丽,柔和,像一个高贵而幻美的女尼,充满诱惑地引我走向她。啊!死在春天,死在鸟声里,死在春雨绵绵如丝时,这不是死,不是抛掉一切,不是厌弃,不是诅咒,不是逃避,不是憎恨,这是另一个生命,一个更深沉更鲜活的活。

我只想从一条生命走到另一条生命。”

这是第四卷《死的岩层》里的一段话。海德格尔有一个著名的观点,我们把它概括为“向死而生”。他主张让死亡是其所是的在场,死亡不是一个事件,而是一种“面向死亡的存在”,而是一个过程。对死亡的思考是深沉的,同时又是最富意义的,它于无声处泄漏着说者和听者无意识的声音——此声音分明是灵魂沉默的诉说。而无名书中这段对死亡的描写,展现了作者笔下的主人公在特定阶段下对于死亡的独特感悟。这里我们感到的死亡,已经不再是血淋淋的杀戮与残忍的生命消逝,不再与任何的暴力与不情愿连接在一起,而是有了一种更深层的意味,带有了一种形而上的玄思。在主人公印蒂这里,死亡意味着超越,意味着自我的新陈代谢与与时俱进,死亡不是一种受罪,而是一种春日里阳光下的享受。没有死亡哪来新生,没有悲壮的“浴火”哪来接下来的“涅槃重生”?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对死亡的吁请,表明了主人公已经在觉醒中有了一种自我否定,甚至是自我毁灭的力量——他要追求最本己的最大限度的生存可能性。一个此在的终结,并不代表着另一个此在的必然诞生,这种坚定需要莫大的勇气。对存在之维的无限求索,对生命阙如者的热情呼唤,站在此岸面对滚滚江水对彼岸世界的孜孜以求,构成了一种杳冥辽远的纵深感。死亡在这里不再可怕,人类正是因为死亡而获得了最终的意义确证。这种思索无疑是深刻的。这不仅表现在这短短的几句话里,这种对历史终端上死亡的思考体现在主人公一次又一次的精神历险与信念转换之中,促成主人公一次又一次的“华山悟道”,是推动生命不断向更广处更深处拓展的根本动力。萨特说,“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在这里,不仅是存在主义,都得到了一种人类学的体现。

作为一种个体性的死亡体验,这种“气息”是柔软而令人向往的,氤氲着一股优美和谐的氛围和精神超越价值,是对生命个体本源性存在的真理性秉有。这种“气息”有一种神圣、权威、永恒的性质,使我们在与之交流中,感到强大的震撼心灵的“眩惑”,读者的深层无意识也被巧妙的激发出来。这种效果令我们感到“震惊”。

再看第五卷《开花在星云之外》里的一段文字,讲述的是主人公悟道之后:

“那最光亮的一刻,常常也是最黑暗的一刻。……

初悟是一种破裂,大悟才是真正建设。但从初悟到大悟,并非一蹴可达,这其间还要经历一段艰辛。

一颗心灵有如此异常的悟道感觉,世界本不太多,这就形成悟道者的绝对孤独。他即使要解释,一般人也不大能懂。”

这一段文字则不仅包含了尼采以降西方共同面临的存在与意义的矛盾结构以及先驱者的悲剧性命运,而且蕴含有中国传统道家,特别是后来玄学、禅宗的悟道思想,是人生存在的反思在当下时代与社会中的历史性反思与现时性解读。正如作者接下来所感受的,“假如初悟道后的心理状态,有点像一个人无意中进入月球,那个人竟要孤独的生活在一个没有生命、只有岩石的空间,他怎能不疯狂?”我不禁想问,你所说的是尼采么,或者是那个以梦为马、诗意的栖居在大地之上的可怜的诗人?

也许先驱者注定要接受先天的悲剧性命运,这一普罗米修斯式的盗火行为不仅触怒了高高在上的我们头上的神明,我们人类的原罪一股脑的倾斜到身单力薄的先驱者身上,让他承受与自身极不和谐的毁灭性压力。然而,这还不是最残酷的。那些来自同类的不理解,来自他所深爱着的人们的指责与驱逐,他们唯一的家园也抛弃了他们,那是他们深深眷恋着的、一生执着为之奋斗的精神家园啊!他们只能看着自己血淋淋的尸体在几百年后被高悬在子孙的头顶成为一幅老去的图腾。

无名书作为无名氏一生的生命寄托,灌注了其全部的心血。他在六卷惶惶二百六十万言书中尝试了各种表现手法,一次又一次的做着语言与形式的革命性试验,力图使整本书接近于最终的圆全,创造上帝管辖之外的另一个天国。因此他就要有广阔的文化视野、世界格局的多元追求与包容一切的体系建构:“他打破了传统文学品种的疆界,蹂躏了小说的故垒残阙”,司马长风在其著作《中国新文学史》中言及无名书时做出这样的评述。

三、作为普世主义

自从人类诞生始,我们就开始思索一个永恒的命题:我们从哪里来?来做什么?又要到哪里去?对本质的求索是一代代人脑海里永远的谜,这个历久弥新的谜题对一代代聪慧而有着旺盛生命力的思想者来说有着致命的诱惑。

尽管有着原罪的危险,我们还是一遍遍试图摘下那颗娇艳欲滴的金苹果。而无名氏,无疑就是这样一群人中的一个。

无名氏的理想是建立一种“文学上的新宗教”。海德格尔说:“运伟大之思者,行伟大之迷途。”我们无法评判这个理想的是非,因为它还远远没有被我们正确认识到。

但是在人类的西方,我们还是可以找到无名书的孪生兄妹的。从古希腊的荷马史诗,到但丁的《神曲》,再到歌德的《浮士德》等等都是这样一种宏大叙事的哲思性建构。但丁的《神曲》是在中世纪氛围下生产出来的一个信仰负载体,记述了诗人的一次精神“西游记”:在人生的中年,诗人迷失在一片黑森林里,天明时刻发现自己来到一座小山脚下,而山顶一片光鲜。在他面前并列着三只凶神恶煞的野兽挡住了去路,豹(淫欲)、狮(强权)与母狼(贪婪)。无可奈何之际,古罗马大诗人奇迹般的出现,带领诗人游览了“地狱”、“炼狱”。之后诗人在初恋情人贝阿特丽采的指引下登上“天堂”,与上帝会面。作为一篇史诗性的长诗,《神曲》中的象征意味是相当浓厚的。诗人想要表达的似乎是对人世罪恶的逃逸与解放,而要做到这些,就必须要一一克服人类的原罪(贪欲、强权、淫邪)。然而在中世纪的诗人这里,他只能向外界寻求拯救,一边从古典中汲取理性的力量,一边依附于信仰,在神启的理性中获得再生的希望,在这里,普世性似乎还不那么明显,更多的是基督教义下对传统理性的反思,在两者的统一中希求到达最终的山顶。

《浮士德》是真正的理性精神的一次大展示,一次睥睨人间、连通神魔的生命狂想曲。故事从浮士德博士与魔鬼梅菲斯特的赌约开始。整日里沉浸于知识海洋的浮士德博士夜晚偶然邂逅魔鬼梅菲斯特,为了显示知识的力量,他接受了梅菲斯特的赌约,于是,生命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主动追求。然而接下来的命运并不是像他想象的那样轻而易举,他与少女格蕾辛共同上演了一场失败的恋爱,又返回古希腊神话世界,与美女海伦结为婚姻,并诞生了一个“未来的众美的创造者”欧福里翁,然而在似乎皆大欢喜的时候,悲剧又降临了,欧福里翁夭折,海伦也弃他而去。迫不得已,浮士德从仙界转回人世,最终决定还是做一些实绩吧,于是开始在海边填海造田,建设自己的海边王国,造福人民,他终于开始满足,有了一种价值实现,人生意义得以确证的满足感——然而前提是他一直在不断的追求中。斯宾格勒评价“浮士德精神”说,“在前进中,他发现了痛苦和欢乐,他每时每刻都不会安宁!”这是一种不得不的选择,是一种没有选择的选择,正如宗白华概括,是一种向着无尽的苍穹作无休止的延伸。

而在无名书身上我们不难发现这两部史诗性巨著的痕迹,他们都试图在一个不满足的社会中建构一种本体的“理想国”。这种建构无论怎么说都是宏大而艰巨的,艰巨宏大到几乎不可能完成。这种具有自欺欺人性质的童话,却又是极为深刻的,她天然的具有历史超越性,带有某种预言意味。

应该看到的是,除了这种思想乌托邦的承继关系,无名书与上述两部作品又有着明显的不同。这典型的显示出时代的差异。“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于时序”,虽然凌虚高蹈,然而总是立足于大地之上的灵魂引擎。

在无名书中,主人公不再需要任何外在力量的引导,不再有一种外在的压力使自己不得不前进,而完全是靠着自己一步步的自我反省与灵魂拷问来寻求人生的永恒之路。这无疑是更为险恶,也是更为残忍的。我们不再是上帝护卫下的子民,而成了偶然“被抛”在这个人世的一粒粒种子,我们只能自己面对死亡,面对荒诞的人生。我们周围不再是最终的鸟语花香,而是一切的未知横亘在我们不确知的未来。人非工具,而是自身的目的,上帝不再合法,我们成为自我立法者——这是无名书给我们的一个启示。

无名氏也正是这样实践着他的理想,并且真的在荒芜中繁衍出了茂盛:“星球哲学”。生命由充满想象力的盲动与狂热经过理性的反思上升为一种伟大宁静的宗教情怀,这是一种高贵的“人道主义”,它脱离了任何的政治因素,社会瓜葛,甚至是道德价值,直指最终的灵魂渊薮。这是一种大融合,浮士德的线性追求精神,堂吉诃德的理想主义精神和哈姆雷特的怀疑与反思精神一起道成了印蒂的“肉身”,在中西之中,尤其是基督与佛教儒学的融合中,一种具有普世意义的价值观得以成形,在艺术性的写作中勾勒出自己模糊却斫厉的素像——

“未来大同世界是可能的。在这样世界,人完全用大量的爱来生活。掠夺和剥削,在人习惯上,将视作‘塔布’。人且习惯勤劳、助人、信任人,诚实。一切道德上的格言,人们将视为习惯。——这样美丽的一天,也许可能来的,除非地球在一个大灾难下毁灭了。”

——想到这里,我又想起了那个二十年前山海关放自己到冰凉铁轨之上的诗人,他在某种原型意义上是与无名氏殊途同归的,他们都向着一个共同的光源做着飞蛾扑火般地挺进。《太阳七部书》因之成了一个绝响,与无名书交相辉映。

普世是为了救世,无名书继承先作所成的梦幻般的抒情,最终体现的是一种人道主义关怀,是对人类终极价值的一次冒险。

四、作为先驱:梦的预言

我们可以大体勾勒出无名书的叙述脉络:主人公印蒂在毕业前一个月突然弃学离家出走去寻找生命中最可贵的东西,一去就是五年。他在五年的流浪生活中接触并投身革命,而在前往广州途中回家做了一次短暂停留,父亲跟他进行了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交谈。之后印蒂亲历战火,目睹了生死拼杀与脆弱而无助的死亡,坚定的信念却鼓舞他对革命矢志不渝。然而,革命内部的分裂跟随之而来的白色恐怖还是使印蒂对革命的意义产生了怀疑,他投入了爱情的怀抱。正如生命的路永不停息,一次偶然的邂逅,又一次激起了他最初的生命骚动,他决定告别浪漫,再次北上。革命的溃败使印蒂沉迷于声色犬马,感情变为肉欲,扭动出夜里糜乱而眩惑的舞姿,颓败的曲线蔓延在整个城市的血液中。又是再一次的回家,他的灵魂重新复苏,母亲的吟诵《圣经》指引他皈依天主,生命的圆全第一次展示在他的面前。不料,梅良神父的淫暴行为再次激起印蒂无边的苦闷,父亲临终前告诉他:“你是东方人,你终将找寻到我们的祖先。他们的声音是最亲切的,路径也是最合我们脚步的。”终于,华山的独居生活使他对自然的领悟瞬间敞开,半夜醒来的一刹那间,他顿悟了!这时抗战业已结束,一片欢庆声中印蒂开始了他的星群建设……

总体来说无名氏的叙述是模糊的,他似乎只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可能性的描摹,在一次次的追求与失望中最终拥有了稳定的信仰,那就是星球哲学,一种融合了西方基督早期“创世纪”智慧与佛教“大菩提”信仰以及中国固有的儒家为主的生生不息的实践精神的哲学。然而,似乎是由于有了一种和平的环境作为土壤供他落实已有的理想,我们似乎会这样设想:假使当时中国仍处于动荡不安的混乱状态中呢,他会不会又从中发现社会的阴暗而继续他永不停息的追逐的脚步呢?这种假设无疑是无名书留给我们最重要的遗愿,它促使我们沿着无名氏的足迹进行进一步的探素与求思。

无名氏在其《淡水鱼冥思》中已经指出:“在我看来,一切‘未来’理想的‘永恒’价值,正在于它们的未实现,以及永不能实现。读书笔记300字而其不朽的迷人处,及鼓舞人处,也正在此。”尼采亦说,一切都是生成。前人的探索给予我们的不是现成的定理与规范,而是一种思路,一种对新生命的渴望与铸造,是一种多元而开放的包容态度,是一切都是未完成的,一切都可以进一步阐释的启示——这样生命就得以最大限度地朝我们敞开,我们获得了文化生态场下的自由生产的最大可能性——这亦是无名书作为一部自由文化小说形式下最深刻而耐人寻味的内容。

在给其兄卜少夫的信中,无名氏曾经孤傲而自信地宣称:“我相信,只要我能将此巨书(即无名书)写完,将来在中国文学界的领导地位是无问题的。”就现在看来,无名氏完全有这样的资历与信心说出这样一番自我标榜的话语。因为,似乎我们还未曾达到他那样一种高度。

无名氏深刻而超前的思想来自于他孜孜不倦的对知识的渴求与视写作如生命的执著情思。“发了要在自身以外创造些什么的愿而后死的人,我爱他!”无名氏将尼采的格言放置案头,并很早就根据尼采的精神崩溃虚构了《崩颓》这样一段痛苦而充满浪漫激情的回忆性写作。他的探索是以生命为代价,同时也是以生命、以整个五彩斑斓的人生为依托的。

一段知识分子的生命历程,一曲慷慨激越的生命悲歌,几十年来没有了回音。当我们再次拾起,将那精妙绝伦的五线谱涂抹出绚丽的华章,也许便昭示着人文探索精神的再次回归。无名氏毕生追寻共相的朦胧之美,运转永恒的不朽之思。虽有滚滚激荡的历史洪流作帐幕,虽有曲折延异的时间绵延为依托,却依旧呈示的是大地之上的神思之悟——这是他启示我们的最美丽的梦。

相关文章:演讲稿

智能推荐

相关读书笔记大全

推荐读书笔记大全

重点栏目推荐

读后感怎么写 读后感范文 读后感1000字 读后感2000字 小学读书笔记 四大名著 缩写作文 改写作文 读后感格式 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1500字 观后感怎么写 初中读书笔记 高中读书笔记 续写作文 仿写作文
读后感 读后感大全

© 2017 读后感大全.duhougan -名著读后感范文,读书心得体会笔记大全!

顶 ↑ 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