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今注今译》读书笔记_以无事取天下
午后,在阳光盛开的阳台上,我随手拿起一本陈鼓应先生注译的《老子今注今译》。
刚好翻到第五十七章。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这段话很好理解。简单地翻译就是不作不会死,事儿少烦恼少。虽然老子说的是政治,可我却不由自主想到了其他。
我的朋友Z,很久之前有过一段短暂的婚姻。
那时她尚年少,因媒妁之言父母之命,懵懵懂懂的她就在20来岁的年级嫁给了一个同样年轻的小伙子。
我不知道那短暂的婚姻中她是否感到过幸福,但是我知道,她离婚的直接原因非常离谱非常狗血,简直令人无力吐槽。因为一百块钱。
这一百块钱还跟我有关。简而言之吧,就是新婚的她准备在我们这几个死党放寒假的时候请我们吃顿饭,同时庆祝她的生日。年少且囊中羞涩的我们给这个向来热情浪漫富于幻想的好朋友准备的礼物是几本书。聚餐期间我们相谈甚欢。而我们不知道的是,请我们吃饭的那一百块钱还是她临出门时跟婆婆申请的。待她回家之后,婆婆仔细询问了一百钱的去向,并对于花了那么多钱请几个穷学生吃了顿饭只换回了几本破书一事大发雷霆。不难想象,一个年轻气盛的女孩在多次隐忍后终于爆发了小宇宙,双方吵得不可开交。然而这时候,那个本来应该夫妻一体的年轻男子默默选择了支持自己强悍的母亲。转瞬间,一切分崩离析。
我也是很久之后才听说了这事。我妈妈也喟叹:“多好的一个姑娘!真可惜遇上了这么个婆婆。她那个婆婆呀,我认识,在家做姑娘的时候就事儿多,得理不饶人的,显得特别精明。”
但是精明有个P用?我就不信有这么强控制欲的女人能够得到幸福。她不会,她儿子也不会,她全家都不会。
这不是诅咒,这是事实。
挣脱出这个牢笼的Z被迫远走他乡,最终找到了自己的幸福,生了一个聪明可爱的女儿。但是那个前夫和婆婆就精彩了,据说他家又娶了一个泼辣的儿媳妇,把整个家搞得乌烟瘴气,鸡犬不宁。
知道他们过得不好,我也就放心多了。
我的另外一个朋友H一家就很幸福了。
H是个男生。他和女朋友恋爱7年,顺理成章的走进了婚姻。
第一年,他们被逼着要孩子。大年三十的晚上,和蔼可亲的婆婆换了三十种思路拐弯抹角的讨论着生孩子这个话题。H果断的拉起媳妇的手,“妈,我们都困了,去睡了,就不打扰你跟我爸了。你俩辛苦了一年,今天一定要好好休息休息。”第二天,婆媳两个虽然内心都有点尴尬,不过媳妇对婆婆极尽温柔体贴,婆婆竟无处发作,最后自己给自己台阶下:“其实年轻人就应该多顾事业,孩子晚两年再要正好。”
第二年,H的媳妇怀孕了,婆婆毛遂自荐,要求去照顾。H询问了媳妇的想法,又果断的拒绝了亲妈:“妈,怀个孕而已,又不是生病,不用劳烦你大驾,你就在家好好养好身体,照顾好我爸。你们健健康康的,我们才能踏踏实实的。”这话说得真漂亮!婆婆听了心里美滋滋的。
第三年,娃出生了。新晋级的奶奶前来照顾月子里的新妈妈和小宝宝。嚯,不经历不知道,原来两代人的育儿理念差这么多!奶奶要把尿,妈妈坚定地用纸尿裤;奶奶要喂奶粉,妈妈要全母乳;奶奶要母婴分离,妈妈要母婴同体;奶奶要炖猪蹄,妈妈要喝蔬菜汤……H这个新爸爸夹在中间焦头烂额。最后,H恍然大悟:“我把两头母老虎放在同一座山上读书笔记600字,这不是自寻死路吗?”于是,婆婆送回老家,媳妇自己带娃。
天下太平了。
接着看书。
在五十七章最后的引述中,陈鼓应先生引述了美国心理学之父威廉·詹姆士的一段话:“自以为有资格对别人的理想武断,正是大多数人间不平等与残暴的根由。”
不能更赞同!
相关文章:海的女儿读后感
智能推荐
- 下一篇:读《以客户为中心》第三篇效率有
- 上一篇:名著《城南旧事》读书笔记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