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的远行者——读井上靖《孔子》有感
孤独的远行者——读井上靖《孔子》
文/陈素志
日本作家井上靖钟情于中国历史题材小说的创作,一生中写了大量关于中国的文学作品,量多质优,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晚年,他对生于春秋末期的孔子产生了浓厚兴趣,乃以耄耋高龄重读《论语》,深入思考和理解。《论语》中孔子对人生的深刻而广阔的思想深深地打动了这位预备对人生进行总清算的老人。他认为,孔子不单是中国文化的先哲,更是全人类的精神导师。孔子是怎样一个人?如何评价他的人格、教养?井上靖有着自己独立的见解。《孔子》就是一部井上靖先生在重读《论语》后,向世人阐述孔子思想的长篇小说,文中表达了作者对人性的关怀以及对和谐时代到来的期盼。
创作主题:
在《孔子》的序言《至中国读者》中,井上靖概括地说:“孔子是怎样一个人? 我以为可以归结为一句话:是乱世造就的古代(公元前)学者、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生于春秋末期,那是一个礼崩乐坏,世衰道微的时代,整个社会都陷入了“臣弑其君者有之,子杀其父者有之”的灾难深渊。而孔子心中所憧憬的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由小康而大同的理想社会,他所尊奉的道德楷模是远古的尧舜和周公。为了使现实政治回到“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轨道上去,他提出了“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观点。其对理想极大地坚定而痴迷,以致因为在梦境中见不到自己敬仰追慕的圣人周公而感伤不已,慨叹“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周公”。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孔子“知不可为而为之”,自我放逐。这位有血有肉、有情有意的先哲漂泊列国14年,历尽坎坷;也曾“斥乎齐,逐乎宋、卫”,也曾“困于陈、蔡之间”;以治理乱世为己任,“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一路的艰难险阻、失败挫折,都没有使他更移志向,止步退缩。虽然最后到了黄河之滨,看到那浩荡河水唯有感慨“美哉!水洋洋乎,丘之不济,命也夫”,但他从不气馁,仍保持着明知无望依旧坚持不懈、笃定执着的激情。
《论语》中有一句话:“朝闻道,夕死可矣。”一般理解为“早晨得知真理,即使到了晚上就死去也是可以的”。在作品中,井上靖超越了一般的见解,对这句名言给以独到的诠释:“如果早晨得知已经出现了一个以道德为本来治理的国度,即使让我当晚死去也心甘情愿。”井上靖将文句中的“道”的内涵进行了扩大和挖掘,上升到“以道德为本来治理”的高度。之所以作这样的解释,重要的一点是跟他“日中文化交流协会会长、日本笔会会长”的身份分不开的,其中寄托了他对着当今世界所存在的现实问题做出的理性思考。如果说孔子把“能让混乱不堪的社会变得好一些,为了让那些遭受不幸的人变得少一些”作为自己的理想,那么井上靖则在《孔子》中寄托了与孔子同样的使命与愿望。为了尽可能地在作品中呈现孔子生存与活动的原初状态,井上靖以垂暮之年倾全部心力钻研《论语》及相关文献,动笔前后一共六次考察山东、河南这片孔子曾经活动的舞台。书中对孔子思维的思考也尽可能与现实人生契合趋同,使作品具有了高度的现实意义。国内著名学者于长敏评价说:“须看到这更是八十高龄的老作家井上靖久蓄于胸中的对现代世界、对现代人生、对人类命运关注的情怀的迸发,是作者借助历史对沧桑巨变、对当今世界发出的绝唱。作家要用孔子的思想的精神去迎接世界性的暴风雨,并且要象孔子那样为建立一个幸福、安定、美好的世界而奋斗不息,直至生命的终止。”
叙事手法:
《孔子》改变了传统的叙事手法与视角,打破了传统叙事模式的条条框框,从一个全新的叙述视角逐步展开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使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得以完美结合在一起。叙述视角也称叙述聚集,是叙述语言中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特定角度。同样的事件从不同的角度看去就可能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在不同的人看来也会有不同的意义。在《孔子》这部长篇小说中,井上靖虚拟了既一个侍者也是弟子的形象——蔫薑。蔫薑本是蔡国遗民,在逃亡的路上偶遇周游列国的孔子及其门徒,于是追随夫子历尽千辛万苦。四十多年后,孔子与当年随侍弟子均已离世,人已暮年的蔫姜在隐居之所召集研读孔学的学子,讲述当年经历与感怀,探讨儒学思想博大与深邃,重走当年周游之路。通过蔫薑对孔子往事的回忆与讲述,作品渐次展开了关于孔子的一幅幅画卷,表达了对一代圣人孔子的敬仰之情。
与第一人称主人公叙述相比,这种“见证者”的读书笔记200字身份在叙事中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它既是作品中的第一人称人物形象,同时又是事件的“见证者”和“旁观者”。《孔子》通过蔫薑的视角,对各种材料作巧妙的裁剪和编织,提供的信息就会显得更丰富,更准确,更客观,更具有可信度。作为见证者,蔫薑可以站在一定距离之外观察孔子,可以以第三者的身份在于其他同门的交流中了解孔子,http://www.dhgfw.com也可以在与孔子集团以外的人的接触中了解他人对孔子的品评,更可以作为孔子的弟子与之亲密接触,近距离感知孔子,从而多角度全方位地塑造孔子形象,以表达作者对一代至圣的崇敬和崇拜。此外他还可以从人群中跳出来,以旁观者的身份对孔子及颜回、子路、子贡等人作客观的、自然的描绘,从侧面进一步丰富各个人物的形象。
不过这种叙事视角也有其固有的局限性,即见证者“我”只能将自己限定在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范围之内,视线必然地受到限制。“我”无法叙说他人(如主人公孔子)的所思所想,也无法交代自身活动范围之外的其他人的行为。为了弥补这个缺陷,再让蔫薑直接叙事之外,井上靖还巧妙地赋予蔫薑多种“功能”,如使他拥有多种特殊关系和获得信息的渠道,使他在情节结构和叙事组织中不断穿回,这样故事人物间的对话及场面冲突同蔫薑多角度的叙事交织在一起,凭借“亲身经历”“借他人之口”“自己的想象”等形式,扩大了蔫薑的接触范围,事件的叙述就显得更生动而灵活了。
对孔子思想的理解(得失):
《孔子》是井上靖文学生涯的封笔收山之作,关于这部作品他曾谈到:“在《论语》中似乎有些痛苦时求神保佑之类的语句。当面临死亡,做一些工作时,就会不时地想起其中的一些语句来,好象内中存在着包罗万象之感。”作品中,井上靖借助其中人物之口阐述了自己的对孔子言论中几个命题的看法,重点讨论了“天”、“天命”和“仁”等问题。
“仁”是孔子思想的精髓。在《论语·颜渊》篇中,孔子指出,“仁”就是“爱人”。具体讲“仁”包括“恕”“孝”“悌”“信”“恭”“敬”智“俭”“良”“耻”等道德范畴。作者知道孔子的伟大之处,是在这“仁”字上面,“仁”是孔子的伦理道德的核心,是孔子思想体系的重要部分。“泛爱众而亲仁”,因此仁就是人与人的互相帮助、互相关心、亲爱团结,使大家在世上活得有意义。这些理解本不错,但他将“仁”的概念同博爱主义等同起来,强调了“仁”需要群体之间的亲善、友爱,却忽视了个人道德的修为。
另外,在关于“礼”的诠释上,作者的理解也有所偏误。如《论语·先进》篇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曾皙说他的愿望是“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孔子有言“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佾》)作者认为夏、殷、周各自拥有不同特点的高度发达的文化,“这三种文化,如果说要选择一个的话,我将选择以夏、殷二代文化为原本,在比它们更高层次上加以调和而形成的周文化。”单从字面来讲是符合原文意思的,但是,他没认识到曾皙所言与孔子有言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只是从“礼”的角度作分别的解读,这样就割裂了两者的联系。实际上,孔子所讲的仁一方面反对用武力维持高压统治,另一方面更提倡一个人道德修养为基础的“仁政”“德治”,民民、官官、民官之间和谐相处。“礼”是周朝封建制度的外在形式,“仁”才是“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在孔子看来,只要将这两者统一起来,就能够使政治清平,人民安居乐业。可见,虽然井上靖对孔子的学说体系作了一定程度的研究,但还是显得不够深刻,不够宏观。
关于孔子学说中的另外两个核心命题“天命”和“中庸”,文中有的在理解上也存在偏差。这里不再赘述。
结束语:
初读孔子时,觉得他是一个平常而偏狭的道德说教者;后来读《论语》,觉得他是乱世中清醒的智者,是饱含人生智慧的思想导师;再后来读井上靖的《孔子》,在经历了一个由“圣”到“凡”又由“凡”到“圣”的过程后,孔子的形象终于立体起来:一个知天命的孔子,一个追求大仁的孔子,一个期盼民泰国安的孔子,一个面对乱世却保持着淡然心境的冷静的灵魂的孔子。《孔子》一文虽有些许对孔子及儒家思想的误读,但瑕不掩瑜,井上靖先生还是借此文成功地表达了他想要说的话:“希望天下安定,创建一个幸福的社会,使周围的庶民百姓感到生在人世的幸福。要相信人类,总有一天会建立起和平的理想社会。”
孔子有幸而有井上靖,井上靖有幸而有《孔子》,孤独的远行者并不孤独!
智能推荐
- 下一篇:《1984》读书笔记及感悟
- 上一篇:自性具足,如其所是——《窗边的小